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im电路设计与仿真

Multisim电路设计与仿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全利,李会萍 编
图书标签:
  • Multisim
  • 电路设计
  • 电路仿真
  • 电子技术
  • 模拟电路
  • 电路分析
  • 仿真软件
  • 教学
  • 电子工程
  • 实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22423
版次:1
商品编码:11853512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等院校EDA系列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科院校电子电气专业学生
本书针对目前新版的Multisim 12软件版本,书中包含来自于企业和培训的大量实例,满足不同行业的读者需求,实例均经过实际操作,专业性和可操作性强,配套资源非常丰富、特色和卖点突出,新书上市重点宣传。

内容简介

本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Multisim 12.0的知识体系及应用技能。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3个主要部分:Multisim 12.0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能;Multisim 12.0进行常用电子电路设计和仿真;Multisim 12.0在高频电子线路和单片机电路中的应用。本书通过大量应用实例,详实地介绍了Multisim 12.0的使用操作、原理分析、电路设计及虚拟仿真等各个方面的应用,每一章节的应用实例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力求让读者在学习Multisim仿真软件的过程中,其电子电路知识也得到同步提高,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电类课程教学和实验仿真,以及“基于Multisim电子技术仿真”课程的教材,同时也适用于高职、高专作为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的教材。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第1章 Multisim 12.0基本功能与基本操作 1
1.1 Multisim 12.0概述 1
1.1.1 Multisim的发展历程 1
1.1.2 Multisim 12.0的主要特点 2
1.2 Multisim 12.0的安装 3
1.3 Multisim 12.0的基本操作界面 7
1.3.1 菜单栏 7
1.3.2 工具栏 8
1.3.3 设计工具箱Design Toolbox 10
1.3.4 电子表格视窗 10
1.3.5 电路工作区 11
1.4 Multisim 12.0的菜单栏和工具项 11
1.4.1 文件(File)菜单 11
1.4.2 编辑(Edit)菜单 12
1.4.3 视图(View)菜单 15
1.4.4 放置(Place)菜单 19
1.4.5 MCU菜单 21
1.4.6 仿真(Simulate)菜单 21
1.4.7 文件输出(Transfer)菜单 22
1.4.8 工具(Tools)菜单 23
1.4.9 报告(Reports)菜单 24
1.4.10 选项(Options)菜单 25
1.4.11 窗口(Window)菜单 27
1.4.12 帮助(Help)菜单 27
1.5 Multisim 12.0电路初步设计 28
1.5.1 实例一:电阻串联分压电路 28
1.5.2 实例二:单管基本放大电路。 31
1.6 思考与练习 37
第2章 Multisim12.0的分析方法 39
2.1 直流静态工作点分析 39
2.1.1 Output选项卡 40
2.1.2 Analysis Options选项卡 40
2.1.3 Summary选项卡 40
2.2 交流分析 41
2.3 单一频率交流分析 41
2.4 瞬态分析 41
2.5 傅里叶分析 41
2.6 噪声分析 41
2.6.1. Analysis parameter选项卡 41
2.6.2. Frequency parameters选项卡 41
2.7 噪声系数分析 41
2.8 失真分析 41
2.9 直流扫描分析 41
2.10 灵敏度分析 41
2.11 参数扫描分析 41
2.12 温度扫描分析 41
2.13 零-极点分析 41
2.14 传递函数分析 41
2.15 最坏情况分析 41
2.15.1 Model tolerance list 41
2.15.2 Analysis parameters 41
2.16 蒙特卡罗分析 41
2.16.1 Model tolerance list选项卡 41
2.16.2Analysis parameters选项卡 41
2.17 线宽分析 41
2.18 批处理分析 41
2.19 用户自定义分析 41
2.20思考与习题 41
第3章 Multisim 12.0的虚拟仪器使用方法 70
3.1 Multisim 12.0常用虚拟仪器 70
