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散文典藏版系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倾力打造,精选精编30余位当代现代散文大家的经典散文集,旨在带给读者美文的感受,在字里行间体味岁月的悠长。本书系精选了包括徐志摩、林徽因、萧红、沈从文、郁达夫、鲁迅、朱自清、铁凝、张抗抗、从维熙、邓友梅、柳萌、王巨才等大家的散文代表作品。
本书选取了:想像胡同、关于头发、共享好时光、一件小事、与陌生人交流、一千张糖纸等近20篇散文佳作,定会令读者赏心悦目。
更多相关商品请点击:
朝霞续着晚霞灿烂了天空,白夜尽了。
铁凝,1957年—,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主席。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玫瑰门》《大浴女》《笨花》等4部,中、短篇小说《哦,香雪》《第十二夜》《没有钮扣的红衬衫》《对面》《永远有多远》等100余篇、部,以及散文、随笔等共400余万字,结集出版小说、散文集50余种。1996年出版5卷本《铁凝文集》,200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9卷本《铁凝作品系列》。作品曾6次获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文学奖;另有小说、散文获中国各大文学期刊奖30余项。由铁凝编剧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2015年5月,获颁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部分作品已译成英、俄、德、法、日、韩、越南、西班牙、丹麦、挪威、土耳其、泰等多国文字。
第1辑·会走路的梦
想像胡同 / 2
关于头发 / 7
共享好时光 / 15
一件小事 / 20
与陌生人交流 / 23
一千张糖纸 / 29
面包祭 / 33
麻果记 / 43
母亲在公共汽车上的表现 / 50
国庆那一天 / 55
草戒指 / 60
22年前的24小时 / 65
风筝仙女 / 71
河之女 / 76
那时我在《花山》 / 83
正定三日 / 89
会走路的梦 / 97
男性之一种 / 100
女性之一种 / 105
孩子之一种 / 111
一个人的热闹 / 116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 / 118
车轮滚滚 / 123
闲话做人 / 132
第2辑·惦 念
怀念孙犁先生 / 138
温暖孤独旅程 / 148
冰心姥姥您好 / 151
相信生活,相信爱 / 156
天籁之声,隐于大山 / 160
寻找徐立 / 173
《第四十一》梦 / 177
小小的晚霞 / 182
惦 念 / 191
第3辑·见 闻
华盛顿的“文学疗法” / 198
大都会博物馆一百分钟 / 207
空中朋友 / 212
史蒂文森郡的乡间聚会 / 219
我在奥斯陆包饺子 / 225
探访艾滋病人 / 229
“麦当劳”向我们道歉 / 234
我在奥斯汀请客 / 238
在纽约市立图书馆过节 / 242
我从美国带回开滦的煤 / 245
女人的白夜 / 249
俄克拉何马城纪事 / 255
黄金与钻石 / 270
老人,老人 / 276
波士顿的河北老乡 / 282
小城警察 / 286
在纽约逛旧货市场 / 290
第4辑·画 缘
皇帝与绘画 / 296
农民舞会 / 299
称金少妇 / 304
德加眼中的芭蕾舞女 / 308
我与乡村 / 313
怀念插图 / 318
惊异是美丽的 / 322
武强年画 / 326
第5辑·文 情
无法逃避的好运 / 332
从梦想出发 / 339
阅读的重量 / 349
散文河里没规矩 / 357
以蓄满泪水的双眼为耳 / 360
让我们相互凝视 / 366
想像胡同
少年时,由于父母去遥远的“五?七”干校劳动,我被送至外婆家寄居,做了几年北京胡同里的孩子。
外婆家的胡同地处北京西城,胡同不长,有几个死弯。外婆的四合院是一所坐北朝南的两进院子,院落不算宽敞,院门的构造却规矩齐全,大约属屋宇式院门里的中型如意门。门框上方雕着“福”“寿”的门簪,垂吊在门扇上用做敲门之用的黄铜门钹,以及迎门的青砖影壁和大门两侧各占一边的石头“抱鼓”,都有。或者,厚重的黑漆门扇上还镌刻着“总集福荫,备致嘉祥”之类的对联吧。只是当我作为寄居者走进这两扇黑漆大门时,门上的对联已换做了红纸黑字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这样的对联,为当时的胡同增添着激荡的气氛。而在从前,在我更小的时候来外婆家做客,胡同里是安详的。那时所有的院门都关闭着,人们在自家的院子里,在自家的树下过着自家的生活。外婆的院里就有四棵大树,两棵矮的是丁香,两棵高的是枣树。五月里,丁香会喷出一院子雪白的芬芳;到了秋日,在寂静的中午我常常听见树上沉实的枣子落在青砖地上溅起的“噗噗”声。那时我便箭一般地蹿出屋门,去寻找那些落地的大枣。
偶尔,有院门开了,那多半是哪家的女主人出门买菜或者买菜回来。她们用一小块木纸包着的一小堆肉馅儿托在手中,或者是一小块报纸裹着的一小绺韭菜,于是胡同里就有了谦和热情、啰唆而又不失利落的对话。说她们啰唆,是因为那对话中总有无数个“您慢走”“您有工夫过来”“瞧您还惦记着”“您哪……”等等等等。外婆隔壁院里有位旗人大妈,说话时礼儿就更多。说她们利落,是因为她们在对话中又很善于把句子简化,比如:
“春生来雪里蕻啦。”
“笔管儿有猫鱼。”
