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缓(套装上下册)

死缓(套装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路易-费迪南·塞利纳 著,金龙格 译
图书标签:
  • 犯罪小说
  • 悬疑
  • 推理
  • 法律
  • 心理
  • 社会
  • 人性
  • 死亡
  • 绝望
  • 救赎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ISBN:9787540776855
版次:1
商品编码:11848639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36
套装数量:2
字数:52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
  法国文坛怪杰塞利纳惊世骇俗之作,《茫茫黑夜漫游》的姊妹篇,首次中译;
  被誉为“法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天才作家路易-费迪南·塞利纳的长篇力作,一部曾经让西蒙娜·德·波伏瓦“大开眼界”的小说。

内容简介

  《死缓》创作于1933年,1936年出版,是塞利纳的第二部长篇力作,也是一部颇具争议的小说。作品以自传体手法描述了小费迪南度过的暗无天日的童年和青少年生活。作品中表现出的绝望、不道德、癫狂和情色曾让部分评论家感到不安,但也有人认为作者那痛苦的呻吟是人道主义的呐喊,作品中俯拾即是的胡言乱语是对世间罪恶的抗议。法国著名作家弗雷德里克·达尔声称:“《死缓》是我永远的枕边书,是最伟大的法国文学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写尽了人世间的一切。爱欲,死亡,厄运……没有哪一位作家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

作者简介

  路易-费迪南·塞利纳,法国20世纪的天才小说家,出生于上塞纳省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真名路易·费迪南·德图什(Louis-FerdinandDestouches),曾长期从事医生职业。出版于1932年的小说《茫茫黑夜漫游》震动法国文坛,获勒诺陀文学奖。塞利纳文风犀利,文体独树一帜,被誉为“法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有《茫茫黑夜漫游》《死缓》《我的罪过》《基饶尔的那一帮》《大口瓶的摇晃》《下一次就是仙境》等。

  金龙格,法语文学翻译家,198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现为桂林旅游学院教授、译审。翻译出版《在我母亲家的三天》《我希望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一部法国小说》《脚的故事》等400多万字法国文学作品,曾分别于1995、2003、2006、2011和2014年先后5次荣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奖译金”并赴法访学交流。2011年凭借《青春咖啡馆》荣膺第三届傅雷翻译出版奖。

精彩书评

  从这个时代起,我们要记住两部主要作品。一部是《茫茫黑夜漫游》,另一部则是同一作者的《死缓》。我读《茫茫黑夜漫游》,觉得对于现有价值体系质疑得淋漓尽致,而人物命运与情节进展又与此相辅相成。《死缓》似乎更进一步。
  ——皮埃尔·德·布瓦岱弗尔《一九〇〇年以来的法国小说》

  对我而言,他那些短小、结巴的句子,遍布的省略号,间杂的叫嚷和黑话,让我的神经无法忍受。尽管如此,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茫茫黑夜漫游》和《死缓》都是有极强说服力的长篇小说,它们那肮脏下流和古怪离奇的倾诉令人心醉神迷。
  ——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

  《死缓》中的每一个情节似乎都处在安排得恰到好处的系列中,因而允许塞利纳的世界向外扩展:这里的绝望伴随着戏谑、粗野和杂乱。
  ——J·贝尔沙尼等著《法国现代文学史》

  说实在话,塞利纳就是我的普鲁斯特!他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作家,是一个了不起的解放者。我为他的声音所吸引。
  ——菲利普·罗斯《文学半月刊》

  塞利纳也许是我们中间永垂不朽的。
  ——萨特《为自己的时代写作》

  路易-费迪南·塞利纳实在是一位怪才,是法国20世纪文学史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一位作家。在法国文学界,有一种评论认为,塞利纳是跟普鲁斯特齐名的20世纪最伟大作家之一。
  ——余中先

