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室與巨賈:格雷欣爵士與都鐸王朝的外債籌措 [The Crown and the Merchant sir Thomas Gresham and Foreign Debr Financing of The Tudors]

王室與巨賈:格雷欣爵士與都鐸王朝的外債籌措 [The Crown and the Merchant sir Thomas Gresham and Foreign Debr Financing of The Tudors]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賴建誠 著
圖書標籤:
  • 都鐸王朝
  • 伊麗莎白一世
  • 托馬斯·格雷欣
  • 金融史
  • 英國史
  • 財政史
  • 外債
  • 商業史
  • 16世紀
  • 經濟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浙江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8152709
版次:1
商品編碼:1186752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啓真學術文庫
外文名稱:The Crown and the Merchant sir Thomas Gresham and Foreign Debr Financing of The Tudors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從都鐸王朝中期開始,英國不斷與法國、西班牙、愛爾蘭徵戰,造成國庫嚴重虧空。這時,以“劣幣驅逐良幣”著稱的托馬斯·格雷欣爵士走嚮瞭曆史舞颱,他成為瞭協助調度海外資金的重要人物,在為王室籌措外債方麵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王室與巨賈:格雷欣爵士與都鐸王朝的外債籌措》發掘大量原始資料,與當時的政治背景充分結閤,在對當時英國乃至歐洲風雲變幻的經濟環境的細緻描繪中嚮我們展示瞭格雷欣籌措外債的艱辛。然而,格雷欣運用自己的經濟頭腦,藉助積纍的各界人脈,積極投入到這一事業中,並為之奮鬥30年。此外,《王室與巨賈:格雷欣爵士與都鐸王朝的外債籌措》還介紹瞭格雷欣的傢史、格雷欣之前與之後的王室代理人等內容,使得曆史脈絡一目瞭然。

作者簡介

  賴建誠,巴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博士,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颱灣清華大學經濟係榮休教授,研究方嚮為經濟史、經濟思想史。學術著作有:《近代中國的閤作經濟運動:1912-1949》(1990,2011)、Adam Smithacross Nations: Translations and Receptions of The Wealthof Nations(主編,2000)、《亞當-斯密與嚴復:(國富論)與中國》(2002,2009)、Braudel's Historiography Reconsldered(2004)、《梁啓超的經濟麵嚮》(2006,2010)、《邊鎮糧餉:明代中後期的邊防經費與國傢財政危機,1531-1602》(2008,2010)、《王室與巨賈:格雷欣爵士與都鐸王朝的外債籌措》(2015)。
  半學術性的著作有:《重商主義的窘境》(1992)、《年鑒學派管窺》(譯著,1996,2003)、《綠野仙蹤與中國》(1998)、《經濟史的趣味》(2011)、《經濟思想史的趣味》(2011)、《井田辨:諸說辯駁》(2012)。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在華人世界中,颱灣清華大學的賴建誠教授學貫中西,是少有的能同時在經濟思想史和經濟史兩個領域著書立說的學者。這是一本經濟史好書,它充分展示瞭賴教授的深厚功力,內容既博大精深,又深入淺齣。書中從曆史上著名的英國貨幣經濟思想傢格雷欣的傢世生平展開,深入到歐洲的王室財政、貨幣體係、金融市場、戰爭與國傢能力等一係列重大的經濟史問題。本書還描繪瞭歐洲很多政治、社會、文化方麵的細節,集知識性、思想性與趣味性於一體。大力推薦!
  ——倫敦政經學院經濟史係副教授、國際經濟史學會秘書長 馬德斌
  
  ★英國都鐸王朝的紅頂商人托馬斯·格雷欣,通過藉貸、國債等經營為王室籌措外債,同時也推動瞭金融工具的創新發展。本書以生動的筆調揭示瞭那段風雲激蕩的曆史,娓娓道來,使讀者能夠在輕鬆愉悅中分享有趣而富有啓迪的曆史學與經濟學知識。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史學教授 龍登高

目錄

前言
格雷欣傢族與王室代理人
1 格雷欣傢族與事業
1.1 傢族史綜觀
1.2 理查德·格雷欣(1494-1549)
1.3 約翰·格雷欣(1495-1556)
1.4 托馬斯·格雷欣(1519-1579)
1.5 小約翰·格雷欣(1518-1560)
1.6 傢族事業
2 格雷欣之前的王室代理人
2.1 王室為何需要代理人?
2.2 籌措外債的艱苦
2.3 斯蒂芬·沃恩
2.4 威廉·當塞爾爵士
3 麯摺的代理人之路
3.1 愛德華六世的指派
3.2 瑪麗女王時期的波摺
3.3 當齊接手4個月
3.4 格雷欣迴任
3.5 伊麗莎白女王的倚重
3.6 代理人的旅費、辦公費、薪資、傭金
3.7 格雷欣的工作團隊

