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在2011年迎来了全球发行一千万册的销售量。这套公认为适合阅读的白话版《资治通鉴》,从1983年一册出版,至今已畅销近30年,这是广大读者对《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的认可。目前在国内,包括港澳台地区,有许多版本的《资治通鉴》今译,惟独柏杨先生的译本具有独特性。柏杨先生自一九六八年三月因文字贾祸,被判处惟一死刑,关入死牢。后又经几次减刑,柏杨先生感悟人生无常,在他九年又二十六天的监狱生活中,开始潜心研究中国历史,通读《资治通鉴》。出狱后,朋友问起心愿,他说:“我的愿望就是将《资治通鉴》译成现代语文版。”
柏杨先生认为我们应该从历史的经验中得到教育,得到重塑人生规划的启示。《资治通鉴》被传为“帝王之书”,因为其中所记录的历史事件,可以让帝王在做出重要决策时有所借鉴,所谓“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当今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不仅是领袖人物和高层人物,包括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同程度地面对决策、面对选择,而《资治通鉴》在当今社会就是一部很好的处世宝典。在《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中,柏杨先生为每一个历史关键场景都加注上“柏杨曰”的个人观点,就是为了启发读者在面临自己的人生抉择时,有足够的谋略做出正确的判断。
此外,《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在学术性与实用性上突出于其他译本的关键,在于对地图的填充。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恶妻恶女》讲述了八世纪初十年,一对母女强人,登上中国权力高峰,母是韦皇后,女是安乐公主李裹儿,她们根本不知道政治是什么,却自认为对政治了如指掌……八世纪第二个十年,另一位女强人以另一种方式出击,这位出身尊贵的太平公主,手无寸铁,只集结了一批官场马屁精,就想发动政变……三个女强人死后,长达四十余年之久的武璺时代的噩梦,才告结束。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1],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
柏杨,原名郭衣洞,满族,笔名柏杨。1920年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毕业于东北大学政治系。毕业后,曾任东北《青年日报》社社长、沈阳辽东学院教师。1949年后前往台湾后,曾在反共救国团任职,后在成功中学、省立成功大学、国立艺专等地从事教育工作,曾任《自立晚报》副总编辑及艺专教授。柏杨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杂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梦闲话》(10集)、《西窗随笔》(10集)、《牵肠挂肚集》、《云游记》等。《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在台湾被誉为最有价值和畅销的一部书,《中国人史纲》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较大的十部书之一,其中《丑陋的中国人》在当代华人世界中流传最为广泛。
七○六一七一八年
导读
八世纪最初十年
唐中宗李显诛杀五王
太子李重俊起兵杀武三思父子
安乐公主专权横行
八世纪第二个十年
韦皇后母女毒死唐中宗李显
京都兵变韦皇后母女被杀
相王李旦即位
李旦传位李隆基
太平公主自杀
东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被斩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恶妻恶女》:
13最初,国务院右最高执行长(右仆射)兼最高立法长(中书令)魏元忠,因德静王武三思掌握权力,专制政府,感到官场败坏,常常悲愤忧郁。等到太子李重俊发动政变,在永安门(太极宫城南西边门)遇到魏元忠的儿子、畜牧部副部长(太仆少卿)魏升,裹胁他参加;等到李重俊兵败身死,魏升也一起被乱兵诛杀。魏元忠对人说:“恶徒头目(指武三思)已经铲除,就是把我放到大锅里烹死,又有什么关系,只可惜太子(李重俊)殒落!”李显因魏元忠有功,而且受到武曌、三任帝李治尊重,所以释放魏元忠,不加追究。
但国务院国防部长宗楚客、库藏部长(太府卿)纪处讷等出面共同作证,说:“魏元忠跟太子串通,请屠灭魏元忠三族。”李显不准。魏元忠恐惧,上疏请求解除官职及爵位,而仅保留散官,退休回家。
八月二十一日,李显手写诏令,批准魏元忠辞去国务院右最高执行长(右仆射),继续保留特进(文散官二级·正二品)、齐公爵,退休回家。每月一日、十五日,仍进宫朝见。
14九月二日(原文“丁卯”,据两《唐书》改),李显任命国务院文官部副部长(吏部侍郎)萧至忠当副监督长(黄门侍郎),国务院国防部长宗楚客当左卫将军,兼任库藏部长(兼太府卿)纪处讷当专任库藏部长,同时都当一级实质宰相(同中书门下三品)。
副立法长(中书侍郎)、一级实质宰相于惟谦免职,改任国立贵族大学校长(国子祭酒)。
15九月五日,赦免天下,改年号(之前是神龙三年,之后是景龙元年)。
16宗楚客推荐右卫(卫军第二军)贵族征兵府副司令(郎将)姚廷筠当副总监察官(御史中丞),命他弹劾魏元忠,指控:“侯君集是帝国的开国元勋,等他谋反时,太宗(二任帝李世民)向文武百官请求饶他一死,文武百官不肯同意,最后只好流着眼泪处决(参考六四三年四月)。后来,房遗爱、薛万彻(参考六五三年二月)、齐王李{;占(参考六四三年二月)等叛乱,虽然他们都是皇亲国戚,仍全遵照国法行事。魏元忠的功劳不如侯君集,身份又不是皇亲国戚,却串通李多祚等武装政变,儿子最身在叛徒行列之中,自应该全族屠杀,把家宅铲平,挖成池塘。可是他的党羽竟为他编撰理由营救,迷惑圣君的听闻,陛下仁爱厚恩,打算掩饰他的罪行。我所以冒犯龙鳞(传说中逆摸龙的鳞甲,必被吞食),违反圣上旨意的缘故,正因这件事关系到帝国命脉。”李显相当同意,魏元忠遂被逮捕,囚禁最高法院监狱(大理),贬作渠州(四川省渠县)军务秘书长(司马)。
