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田真,日本岛根县人,1929年出生于中国辽宁大石桥。于2009年4月22日,在东京一家医院过世,享年81岁。 教育学博士,国际**右脑开发专家,曾任美国纽波特大学日本分校教育系教授,七田真博士于1958年创立七田教育研究所。50多年来致力于倡导和实践右脑教育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以脑力开发为核心、通过对婴幼儿潜能开发的大量实践、建立起是对心灵、智力、语言、动作、社会性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全人格综合教育体系:七田真国际教育。 目前日本有500多所学校采用七田式教学法。七田式教室能将幼儿不可思议的能力巧妙引导出来。但七田式幼儿教育并不是以英才教育或天才教育为目标,而是为了培养孩子拥有一颗体贴他人、充满爱欲与积极性的心,以全人格教育及左脑与右脑平衡的教育为目标。其特征在于才能递减法则理论。在孩子0~6岁之间,每天花三十分钟的时间,藉由游戏的互动培养孩子**的资质,这就是七田式幼儿教育理论。他的教育理论还远播美国、东南亚以及韩国等地,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前言
**章 育儿始于胎教
1 人的一生取决于胎儿期的环境
2 胎儿接受了母亲的所有想法
3 一旦发现怀孕……
4 借心电感应与母亲传递信息
5 母亲要拜托胎儿两件事
6 母亲们的报告
第2章 努力生一个健康宝宝
1 介绍胎教书籍的增加
2 值得推荐的胎教方法
3 电磁波的可怕危害
4 自来水的危险
5 母亲的负面思考会伤害胎儿
6 怀孕期饮食要注意摄取保护物质
7 影响儿童头脑的四大原因
8 重金属危害、矿物质失调
9 怀孕期间的注意事项
第3章 大脑的营养——卵磷脂
1 卵磷脂是胎儿不可或缺的营养
2 卵磷脂是大脑的营养
3 卵磷脂可以促进母子健康
4 卵磷脂的功能
第4章 怀胎十月
1 托马帝斯的发现
2 对胎儿说的话
3 怀孕期间的想象训练
4 胎儿是天才
5 胎儿自己具有消除障碍的能力?
第5章 新分娩法
1 思考分娩方法
2 分娩后要立刻母子同室
3 皮肤感觉可促进成长
4 动物宝宝的皮肤如果得不到刺激,就可能死亡
5 喝母乳长大
6 人格取决于婴儿无意识时代的暗示
7 给新出生宝宝的寄语
8 胎教可以促进语言能力
9 胎教可以培养超强记忆力的孩子
第6章 胎内记忆
1 什么是胎内记忆
2 记得在胎内看过的书
3 小孩子的胎内记忆
4 小学生的胎内记忆
5 胎教可以培养才华
6 即使宝宝说不记得了……
7 消除不愉快的胎内记忆(心灵创伤)
8 夜晚哭闹源自不愉快的胎内记忆
9 有愉快胎内记忆的孩子是天才型儿童
第7章 母亲的胎教报告
1 我在半信半疑下开始胎教
2 心想才能事成
3 宝宝如我所愿地出生了
4 我参加了七田老师的胎教讲座
第8章 分娩后的育儿
1 母乳分泌不理想?