3.1.1 数字万用表 70
3.1.2 函数信号发生器 71
3. 1.3 瓦特表(Wattmeter) 72
3.1.4 双通道示波器(Oscilloscope) 73
3.1.5 四通道示波器(4 Channel Oscilloscope) 73
3.1.6 波特图仪(Bode Plotter) 73
3.1.7 频率计(Frequency couter) 73
3.1.8 字信号发生器(Word Generator) 73
3.1.9 逻辑分析仪(Logic Analyzer) 73
3.1.10逻辑转换器(Logic Converter) 73
3.1.11 IV分析仪(IV Analyzer) 73
3.1.12失真分析仪(Distortion Analyzer) 73
3.1.13 频谱分析仪(Spectrum Analyzer) 73
3.1.14 网络分析仪(Network Analyzer) 73
3.1.15 仿真Agilent仪器 73
3.1.16 测量探针 73
3. 1.17 LabView仪器 73
3. 1.18 电流探头 73
3.2 Multisim l2.0虚拟仪器应用案例 73
3.2.1 实例一:晶体管分析仪和阻抗计的使用 73
3.2.2 实例二:麦克风和扬声器的使用 73
3.2.3 实例三: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仪的使用 73
3.3思考与习题 73
第4章 Multisim l2.0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和仿真 106
4.1 电路分析方法的仿真 106
4.2 常用电路定理的仿真 107
4.2.1 基尔霍夫定律 107
4.2.2 戴维南定理 108
4.2.3 诺顿定理 109
4.2.4 特勒根定理 109
4.3 动态电路分析仿真 110
4.3.1 一阶动态电路仿真 110
4.3.2 二阶动态电路仿真 111
4.4 谐振电路分析仿真 112
4.4.1 串联谐振电路仿真 112
4.4.2 并联谐振电路仿真 114
4.5 正弦电路功率分析的仿真 115
4.6 电路网络函数分析的仿真 116
4.7 二端口网络分析的仿真 117
4.8 含耦合电感电路的仿真 119
4.9 典型案例的分析和仿真 121
4.9.1 实例一:简单直流电路仿真 121
4.9.2 实例二:复杂直流电路仿真 121
4.9.3 实例三:平衡电桥电路仿真 122
4.9.4 实例四:正弦交流电路仿真 123
4.9.5 实例五:非正弦波傅里叶分析仿真 124
4.9.6 实例六:LC阻尼振荡电路仿真 125
4.9.7 实例七:移相电路分析仿真 126
4.9.8 实例八:三相交流电路分析仿真 126
4.10 思考与习题 127
第5章 Multisim l2.0在模拟电路中的应用和仿真 129
5.1 单管放大电路的分析仿真 129
5.1.1 静态工作点分析仿真 129
5.1.2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仿真 130
5.1.3 定制放大电路仿真 132
5.1.4 Multisim l2.0的电路后处理功能 134
5.2 集成电路中的应用仿真 136
5.2.1 集成运放电路分析仿真 137
5.2.2 多级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分析仿真 137
5.3 有源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140
5.3.1 滤波电路的分析仿真 140
5.3.2 定制滤波电路的分析仿真(低通、高通、带通、带阻) 143
5.4 运算电路中的应用仿真 148
5.4.1 比例运算电路仿真 149
5.4.2 基本运算电路仿真 150
5.4.3 微分和积分运算电路仿真 150
5.4.4 测量放大电路仿真 152
5.4.5 三角波-方波发生电路仿真 153
5.4.6 电压-频率转换电路仿真 154
5.5 反馈电路中的应用和仿真 156
5.5.1 负反馈电路分析和仿真 156
5.5.2 正反馈电路分析和仿真 159
5.6 典型应用案例分析和仿真 160
5.6.1 实例一:多功能信号发生器分析和仿真 160
5.6.2 实例二:二阶RC有源滤波器分析和仿真 162
5.6.3 实例三:多级低频阻容耦合放大器的设计分析和仿真 164
5.6.4 实例四:集成运放交流放大器设计分析和仿真 166
5.7 思考与习题 167
第6章 Multisim l2.0在电源电路中的应用和仿真 169
6.1整流电路 169
6.1.1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169
6.1.2 单相半控桥整流电路 170
6.1.3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 172
6.2 变换电路 174
6.2.1 直流降压斩波变换电路 174
6.2.2 直流升压斩波变换电路 175
6.2.3 直流降压-升压斩波变换电路 176
6.3 逆变电路 178
6.3.1 DC-AC全桥逆变电路 178
6.3.2 MOSFET DC-AC全桥逆变电路 180
6.3.3 正弦脉宽调制逆变电路 181
6.3.4 SPWM产生电路和逆变电路 220
6.4 思考与习题 222
