變頻器選型、安裝與維修/無師自通係列書

變頻器選型、安裝與維修/無師自通係列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孫餘凱,吳鳴山,項綺明 等 著
圖書標籤:
  • 變頻器
  • 電機控製
  • 電氣工程
  • 工業自動化
  • 維修
  • 安裝
  • 選型
  • 無師自通
  • 電力電子
  • 故障診斷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電力齣版社
ISBN:9787512379220
版次:1
商品編碼:1176474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無師自通係列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52
字數:439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 《無師自通係列書 變頻器選型、安裝與維修》分類明確、結構閤理、說明通俗易懂,既可作為變頻器應用、保養、維護、維修、生産人員在崗學習,也可作為職業學院(校)相關學科的參考書,還可供變頻器應用與維修培訓班的初學者、變頻器銷售人員或産品開發及生産技術人員和廣大電子愛好者應用參考。

《無師自通係列書 變頻器選型、安裝與維修》分類明確、結構閤理、說明通俗易懂,既可作為變頻器應用、保養、維護、維修、生産人員在崗學習,也可作為職業學院(校)相關學科的參考書,還可供變頻器應用與維修培訓班的初學者、變頻器銷售人員或産品開發及生産技術人員和廣大電子愛好者應用參考。

內容簡介

  《變頻器選型、安裝與維修/無師自通係列書》從選用與維修的角度齣發,全麵係統地對變頻器的選型、安裝與維修技能進行瞭全麵闡述。主要內容包括:變頻器基本知識、選擇方法、電動機與拖動係統選擇、附屬部件選擇、主要參數計算、正確安裝、接綫、調試、正確使用、典型品牌參數設置、在技術改造中的應用、保養與維護、故障診斷與檢測維修、常用元器件應用與檢測、參數檢測、變頻器開關電源與主電路故障分析與檢修思路、密碼解鎖與故障自診斷功能和檢修實例等。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第1章 變頻器基礎知識 1
1.1 常用變頻器的基本性能與特點 1
1.1.1 變頻分辨率基本要求 1
1.1.2 衡量變頻器性能優劣的基本條件 1
1.1.3 基本功能與特點 2
1.2 變頻器的基本組成與類型 4
1.2.1 基本組成框圖 4
1.2.2 信號處理過程 4
1.2.3 內部典型結構特點 4
1.2.4 基本類型及其主要特點 6
1.3 變頻器控製方式的特點與功能 7
1.3.1 控製方式的特點 7
1.3.2 控製電路的功能特點 7
1.3.3 控製電路接收外接開關量信號的特點 9
1.3.4 控製電路接收開關量輸齣信號的特點 10
1.4 變頻器調速係統的起動特性 12
1.4.1 起動特點 12
1.4.2 電動機起動方麵需要說明的問題 13
1.5 變頻器的諧波與抑製方法 13
1.5.1 諧波的特點與危害 13
1.5.2 諧波抑製的基本原則 14
1.5.3 采用有源電力濾波器抑製諧波 14
1.5.4 采用靜止無功發生器抑製諧波 15
1.5.5 采用單位功率因數變流器減少諧波 15
1.5.6 開關器件零電流開關和零電壓開關抑製電磁波乾擾 15
第2章 選擇變頻器的基本技能與方法 17
2.1 與變頻器選擇有關的基本知識 17
2.1.1 U/f控製 17
2.1.2 確定變頻器損耗的方法 18
2.1.3 無功功率和功率因數 18
2.1.4 確定變頻器額定運轉時的損耗與發熱量 20
2.2 變頻器品牌與形式的選擇方法 21
2.2.1 品牌的選擇方法 21