2 母乳育儿*理想
3 改变目前错误的营养观
4 恢复传统饮食
5 出生后宝宝立刻学习语言
6 向孩子描述他的未来
7 玩具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
8 宝宝刚出生时的育儿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性格
9 宝宝满三个月前的照顾方式
10 母亲*须具备的四大特性
11 父亲与孩子
12 培养聪明宝宝的诀窍
对于我们这种工作节奏非常快的家庭来说,时间成本是育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强调“高质量陪伴”的同时,也提供了很多“碎片时间高效利用法”。它并没有要求父母必须腾出大段不被打扰的时间,而是巧妙地将早期教育融入到通勤、等待电梯、甚至是在排队买咖啡的间隙。比如,它建议在排队时,可以和孩子玩一个关于“颜色分类”的小游戏,让他快速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三种不同颜色的物体并说出来。这些“微习惯”的建立,极大地减轻了我的心理负担,让我不再因为工作忙碌而产生强烈的愧疚感。这本书的精髓在于,它教会我们如何将教育的“密度”提升上去,而不是强求“时长”。这种务实且人性化的指导,对于现代都市的职场父母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对于“早期阅读”的理念更新。我之前一直认为阅读启蒙就是从拼音和简单的绘本开始,但这本指导我更早地、从更基础的“语言感知”层面入手。它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韵律、节奏感强的儿歌和重复性的句式,来为孩子的大脑建立起语言的“骨架”。书中介绍了一种“模仿叙事”的互动方式,即父母用夸张的语调和肢体动作,带领孩子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和场景,而不是单向地朗读。我尝试着给孩子“表演”了一段关于小动物觅食的场景,孩子立刻被那种沉浸式的体验吸引住了,学习语言的热情被极大地激发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阅读启蒙的真正起点,不是识字,而是对声音、对故事结构,以及对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渴望,它的视角是如此的宏大且基础,令人耳目一新。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是一个对“科学育儿”有执念的妈妈,但很多号称科学的书籍读起来都像是在啃枯燥的教科书,让我提不起精神。然而,这本育儿书的叙事方式简直太迷人了,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风趣幽默的邻家长辈在跟你促膝长谈。它没有过多地纠缠于复杂的心理学名词,而是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来阐释育儿的底层逻辑。我尤其喜欢它对“情绪引导”那一部分的论述,它不是简单地说“不要打骂孩子”,而是深入分析了孩子哭闹背后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比如,它提到当孩子因为玩具坏了而崩溃时,家长首先要做的不是急着修好玩具,而是先去确认孩子“失去”的情绪,然后才温和地引导他们面对挫折。这种细腻的处理方式,让我这个容易“上火”的妈妈学会了如何深呼吸,如何用更具同理心的方式回应宝宝的每一个“小脾气”。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不仅是在学习如何育儿,更是在重塑自己的情绪管理系统。
评分这本育儿宝典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最近我一直在研究如何给孩子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市面上的书汗牛充栋,看得我眼花缭乱。但这一本,它完全避开了那些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用一种极其接地气的方式,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教育瞬间”。比如,它里面有一章专门讲如何通过厨房里的食材和餐具来培养孩子的空间感和颜色识别能力,那个方法我试了,效果惊人!孩子现在看到胡萝卜和西兰花,都能主动说出它们的颜色和形状,完全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建立了一种基于实际操作的认知连接。而且,书中对不同月龄宝宝的感官刺激推荐非常细致,不是那种“这个月龄要看鲜艳的颜色”这种笼统的建议,而是具体到“可以尝试在侧光下观察悬挂的毛线球的阴影变化”,这种微观的指导,对于我们这些第一次做父母的来说,简直太及时雨了。它真正做到了将科学的育儿理念融入到柴米油盐的烟火气中,让我感觉育儿不再是一项充满压力的“任务”,而是一场充满乐趣的亲子探索之旅。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类书籍抱着怀疑态度,总觉得市面上太多“速成秘籍”了,但这一本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环境创设”的重视程度非常高,而且给出的建议极具操作性。书中详尽地介绍了如何利用家中的现有空间,比如阳台的一角、卧室的一个角落,来构建一个有利于宝宝自主探索的“微型自然角”。它详细列举了哪些植物无毒且能提供丰富的触感体验,哪些简单的工具(比如放大镜、镊子)可以激发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这完全颠覆了我之前认为“胎教”就是听古典音乐、看挂图的刻板印象。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安全、丰富且充满探索机会的物理环境,才是对宝宝最好的“隐形教育”。我按照书中的建议改造了宝宝的游戏区后,发现他主动探索的时间明显增加了,而且对于事物的观察也变得更有耐心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