都鐸王朝的財經與債務
4 經貿結構與決策
4.1 長期的變動趨勢
4.2 鑄幣與貶值
4.3 內陸貿易與海外貿易
4.4 樞密院的經貿決策
5 財政收支與彌補措施
5.1 綜觀概述
5.2 亨利七世(1485-1509)
5.3 亨利八世(1509-1547)
5.4 愛德華六世(1547-1553)
5.5 瑪麗一世(1553-1558)
5.6 伊麗莎白一世(1558-1603)
5.7 彌補虧空的措施
5.8 彌補虧空的效果

歐陸的金融與商業市場
6 外債的需求與供給
6.1 菲利普二世的四次國庫破産
6.2 金融市場的結構與運作模式
6.3 主要的金融集團
……
外債·內債·協商
貢獻與評價
附錄

前言/序言


王室與巨賈:格雷欣爵士與都鐸王朝的外債籌措 一部關於權謀、金融與國傢命運的史詩 都鐸王朝,一個在宗教改革的狂風暴雨和歐洲列強角逐的夾縫中艱難求存的時代,其統治的穩固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王室金庫的充盈程度。本書並非聚焦於那些宏大的戰役或宮廷的香艷秘聞,而是將目光投嚮瞭那個時代至關重要的幕後力量——國傢金融的構建者與維護者。 本書深入剖析瞭十六世紀英國,尤其是在亨利八世、愛德華六世以及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都鐸王室如何依靠一套復雜、有時甚至是岌岌可危的外債體係來維持其政治穩定和軍事行動。我們將揭示,一個新興的島國,如何在 continental 歐洲的金融巨頭——特彆是安特衛普的銀行傢和德意誌的富商——麵前,扮演著一個精明而又不得不依賴的債務人角色。 金融戰爭的幕後操盤手 格雷欣爵士(Sir Thomas Gresham),這個名字在英國金融史上具有不朽的地位。他不僅是伊麗莎白一世最信賴的財政顧問,更是都鐸王朝得以在數次危機中挺立不倒的關鍵人物。本書將詳細描繪格雷欣作為“國王的代理人”所麵臨的睏境:一方麵,他必須在王室的財政赤字日益擴大、戰爭開支如無底洞般吞噬收入的情況下,籌集到所需的流動資金;另一方麵,他必須與那些掌握著歐洲資本流嚮的國際金融傢族周鏇,在極度不利的利率和嚴格的償債期限下,為王室爭取到最有利的融資條款。 我們考察瞭格雷欣如何巧妙地運用“匯兌閤同”(Bills of Exchange)——一種看似簡單的商業票據,卻在當時成為瞭國傢間轉移資金、規避風險和進行隱秘藉貸的核心工具。這些閤同不僅僅是簡單的買賣,它們是國傢信用與未來收入的抵押,是王室與巨賈之間心照不宣的契約。 風險與信用的平衡術 都鐸王朝的財政結構先天不足。貴金屬的流入受製於國際貿易的波動,而國內稅收的徵集效率低下,麵對歐洲大陸上那些龐大而高效的哈布斯堡或法蘭西王室的開支,英國的財政體係顯得捉襟見肘。因此,嚮海外藉貸成為瞭常態。 本書細緻梳理瞭王室在不同曆史階段所依賴的海外藉貸渠道:從早期的來自熱那亞和德意誌的貴格會(Fugger)傢族,到後來依賴於尼德蘭和日耳曼新教商人的網絡。我們探討瞭這些藉貸的“隱性成本”——除瞭顯性的高額利息外,王室還不得不通過授予特許狀、壟斷權乃至政治上的支持來“支付”給這些金融寡頭。 “格雷欣法則”的初現端倪 雖然“格雷欣法則”(劣幣驅逐良幣)的經典闡述往往歸功於後世,但本書將追溯其在都鐸時期的實踐與睏境。麵對白銀供應的緊張以及王室為瞭短期內增加貨幣的“含金量”而進行的鑄幣權乾預,都鐸王朝的財政體係經曆瞭劇烈的動蕩。格雷欣爵士深知貨幣貶值對國傢信用的破壞性,他與王室在如何平衡短期財政需求和長期貨幣穩定之間進行的拉鋸戰,是本書著重分析的重點。他的每一次乾預,都試圖在不激怒海外債權人的前提下,為脆弱的王室信譽築起一道防綫。 超越數字的政治哲學 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對賬簿和閤同的解讀。它探討瞭金融運作如何深刻地塑造瞭都鐸王朝的政治哲學和外交政策。當一國國王的存續依賴於其商業夥伴的善意時,外交辭令便不得不讓位於商業利益。格雷欣爵士作為金融傢和宮廷政治傢雙重身份的結閤,使得英國的外交戰略常常必須繞著“償債能力”這一核心議題打轉。 我們將審視在對抗西班牙的威脅,或是在愛爾蘭進行軍事乾預時,王室如何必須先嚮安特衛普的金融市場發齣“信號”,他們的軍事決心乃至最終的政治走嚮,都與他們能否成功滾動舊債、籌集新資息息相關。 結論:一個金融脆弱的帝國基石 《王室與巨賈》旨在描繪一個被曆史敘事常常忽略的側麵:都鐸王朝的偉大成就,並非僅僅建立在軍事勝利或宗教改革的壯舉之上,而是建立在一套高度依賴國際資本流動、並且時刻處於違約邊緣的金融體係之上。格雷欣爵士及其同僚們,正是那群在刀尖上跳舞的會計師,他們維持的不僅僅是王室的收支平衡,更是整個英格蘭在歐洲大舞颱上發言權的基礎。本書為讀者提供瞭一個理解都鐸時代權力運作的全新視角——權力,在那個時代,開始與流動資金緊密地交織在一起。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題目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一直認為,理解一個國傢的曆史,必須深入瞭解其經濟運作的脈絡,尤其是當這個國傢處於轉型期的時候。都鐸王朝,恰恰是英格蘭曆史上一個充滿活力但也十分脆弱的時期,它麵臨著來自內部和外部的諸多挑戰,而財政問題無疑是其中最為棘手的一個。我非常好奇,在那個年代,英格蘭王國是如何在資源相對匱乏的情況下,維持其國傢機器的運轉,尤其是在需要進行昂貴的戰爭,或者要支撐龐大的宮廷開銷時。格雷欣爵士的名字,我早有耳聞,知道他是一位傑齣的商人,但具體他在國傢金融體係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以及他如何成功地為都鐸王朝籌措外債,我一直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絕佳的機會,讓我能夠深入瞭解這一段曆史。我期待書中能夠細緻地描繪齣,格雷欣爵士是如何運用他的商業洞察力和外交手腕,與歐洲大陸的金融中心進行深度互動。是怎樣的談判策略,是怎樣的信用體係,使得英格蘭能夠在那個時代,獲得必要的資金支持?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不同於傳統政治史的視角,去理解都鐸王朝的崛起和發展,那是一種在經濟的基石上,建立起來的強盛。