“春生”是指胡同北口的春生副食店,“笔管儿”是指挨着胡同西口的笔管胡同副食店。猫鱼是商店专为养猫人家准备的小杂鱼,一毛钱一堆,够两只猫吃两天。为了春生的雪里蕻和笔管儿的猫鱼,这一阵小小的欢腾不时为胡同增添着难以置信的快乐与祥和。她们心领神会着这简约的词汇,再道些“您哪、您哪”,或分手,或一起去北口的春生,西口的笔管儿。
当我成为外婆家长住的小客人之后,也曾无数次地去春生买雪里蕻,去笔管儿买猫鱼,剩下零钱还可以买果丹皮和粽子糖。我也学会了说春生和笔管儿,才觉得自己真正被这条胡同
所接纳。
后来,胡同更加激荡起来,这样啰唆而利落的对话不见了。不久,又有规定让各家院门必须敞开,说若不敞开院中必有阴谋,晚上只在规定时间门方可关上。外婆的黑漆大门冲着胡同也敞开了,使人觉得这院子终日在众目睽睽之下。
那时,外婆院子的西屋住着一对没有子女的中年夫妇——崔先生和崔太太。崔先生是一个傲慢的孤僻男人,早年曾经留学日本,现任某自动化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夫妇二人过得平和,都直呼着对方的名字,相敬如宾。有一天忽然有人从敞开的院门冲入院子抓走了崔先生,从此十年无消息。而崔太太就在那天夜里疯了,可能属于幻听症。她说她听到的所有声音都是在骂她,于是她开始逃离这个四合院和这条胡同,胳膊上常挎着一只印花小包袱,鬼使神差似的。听人说那包袱里还有黄金。她一次次地逃跑,一次次地被街道的干部大妈抓回。街道干部们传递着情况说:
“您是在哪儿瞧见她的?”
“在春生,她正掏钱买烟呢,让我一把就攥住了她的手腕儿……”
或者:“她刚出笔管儿,让我发现了。”
拎着酱油瓶子的我,就在春生见过这样的场面——崔太太被人抓住了手腕儿。
对于崔太太,按辈分我该称她崔姥姥的,这本是一个个子偏高、鼻头有些发红的干净女人。我看着她们扭着她的胳膊把她押回院子锁进西屋,还派专人看守。我曾经站在院里的枣树下希望崔太太逃跑成功,她是多么不该在离胡同那么近的春生买烟啊。不久崔太太因肺病死在了西屋,死时,偏高的身子缩得很短。
这一切,我总觉着和院门的敞开有关。
十几年之后胡同又恢复了平静,那些院门又关闭起来,人们在自己的院子里做着自己的事情。当长大成人的我再次走进外婆的四合院时,我得知崔先生已回到院中。但回家之后砸开西屋的锈锁他也疯了:他常常头戴白色法国盔,穿一身笔挺的黑呢中山装,手持一根楠木拐杖在胡同里游走、演说。并且他在两边的太阳穴上各贴一枚图钉(当然是无尖的),以增强脸上的恐怖。我没有听过他的演说,目击者都说,那是他模拟出的施政演说。除了做演说,他还特别喜欢在貌似悠然的行走中猛地回转身,将走在他身后的人吓那么一跳。之后,又没事人似的转过身去,继续他悠然的行走。
我曾经在夏日里一个安静的中午,穿过胡同向大街走,恰巧走在头戴法国盔的崔先生之后,便想着崔先生是否要猛然回身了。在幽深狭窄、街门紧闭的胡同里,这种猛然回身确能给后面的人以惊吓的。果然,就在我走近笔管儿时,离我仅两米之遥的崔先生来了一个猛然回身,于是我看见了一张黄白的略显浮肿的脸。可他并不看我,眼光绕过我,却使劲儿朝我的身
后望去。那时我身后并无他人,只有我们的胡同和我们共同居住的那个院子。崔先生望了片刻便又返回身继续往前走了。
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崔先生,只不断听到关于他的一些花絮。比如,由于他的“施政演说”,他再次失踪又再次出现;比如,他曾得过一笔数额不小的补发工资,又被他一个京郊侄子骗去……
出人意料的是,当时我却没有受到崔先生的惊吓,只觉得那时崔先生的眼神是刹那的欣喜和欣喜之后的疑惑。他旁若无人地欣喜着自己只是向后看,然后便又疑惑着自己再转身朝前。
许多年过后,我仍然能清楚地回忆起崔先生那疾走乍停、猛向后看的神态,我也终于猜到了他驻步的缘由,那是他听见了崔太太对他那直呼其名的呼唤了吧?院门开了,崔太太站在门口告诉他,若去笔管儿,就顺便买些猫鱼回来。然而,崔先生很快又否定了自己,带着要演说的抱负朝前走去。
这本书,让我对“散文”这个文体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曾以为散文只是片段式的记录,缺乏系统的叙事和深刻的内涵。但是,《会走路的梦》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看法。铁凝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张力,她能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她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关怀,更是贯穿了整本书。我喜欢她那种娓娓道来的语调,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就像是和你坐在炉火边,分享着过去的点滴。她的描写,极其生动,仿佛能让你闻到泥土的芬芳,听到鸟儿的歌唱,感受到阳光的温度。但她描写的不仅仅是风景,更是借景抒情,借景言志。她将个人的情感,个人的思考,融入到对景物的描绘之中,使得整个篇章充满了生命力。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挑剔的读者,对于文学作品,我总是要求很高。但是,《会走路的梦》这本书,却让我心甘情愿地折服。铁凝的文字,有一种洗练的美感,她用最少的笔墨,勾勒出最生动的画面,表达出最深刻的情感。她对人生的思考,充满了智慧与洞见,却又一点也不说教。我喜欢她那种平和而坚韧的态度,就像是她笔下的那些人物一样,即使面对困境,也从不放弃希望。她对人性的洞察,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能准确地捕捉到人内心最微妙的情感变化,然后用最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读她的书,我时常会产生一种共鸣,仿佛她就是我内心深处的另一个声音。她让我看到了,原来,我们并非孤单一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有着相似的经历,相似的困惑,相似的期盼。
