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学

种子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子凡,魏云霞,邹江 编
图书标签:
  • 种子学
  • 种子
  • 植物学
  • 农业
  • 园艺
  • 生物学
  • 作物科学
  • 育种
  • 种子公司
  • 种子处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53491
版次:1
商品编码:1186784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9
字数:3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在长期教学、科研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积累,在自编讲义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种子科学领域研究进展和成果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八章,章绪论,由刘子凡和邹江编写;第二章种子的形态构造与成熟,由魏云霞编写;第三章种子的化学成分,由刘子凡编写;第四章种子活力、劣变与寿命,由付玲玲编写;第五章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由罗文杰编写;第六章种子的加工,由刘子凡编写;第七章种子的贮藏,由魏云霞编写;第八章种子的检验,由刘子凡和邹江编写。本书着重种子学的基本理论、关键技术的一般规律和普遍适用性,并增加了热带作物种子学的相关知识。

作者简介

  刘子凡,海南大学农学院,副教授,主要承担了种子学、农业科学研究法、作物栽培学总论、作物栽培学各论、农业信息学、设施农业与无土栽培等课程的教学。  主持省级科研课题1项(橡胶高产现象研究),院校级课题1项(香蕉复合保鲜剂的研究),高校研究生创新科研究课题1项(甘蔗耐盐性品种的筛选),参与并完成了科技部科研项目1项(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校级科研课题1项(海南野生淮山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1、05-06学年学期,种子学,04级热带作物种子与种苗专业,80学时;  2、06-07学年学期,种子学,05级热带作物种子与种苗专业,80学时;  3、09-10学年第二学期,种子学,07级农学专业,30学时  4、02-10学年第二学期,作物栽培学各论,农学专业,65学时;  5、03-04学年学期,作物栽培学总论,01级农学专业,65学时;  6、08-09学年学期,作物栽培学总论,06级农学专业,65学时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种子的概念与作用1
一、种子的概念1
二、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2
三、种子学的概念4
第二节种子学的发展4
一、中国近代种子科学的发展4
二、我国种子管理体制、机构的建立及沿革7
三、种子工作的概况9
第二章种子的形态构造与成熟16
第一节种子的形态构造16
一、种子形态多样性16
二、种子的基本构造18
第二节种子的成熟20
一、种子成熟的概念20
二、种子成熟过程的变化21
三、环境条件对种子成熟的影响22
四、种子的后熟23
五、影响种子后熟的因素23
六、未成熟种子的利用24
第三章种子的化学成分26
一、种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差异26
二、水分28
三、糖类29
四、脂类物质31
五、蛋白质32
六、种子中的生理活性物质34
七、种子中的其他化学成分35
八、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因素35
第四章种子活力、劣变与寿命38
第一节种子活力38
一、种子活力概念的提出38
二、种子活力的实质39
三、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42
四、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基础43
五、种子活力的分子基础43
第二节种子的劣变45
一、种子劣变的概念45
二、种子劣变的不可避免性和不可逆性45
三、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46
四、影响种子劣变的因素48
五、保持和提高种子活力的对策49
第三节种子寿命51
一、种子寿命的概念及分类51
二、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52
三、决定种子寿命的生理机制54
四、种子寿命的预测55
五、陈种子的利用57
第五章种子的休眠与萌发58
第一节种子的休眠58
一、种子休眠的相关概念58
二、种子休眠的意义59
三、种子的休眠类型59
四、种子休眠机理61
五、种子休眠机理的研究方法63
六、种子休眠的破除方法65
第二节种子的萌发67
一、种子萌发的过程68
二、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基础69
三、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74
四、种子萌发期间的能量转变76
第六章种子的加工77
第一节种子的物理特性77
一、种子的容重和比重78
二、种子堆密度和孔隙度79
三、种子的散落性和自动分级80
四、种子的导热性和热容量84
五、种子的吸附性和吸湿性87
第二节种子加工91
一、种子加工的一般过程91
二、种子干燥92
三、种子清选与分级98
四、种子的包衣103
五、种子的包装105
第七章种子的贮藏107
第一节种子的呼吸107
一、种子呼吸的特点107
二、种子的呼吸强度与呼吸系数107
三、影响种子呼吸的因素108
第二节种子贮藏的管理111
一、种子在贮藏期间温度和水分的变化111
二、种子贮藏中品质的变化112
三、微生物对种子贮藏的影响112
四、仓虫对贮藏种子的危害及控制113
五、种子的贮藏库与入库114
六、种子贮藏管理117
第三节种子的贮藏特性123
一、概念123
二、顽拗性种子的主要特征124
三、顽拗性种子与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126
四、确定种子贮藏习性的方法127
第四节种子的贮藏技术133
一、普通贮藏法133
二、密封贮藏法133
三、低温除湿贮藏法133
四、超干贮藏134
五、种子超低温贮藏137
六、顽拗性种子的贮藏140
第八章种子的检验141
第一节中国种子检验科学技术及检验机构的发展141
一、中国古代检验种子的技术和方法141
二、中国近代种子检验机构及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141
三、中国现代种子检验机构、规程和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142
第二节扦样144
一、扦样的概念144
二、种子批的概念144
三、样品的概念145
四、扦样原则145
五、种子扦样员职责146
六、扦样器具与使用方法146
七、从种子批扦样的程序148
八、多容器种子批异质性测定155
第三节种子的净度分析157
一、种子净度分析的目的与意义157
二、种子净度分析的一般程序157
三、其他植物种子数目测定164
第四节种子发芽试验166
一、发芽试验的目的和意义166
二、有关术语167
三、发芽介质与发芽床168
四、发芽条件及其控制171
五、标准发芽试验方法176
六、休眠种子发芽试验方法180
七、快速发芽试验方法182
八、幼苗鉴定标准182
第五节种子水分测定184
一、种子水分的性质与水分测定的关系184
二、油分性质与水分测定的关系185
三、烘干减重法水分测定程序185
四、烘干减重法水分结果计算与表示187
第六节种子重量测定187
一、种子千粒重的含义187
二、千粒重测定的目的和意义187
三、测定程序188
第七节品种真实性及品种纯度测定189
一、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的基本条件190
二、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的原理和依据190
三、室内检验192
四、田间检验194
五、田间小区种植鉴定196
第八节种子健康测定197
一、未经培养的检验197
二、培养后的检查198
三、其他方法198
四、结果表示与报告198
第九节种子生活力与活力测定198
一、种子生活力的测定198
二、种子活力测定原理及方法206
第十节种子质量评价与检验证书211
一、种子质量评价的方式211
二、我国种子检验证书215
参考文献218