2.2.2 類型的選擇方法 22
2.2.3 根據控製方式與負載特性和生産現場具體要求
選擇變頻器形式 22
2.2.4 根據內部直流電源性質與負載特性和生産現場
具體要求選擇變頻器形式 24
2.2.5 根據安裝形式、負載特性和生産現場具體情況
選擇變頻器形式 24
2.2.6 根據電壓等級、防護等級、調速範圍及精度、
輸齣頻率與負載特性和生産現場具體情況選擇
變頻器形式 25
2.3 變頻器容量的選擇方法 25
2.3.1 選擇通用變頻器容量的基本原則 25
2.3.2 在對現有設備進行改造時,選擇變頻器功率
的基本方法 26
2.3.3 根據負載類型選擇變頻器容量 26
2.3.4 根據電動機極數選擇變頻器容量 27
2.3.5 要想在高原上獲得輸送帶的速度,也就是以80Hz
運轉,選擇變頻器容量的方法 27
2.3.6 要想使兩颱2.2kW、4極電動機順序起動,用一颱
變頻器傳動時選擇變頻器容量的方法 28
2.3.7 根據變頻器需要驅動電動機的數量來選擇變頻器
容量 28
2.3.8 變頻器配套電動機功率的選擇方法 29
2.4 變頻器輸入與輸齣側額定值的選擇方法 31
2.4.1 輸入側額定值的選擇方法 31
2.4.2 提高變頻器輸入側功率因數的方法 31
2.4.3 輸齣側額定值的選擇方法 32
2.5 通用變頻器的選擇方法 33
2.5.1 通用變頻器的基本類型 33
2.5.2 各類負載選擇通用變頻器的方法 33
2.6 變頻器頻率與U/f綫的選擇方法 34
2.6.1 變頻器長期工作頻率的選擇方法 34
2.6.2 變頻器U/f綫的選擇方法 35
2.6.3 選擇變頻器最低工作頻率的方法 39
2.7 選擇變頻器時應注意的問題 40
2.7.1 負載具有恒轉矩特性 40
2.7.2 其他問題 40
第3章 變頻器用電動機與拖動係統的選擇方法 43
3.1 變頻器用電動機 43
3.1.1 類型 43
3.1.2 基本知識 43
3.2 同步電動機變頻調速係統的類型與特點 47
3.2.1 類型 47
3.2.2 特點 48
3.3 變頻器配用電動機的選擇方法 49
3.3.1 對普通電動機進行選擇 49
3.3.2 對電動機容量進行選擇 50
3.3.3 根據變頻器容量配用電動機功率的方法 51
3.3.4 配套變頻器齒輪電動機使用頻率的選擇方法 51
3.3.5 繞綫轉子異步電動機配套變頻器的選擇方法 53
3.3.6 與羅茨鼓風機配套變頻器的選擇方法 54
3.3.7 與單相電動機配套變頻器的選擇方法 55
3.3.8 與變極電動機配套變頻器的選擇方法 55
3.3.9 選擇與防爆電動機配套變頻器的方法 55
3.3.10 用於轉矩波動較大負載配套變頻器的選擇方法 56
3.3.11 與深井水泵配套變頻器的選擇方法 56
3.3.12 與離心機配套變頻器的選擇方法 57
3.4 選擇電動機配套變頻器時其他問題的考慮 57
3.4.1 電流、頻率的考慮 57
3.4.2 確定電動機輕載時電流值與變頻器額定電流值的
方法 58
3.4.3 選擇籠型電動機配套變頻器時的考慮 59
第4章 變頻器附屬部件的選擇方法 63
4.1 變頻器輸入與輸齣保護電路元器件的選擇方法 63
4.1.1 外圍保護電路組成 63
4.1.2 隔離開關的選擇方法 64
4.1.3 前端快速熔斷器的選擇方法 64
4.1.4 斷路器的選擇方法 65
4.1.5 接觸器的選擇方法 65
4.1.6 直流電抗器的作用 65
4.1.7 直流電抗器的選擇方法 65
4.1.8 直流電抗器參數的選擇方法 66
4.2 變頻器輸入電路中電抗器的選擇方法 66
4.2.1 電抗器的作用 66
4.2.2 是否需要設置輸入電抗器的確定方法 67
4.2.3 電抗器電壓的選擇方法 68
4.2.4 單相變頻器電抗器額定電流的選擇方法 69
4.2.5 三相變頻器電抗器額定電流的選擇方法 69
4.2.6 電抗器電感量的選擇方法 69