第7章 Multisim 12.0在数字电路中的应用和仿真 224
7.1 分立元件特性测试与仿真 224
7.1.1 二极管开关特性测试与仿真 224
7.1.2 三极管开关特性测试与仿真 225
7.1.3 TTL与非门逻辑功能测试与仿真 227
7.1.4 逻辑关系表示方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227
7.2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和仿真 228
7.2.1 静态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仿真 228
7.2.2 键控8421BCD编码器测试与仿真 229
7.2.3 由译码器构成数据分配器测试与仿真 230
7.2.4 由译码器构成16位跑马灯电路测试与仿真 231
7.2.5 由数据选择器构成全加器电路测试与仿真 232
7.2.6 8421码转换5421码的电路测试与仿真 233
7.2.7 竞争冒险电路测试与仿真 234
7.3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仿真 235
7.3.1 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与仿真 235
7.3.2 D触发器构成的八分频电路测试与仿真 238
7.3.3 二十四进制计数器测试与仿真 239
7.3.4 可变进制计数器测试与仿真 240
7.3.5 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实现流水灯电路测试与仿真 240
7.4 555定时器在电路中的应用和仿真 241
7.4.1 555定时器的创建和功能测试 241
7.4.2 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测试与仿真 242
7.4.3 555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测试与仿真 243
7.4.4 555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测试与仿真 244
7.4.5 555构成的报警电路测试与仿真 245
7.4.6 由设计向导配置555定时器电路 246
7.5 A/D和D/A转换中的应用和仿真 247
7.5.1 倒T型电阻网络D/A转换器测试与仿真 247
7.5.2 八位ADC测试与仿真 248
7.6 思考与习题 248
第8章 Multisim l2.0在高频电子线路的应用和仿真 250
8.1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测试和仿真 250
8.1.1 谐振放大器测试和仿真 250
8.1.2 高频集成选频放大器测试和仿真 253
8.1.3 集中选频放大器测试和仿真 254
8.2 正弦波振荡器测试和仿真 257
8.2.1 LC正弦波振荡器测试和仿真 257
8.2.2 石英晶体振荡器测试和仿真 260
8.2.3 RC正弦波振荡器测试和仿真 262
8.3 振幅调制测试和仿真 263
8.3.1 普通振幅调制测试和仿真 263
8.3.2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测试和仿真 266
8.4 常用高频电子器件测试和仿真 266
8.4.1 检波器测试和仿真 266
8.4.2 晶体管混频器测试和仿真 269
8.4.3 模拟乘法器测试和仿真 270
8.4.4 频率调制器测试和仿真 271
8.4.5 鉴频器测试和仿真 272
8.4.6 锁相环测试和仿真 274
8.4.7 高频功率放大器测试和仿真 275
8.5 思考与习题 276
第9章 Multisim 12.0在MCU电路中的应用和仿真 278
9.1 基于汇编语言的MCU电路测试与仿真 278
9.1.1 MCU仿真电路的创建 278
9.1.2 测试和仿真 280
9.2 基于C语言的MCU电路测试与仿真 284
9.2.1 MCU仿真电路的创建 284
9.2.2 测试和仿真 285
9.3 Multisiml2与Keil的联合应用与仿真 286
9.3.1 在Keil中创建仿真文件 287
9.3.2 在Multisim 12.0中仿真、调试 288
9.4 MCU中的典型应用案例分析和仿真 290
9.4.1 实例一:调用NI Multisim 12.0中MCU的应用范例和仿真 290
9.4.2 实例二:触摸延时开关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291
9.4.3 实例三:红外线报警器的设计与仿真 293
9.4.4 实例四: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仿真 295
9.4.5 实例五:自动售饮料机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300
9.4.6 实例六:八路竞赛抢答器的设计与仿真 305
9.4.7 实例七:数字钟的设计与仿真 308
9.4.8 实例八:电子秒表的设计与仿真 313
9.4.9 实例九:电子摇奖机的设计与仿真 316
9.5 思考与习题 318