前言/序言

  序/余中先
  一
  路易-费迪南·塞利纳(Louis-FerdinandCéline)实在是一位怪才,是法国20世纪文学史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一位作家。之所以有这样一个绕过去绕不过去的问题,主要由于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反犹思想”以及“与纳粹德国合作”的嫌疑身份。2011年塞利纳逝世50周年之际,他的名字也因为遭人抗议而被撤出法国《2011年度国家庆典名录》。
  但是,塞利纳的一部小说《茫茫黑夜漫游》(另译《长夜行》、《长夜漫漫的旅程》,1932)就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现任龚古尔奖评委会主席贝尔纳·皮沃编撰的《理想藏书》把他的这部“漫游”选为排名前十位的“法国小说”最佳作品之一,与德尼·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司汤达的《红与黑》、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寻逝去的时光》、安德烈·纪德的《伪币制造者》、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等辉煌著作并肩而排。《理想藏书》对它的简要介绍词为:“一个忧愁人物巴尔达缪的史诗,记述主人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及战后在非洲和美洲的故事。一种文笔,一种音乐,一种气息,一种崭新的句法。无人仿效过。”
  《理想藏书》还选了塞利纳的《一个城堡到另一个城堡》(1957)、《北方》(1960)、《基饶尔的那一帮》(1944)分别作为回忆录作品、战争作品、笑的作品的藏书佳作。
  在法国文学界,有一种评论认为,塞利纳是跟普鲁斯特齐名的20世纪最伟大作家之一。《茫茫黑夜漫游》是可以与《追寻逝去的时光》媲美的当代文学巨著。龚古尔文学奖老评委吕西安·德斯卡弗说他是“法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法国艺术史家和评论家艾利·福尔认为,《茫茫黑夜漫游》“是普鲁斯特以来最好的作品,比普鲁斯特更富人性”;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则直截了当地说:“塞利纳就是我的普鲁斯特。”法国著名侦探小说作家弗雷德里克·达尔的文风明显受到了塞利纳的影响,菲利普·克洛岱尔则明确表示“塞利纳是法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里程碑”。
  二
  《茫茫黑夜漫游》固然十分有意思,也十分重要,但塞利纳还有一部作品是不可遗忘的,那便是这本《死缓》(Mortàcrédit)。法国文学批评家皮埃尔·德·布瓦岱弗尔曾这样说过,相比较于《茫茫黑夜漫游》对现有价值体系“淋漓尽致”的质疑,“《死缓》似乎更进一步”。
  跟《茫茫黑夜漫游》一样,《死缓》也有很浓重的自传痕迹。塞利纳选取了自己少年时代的某些亲历故事,但以幽默喜剧的笔调,把它们大大地夸张了,扭曲了,而且,根据自己的叙事需要,打乱了叙述时序。我们不妨来做一番比对。
  先了解一下作者大致生平。
  路易-费迪南·塞利纳(1894-1961)生于巴黎北面近郊小镇库尔布瓦(今属巴黎大区的上塞纳省),13岁获得初等教育证书,后去德国和英国学习德语、英语,16岁当学徒,在几家珠宝店里工作,分别都只待了短短的几个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骑兵团服役,脑部遭重击,右臂受伤,严重残疾。退役后辗转四方,通过了中学会考,学了医,最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长年当从业医生,在非洲和美洲都留下了行迹,同时,在行医之余从事文学创作。1932年发表了小说《茫茫黑夜漫游》,1936年出版了《死缓》。后又有不少作品留世,计有《我的罪过》(1937)、《基饶尔的那一帮》(1944)、《大口瓶的摇晃》《1948》、《打仗》(1949)、《下一次就是仙境》(1952)、《一个城堡到另一个城堡》(1957)、《北方》(1960)、《轻快舞》(1965)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因一些不光彩的“附敌”言行遭到人们的谴责,战后一度被认定为“合作分子”。他在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大屠杀时发表过反犹主义的小册子《给一次大屠杀的无足轻重的话》(1937)、《死尸学校》(1938)、《困境》(1941)等,战后受到法国司法机关的通缉,并被丹麦当局逮捕,关押了一年多。1950年,法国的法院对塞利纳进行了缺席审判,判他一年徒刑,并剥夺公民权。次年,他因身体有伤而获得军事法庭的赦免。后回到法国,重操旧业,常年隐居并笔耕不辍。
  ……
  《死缓》的主题就是流浪和成长。
  塞利纳在他的前一部巨著《茫茫黑夜漫游》中,叙述了主人公巴尔达缪在全世界的流浪,从巴黎及巴黎郊区到非洲,再从非洲到美国,最后又回到法国,回到巴黎和巴黎郊区,五洲四海都游历到了。而《死缓》流浪的范围则小多了,几乎局限于巴黎的近郊和远郊,最多不过跨海去英国转了一圈。《茫茫黑夜漫游》写了战争和成年生活,而《死缓》则是童年和少年生活。
  但假如我们注意到,《死缓》讲述的实际上可看作《茫茫黑夜漫游》故事之前的故事,那么,问题就简单多了。费迪南“成长为巴尔达缪”之后,《死缓》与《茫茫黑夜漫游》也就衔接上了。
  从文学史中,我们知道,塞利纳最开始写这部小说时,曾打算把主人公的生活分作三个时间段来写,为“童年、战争和伦敦”。但最后,长达六百多页的《死缓》一书所写的只是费迪南的少年时代。服役当兵的那一段留给了《打仗》,而伦敦生活则留给了《基饶尔的那一帮》。
  如果说,《茫茫黑夜漫游》是现代意义上的《奥德赛》,是20世纪流浪汉小说的杰作;那么,我们可以说,《死缓》是现代意义上的都市游荡小说,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有一比。而且,《死缓》中的渡海去英国,以及在英国上学的经历故事,似乎可以看成为对《茫茫黑夜漫游》中漫游世界大量情节的某种呼应,也是对荷马史诗《奥德赛》的某种心灵回响。其都市游荡的特点,令人联想到文学史上的一系列流浪汉小说和成长小说,如西班牙的《小癞子》,当然还有法国的,如18世纪勒萨日的《吉尔·布拉斯》、伏尔泰的《老实人》、狄德罗的《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等等。

