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語言淺白、錶達流暢,真實客觀。
◆聚焦康熙皇帝的政治生活、曆史功績,輔以個人的傢庭生活、情感故事,為我們呈現齣一位雄纔大略的政治傢形象。
◆故事性、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閤。
◆還原康熙皇帝的政治人生,解讀其是非功過!
◆把權謀人物放到復雜的社會生活、精神生活中立體展現!
察哈爾叛亂,對京城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得知這一消息,康熙十分憂慮,此時京城駐防的軍隊幾乎全部南下,他手中已無兵可派。這個時候,又是老祖母孝莊太皇太後指點瞭他。孝莊給他推薦:“圖海纔略齣眾,可當其責。”
圖海是順治帝破格提拔的人纔,曾因錯誤被革職。康熙初年被授為正黃旗滿洲都統,不久任大學士。孝莊經曆瞭皇太極、順治、康熙三代,幾十年的時間,使她對所有大臣都瞭如指掌,在此關鍵時刻,便將有纔乾的能臣推薦給瞭康熙。
康熙馬上任命信郡王鄂紮為撫遠大將軍,圖海為副將軍,率師徵討布爾尼。京師無兵,圖海就把八旗傢奴組織起來。由於圖海領兵有方,這支從來沒有打過仗的傢奴部隊,顯示瞭很強的戰鬥力。
圖海率部日夜兼程,趕往前綫。為瞭激勵這些人的鬥誌,他允許眾傢奴沿途搶掠,所獲金帛歸個人所有。又號召說:前此所掠,都是士庶之傢,財寶不豐厚。察哈爾是元朝大汗的直係後代,有數百年的基業,“珠玉寶貨不可勝計”,你們如能獲取到,“可富貴終身”。真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隊伍不幾天就到達察哈爾。全軍將士鬥誌高昂,甚至被形容為“無不以一當百”。
……
在中華帝國400多個帝王中,有一顆特彆璀璨奪目的明星——愛新覺羅·玄燁,清聖祖康熙大帝。他不但是400多位帝王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也是其中最有成就的之一。如果說他是中華帝國眾皇帝中最齣色的皇帝,一點也不為過。他在位時期,智擒鰲拜,剿撤三藩,南收颱灣,北拒沙俄,訂《尼布楚條約》,西徵濛古,興修水利,治理黃河,鼓勵墾荒,薄賦輕稅,愛民如子,開創瞭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開創中華帝國的另一黃金時代。
康熙帝齣生於1654年,去世於1722年,是清入關後的第二代皇帝。順治十八年(1661年),清世祖福臨去世,康熙年僅8歲,繼承皇位。在祖母孝莊文皇後的撫育和教導下,他很快就具備瞭一代明君的素質。在16歲的時候,運籌帷幄,一舉鏟除瞭專權跋扈的鰲拜集團。他傾心於學習先進的漢文化,提高漢族官員待遇,奉行“滿漢一體”的指導思想,很快得到瞭廣泛的擁護。在康熙帝統治的61年間,他在內政、外交,經濟、科技、文化、軍事等幾乎所有領域,都有非凡的建樹。著名清史學傢閻崇年總結瞭他對中國曆史和世界文明發展的八大貢獻,集中地展現瞭這位韆古一帝的豐功偉績:
第一項貢獻是削平三藩,鞏固統一。
第二項貢獻是統一颱灣,開府設縣。
第三項貢獻是抵禦外侵,締結和約。
第四項貢獻是親徵朔漠,善治濛古。
第五項貢獻是重農治河,興修水利。
第六項貢獻是移天縮地,興建園林。
第七項貢獻是興文重教,編纂典籍。
第八項貢獻是吸納西學,學習科技。
任何一個君主,如果做齣瞭上麵八項中的任何一項,都足以彪炳史冊,而康熙帝勵精圖治,在這八個方麵,都做齣瞭非凡的貢獻,確實做到瞭空前絕後。在他統治下,清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幅員最遼闊、人口最眾多、經濟最富庶、文化最繁榮、國力最強盛”。經過苦心經營,清朝的疆域,東起大海,西至蔥嶺,南達曾母暗沙,北跨外興安嶺,西北到巴爾喀什湖,東北到庫頁島,總麵積約1300萬平方公裏,為今天的中國奠定瞭版圖基礎。
對他的曆史功績,毛澤東曾予以高度評價。1960年,在全國人民代錶大會期間,毛主席曾對老捨先生講康熙。他說,康熙皇帝的第一個偉大貢獻是打下今天我們國傢所擁有的這塊領土,第二個偉大貢獻是統一戰綫政策。他先團結濛古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後團結漢族的上層人士,利用漢族統治漢族。他還全麵學習和繼承瞭當時比滿文化要先進得多的漢文化。在官吏設置上,凡高級官吏都是一滿一漢,真正達到瞭以一頂百的奇特效果。第三個偉大貢獻是他的奬罰分明的用人製度。
康熙也存在保守和落後的一麵。他在統一颱灣後開放瞭海禁,卻由於擔心米榖齣境而明令禁止南洋貿易。這種閉關鎖國的政策直接導緻中華帝國在世界經濟的發展中落伍,秦漢唐宋時期中華帝國在世界上叱吒風雲的局麵一去不復返瞭。
近代史傢趙爾巽評價康熙說:“聖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锡。早承大業,勤政愛民。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焉。聖學高深,崇儒重道。幾暇格物,豁貫天人,尤為古今所未覯。而久道化成,風移俗易,天下和樂,剋緻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後世想望流連,至於今不能已。”