前言/序言

Multisim 12.0是NI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秉承“把实验室装进PC机中,软件就是仪器”的理念,集电子电路原理分析、设计、虚拟仿真为一体的电子设计自动化环境,在系统建模和仿真、科学工程设计及应用系统开发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便于读者学习和掌握Multisim 12.0仿真软件,提高Multisim 12.0的操作水平,本书以零基础为起点,严格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配合典型电子电路实例,引导读者逐步认识、熟悉、掌握和应用Multisim。同时,对相应仿真电路的原理分析及应用实践提供强劲的支持。
本书作者都是长期工作在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一线教师,曾多次在电工、电子技术、单片机课程设计及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培训工作中创新地运用了Multisim 12.0仿真设计功能,并成功地将其转换为实际电路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和优异的成绩。
本书知识全面、实例精彩、指导性强,力求以全面的知识性和丰富的实例来指导读者透彻学习Multisim 12.0各方面的技术。本书总共包括9个章节,全面地介绍了Multisim 12.0的各个方面的应用。第1章至第3章,介绍了Multisim 12.0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基本功能、基本操作、分析方法和虚拟仪器使用;第4章至第7章,主要讲解如何使用Multisim 12.0进行设计和仿真,内容包括基础电路、模拟电路、电源电路及数字电路中的应用;第8章和第9章,分别介绍了Multisim 12.0在高频电子线路和单片机电路中的应用和仿真。
本书由赵全利、周毅主编,李会萍、王霞、谢志豪等编著。谢志豪编写第1章,周毅编写第2章2.1~2.13节,赵全利编写第2章2.14~2.19节,杜晓玉编写第3章3.1节,陈景召编写第4章,曹晓丽编写第5.1~5.3章节,李会萍编写第5.4~5.6章节,蒋俊华编写第6章,王霞编写第7章,范江波编写第8章,杨丽编写第9章及部分应用实例,第3章3.2节、电路仿真调试、习题解答、文档编辑、图形处理及电子课件等由曹晓丽、廖璠、李辉、宋学坤、田金雨、骆秋容、王如雪、曹媚珠、陈文焕、刘有荣、李刚、孙明建、李索、刘大学、刘克纯、沙世雁、缪丽丽、田金凤、陈文娟、李继臣、赵艳波、田同福、徐维维、徐云林完成。本书由赵全利统稿全书,周毅对全书进行统筹设计,李会萍负责全书仿真电路调试,刘瑞新教授主审。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许多文献,在此对文献作者表示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电类课程教学和实验仿真,以及“基于Multisim电子技术仿真”课程的教材,同时也适合作为高职、高专的教材。
为方便教师授课,学生学习,本书提供各章电子教案及所有应用实例、例题、习题的仿真源文件。可到机械工业出版社教材服务网下载。
编 者
【书名】 Multisim电路设计与仿真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面向电子技术初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性指导手册。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丰富实用的案例,帮助读者掌握Multisim这一强大的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电路设计、分析与验证过程中。本书内容涵盖了从Multisim软件的基础操作到复杂电路的建模与仿真,再到实际电路设计的完整流程,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系统、全面的Multisim应用知识体系。 第一章:Multisim软件概述与入门 本章将详细介绍Multisim软件的定位、功能以及在电子工程领域的应用价值。我们将从Multisim的安装与配置入手,引导读者完成软件的首次启动与基本界面熟悉。通过介绍Multisim的工作空间、工具栏、菜单栏、仿真控制面板等核心组成部分,让读者对软件的操作环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随后,我们将讲解如何新建项目、保存与打开工程文件,以及理解Multisim的基本工作流程。本章还包括基础元器件的库查找与添加方法,以及在电路图中连接导线、设置元器件参数等基本操作技巧,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基本电子元器件的建模与仿真 本章将聚焦于电子电路中最基础的元器件,并讲解如何在Multisim中对其进行准确建模与仿真。我们将从直流电路中的电阻、电容、电感、电源(直流电源、交流电源)开始,详细介绍它们的符号表示、电气特性以及在Multisim中的参数设置。通过搭建简单的RLC串联/并联电路,学习如何使用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电阻表)进行直流和交流参数的测量,并理解其仿真结果的意义。之后,我们将深入到二极管、三极管(BJT)、场效应管(FET)等半导体器件。