(此处省略,因为无法生成1500字的图书简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独树一帜,带有一种古典的韵味,却又不失现代的锐气。它成功地将宏大的主题置于一个非常私密和具体的背景之下,使得那些关于命运、自由意志的探讨,不再是空泛的说教,而是紧紧捆绑在角色命运上的沉重枷锁。我个人非常喜欢作者对细节的偏爱,比如对某个物件的描写,对某种天气变化的捕捉,这些细节都不是为了凑字数,而是成为了推动情绪和暗示未来走向的符号。阅读时,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精心布置的舞台,导演(也就是作者)在幕后掌控着灯光和节奏,每一个走位、每一句台词,都暗藏玄机。合上书本时,我感受到的不是故事结束的怅然若失,而是仿佛完成了一次漫长而意义深远的旅程,需要时间消化这次精神上的远足带来的所有收获与思考。

评分

这本新近读完的书,着实让人体验了一番心灵的洗礼。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简直是入木三分。我尤其欣赏它在叙事节奏上的把握,时而如涓涓细流般娓娓道来,将那些细腻的情感和复杂的纠葛层层剥开,引人入胜;时而又如惊涛骇浪般猛烈撞击读者的心房,让人喘不过气来。故事情节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转折,每一次以为猜到了结局,却又被作者巧妙地引导向了另一个方向。书中对人性复杂面的探讨,更是令人深思。它没有简单地将角色标签化,而是展现了每个灵魂深处的挣扎与救赎,那些灰色地带的描绘,真实得让人感到一丝寒意,同时也让人不禁反思自身的处境。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消化那些沉甸甸的思考。书中的环境描写也极其到位,仿佛能透过文字,闻到空气中的味道,感受到角色的温度,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很多作品难以企及的。

评分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那就是“震撼”。这不仅仅是情节上的跌宕起伏,更是精神层面的冲击。作者似乎对人性的阴暗面有着近乎本能的洞察力,他毫不留情地撕开了那些虚伪的外壳,展示了在极端压力下,人类可以表现出的脆弱、残忍以及微弱的光芒。我不得不承认,有些段落读起来是相当压抑的,需要极大的心理准备。但正是这种真实到近乎残忍的直面,才让最终那些关于希望和救赎的描写显得如此珍贵和来之不易。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十分巧妙,采用了多重叙事线索交织推进的方式,起初看似杂乱无章,但随着阅读深入,所有线索如同精密齿轮般咬合在一起,最终指向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整体结构。非常推荐给喜欢深度思考和挑战传统叙事模式的读者。

评分

读罢此书,心中五味杂陈,久久不能平静。坦白说,开篇时我有些担心它会落入俗套,但很快,作者就用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构建的世界观彻底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它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氛围,让你感觉故事就发生在你我身边,却又充满了超乎寻常的张力。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更像是在探讨一种哲学命题。它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设置了一系列的困境和选择,迫使读者去思考“对”与“错”的界限,以及选择背后所要付出的代价。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对话中埋下的伏笔,那些看似随意的几句话,在后续的情节中竟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感叹作者的布局之精妙。这种高密度的信息和情感反馈,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智力上的愉悦,仿佛在解开一个层层嵌套的谜团。

评分

这是一本需要“慢”下来才能品出其真味的佳作。它的文字功底扎实得令人赞叹,但绝非故作高深,而是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故事的厚重感。与市面上许多追求速度和爽感的作品不同,这本书更注重“质感”。每一个场景的切换,每一次情感的爆发,都处理得极为克制而有力。特别是关于记忆与遗忘的主题,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高明,没有采用宏大的叙事结构去讲述历史,而是通过个体微小的、近乎日常的片段,展现了时间对生命不可逆转的侵蚀。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也更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无常。如果你期待那种直白的、一气呵成的阅读体验,或许会觉得有些“慢热”,但请坚持下去,一旦进入作者构建的韵律,便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无穷回味。

评分

物流超级快,上午下的单,晚上6点左右就收到了,就一个字快。以后继续关注。

评分

就是贵了,其他都好。

评分

法国作家塞利纳的著作,首次翻译,值得购买。

评分

还是很不错的,布局排面也适当,字体大小很好,物流也给力了,阅读远赴成了一场久违的盛宴!

评分

不错,挺满意!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不错

评分

已收到 凑合 还不错

评分

好书,先囤着,京东活动真心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