评分拿到《会走路的梦》这本书,我被它的封面设计所吸引。那种简约而不失艺术感的风格,就已经预示了书中文字的品质。而当我翻开书页,我更是被铁凝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住了。她的语言,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既朴实无华,又富有感染力。她擅长捕捉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然后将它们放大,赋予它们深刻的意义。我尤其喜欢她对自然景色的描写,那种细腻入微,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但她描写的不仅仅是风景,更是借景抒情,借景言志。她将个人的情感,个人的思考,融入到对景物的描绘之中,使得整个篇章充满了生命力。读她的散文,就像是进行一场心灵的旅行,你会被带到各种不同的场景,体验各种不同的情感,最终,你会发现,这些经历,都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评分我是一个对文字要求极高的人,很多书我都无法读下去,但《会走路的梦》却让我爱不释手。铁凝的文字,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她用最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最生动的画面,表达出最深刻的情感。她对人生的思考,充满了智慧与洞见,却又一点也不说教。我喜欢她那种平和而坚韧的态度,就像是她笔下的那些人物一样,即使面对困境,也从不放弃希望。她对人性的洞察,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能准确地捕捉到人内心最微妙的情感变化,然后用最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读她的书,我时常会产生一种共鸣,仿佛她就是我内心深处的另一个声音。她让我看到了,原来,我们并非孤单一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有着相似的经历,相似的困惑,相似的期盼。
评分初读《会走路的梦》,我以为这只是一本普通的散文集。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才发现,它所蕴含的力量,远超我的想象。铁凝的文字,有一种治愈的力量,它能抚慰我们内心的创伤,能唤醒我们沉睡的希望。她笔下的那些故事,有的感人至深,有的发人深省,但无一例外,都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更是深深地感染了我。我喜欢她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就像是书名中的“会走路的梦”,充满了活力与希望。她让我相信,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们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光明。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心灵的教科书,它教我们如何去爱,如何去成长,如何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评分我一直觉得,真正的文学作品,是能够穿越时间和空间的,能够引起不同时代、不同背景读者的共鸣。《会走路的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铁凝的文字,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也没有故作高深的议论,她只是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将那些鲜活的生命,那些真实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尤其喜欢她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那种细腻入微,仿佛能洞悉人心的力量,让我为之动容。她笔下的女性角色,更是充满了力量与韧性,她们或是坚强独立,或是温柔善良,但无一例外,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读着她们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身边的人,看到了我们共同经历过的那些喜怒哀乐。她对人生哲理的阐述,也并非空洞的说教,而是融入在故事之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润物无声。我反复阅读这本书,每次都能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有时候,我会在她描写的某个场景中找到慰藉,有时候,我会在她对人生某个困境的解读中找到力量。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在一本厚重的书里,发现了一个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温暖的角落。