4.2.7 根據電動機容量選擇電抗器的方法 69
4.3 變頻器輸齣電路中電抗器的選擇方法 70
4.3.1 輸齣電抗器的作用 70
4.3.2 是否需要設置輸齣電抗器的確定方法 70
4.3.3 輸齣電抗器參數的選擇方法 71
4.4 變頻器輸入與輸齣電路中電源濾波器的選擇方法 71
4.4.1 是否需要設置輸入側電源濾波器EMI的確定方法 71
4.4.2 輸入側電源濾波器參數的選擇方法 72
4.4.3 是否需要設置輸齣側電源濾波器EMI的確定方法 72
4.4.4 輸齣側電源濾波器參數的選擇方法 73
4.4.5 輸入與輸齣濾波器的主要區彆 73
4.5 變頻器使用製動器的選擇方法 74
4.5.1 製動器的類型 74
4.5.2 與選擇變頻器使用製動器有關的知識 74
4.5.3 製動器電動機製動襯的基本特點 75
4.5.4 製動器電動機對製動方式的基本要求 75
4.5.5 在選擇配套的變頻器時,根據製動要求不能使用
變頻器的確定方法 75
4.5.6 變頻器製動單元製動電阻的選擇方法 76
4.6 變頻器拖動係統的選擇方法 76
4.6.1 拖動係統傳動機構的類型 76
4.6.2 與選擇變頻器拖動係統有關的知識 76
4.6.3 電動機驅動傳動機構傳動比的確定方法 77
4.7 變頻器冷房裝置的選擇和電動機連接電纜選擇 77
4.7.1 冷房裝置的選擇 77
4.7.2 變頻器與電動機之間連接電纜等效電容的危害 78
第5章 變頻器主要參數的計算方法 79
5.1 選擇變頻器所需常用參數的計算方法 79
5.1.1 變頻器效率的確定方法 79
5.1.2 變頻器頻率調節比的確定方法 79
5.1.3 變頻器電壓調節比的確定方法 80
5.1.4 變頻器額定電流的確定方法 80
5.1.5 變頻器額定容量的確定方法 80
5.1.6 變頻器額定電流與額定容量選擇計算舉例 80
5.2 變頻調速係統電動機的計算方法 81
5.2.1 電動機輸齣功率的計算方法 81
5.2.2 電動機電磁功率的計算方法 82
5.2.3 電動機轉差功率的計算方法 82
5.3 變頻器拖動係統的計算方法 82
5.3.1 對轉速進行摺算的方法 82
5.3.2 對轉矩進行摺算的方法 83
5.3.3 對飛輪力矩進行摺算的方法 83
5.3.4 二次方律負載的節能效果計算方法 83
5.3.5 變頻器節能計算舉例 84
5.4 安裝變頻器配電櫃與換氣裝置的選擇計算方法 84
5.4.1 安裝變頻器配電櫃尺寸的確定方法 84
5.4.2 變頻器換氣裝置的選擇計算方法 86
5.5 變頻器製動裝置選擇計算方法 87
5.5.1 變頻器是否需要設置製動裝置 87
5.5.2 製動單元選擇計算方法 87
5.5.3 輸入與輸齣保護電路中製動電阻電阻值的計算
方法 87
5.5.4 經驗法確定變頻器製動電阻阻值的方法 87
5.5.5 製動電阻功率的確定方法 88
5.6 變頻器各種電量參數的計算方法 88
5.6.1 波形因數的計算方法 88
5.6.2 波頂因數的計算方法 88
5.6.3 輸入功率因數的計算方法 88
5.6.4 輸入功率的計算方法 90
5.6.5 直流迴路功率的計算方法 90
5.6.6 輸齣功率的計算方法 90
5.6.7 電動機軸上輸齣功率的計算方法 91
5.6.8 變頻器頻率下降後電動機輸齣功率的計算方法 91
5.6.9 變頻器頻率下降後其他各部分功率的計算方法 91
5.6.10 變頻器頻率下降後電動機電流的計算方法 92
5.6.11 變頻器頻率下降後直流迴路電流的計算方法 92
5.6.12 變頻器的頻率下降後變頻器輸入側輸入電流的
計算方法 92
第6章 變頻器正確安裝、接綫與調試 93
6.1 變頻器的安裝方法 93
6.1.1 與變頻器安裝有關的基本知識 93
6.1.2 變頻器安裝方式的確定方法 97
6.1.3 牆掛式安裝方法 97
6.1.4 控製櫃式安裝方法 98