我们会讲解不同型号二极管(如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建模方法,并演示如何通过仿真观察其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特性。对于三极管和场效应管,我们将着重讲解其三种基本组态(共射、共集、共基;共源、共漏、共栅)的搭建与偏置设置,并通过仿真分析其作为放大器时的电压增益、输入输出阻抗等关键参数。本章还将初步介绍一些逻辑器件(如非门、与门、或门)的仿真,为后续数字电路的学习铺垫。 第三章:直流与交流电路的分析与仿真 本章将系统讲解如何利用Multisim对各种直流和交流电路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将从节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等电路分析基本理论出发,演示如何在Multisim中构建相应的电路模型,并利用仿真功能验证这些理论计算的结果。例如,我们将搭建一个包含多个直流电源和电阻的复杂网络,通过节点电压法列写方程,然后在Multisim中仿真,比较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在交流电路方面,我们将重点讲解如何设置交流电源的幅值、频率和相位,并学习使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仿真工具来观察信号的瞬时值、峰值、有效值、频率成分等。我们将分析RLC串联和并联谐振电路,演示如何通过扫描电源频率来观察谐振现象,并计算谐振频率、品质因数等重要参数。此外,本章还将介绍如何利用Multisim的方程编辑器功能,自定义复杂方程或激励信号,以实现更具挑战性的电路分析。 第四章: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本章将聚焦于各种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与仿真,这是Multisim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体现。我们将从放大器电路开始,详细讲解单级放大器(如共射放大器、共源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分析其电压增益、带宽、输入输出阻抗等指标,并介绍如何通过调整元器件参数来优化性能。随后,我们将进入多级放大器电路的设计,学习如何通过级联来获得更高的增益或特定的输出特性。本章还将深入探讨滤波器电路,包括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我们将讲解不同滤波器类型的基本原理,并在Multisim中构建Butterworth、Chebyshev等滤波器模型,通过频率响应分析来验证其滤波效果。此外,我们还将介绍振荡器电路,如RC振荡器、LC振荡器、晶体振荡器等,学习它们的构成原理和仿真方法,并观察其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和频率。 第五章: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本章将系统介绍数字逻辑电路的Multisim设计与仿真。我们将从最基本的逻辑门(非门、与门、或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开始,学习它们在Multisim中的符号表示和工作原理。通过组合这些基本逻辑门,我们将搭建更复杂的组合逻辑电路,如加法器、减法器、译码器、编码器、多路选择器等,并利用Multisim进行功能仿真和时序分析。随后,我们将进入时序逻辑电路的学习,包括触发器(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T触发器)和计数器(异步计数器、同步计数器)。我们将讲解这些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在Multisim中搭建它们的模型,观察其状态的翻转和计数功能。本章还将介绍移位寄存器,并演示如何利用它来实现数据的串行/并行传输。最后,我们将接触更复杂的数字系统,如小型微处理器模型的仿真,以及状态机的设计与实现。 第六章:电源电路与功率器件的仿真 本章将重点关注电源电路的设计与仿真,以及功率器件在其中的应用。我们将从基础的整流电路开始,讲解半波整流、全波整流、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在Multisim中搭建相应的电路,观察输出电压的波形,并了解滤波电容的作用。随后,我们将学习稳压电路的设计,包括线性稳压器(如78xx系列)和开关稳压器。我们将演示如何在Multisim中搭建这些稳压电路,并分析其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和负载调整率。本章还将介绍功率器件,如功率二极管、功率三极管(SCR)、TRIAC等。我们将讲解它们的工作特性和在电源控制电路中的应用,例如在调光电路、电机调速电路中的应用。通过仿真,我们将观察这些功率器件的开关特性以及它们对电路输出的影响。 第七章:传感器与执行器的接口仿真 本章将探讨传感器与执行器在电子系统中的接口设计与仿真,以及它们与Multisim的结合。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传感器模型,如电阻式传感器(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等,并在Multisim中为其构建简化的模型,用于模拟其输出信号的变化。我们将学习如何将这些传感器信号接入到处理电路中,例如放大器、比较器或微控制器接口。