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就如何撰写不同类型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提供了详尽建议,附有三篇开题报告的范例,并详加批注。对于教育科学、社会和行为科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不管你做的是哲学的、历史的、实验的的研究,还是个案研究、行动研究,都可以从中得到合适的指导。
这是一本很实用的研究工具书,作者在提出有关开题报告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的同时,还提供了不同类型开题报告的范例和若干工作表,能够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十分具体、实在的指导和帮助。——陈向明 北京大学教育质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克拉斯沃尔和史密斯均为美国教育研究领域的重磅人物。史密斯是我有幸认识的思维严谨的学者,同时他的思路又四通八达。两位学者都指导过很多学生,经验丰富,其强强联手之作,有助于博士论文写作的去神秘化,使之有章可循。而今教育改革呼声很高,实证研究依然缺乏,已有研究也问题重重。探索改进的关键时刻,此书可谓及时雨,它可以让新一代的教育研究者思考未来研究的路该怎么走。——方柏林 教育专栏作家
一份有力的研究开题报告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如何才能让我的研究设计更有分量?如何更便利地运用电脑完成文献综述?能让我的开题报告受到评阅并获得通过的途径是什么?通过阅读本书,你将获得上述问题的答案,同时了解一份完整的、有说服力的开题报告中的关键问题和独特技巧。书中还提供了三份开题报告样例,可供学习者参考。
戴维.R. 克拉斯沃尔(David R. Krathwohl),美国雪城大学教育学院汉娜?哈蒙德教育学荣誉教授,前教育学院院长,前美国教育研究会主席、美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部主席。曾供职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和密歇根州立大学。著有《教育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一种整合的途径》(第二版)、《如何撰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第三版)。他还是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一书的作者和《教育目标分类学:情感领域》的主编,曾与罗林?安德森共同编写《学习、教学、和评价的分类学: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一种修订》。
尼克.L.斯密斯(Nick L.Smith),现任美国雪城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教授,曾任职于尼布拉斯加医学中心大学和西北地区教育实验室。曾获得美国教师教育工作者协会、美国心理学会、以及美国评价协会等机构的多项杰出研究奖或贡献奖,他还曾担任评价网络(The Evaluation Network)主席、2004年度美国评价协会主席。独立或合作发表刊物论文五十多篇,主编或合作主编图书八部,包括《调查评价的变式》。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巧妙地平衡了学术的精确性与教学的亲和力。在需要使用专业术语时,作者毫不含糊,用词精准到位;而在提供操作指导或鼓励性建议时,文字又变得生动起来,充满了鼓励和鼓励,仿佛是与一位耐心的同事在进行一场高质量的头脑风暴。我特别喜欢它在某些关键步骤后设置的“思考停顿”小节,这些停顿迫使读者放下书本,立刻将刚刚学到的概念应用到自己的具体问题上进行检验,这种主动学习的设计是极其高效的。它避免了那种“读者被动接受信息”的传统模式,而是鼓励读者成为积极的知识建构者。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的配色和排版透露出一种严谨又不失活力的学术气息。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书脊的字体选择和纸张的质感,都体现了出版方对教育和学术类书籍的尊重。阅读体验上,字体大小适中,行距的处理也十分到位,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对于需要精读和反复查阅的学术指南来说至关重要。从封面到内页的整体观感,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专业、可靠”,让人立刻愿意翻开它去探寻其中蕴含的知识。这种对物理形态的重视,在如今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更具仪式感的学习过程。
评分从整体的参考价值来看,这本书的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更难得的是它为读者构建了一种积极的学术身份认同。它没有把开题报告视为一个必须完成的、令人畏惧的任务,而是将其描绘成探索知识边界、确立个人研究主张的激动人心的起点。书中对“提出好问题”的强调,远胜于对报告格式的苛求,这无疑为教育、社会与行为科学领域的年轻学者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它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手册,更像是一剂强心针,让人在面对选题的迷茫和研究初期的不确定性时,能够坚定信念,以更成熟、更有远见的视角来规划自己的学术旅程。
评分这本书在内容组织和逻辑架构上的处理,展现了作者对教育和社会科学研究脉络的深刻理解。我注意到它在介绍研究方法时,并非简单罗列技术名词,而是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层层递进的叙事结构。每一章节的过渡都非常自然流畅,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循循善诱,引导初学者逐步搭建起自己的研究框架。特别是对于那些复杂概念的解释,作者似乎总能找到最直观的比喻或最贴切的语境来阐述,这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这种精心的编排,让原本可能枯燥的学术写作过程,变得清晰且富有方向感,让人感觉每翻过一页,自己的研究思路就清晰了一分。
评分作为一名对社会现象背后的机制抱有浓厚兴趣的研究者,我发现这本书在探讨研究伦理和潜在的社会影响时,展现了令人信服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仅停留在“应该做什么”的规范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不同研究设计可能对受试者、社区乃至整个社会领域带来的微妙冲击。这种对实践后果的关怀,超越了传统研究方法的机械指导,注入了人文关怀和批判性思维的火花。书中引用的那些关于数据隐私和代表性偏差的讨论,非常具有启发性,促使我反思自己未来研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经得起更严格的道德审视,这对于培养负责任的学者至关重要。
评分京东购买送货快,主要是这点好,包装也好,书还没看
评分非常好的一本书推荐大家购买特别是博士研究生
评分不错,印刷精美,适合阅读。
评分书不错,正在看
评分闲下来时仔细读读,总会对自己有帮助。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送货很快!下次还会来!教育学
评分很好的装订
评分老外做论文的思路
评分这是一本很实用的研究工具书,作者在提出有关开题报告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的同时,还提供了不同类型开题报告的范例和若干工作表,能够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十分具体、实在的指导和帮助。——陈向明 北京大学教育质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克拉斯沃尔和史密斯均为美国教育研究领域的重磅人物。史密斯是我有幸认识的思维严谨的学者,同时他的思路又四通八达。两位学者都指导过很多学生,经验丰富,其强强联手之作,有助于博士论文写作的去神秘化,使之有章可循。而今教育改革呼声很高,实证研究依然缺乏,已有研究也问题重重。探索改进的关键时刻,此书可谓及时雨,它可以让新一代的教育研究者思考未来研究的路该怎么走。——方柏林 教育专栏作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