前言/序言


《繁衍的智慧:生命孕育的奥秘》 简介 在浩瀚的宇宙中,生命以其独特的顽强与多样性,不断书写着繁衍的传奇。从微观世界的单细胞生物到参天巨树,再到我们人类自身,生命传递的根基都指向一个共同的起点——孕育。本书《繁衍的智慧:生命孕育的奥秘》并非聚焦于某一特定学科的细枝末节,而是以一种宏观而深刻的视角,为您揭开生命繁衍过程中那些令人惊叹的奥秘。 我们将在本书中踏上一段跨越生命尺度的旅程,探索从最简单的细胞分裂到复杂生物体生殖策略的演变。我们将深入了解,是什么样的力量驱动着生命一代又一代地延续,又是何种精巧的机制确保着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本书将为您展现,在看似平常的生命活动背后,隐藏着多少令人匪夷所思的生物学奇迹。 内容梗概 第一部分:生命的起点——细胞的奇迹 本书的开端,我们将回归生命的本源:细胞。您将了解到,即使是最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其繁衍过程也蕴含着令人惊叹的智慧。我们将详细阐述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基本原理,以及这些过程在维持生命体正常生长、修复损伤和产生新一代个体中的关键作用。 细胞分裂的精巧机械: 您将看到细胞如何精确地复制其遗传物质(DNA),并将这些宝贵的“生命蓝图”平均分配给子细胞。我们会解析染色体、纺锤体等关键角色,以及它们协同工作,确保遗传信息不发生混乱的复杂过程。 有性生殖的演化优势: 为什么大多数高等生物选择了更为复杂的有性生殖方式?本书将深入探讨减数分裂在有性生殖中的核心地位,解释其如何通过基因重组和染色体配对,产生具有独特基因组合的配子(精子和卵子)。这将为后代带来前所未有的基因多样性,极大地增强了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无性生殖的简洁高效: 同时,我们也不会忽略无性生殖的独特价值。从细菌的二分裂到植物的无性繁殖,您将看到这种直接复制自身的方式在特定环境下的巨大优势,以及其在繁殖速度和成本上的高效性。 第二部分:多样的生殖策略——生命的生存之道 在理解了细胞层面的基础后,我们将视角提升到多细胞生物。生命体的繁衍方式千差万别,每一种策略都凝聚了漫长演化过程中的智慧结晶,以最大化其生存和繁衍的几率。 从简单到复杂: 我们将追溯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的生殖模式演变。从海绵的体内受精,到鱼类的体外受精,再到爬行动物和鸟类的卵生,以及哺乳动物的胎生,您将看到生殖方式如何随着环境和生存需求的变化而不断优化。 求偶与竞争: 在许多物种中,繁殖不仅仅是生理过程,更是一场充满智慧与策略的博弈。我们将探讨各种形式的求偶行为,如孔雀开屏、鸟类歌唱、雄狮的领域宣示,以及这些行为背后所蕴含的信号传递和资源竞争。您将理解,这些行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吸引配偶,并传递高质量的遗传信息。 亲代抚育的价值: 许多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投入巨大的精力进行亲代抚育。本书将分析亲代抚育的重要性,包括保护幼崽免受捕食者侵害、提供食物和教育,以及传递生存技能。您将认识到,这种长期的投入是确保后代生存和成功繁殖的关键。 植物的智慧: 植物,作为另一大类生命,也演化出了令人惊叹的繁衍策略。从风媒、虫媒到动物传播种子,我们将深入探讨植物如何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授粉和播种。您将了解花朵的形态、颜色和气味的秘密,以及它们如何吸引特定的传粉者,实现基因的传递。 第三部分:遗传的传承——生命延续的蓝图 生命的繁衍并非简单的数量增加,更重要的是将遗传信息准确地传递给下一代。本部分将聚焦于遗传学的核心概念,揭示生命延续的根本机制。 DNA与基因: 您将深入了解DNA(脱氧核糖核酸)作为生命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将解析基因的概念,以及它们如何编码蛋白质,进而影响生物体的性状。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启示: 我们将回顾孟德尔关于显性、隐性、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经典研究,理解基因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传递的基本模式。 