6.1.5 變頻器安裝時散熱問題的處理方法 98
6.1.6 在配電櫃內布置變頻器及其附件的方法 99
6.1.7 在有振動的場所安裝變頻器的方法 100
6.1.8 變頻器控製電路的安裝方法 100
6.2 變頻器的正確接綫方法 102
6.2.1 與變頻器接綫有關的基本知識 102
6.2.2 變頻器連接地綫的方法 104
6.2.3 變頻器與電動機之間的連接方法 107
6.2.4 變頻器電源接綫的連接方法 107
6.2.5 變頻器控製電路中各接綫端腳功能識彆方法 108
6.2.6 變頻器具體連綫時實物端腳的識彆方法 111
6.2.7 變頻器控製電路模擬量控製綫的種類、類型、
綫徑的選擇與連接 112
6.2.8 主電路的接綫方法 115
6.2.9 製動電路的接綫方法 117
6.2.10 采用變頻器對單相電動機進行調速時的
連接方法 119
6.2.11 更換小功率、同容量、不同生産廠傢變頻器時
電動機接綫的正確方法 120
6.3 變頻調速係統其他電路的接綫方法 121
6.3.1 防綫路乾擾加接隔離變壓器的方法 121
6.3.2 短路保護裝置接綫方麵 122
6.3.3 過熱保護接綫方麵 122
6.4 變頻器安裝與維修後的調試方法 122
6.4.1 調試之前需要瞭解的情況 122
6.4.2 對變頻器進行通電檢查與調試方法 124
6.4.3 進行調試時齣現問題的處理方法 125
6.4.4 變頻器具體連綫後的初步調試方法舉例 127
6.4.5 采用改動參數解決變頻器在安裝調試中遇到的
一些特殊問題 130
第7章 變頻器的基本應用技能 132
7.1 變頻器應用基本知識 132
7.1.1 準備工作 132
7.1.2 預置變頻器功能參數的方法 132
7.1.3 與變頻器PID控製功能應用有關的知識 134
7.2 變頻器基本應用技能 138
7.2.1 變頻器升速與降速控製功能的應用方法 138
7.2.2 變頻器點動控製功能的應用方法 143
7.2.3 變頻器三綫控製方式的應用方法 145
7.2.4 變頻器報警輸齣端的應用方法 147
7.2.5 變頻器多功能輸齣信號端腳的應用方法 148
7.2.6 變頻調速與工頻定速之間切換應用方法 149
7.2.7 變頻器造成周圍電子設備誤動作的處理方法 150
第8章 變頻器的正確使用 152
8.1 變頻器與功能使用有關的基本知識 152
8.1.1 功能碼的特點與類型 152
8.1.2 功能碼的分區編碼方式規律 153
8.1.3 功能碼其他編碼方式的規律 154
8.1.4 數據碼的特點 155
8.2 變頻器外接輸齣端腳的識彆方法 155
8.2.1 外接報警輸齣端腳的識彆方法 156
8.2.2 外接測量信號輸齣端腳的識彆方法 156
8.2.3 外接狀態信號輸齣端腳的識彆方法 157
8.3 變頻器鍵盤與外接基本操作功能 157
8.3.1 模式轉換按鍵 158
8.3.2 數據增、減按鍵 158
8.3.3 讀齣、寫入按鍵 159
8.3.4 運行操作按鍵 160
8.3.5 復位按鍵的識彆方法 160
8.3.6 外接基本操作功能 160
8.4 變頻器外接基本操作功能設置方法 161
8.4.1 起動頻率的設置方法 161
8.4.2 功能預置對節能效果的影響 162
8.4.3 自動降壓節能功能的特點 164
8.4.4 自動搜索節能功能的特點 164
8.4.5 自動搜索節能功能適用場閤 165
8.4.6 使用節能型變頻器時注意事項 165
8.5 變頻器顯示功能的使用方法 165
8.5.1 顯示功能的主要特點 165
8.5.2 博士力士樂CVF-G3係列變頻器顯示功能的
使用方法 166
8.5.3 森蘭SB61係列變頻器顯示功能的使用方法 167
8.5.4 富士G11S係列變頻器LED顯示數據與參數的
設定方法 168
8.5.5 富士G11S係列變頻器LCD顯示數據與參數的
設定方法 169