評分

我最近迷上瞭一類曆史書籍,就是那種能把枯燥的經濟史講得活靈活現的。這本書的名字就讓我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因為它不僅僅涉及到瞭“王室”和“巨賈”這兩個極具吸引力的詞匯,更直接點齣瞭“外債籌措”這一關鍵的曆史進程。讀到“格雷欣爵士”這個名字,我立刻聯想到他作為一位重要的商人、銀行傢以及伊麗莎白一世的財政顧問,他在都鐸王朝財政體係中扮演的角色肯定非同尋常。我想象著,在那個充滿瞭宗教改革、政治陰謀和外部威脅的時代,英格蘭王國麵臨的財政壓力是巨大的。他們需要錢來支持戰爭,來維持宮廷開銷,來鞏固王權。而如何從海外籌集到這些巨額資金,一定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裏麵充滿瞭談判的藝術、風險的評估,以及可能存在的背叛和欺騙。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展現格雷欣爵士是如何運用他的商業頭腦和人脈網絡,與歐洲大陸的金融傢們周鏇。是怎樣的策略讓他能夠在有限的資源下,為都鐸王朝爭取到有利的貸款條件?書中是否會揭示齣那些不為人知的談判細節,那些可能影響國傢命運的微妙時刻?我對這本書充滿瞭好奇,它提供瞭一個獨特的視角,讓我們能夠理解,在那個時代,經濟的力量是如何與政治的力量相互交織,共同塑造曆史的進程。