对于执行器,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执行器模型,如LED显示器、蜂鸣器、电机、继电器等,并演示如何在Multisim中控制它们的动作。例如,我们将设计一个简单的自动照明系统,利用光敏电阻检测环境亮度,并通过一个阈值电路控制LED的亮灭。本章还将介绍如何利用Multisim的逻辑分析仪来观察数字信号的传递,以及如何与模拟信号相结合进行系统级的仿真。 第八章:混合信号电路与PCB设计初步 本章将引导读者探索混合信号电路的设计与仿真,并初步接触Multisim与PCB(印刷电路板)设计的关联。我们将讲解如何在Multisim中同时处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例如在模数转换(ADC)和数模转换(DAC)电路的设计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Multisim的混合信号仿真功能,来观察模拟和数字信号之间的交互作用。随后,我们将介绍Multisim与Ultiboard(Ultiboard)的集成,学习如何将Multisim设计的电路导入到Ultiboard中进行原型制作。本章还将介绍PCB设计的基础概念,并展示如何利用Multisim导出的网表信息,与其他PCB设计软件(如Altium Designer、Eagle)进行协同工作,实现从电路仿真到实际PCB布局布线的基本流程。虽然本书不深入讲解PCB设计软件本身,但会为读者建立起从电路设计到物理实现的完整认知。 第九章:高级仿真技巧与应用实例 本章将分享一些Multisim的高级仿真技巧,以帮助读者更高效地进行电路分析和优化。我们将讲解瞬态分析、交流扫描、直流扫描、傅里叶分析等高级仿真模式的应用场景和设置方法。例如,我们将使用瞬态分析来观察电路在不同激励下的动态响应,使用交流扫描来获取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并利用傅里叶分析来研究信号的频谱成分。本章还将通过一系列典型的综合性应用实例,来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这些实例可能包括:小型电源适配器设计、简易音频放大器制作、数字时钟电路仿真、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模型等。通过分析这些实例的设计思路、仿真过程和结果解读,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Multisim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强大能力。 第十章:Multisim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应用(选讲) 本章作为选讲内容,将介绍Multisim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辅助作用。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Multisim来仿真微控制器(如Arduino、STM32)的外围电路,以及如何将其与仿真中的外围模块进行交互。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LED闪烁程序,并在Multisim中仿真一个微控制器模块,连接LED,观察LED的闪烁效果。本章将侧重于演示Multisim如何帮助工程师在硬件实现之前,对微控制器的外围接口和信号时序进行验证,从而减少硬件调试的风险,提高开发效率。 本书力求通过丰富多样的实验案例和详细的操作步骤,让读者在实践中掌握Multisim的使用技巧,深刻理解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并最终能够独立完成高质量的电路设计与仿真工作。无论您是初入电子技术领域的探索者,还是寻求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人士,本书都将是您值得信赖的学习伙伴。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学习任何一门技术,最重要的是能够将其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Multisim电路设计与仿真》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堆砌,而是通过大量生动的Multisim仿真案例,将抽象的电路原理变得直观易懂。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传感器接口电路的设计讲解。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Multisim搭建一个能够读取模拟传感器信号的电路,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我按照书中的步骤,成功地搭建了一个光敏电阻接口电路,并通过仿真观察了光照强度变化对输出电压的影响。这种将物理世界的变化通过电路转化为可读数据的过程,让我对电路设计的应用有了更深的认识。书中对各种元器件的详细讲解,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都为我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书中鼓励读者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这让我明白,电路设计不仅仅是搭建一个能工作的电路,更是要设计一个性能优越、成本合理的电路。这本书为我打开了电子设计的大门,让我看到了电路在现实世界中的无限可能。