基因突变与变异: 尽管生命在努力维持遗传信息的稳定,但基因突变和变异是不可避免的。本书将探讨基因突变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它们在演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您将明白,正是这些微小的变异,为生命的多样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表观遗传学的奥秘: 除了DNA序列本身,表观遗传学揭示了更深层次的遗传调控。我们将探讨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基因的表达,而无需改变DNA序列本身,以及这些可遗传的表观遗传修饰如何为生命适应环境提供额外的灵活性。 第四部分:生殖的挑战与未来 生命的繁衍之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它们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并且随着人类活动的介入,这些挑战变得愈发复杂。 生殖障碍与不孕不育: 我们将探讨在自然界中,以及在人类社会中,可能导致生殖障碍和不孕不育的多种因素,包括生理、环境和遗传等多个层面。 环境保护与物种保护: 栖息地破坏、污染、气候变化等人类活动,对许多物种的生殖能力构成了严重威胁。本书将呼吁大家关注这些问题,并探讨我们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物种繁衍方面可以做出的努力。 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辅助生殖技术为解决人类不孕不育问题提供了新的希望。我们将简要介绍一些主要的辅助生殖技术,并探讨其伦理和社会影响。 生命繁衍的未来展望: 面对未来,生命将继续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不断演化和适应。本书将引导您思考,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生命繁衍将呈现出怎样的趋势,以及我们人类将如何与自然界的生命共同发展。 结语 《繁衍的智慧:生命孕育的奥秘》是一场探索生命本质的旅程。它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次对生命力量的赞颂。通过这本书,您将对生命的起源、发展、延续以及其所展现出的无与伦比的智慧,获得深刻而全面的理解。无论您是生物学爱好者,还是对生命充满好奇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并以全新的视角看待我们自身以及我们所处的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实在是太让人着迷了!我通常对这类专业性很强的书籍不太抱有太高的期待,总觉得会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读起来就像嚼蜡。然而,这本《植物的奥秘之旅》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的文笔极其流畅且富有画面感,仿佛带着我们亲身走进了那些微小的生命世界。一开始,我对植物如何从一颗小小的“胚胎”发育成参天大树感到好奇,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实景照片和精妙的图解,将复杂的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过程描绘得清晰易懂,即便是像我这样非科班出身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思路。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穿插了许多关于植物适应环境的精彩故事,比如沙漠植物如何进化出吸水本领,热带雨林里的藤蔓如何争夺阳光,这些故事极大地激发了我对自然探索的兴趣。阅读过程中,我忍不住放下书,跑到阳台上去观察我那盆绿萝,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它们的一举一动。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新认识了脚下这片土地的伟大与精妙。它成功地将一门看似高冷的学科,变得触手可及且充满人文关怀。