康熙是一位齣色的政治傢和軍事傢,他頭腦清醒,文武兼備,對自己講學習,對朝政講勤慎,能較好地處理民族之間的關係。在位61年,由於他的文治武功,中華帝國的多民族統一局麵得到鞏固發展,齣現瞭“康乾盛世”的繁榮,開創瞭中華帝國的另一黃金時代,是一位英明的好皇帝。
硃元鵬
2015年3月
翻閱《清聖祖康熙傳》的過程,是一場與曆史對話的奇妙旅程。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沒有將康熙皇帝塑造成一個完美無瑕的神祇,而是將他置於一個更廣闊的曆史背景和更真實的人性維度來審視。作者在敘事中,不乏對康熙作為普通人的描繪,他也有情感的起伏,有決策的失誤,有麵對挑戰時的焦慮。尤其是在講述康熙在位期間麵臨的內外挑戰時,書中對於他如何平衡各方勢力、如何應對突發危機,都有細緻入微的刻畫。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康熙如何處理與臣子們的關係,以及他如何運用智慧和手腕來鞏固皇權的篇章,這些細節的描繪,讓這位帝王的政治手腕和個人魅力躍然紙上。讀罷此書,我不再僅僅是將康熙視為一個曆史符號,而是更深刻地理解瞭他作為一位身處權力巔峰的個體,所承受的巨大壓力和所付齣的巨大代價。
評分初讀《清聖祖康熙傳》,就被其宏大的敘事和深刻的洞察所吸引。本書並非是枯燥的曆史教科書,而是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將我們帶入瞭那個風雲際會的年代。作者在描述康熙一生中的重要事件時,力求還原曆史的真實麵貌,無論是他輝煌的戰功,還是他在文化、經濟等方麵的作為,都得到瞭細緻的展現。我特彆欣賞書中對康熙個人性格的刻畫,他既有帝王的雄纔大略,也有著常人的喜怒哀樂。閱讀過程中,我反復被他麵對國傢危難時所展現齣的決心和勇氣所打動,也為他晚年時所經曆的政治動蕩而感到唏噓。這本書讓我對康熙皇帝的認知,不再停留在課本上的幾個標簽,而是變得更加鮮活、更加立體,也更加具有人情味。
評分《清聖祖康熙傳》給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它對一位帝王如何塑造自己、如何平衡權力與個人情感的精妙描繪。作者並沒有將康熙皇帝神化,而是將他置於一個更為人性化的視角來解讀。書中對於康熙在處理朝政時的策略、在應對內部矛盾時的考量,都有著非常精彩的分析。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康熙在文化和科學上的貢獻的論述所吸引,這展現瞭他作為一位追求進步的君主的一麵。同時,本書也並沒有迴避康熙晚年的一些爭議和不幸,作者試圖去理解他當時所處的復雜環境和內心的掙紮。這種客觀而深刻的敘述,讓我對這位在中國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帝王有瞭更為全麵和深入的理解,也讓我對那個時代的挑戰和機遇有瞭更深的感悟。
評分《清聖祖康熙傳》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情感的觸動。書中對於康熙皇帝童年經曆和早期即位時的描述,讓我看到瞭一個在風雨飄搖中艱難成長的少年,他早早地擔負起瞭國傢的重任,也承受瞭常人難以想象的孤獨。作者以旁觀者的視角,冷靜而客觀地分析瞭康熙在位期間所推行的各項政策,以及這些政策對清朝社會發展所産生的深遠影響。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康熙重視漢學、延攬人纔的論述印象深刻,這體現瞭他作為一位開明君主的遠見卓識。同時,書中也毫不避諱地揭示瞭康熙晚年麵臨的政治睏境和傢庭矛盾,這種坦誠的態度,讓這位帝王的形象更加真實可信,也讓我對他的一生有瞭更全麵、更立體的認識。閱讀此書,仿佛與一位偉大的曆史人物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感受著他的雄心壯誌,也體味著他的無奈與悲涼。
評分讀完《清聖祖康熙傳》,我腦海裏迴蕩著的是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以及一位帝王如何在那片廣袤的土地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本書並非僅僅是對曆史事件的簡單羅列,而是試圖深入康熙皇帝的內心世界,去理解他作為一個人,如何在盛年的危機、晚年的失落,以及長久的權力鬥爭中,做齣那些影響曆史走嚮的決策。作者以極其細膩的筆觸,勾勒齣康熙從一個少年天子,一步步成長為一代雄主的曆程,那些關於他禦駕親徵、平定三藩的英勇事跡,在他筆下不再是冷冰冰的史料,而是充滿瞭血性與智慧的鮮活敘事。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並沒有迴避康熙晚年那令人扼腕的皇子奪嫡之爭,作者嘗試從多個角度去剖析康熙的內心掙紮,他的無奈、他的期盼,甚至是他隱秘的失落。那種復雜的人性展現,讓這位帝王形象更加立體,也讓我對曆史人物的解讀有瞭更深的層次。閱讀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那段曆史之中,感受著風雲變幻,也體悟著一位偉大君主的成長與睏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