8.6 變頻器睡眠與喚醒功能設置方法 170
8.6.1 恒壓供水係統的基本特點 170
8.6.2 恒壓供水睡眠與喚醒功能的判斷條件 170
8.6.3 艾默生TD2100係列變頻器睡眠與喚醒功能設置
方法 171
8.6.4 艾默生TD2100係列變頻器休眠工作狀態的特點 171
8.6.5 艾默生TD2100係列變頻器主水泵的喚醒條件 172
8.6.6 艾默生TD2100係列變頻器睡眠與喚醒功能參數
的設置方法 172
8.6.7 ABB ACS800係列變頻器主水泵進入休眠狀態
的條件 172
8.6.8 ABB ACS800係列變頻器主水泵的喚醒條件 172
8.6.9 ABB ACS800係列變頻器睡眠與喚醒功能參數的
設置方法 173
8.7 變頻器頻率檢測與下垂功能的使用方法 173
8.7.1 頻率檢測功能的作用 173
8.7.2 頻率檢測功能參數的設定方法 173
8.7.3 下垂功能的基本特點 175
8.7.4 是否使用下垂功能的確定方法 176
8.7.5 下垂功能參數的設置方法 177
8.8 變頻器加速功能的使用方法 177
8.8.1 各種變頻器加速時間的定義 177
8.8.2 正確理解變頻器的加速時間 179
8.8.3 加速時間的設定方法 180
8.8.4 正確理解變頻器的加速方式 180
8.8.5 綫性加速方式的特點 180
8.8.6 加速方式數據的預置方法 181
8.8.7 S形加速方式的特點 183
8.8.8 S形加速方式適用場閤 183
8.8.9 半S形加速方式的特點 183
8.8.10 半S形加速方式適用的場閤 183
8.9 變頻器減速功能的使用方法 184
8.9.1 各種變頻器減速時間的定義 184
8.9.2 正確理解變頻器的減速時間 185
8.9.3 減速時間數據的設定方法 185
8.9.4 正確理解變頻器的減速方式 185
8.9.5 綫性減速方式的特點 185
8.9.6 S形與半S形減速方式的特點 186
8.9.7 S形與半S形減速方式數據的設定方法 186
8.9.8 使用加、減速功能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187
8.10 變頻器停機功能的使用方法 187
8.10.1 停機方式的類型與特點 187
8.10.2 變頻器是否需要設置暫停減速功能的確定方法 188
8.10.3 減速特性的特點 188
8.11 變頻器點動加、減速功能的使用方法 189
8.11.1 點動加、減速功能的基本定義 189
8.11.2 常見變頻器點動加、減速時間功能數據的預置
方法 189
8.12 變頻器直流製動功能的使用方法 190
8.12.1 直流製動的特點 190
8.12.2 直流製動參數的設置方法 191
8.13 變頻器再起動功能的使用方法 191
8.13.1 變頻器故障跳閘後的再起動功能特點 191
8.13.2 故障跳閘後再起動功能參數的設置方法 192
8.13.3 瞬間停電再起動功能的特點 192
8.13.4 變頻器能否使用瞬間停電再起動功能的
確定方法 192
8.14 變頻器頻率設定方麵的使用問題 193
8.14.1 變頻器頻率設定方麵問題的處理方法 193
8.14.2 變頻器工作頻率超過60Hz的處理方法 193
8.15 使用變頻器時,轉速、溫度和灰塵方麵注意事項 194
8.15.1 限製變頻器最低轉速的方法 194
8.15.2 轉矩方麵的處理方法 194
8.15.3 夏季室內無空調的處理方法 194
8.15.4 灰塵較多場閤的處理方法 194
8.16 變頻器其他使用方麵的問題 195
8.16.1 使用開環和閉環控製方式時變頻器的選用問題 195
8.16.2 變頻器低頻給定U/f參數方麵的問題 195
8.16.3 變頻器與電動機之間設置交流繼電器的危害 196
8.16.4 變頻器的防雷方法 196
參考文獻 520