評分

這是一本我一直想找的書!我對於都鐸王朝時期那種緊張的政治局勢和英格蘭王國在國際舞颱上的尷尬處境一直很感興趣,尤其是他們如何艱難地維持運作,並且在外交和軍事上不至於徹底落後於其他歐洲強權。我知道那個時代,戰爭頻繁,而且英格蘭作為一個新興的海洋強國,其國力遠不如法國或西班牙那樣根深蒂固。因此,尋找外部資金,特彆是如何與強大的外國金融中心進行交易,一定充滿瞭政治博弈和經濟智慧。我很好奇,在這本書裏,能否看到那個時期,英格蘭王國在財政上的捉襟見肘,以及他們是如何通過一係列復雜的操作,例如動用國傢信用、尋求商業貸款,甚至是典當王室的珍寶來渡過難關。格雷欣爵士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傳奇色彩,一個成功的商人如何能夠深度介入國傢層麵的金融運作,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故事綫。我期待書中能詳細描繪齣當時不同國傢之間金融聯係的緊密程度,以及英格蘭是如何在這種錯綜復雜的網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時,我也希望能瞭解,這些外債的籌措,對都鐸王朝的政治決策、軍事行動,乃至社會經濟格局産生瞭怎樣的深遠影響。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絕佳的窗口,讓我能夠窺探那個時代英格蘭王國經濟命脈是如何被維係和發展的。

評分

我對曆史的興趣,更多地在於那些能夠解釋事物運作機製的細節,而《王室與巨賈:格雷欣爵士與都鐸王朝的外債籌措》這個標題,恰好觸及瞭我最感興趣的領域。都鐸王朝的時代,正是英格蘭從一個相對孤立的王國,逐漸走嚮國際舞颱的關鍵時期,而強大的經濟基礎是實現這一轉變的必要條件。然而,正如任何新興力量一樣,英格蘭在那個時期,很可能麵臨著資金的短缺,尤其是在應對頻繁的戰爭和維護國際影響力時。格雷欣爵士,這位在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人物,他的名字本身就與金融和商業緊密相連,因此,他如何能夠為當時的都鐸王朝籌措巨額的外債,就成瞭我非常想瞭解的課題。我想象著,在那個時代,跨境的金融交易一定充滿瞭風險和挑戰,如何建立信任,如何評估風險,如何在不同的國傢和文化背景下進行有效的溝通和談判,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這些細節,揭示齣格雷欣爵士在其中扮演的策略傢和談判傢的角色。書中是否會描繪齣,當時的歐洲金融市場是怎樣的運作模式?格雷欣爵士是如何利用這些資源,為英格蘭爭取到有利的融資條件?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深入瞭解都鐸王朝經濟運作,以及格雷欣爵士在其中關鍵作用的窗口。

評分

看到《王室與巨賈:格雷欣爵士與都鐸王朝的外債籌措》這個標題,我立刻就産生瞭強烈的閱讀衝動。都鐸王朝的時期,是我一直以來都頗為著迷的曆史階段,那是一個充滿劇烈變革和動蕩的時代,英格蘭王國在經曆內亂之後,正努力鞏固其地位,並試圖在歐洲大陸的權力格局中占據一席之地。然而,維持一個強大的王國,尤其是在需要對外擴張和應對外部威脅的情況下,必然需要巨額的資金支持。而“外債籌措”這個詞,則直接點齣瞭這個曆史進程中的關鍵挑戰。我很好奇,在格雷欣爵士這位極具傳奇色彩的商人齣現之前,都鐸王朝是如何處理其財政赤字的?他的齣現,又為當時的英格蘭帶來瞭怎樣的改變?書中是否會深入剖析,格雷欣爵士是如何憑藉他的智慧和經驗,與那些擁有雄厚財力的歐洲銀行傢族(比如美第奇傢族、富格傢族等)進行周鏇和談判?我期待能夠瞭解到,在那個信息不發達、交通不便的時代,跨國金融交易的復雜性,以及其中所蘊含的巨大風險。這本書似乎能為我打開一扇窗,讓我得以一窺都鐸王朝的財政運作機製,以及格雷欣爵士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他如何巧妙地平衡國傢利益和商業利益,為國傢的生存和發展貢獻力量。

評分

喜歡賴建誠的經濟史解讀。這本也有意思。從都鐸王朝的紅頂商人格雷欣入手,往內、往外掰扯,闡明瞭歐洲王室與金主巨商的糾葛,對16世紀歐洲重商主義的興起背景也有側麵反映。

評分

隻看過選段,還沒有通讀

評分

京東自營的速度還是非常快的,很好

評分

有意思的曆史書籍,值得多多閱讀

評分

有意思的曆史書籍,值得多多閱讀

評分

有意思的曆史書籍,值得多多閱讀

評分

打摺買的書,希望京東經常打摺國民多讀書提高國民素質

評分

ok

評分

京東自營的速度還是非常快的,很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