评分

《Multisim电路设计与仿真》这本书以其清晰的结构和丰富的案例,极大地提升了我学习电路设计的效率。我曾经在学习电路理论时感到困惑,因为很难将抽象的公式与实际的电路联系起来。这本书通过大量的Multisim仿真实例,将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化、可视化。我记得书中关于稳压电源设计的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Multisim搭建一个能够输出稳定直流电压的电源电路,并讲解了其中的关键元器件,如稳压管和滤波电容的作用。我按照书中的指导,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稳压电源,并用Multisim仿真测量了输出电压的稳定性。这种通过仿真来验证设计原理的方式,让我对电源电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对Multisim软件的讲解也非常详细,让我能够快速上手,并熟练掌握各种仿真技巧。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电路设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Multisim则是我探索这个过程的最佳助手。

评分

坦白说,我一直认为电路设计是一门非常抽象和理论化的学科,直到我接触到《Multisim电路设计与仿真》这本书。它以一种极其直观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将抽象的电路原理具象化。书中大量的图示和Multisim的截图,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元器件的连接方式,以及电流、电压的流动路径。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仿真,让我能够“观察”到电路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表现,这种“可视化”的学习过程,彻底改变了我对电路的认知。我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书本上的公式和定义,而是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结果,主动地去理解和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书中关于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Multisim搭建谐振电路,观察不同频率下电流和电压的变化,以及品质因数对谐振曲线的影响,我才真正体会到谐振的奇妙之处。书中的仿真实验步骤清晰明了,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复现。而且,书中还引导我思考如何根据仿真结果优化电路设计,这让我意识到,学习电路设计并不仅仅是掌握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它教会我如何从实际需求出发,选择合适的元器件,设计出满足要求的电路,并通过仿真来验证和优化设计。这种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优化的完整过程,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让我明白,电路设计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掌握的一项强大技能,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作为一个对电子工程领域充满好奇的学生,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地引导我掌握电路设计与仿真技能的书籍。当我翻开《Multisim电路设计与仿真》时,我立刻被它严谨的结构和清晰的讲解所吸引。书中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大量精心设计的实验案例,让我能够亲身感受到电路的奥妙。从基础的电阻、电容、电感电路,到复杂的放大器、滤波器,乃至更高级的数字逻辑电路,书中都提供了详尽的Multisim仿真步骤和结果分析。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每一个电路原理时,都会先介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然后再循序渐进地构建仿真模型。这种“由表及里”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学习的兴趣,也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电路的工作机制。例如,书中关于运算放大器应用的章节,不仅讲解了同相、反相放大器的原理,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Multisim搭建一个音频放大电路,并指导我进行参数调整和性能评估。这种实践性的学习体验,是任何纯理论书籍都无法比拟的。此外,书中对Multisim软件本身的介绍也相当到位,从基本元器件的放置、连线,到信号源的设置、测量仪器的使用,再到仿真运行和波形分析,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让我能够快速上手,克服对新软件的陌生感。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耐心地带领我一步步走进电路设计的殿堂,让我不再畏惧复杂的电路图,而是充满了探索和创造的信心。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我学习道路上一位不可或缺的伙伴,为我打开了通往电子世界的大门。

评分

《Multisim电路设计与仿真》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作为一名初学者,我曾经对电路设计感到非常迷茫,不知道从何入手。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为我提供了清晰的学习路径。书中不仅仅讲解了电路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大量实际操作的指导。我通过书中详细的Multisim仿真步骤,学会了如何搭建各种复杂的电路,如何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虚拟仪器来观察和测量电路的性能。例如,书中关于RC滤波器设计的章节,我按照书中的指导,搭建了一个低通滤波器,并用Multisim观察了不同频率下信号的衰减情况。我能够直观地看到,当信号频率高于截止频率时,输出信号的幅度会显著减小。这种通过仿真来验证理论的经历,让我对滤波器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的案例涵盖了从基础到进阶的各种电路,从简单的分压电路到复杂的模拟滤波器和数字逻辑门。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让我能够逐步建立起对电路设计的信心。而且,书中的讲解语言简洁明了,即使是没有太多电子基础的读者,也能够轻松理解。这本书让我觉得,电路设计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掌握的一项非常有用的技能。

评分

《Multisim电路设计与仿真》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实用性”。作为一名对电子工程充满兴趣的学生,我一直渴望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技能。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讲解了电路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大量详细的Multisim仿真指导。我可以通过书中提供的电路图,在Multisim软件中搭建出完全一致的仿真模型,然后通过各种测量工具,如示波器、万用表等,来观察电路的运行状态,以及各种参数的变化。例如,书中关于RC积分和微分电路的讲解,让我印象深刻。我按照书中的步骤,在Multisim中搭建了RC积分电路,并输入一个方波信号,然后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我能够清楚地看到,输出波形变成了一个近似的梯形波,这让我对积分电路的功能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书中的每一个仿真实验都设计得非常巧妙,能够有效地帮助读者理解相关的电路原理。而且,书中还鼓励读者尝试修改电路参数,观察结果的变化,这极大地培养了我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本书让我明白,学习电路设计,动手实践是多么重要,而Multisim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强有力的工具。