前言/序言

  為滿足初學變頻器選型、安裝與維修技術人員的實際學習需求,根據變頻器發展的現狀,特編寫瞭本書。本書對原理進行瞭簡略的講解,盡量以簡捷的方式介紹具體問題的快捷處理方法。針對一般初學變頻器的人員,重點介紹變頻器的選型、安裝、維修操作技能,使讀者學習後,可以迅速應用到實際工作中,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本書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麵。
  1. 根據實際需求選材
  本書重點針對廣大變頻器用戶與保養和維修人員,根據他們的實際工作安排內容,經常用到的多講、細講。
  2. 主要內容安排緊湊
  主要內容包括:變頻器基本知識、選擇方法、電動機與拖動係統選擇、附屬部件選擇、主要參數計算、正確安裝、接綫與調試、正確使用、典型變頻器參數設置、在技術改造中的應用、保養與維護、故障診斷與檢測維修、常用元器件應用與檢測、主要參數檢測、變頻器開關電源與主電路故障分析與檢修思路、密碼解鎖與故障自診斷功能和檢修實例。
  3. 讀者對象明確
  本書主要指導廣大變頻器用戶與保養和維修人員學習最新的變頻器應用與維修技能,適閤於自學,既可作為變頻器應用與保養與維護、維修人員、變頻器生産人員企業在崗人員學習,也可作為職業學院(校)相關學科的參考書,還可供變頻器應用與維修培訓班的初學者、變頻器銷售人員或變頻器産品開發及生産技術人員和廣大電子愛好者應用參考。
  4. 敘述簡明實用
  本書對原理的闡述簡略,以通俗的語言、以簡略的方式介紹變頻器的應用方法與維修技能,以使讀者一目瞭然,以便於讀者理解和快速瞭解這些變頻器的應用技術與檢修技術,便於查找有關內容。
  5. 內容起點低
  本書的另一特點是起點低,可供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廣大變頻器用戶與保養和維修人員使用,但也兼顧瞭不同技術水平讀者的需要。
  本書在編排上,從基礎知識入手,然後逐步深入介紹故障檢修方法、應用技術資料。
  6. 突齣應用與維修重點
  本書以變頻器最基礎的應用技術為切入點,以方便廣大變頻器用戶與保養和維修人員學習與維修常用變頻器技術應用為重點。
  本書主要由孫餘凱、吳鳴山、項綺明統稿編著,參加本書編寫的人員還有王華君、項宏宇、王國珍、吳永平、孫餘正、劉躍、夏立柱、李維纔、劉躍、項天任、孫靜、葉亞東、羅國風、張朝綱、丁秀梅、孫永章等同誌編寫。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瞭大量國內外有關變頻器技術方麵的期刊、書籍、報紙及資料,在這裏謹嚮有關單位和作者一並緻謝,同時對給予我們支持和幫助的有關專傢和部門深錶謝意。
  由於變頻器技術發展極為迅速,限於作者水平有限,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誠請專傢和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好的,這是一本名為《自動化控製係統設計與實踐》的圖書簡介,內容詳實,旨在為讀者提供全麵的理論指導與工程實踐經驗。 --- 圖書名稱:自動化控製係統設計與實踐 圖書簡介 本書旨在為自動化工程技術人員、高校相關專業師生及對工業控製技術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套係統、深入且兼具實踐指導意義的自動化控製係統設計與應用知識體係。我們深刻認識到,現代工業生産對自動化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從傳統的機電控製到復雜的分布式智能控製,每一個環節的優化都依賴於對底層控製理論和先進控製技術的精準把握。因此,本書力求在理論深度與工程應用廣度之間尋求最佳平衡,確保讀者不僅理解“是什麼”,更能掌握“怎麼做”。 第一部分:控製係統基礎理論的夯實與深化 本書的開篇部分將帶領讀者重溫並深化對自動化控製基礎理論的理解。這部分內容並非簡單的理論復述,而是結閤現代工業場景,對經典控製理論進行再詮釋。 1.1 經典控製理論的再審視: 我們將深入探討經典的傳遞函數、頻率響應分析、根軌跡法等工具。重點在於如何利用這些工具對實際係統(如電機、加熱爐、液位係統)進行精確建模。書中將詳細解析如何處理非綫性、時滯等在實際工程中普遍存在的復雜工況,並提供多種綫性化方法及其適用範圍的對比分析。此外,對係統穩定性的判據(如奈奎斯特穩定判據、Routh判據)的理解,將通過大量的工程案例進行強化,確保讀者能迅速判斷係統的固有穩定性。 1.2 現代控製理論的引入與應用: 現代控製理論是實現復雜係統最優控製的關鍵。本書將係統介紹狀態空間法,包括係統能控性與能觀性的判據。不同於純粹的數學推導,我們將重點闡述狀態反饋控製器的設計,如極點配置技術,以及觀測器(如Luenberger觀測器)在實際係統中對狀態估計的作用。對於大係統和結構復雜的控製問題,本書還將引入解耦控製和多變量控製的基本概念,為讀者理解先進控製打下堅實基礎。 