评分

坦白讲,我买这本书主要是冲着封面设计去的,觉得那种充满生机的绿色调非常治愈。然而,读完前几章后,我发现它的内容比它的外表要“野性”得多,充满了生命力的竞争与合作。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生物学书籍的界限,将生态学、进化论乃至古生物学的内容巧妙地融合了进来。比如,它探讨了早期植物登陆的宏大历史,以及它们如何一步步改造了地球的大气环境,这种宏大的叙事视角让人震撼。书中对植物间信息交流的描写尤其精彩,什么信息素的释放,根系网络如何共享资源,读起来简直就像在看一部微观世界的谍战大片,充满了策略与智慧。我发现自己开始对“植物的社会性”产生浓厚的兴趣,书中提出的很多观点都非常具有启发性,让人忍不住去思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这本书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大量留白让阅读体验保持了高度的舒适性,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产生视觉疲劳。

评分

我得说,对于那些追求深度和系统性知识的硬核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没有采用那种浮夸的“快速入门”套路,而是扎扎实实地从最基础的结构和功能开始,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无比坚实的知识体系框架。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论述遗传物质的传递机制时所采用的严谨态度,每一个实验设计、每一个结论的推导,都经过了细致的考量和详尽的阐述,引用了大量前沿的研究成果,使得全书的学术含金量非常高。我尤其对其中关于环境胁迫响应机制的章节印象深刻,它详细剖析了植物在面对干旱、盐碱、极端温度时的分子层面的防御反应,对于从事相关农业研究或者生态保护工作的朋友来说,简直就是一本宝典。虽然阅读过程需要集中精力,偶尔需要查阅一些背景资料来辅助理解那些复杂的生化通路,但这种“主动学习”带来的满足感是无可替代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不是碎片化的信息,而是一套可以支撑长期研究和思考的底层逻辑。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超出了我作为一个普通爱好者的预期。起初,我担心自己的植物学基础薄弱,会跟不上节奏,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控得非常好,它懂得何时需要放慢速度,用生动的比喻来解释那些晦涩的概念,也懂得何时需要快速推进,展示更广阔的图景。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植物多样性时所展现出的那种近乎于痴迷的热情,从苔藓到开花植物,每一种形态的演化背后都藏着无数的自然选择的博弈。书中对一些稀有植物的物候学描述,细致到连露水蒸发的时间点都会提及,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令人叹服。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书,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地球生命史的史诗,只不过它的主角是那些默默无闻却至关重要的绿色生命体。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趣味点,这本书的阅读价值是持久且不断释放的,完全值得我花时间反复研读,从中汲取灵感。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非常注重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想把知识落地的人来说至关重要。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作物育种和抗逆性改良的部分。作者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列举了多个成功的案例,详细分析了哪些基因位点是关键的靶点,以及现代基因编辑技术是如何提高作物产量的。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提供了许多实操层面的思考框架,而不是简单地给出现成的答案。比如,在讨论如何通过调控激素水平来影响果实成熟速度时,书中提供的剂量范围和时间窗口都非常精确。虽然我对分子生物学的操作细节并不精通,但光是阅读这些分析,就能感觉到作者在农业科技前沿的深厚功底。对我而言,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在手把手地指导,他不仅告诉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是这样”,以及“我们能如何利用它”。读完这些章节,我对现代农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为清晰和审慎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