宗楚客再命御前监督官(给事中)冉祖雍报告说:“魏元忠既然犯了大逆不道之罪,不应该派去渠州当官。”杨再思、李峤纷纷支持。李显对杨再思等说:“魏元忠为国家效力多年,我特别怜悯宽容他,诏书已经发布,怎么可以一改再改;裁决轻重的权力,应该在我手中,你们上奏个没有完,太不了解我的意思。’杨再思等惶恐叩头。
但韦家班定要害死魏元忠,行政监察官(监察御史)袁守一再上疏弹劾,说:“重俊是陛下的儿子,还依照国法加刑,魏元忠既不是功臣,又不是皇亲,怎么可以单独漏网!”九月九日,李显下诏再贬魏元忠当务川(思州州政府所在县·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政府防卫员(县尉)。
不久,宗楚客又命袁守一报告说:“则天皇后从前在三阳宫患病,狄仁杰请求由陛下监国,魏元忠却上密奏反对(此事《资治通鉴》没有记载),这可证明魏元忠心怀逆谋,为时已久,请赐严刑。”李显对杨再思等说:“依我的观察,臣属侍奉领袖,必须一心。领袖偶尔害点小病,怎么就马上请继承人出来管事。狄仁杰只不过想建立他私人对我的恩惠,看不出魏元忠有什么过失。袁守一打算拿从前的事陷害魏元忠,怎么可以!”宗楚客才罢手。
魏元忠走到涪陵(涪州州政府所在县·重庆市涪陵区)逝世(享年七十余岁)。
……
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种“白话”处理的历史典籍抱持着一丝疑虑,担心它会流于浅薄或失真。然而,这本书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它的语言风格极其鲜活,既保持了原著的宏大叙事基调,又融入了现代人易于接受的生动表达。阅读的过程如同与一位博学睿智的老者对饮畅谈,他将那些沉重的历史包袱,用一种近乎戏谑又饱含洞察力的口吻娓娓道来。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关键转折点时的叙事节奏感,张弛有度,该磅礴处不失气势,该沉郁处又让人扼腕叹息。这种阅读体验,远胜于枯燥的年代和事件堆砌,它成功地将历史的温度和人性的温度重新带回了纸面之上,让人在享受流畅阅读的同时,对历史的理解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评分每一次合上书卷,心中都会涌起一股强烈的代入感和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复杂情感。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毫不留情地撕开了历史光鲜外衣下的血腥与无奈。作者对历史事件的解构极其彻底,不是简单地复述史实,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个决策背后的政治算计、私人恩怨乃至时代环境的制约。你会发现,许多所谓的“伟人”,其决策背后也充满了人性的弱点和局限。这种还原真实历史的勇气,令人敬佩。它教会我们,看待历史,不应只看其结果,更要理解其过程中的挣扎与妥协。对于那些渴望真正理解中国古代政治运作逻辑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立体化的视角,远比教科书上的定义要丰富得多。
评分从装帧到排版,这本书的用心程度可见一斑,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仿佛握住了历史的重量。但真正让人爱不释手的是其叙事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不同于一些历史书籍的片段化叙事,柏杨先生的笔触如同高超的织布匠,将散落的史料碎片编织成一张完整且逻辑严密的时代图景。他对于事件起因、发展、高潮直至结局的推演,逻辑链条清晰得令人折服。读起来丝毫没有感到拖沓或冗余,每一个章节的收尾都巧妙地引向下一个冲突的爆发点。这使得即便面对浩瀚的史料,读者也能保持高度的专注力,仿佛在追看一部史诗级的连续剧,每一页都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历史巨著的笔力着实惊人,初读时便被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所震撼。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刻画,绝非脸谱化的简单褒贬,而是深入其复杂的人性幽微之处。读来仿佛亲临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与那些在历史洪流中挣扎、兴衰的君王将相同呼吸。尤其是对于权力斗争的描写,细致入微,丝丝入扣,让人不禁反思,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人性的光辉与阴暗是如何被不断地拉扯、扭曲的。那种对历史脉络清晰的梳理,加上对事件背后动机的深刻剖析,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史书焕发出勃勃生机。它不仅仅是在讲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更像是在揭示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运行规律,每一次的翻阅,都能带来新的感悟,让人在历史的沧桑中,找到审视当下的智慧之光。
评分我通常对阅读长篇巨著感到畏惧,但这本书却有一种奇特的魔力,让人欲罢不能,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就读到了深夜。作者高超的文学技巧使得原本严肃的历史话题变得引人入胜,他善于捕捉细节,即便是微不足道的朝堂小事,也能被他描绘出隐藏的巨大风暴。我尤其欣赏他对权力更迭中那些“非主流”人物命运的关注,那些在历史记载中被一笔带过的配角,在他的笔下也拥有了鲜活的生命和令人唏嘘的结局。这种对“人”的深切关怀,让冰冷的史书瞬间变得有血有肉。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类社会百态、关于智慧与愚昧永恒博弈的深度观察报告。
评分不错,双十二小活动买的。买全了这套书。
评分打折买!!
评分谷歌个 v 谷歌蛤蛤蛤谷歌
评分谷歌个 v 谷歌蛤蛤蛤谷歌
评分这个系列图书非常好,这次京东活动都买了,很喜欢。
评分不错,双十二小活动买的。买全了这套书。
评分谷歌个 v 谷歌蛤蛤蛤谷歌
评分比较喜欢,解释清楚。
评分京东给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