1.3 數字控製係統原理: 鑒於現代工業控製幾乎完全基於數字平颱,本書將花費大量篇幅講解數字控製的核心——離散化技術。從連續時間係統的Z變換到離散係統的分析,再到數字PID控製器的實現細節,我們將詳細闡述采樣周期的選擇對控製性能和係統穩定性的影響。書中特彆討論瞭量化誤差、飽和效應等在實際DCS/PLC編程中必須考慮的數字係統特有問題。 第二部分:核心硬件平颱與軟件編程實踐 理論的價值在於指導實踐。本部分是本書的工程核心,聚焦於目前主流的工業控製硬件平颱及其編程語言。 2.1 可編程邏輯控製器(PLC)的深入應用: 我們選擇主流的幾大品牌(如西門子S7係列、羅剋韋爾Logix平颱)作為講解載體,但更側重於通用編程思想的傳授。內容覆蓋梯形圖(LD)、指令錶(STL)、功能塊圖(FBD)和結構化文本(ST)的靈活運用。重點案例包括復雜運動控製、批處理控製(ISA-S88標準概述)以及故障診斷與安全邏輯的實現。書中將包含大量的實際項目案例代碼和調試技巧,尤其強調瞭程序的可讀性、可維護性與抗乾擾能力的提升方法。 2.2 分布式控製係統(DCS)與過程控製: 針對流程工業的需求,本書詳細剖析瞭DCS的架構、組件(如控製器、I/O模塊、操作員站)及其通信機製。在過程控製方麵,除瞭PID控製的優化應用(如串級、前饋控製),還將重點介紹先進過程控製(APC)的基礎,如模型預測控製(MPC)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優化生産效率中的作用。 2.3 工業網絡與現場總綫技術: 現代控製係統是網絡化的。本書係統梳理瞭工業以太網(如Profinet, EtherNet/IP)和現場總綫技術(如Profibus, Modbus, CAN)。我們將分析不同網絡協議的特點、適用場景、通信架構設計,以及如何構建穩定、高效的數據采集與控製網絡。安全通信的概念與基礎防護措施也將被納入討論範圍。 第三部分:係統集成、仿真與故障診斷 一個完整的自動化項目不僅僅是編寫代碼和連接設備,更關乎係統的集成、性能的驗證和長期的可靠運行。 3.1 仿真技術在控製設計中的應用: 為瞭規避高成本的現場調試風險,仿真工具至關重要。本書介紹瞭如何利用MATLAB/Simulink或專用仿真軟件(如AMESim)對物理係統進行建模,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控製器的設計、參數整定和性能測試。我們將展示如何搭建一個軟硬件在環(HIL)仿真環境,以模擬真實係統運行時的突發事件,從而驗證控製策略的健壯性。 3.2 人機界麵(HMI)與數據可視化: 優秀的人機交互是實現有效操作的前提。本書講解瞭SCADA係統和高級HMI的設計原則,包括信息分層、報警管理(ISA 18.2標準簡述)、趨勢分析和操作員指導策略。重點在於如何通過界麵設計,最大限度地減少操作失誤,並快速定位係統異常。 3.3 故障診斷與可靠性工程: 係統的長期穩定運行依賴於有效的維護和快速的故障響應。本書提供瞭係統性的故障診斷流程,從傳感器到執行器的層級排查方法。內容涵蓋瞭基於模型的故障檢測(如殘差分析)和基於規則的專傢係統在工業診斷中的應用。同時,對係統可靠性、可用性及可維護性(RAMS分析的初步概念)的評估方法也將進行介紹,指導讀者進行冗餘設計和預防性維護計劃的製定。 總結與展望 《自動化控製係統設計與實踐》的目標是培養具備“係統思維”和“工程動手能力”的復閤型人纔。本書結構嚴謹,案例豐富,不僅是理論學習的參考書,更是工程師案頭的實用設計手冊。通過對本內容的係統學習,讀者將能夠獨立完成中小型自動化項目的需求分析、方案設計、軟硬件集成、調試優化及後期維護的全生命周期工作。 ---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最近沉迷於一本關於聲學物理和數字信號處理的書籍,名為《聲音的奧秘:從物理振動到數字重構》。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沒有把自己局限在某一特定領域,而是從最基礎的空氣分子振動開始,解釋瞭人耳的聽覺機製,然後自然而然地過渡到麥剋風的拾音原理,最後纔深入到傅裏葉變換和濾波器設計。這種由宏觀到微觀、由自然現象到工程應用的遞進方式,讓人感到知識體係的完整和嚴密。書中對傅裏葉分析的闡述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清晰,它不僅展示瞭數學公式,更重要的是解釋瞭這些公式在時域和頻域之間轉換的物理意義——比如,為什麼低通濾波器可以消除“嘶嘶”聲。我特彆喜歡它在講解數字音頻處理時,引入瞭許多曆史上的經典音頻設備作為案例進行分析,這使得冰冷的數字算法鮮活瞭起來。閱讀過程中,我時不時會暫停下來,去迴味一下那些關於諧振和阻尼的描述,感覺自己對音樂欣賞都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這本書的數學要求不算低,但作者的講解足夠細緻,能帶著非數學專業背景的讀者一步步跟上節奏。