评分

作为一个对电路设计充满热情但又缺乏系统指导的学习者,《Multisim电路设计与仿真》这本书为我指明了方向。我一直觉得,理论知识如果不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就显得有些空泛。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它将枯燥的理论用生动的仿真案例呈现出来,让我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书中对各种元器件的讲解,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都非常清晰。尤其是对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讲解,书中通过Multisim的仿真,展示了它们是如何放大信号,如何构建复杂的逻辑功能。我记得书中关于CMOS反相器的仿真部分,我按照书中的步骤一步步操作,成功地搭建了一个反相器,并用Multisim的逻辑分析仪观察了输入和输出的逻辑电平变化。当输入为高电平时,输出为低电平,反之亦然。这种直接的观察,让我对反相器的功能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如何使用Multisim,更是教我如何用Multisim来学习电路设计。它让我明白,仿真软件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学习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可以大胆地尝试各种设计,不必担心会损坏昂贵的元器件,也不必受制于实验条件的限制。这种自由探索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学习的积极性。

评分

《Multisim电路设计与仿真》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我看来,学习电路设计,如果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是很难真正掌握的。而这本书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不仅仅讲解了各种电路的原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详细的Multisim仿真指导。我可以通过书中提供的电路图,在Multisim软件中搭建出完全一致的仿真模型,然后通过各种测量工具,如示波器、万用表等,来观察电路的运行状态,以及各种参数的变化。这种“所见即所得”的学习方式,让我对电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例如,在学习二极管的整流特性时,书中不仅讲解了半波整流和全波整流的原理,还指导我用Multisim搭建了相应的整流电路,并通过示波器观察了输入和输出的电压波形。我能够清楚地看到二极管如何“阻断”负半周的电压,以及如何将交流电转换为脉动的直流电。这种直观的观察,比仅仅记忆公式要有效得多。书中的每一个仿真实验都设计得非常巧妙,能够有效地帮助读者理解相关的电路原理。而且,书中还鼓励读者尝试修改电路参数,观察结果的变化,这极大地培养了我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本书让我明白,学习电路设计,动手实践是多么重要,而Multisim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强有力的工具。

评分

《Multisim电路设计与仿真》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示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学习电路设计的关键。在我看来,仅仅阅读电路理论书籍,很难真正掌握电路的设计和仿真。这本书通过提供大量的Multisim仿真实例,让我能够亲手搭建各种电路,并观察它们的运行情况。我记得书中关于运算放大器应用的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运算放大器搭建各种滤波器,如低通、高通和带通滤波器。我按照书中的步骤,在Multisim中搭建了一个低通滤波器,并用信号发生器输入不同频率的正弦波,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幅度。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当输入信号频率高于某个临界值时,输出信号的幅度会显著减小。这种直观的观察,让我对滤波器的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对Multisim软件的操作技巧也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从元器件的放置、连线,到信号源的设置、测量仪器的使用,再到仿真运行和结果分析,都做得非常到位。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电路设计并非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评分

作为一名对电子技术充满热情的学习者,《Multisim电路设计与仿真》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平台。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指导我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的“导师”。书中对各种电路原理的讲解都非常透彻,并且提供了相应的Multisim仿真案例。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逻辑门和组合逻辑电路的讲解。书中通过Multisim的逻辑分析仪,直观地展示了AND、OR、NOT等基本逻辑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构建更复杂的组合逻辑电路,如加法器和译码器。我按照书中的步骤,成功地搭建了一个半加器,并用Multisim仿真验证了其正确性。这种“动手做”的学习方式,让我对数字电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还鼓励读者尝试修改电路设计,探索不同的实现方式,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创新思维。这本书让我觉得,电路设计是一门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学科,而Multisim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让我们能够更自由地探索和创造。

评分

不错

评分

书很好

评分

书很好

评分

书很好

评分

很不错,讲的很清楚

评分

很不错,讲的很清楚

评分

书很好

评分

不错,

评分

赶上618买了很多书,别的时候买不合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