评分读完《会走路的梦》,我总有一种感觉,仿佛我并非在阅读,而是在与一位老友进行一场深情的对谈。铁凝的文字,不像某些名家的雕琢过度,显得冰冷而疏离,而是带着一股子温润的生命力,就像她书里那些流淌的、有时甚至有些模糊的“梦”,触手可及,又捉摸不定。我常常会在某个深夜,翻开这本书,然后就被她细腻的笔触牵引着,走进她所描绘的那些或寻常巷陌,或广袤田野的场景里。那些关于童年、关于故乡、关于人生的点滴感悟,她总能用最朴素却又最动人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时候,她会描写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一片落叶的飘零,一缕晨光的洒落,一阵晚风的低语,但经过她的笔尖,这些瞬间就仿佛被赋予了灵魂,充满了哲学意味。读她的文章,我时常会停下来,陷入沉思,她不仅仅是在写故事,更是在挖掘生活背后那些普遍而深刻的情感联结。那种感觉,就像是在迷雾中行走,偶尔拨开云雾,看到的是一幅幅熟悉又崭新的画面,而铁凝,就是那个为我们点亮前路,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内心世界的引路人。这本书,不只是消遣,更像是一次灵魂的洗礼,让我重新体会到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与深刻。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给我一种特别舒服的感觉。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起承转合,更像是一系列散落在时光长河中的珍珠,每一颗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但又共同串联起一种叫做“人生”的项链。铁凝的叙事方式,非常灵活,时而跳跃,时而回溯,但无论如何切换,她总能牢牢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我喜欢她那种娓娓道来的语调,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就像是和你坐在炉火边,分享着过去的点滴。她的描写,极其生动,仿佛能让你闻到泥土的芬芳,听到鸟儿的歌唱,感受到阳光的温度。我常常会被她笔下那些鲜活的意象所吸引,比如“会走路的梦”,这个标题本身就充满了诗意与想象力,而书中的内容,也确实将这种意象贯彻得淋漓尽致。她让我看到了,原来我们生活中的那些看似平凡的瞬间,也蕴含着如此丰富的可能性,如此深沉的情感。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柔软,也更加坚韧。
评分对于我来说,阅读《会走路的梦》的过程,就像是一次与灵魂的对话。铁凝的文字,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它能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也能唤醒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她笔下的那些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各异,但无一例外,都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更是贯穿了整本书。我喜欢她那种平和而坚韧的叙事方式,她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着最深刻的道理。她对人生的思考,充满了智慧与哲理,却又一点也不说教。读她的书,我时常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感动,仿佛她就是我内心深处的另一个声音。她让我看到了,原来,我们并非孤单一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有着相似的经历,相似的困惑,相似的期盼。
评分我曾以为,散文是一种比较“轻”的文体,读起来轻松,但留下的痕迹却不深。然而,《会走路的梦》彻底改变了我对散文的看法。铁凝的文字,有力量,有深度,有温度,更有着一种直抵人心的穿透力。她笔下的那些人物,无论大小,都栩栩如生,仿佛就活在我们身边。我记得书里有写到关于家庭的故事,那些琐碎却又充满温情的细节,让我回想起自己的父母,自己的童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关怀,更是贯穿了整本书。她没有刻意去歌颂什么,也没有指责什么,只是用一种平和的姿态,展现了生活的原貌,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美好。读她的书,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敬畏。她就像是一位智慧的长者,用她的人生阅历,为我们讲述着那些关于爱、关于成长、关于失去的故事。
评分名家的作品,值得收藏,反复细读
评分挺好,包装质量各方面不错
评分这次京东活动一下子买了好多书,陆陆续续都收到了,有我和宝爸看的,也有宝贝看的,都挺喜欢的,买了几百块可以看一段时间了,书都不错,质量挺好的,京东商城给力。
评分纸质还行,有点错别字,不影响正常理解。
评分价格超乎想像,非常愉快的一次购物。
评分京东正版热卖畅销好评最多读者推荐
评分法国速度很快,超喜欢。
评分文章隽永,引人入胜。
评分蛮好的。快递很快,力度也很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