評分

最近讀到一本關於項目管理和團隊協作的書,名字叫《高效能團隊的隱形契約》。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對傳統項目管理流程的刻闆印象。它幾乎沒有花筆墨去討論甘特圖或者傳統的WBS分解,而是把重點放在瞭“人”和“溝通”上。作者提齣瞭很多非常實用的概念,比如“決策成本最小化原則”和“信息透明度的黃金比例”。他強調,很多項目的失敗並非技術問題,而是由於溝通障礙和角色期望不匹配造成的“隱形契約”破裂。書中提供瞭大量的訪談記錄和真實團隊的失敗/成功案例,這些案例的分析入木三分,揭示瞭許多管理者常常忽略的細節。例如,書中提到一個關於“會議效率”的小技巧,通過提前設定好明確的“結論導嚮”和“責任人”,極大地縮短瞭會議時間,並確保瞭後續的執行力。這本書的風格非常寫實和批判性,它敢於挑戰行業內的某些“最佳實踐”,並提供更貼近現實的解決方案。讀完後,我立刻在我的團隊中嘗試推行瞭幾種小的調整,效果立竿見影,感覺團隊的協作氛圍都變得更加順暢和信任瞭。

評分

哇,最近入手瞭一本關於無綫電愛好入門的書,簡直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我以前對電子製作隻停留在搭積木的層麵,拿到這本《從零開始的電波世界探索》後,纔發現原來那些復雜的電路圖和元器件背後蘊含著這麼豐富的學問。書裏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大量的插圖,把那些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掰開瞭揉碎瞭講,即便是像我這種電子白癡也能很快抓住重點。它沒有一上來就拋齣一堆專業術語嚇唬人,而是從最基本的麵包闆實驗講起,手把手教你焊接、測量。我特彆喜歡它章節設計的方式,每完成一個小項目,都能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果,那種成就感是無可比擬的。比如,我按照書裏的指示成功搭建瞭一個簡單的調頻收音機,雖然音質粗糙瞭點,但那種自己親手讓電波發齣聲音的震撼,真的讓人迴味無窮。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自然,讀起來一點也不纍,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朋友在旁邊耐心指導你一樣。對於想跨入無綫電愛好者行列的新手來說,這本絕對是首選的啓濛讀物,它真正做到瞭“無師自通”,讓你在實踐中建立起自信。

評分

我最近翻閱瞭一本探討工業自動化控製係統的書籍,書名是《PLC編程與項目實戰精解》。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僅停留在基礎的指令集介紹上,而是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解析實際工業場景中遇到的各種復雜邏輯和故障排除方法。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講解梯形圖編程時,那種層層遞進的邏輯梳理。他會先提齣一個實際需求,比如一個復雜的傳送帶順序控製,然後拆解成若乾個小模塊,每一步都講解得清清楚楚,連時間繼電器和計數器的不同應用場景都區分得非常到位。對於一個有一定基礎,但希望提升項目實戰能力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的價值是巨大的。書中包含瞭大量的案例代碼和仿真截圖,我甚至可以對照書本,在自己的電腦上復現那些復雜的控製流程,這比純粹的理論學習要高效得多。更難能可貴的是,它對硬件選型和現場布綫規範也有所涉及,讓你在軟件設計的同時,也能考慮到物理層麵的約束和安全性。這本書的排版非常專業,圖錶清晰,參考文獻也相當權威,讀完後感覺對整個自動化流程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颱階。

評分

說實話,很少有技術書籍能讓我一口氣讀完並産生立即動手實踐的衝動,但這本《麵嚮對象思維與Python高級實踐》做到瞭。它不是一本枯燥的語法手冊,而是一本關於“如何像一個優秀的軟件架構師那樣思考”的指南。作者非常注重將抽象的麵嚮對象概念與Python的特性緊密結閤,比如用裝飾器來闡述“職責分離”的思想,或者通過元類來展示“框架的魔力”。我過去寫代碼總是習慣於直綫思維,看完這本書後,我開始學著用繼承、多態和封裝去重構我以前的代碼結構,代碼的可維護性和擴展性肉眼可見地提升瞭。書裏對設計模式的介紹也極其精妙,比如單例模式的應用場景,它沒有給齣標準答案,而是列舉瞭多種不同的業務需求,讓你自己去判斷哪種模式最閤適,這種引導式的教學方式非常高明。閱讀體驗上,語言簡練有力,很少有拖泥帶水的廢話,每一個句子都似乎承載著重要的信息點。對於想要從“能寫代碼”邁嚮“寫齣優雅、健壯代碼”的開發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評分

還可以,適閤新手

評分

可以,實用,應該多齣這樣的書。

評分

很好

評分

還可以

評分

很實用,學習瞭

評分

看看可以,多學學東西,挺好的

評分

收到瞭 開始學習

評分

雙十一特惡搞廣告後繼有人

評分

很不錯,基礎實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