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拾珍丛书·第二辑:针灸心语

民间中医拾珍丛书·第二辑:针灸心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祖濂 著,徐树民 整理
图书标签:
  • 中医
  • 针灸
  • 传统医学
  • 民间医学
  • 养生
  • 健康
  • 心语
  • 疗法
  • 医学
  • 丛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31800
版次:1
商品编码:1188938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民间中医拾珍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75
字数:28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民间中医拾珍丛书·第二辑:针灸心语》汇集浙江桐乡针灸名医韩祖濂先生60余年的临床经验,分为针刺手法经验谈、特种针法经验谈、灸法经验谈、拔罐法、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六部分,是一部兼具理论与临床心得的针灸专著,可供针灸临床人员和中医药院校针灸专业师生研读。

目录

针刺手法经验谈
“飞经走气”针刺手法
一、手法操作
二、手法特点
三、体会
四、临床探索
五、典型病例
常用的补泻手法及临床应用
一、常用的补泻手法
二、注意事项
三、临床应用
四、典型病例
针刺结合导引治病
一、结合导引以提高疗效
二、临床应用
三、典型病例
多针久留勤捻法
一、多针久留勤捻针刺手法的起源
二、临床应用
三、典型病例

特种针法经验谈
头针疗法
一、头针穴区的定位及作用
一、头针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头针的针感
四、临床应用
五、典型病例
六、心得
耳针疗法
一、耳针的起源
一、耳郭表面解剖名称
三、耳郭表面耳穴的分布规律
四、临床应用
五、典型病例
六、心得
腕踝针疗法
一、腕踝针的分区
一、腕踝针的定点
三、腕踝针的取穴与配方
四、腕踝针的操作方法
五、临床应用
六、典型病例
七、心得
足针疗法
一、足的反射区带
一、足针的针刺方法
三、临床应用
四、典型病例
……

灸法经验谈
拔罐法
专病论治
诊余漫话

精彩书摘

  《民间中医拾珍丛书·第二辑:针灸心语》:
  “飞经走气”针刺手法还在浙江省针灸学术年会上介绍并演示过,得到了一致好评。1988年6月浙江省针灸学会在杭州市举办针刺手法学习班,曾聘我讲课。当我详细介绍“飞经走气”针刺手法时,除了全体学员外,还有很多杭州市医院的针灸同道特地前来听课。课后有一位40余岁的女学员,要求在她身上试验这一针法,我当即在其右手臂外关穴上针刺,并施行“飞经走气”手法,女学员诉有酸胀等感应循手少阳胆经上行,沿躯体侧面下行,又循下肢外侧正中线足少阳胆经下行,直达第四趾外侧端足窍阴穴。这次课堂操作大大提高了大家对学习针刺手法的兴趣。
  1994年4月,杭州市召开浙江国际传统针灸与气功学术会议,我在大会上演示了“飞经走气”的针刺手法,亦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
  在施行“飞经走气”针刺手法的过程中,曾出现过很多情况,值得注意。例如,曾在浙江省针灸学会的年会上,由于声音嘈杂,导致我心情十分紧张,在为虞老师行“飞经走气”针法时,未能完全成功。还有一次在杭州市召开的针灸学术年会上,特地在清静的卧室内为陈医师施行该针法,刚巧针刺开始时有一工人进来装窗帘,声音较大,使得针法也没有获得成功。
  1984年,我在建德白沙镇参加华东地区针灸学术会议。会议期间,为某飞机场护士邵某应用“飞经走气”手法治疗肩周炎。先针刺同侧绝骨穴,开始时感应沿下肢足少阳经向上传导非常明显,可是当感应传导到腰部便不能继续向上传导,细问原因,原来该护士为其儿子买了两条棉毛裤,因当时气候突然寒冷,她便将两条裤子都套在身上,使得腰部被紧紧束缚,气血流通受阻,故感传亦不能通畅。
  在门诊有一患者翁某,经检查在肝内有一乒乓球大小的病灶,用该手法针刺内关穴后,感应到达该病灶处便不能再向远处传导。
  我曾在嘉兴地区针灸医师进修班上介绍了“飞经走气”手法,理论学习结束后,有平湖市燕某及德清县徐某二位医师来我院实习。其中燕医师对“飞经走气”针法感到浓厚的兴趣,经常以该手法为患者针刺治疗,10余天后,有一天上午刚上班,燕医师即感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昏昏欲睡,不能坚持工作。我知燕医师平时缺乏气功练习,此系内气不足,丹田之气消耗过多而致疲劳过度。即嘱其平卧于诊察床上,安静休息,卧床4个小时后,即恢复正常。
  以上情况,是在施行“飞经走气”手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临床应严格按照“飞经走气”手法的操作规则施术,注意各项细则的检查,才能提高该手法的成功率,从而大大提高针刺治疗的效果。
  ……

前言/序言


民间中医拾珍丛书·第二辑:针灸心语 前言 本书秉承“拾珍”之意,旨在发掘、整理、传承中华民族宝贵的针灸学遗产。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法,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流传于民间的、充满智慧的针灸经验和方法,或因缺乏系统整理,或因口传心授而渐趋失传,令人扼腕。 “民间中医拾珍丛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我们希望通过此丛书,搭建一个平台,将那些散落民间的、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独到之处的中医经验和理论,以书籍的形式呈现给广大读者,让这些珍贵的“遗珠”重现光彩,惠及更多有需要的人。 本辑“针灸心语”,精选了第二辑系列丛书中关于针灸的专题著作。我们深入民间,拜访名老中医、民间验方传人,收集了大量宝贵的针灸临床实践经验、独特的穴位运用技巧、疗效显著的针灸方剂,以及对针灸理论的独到见解。这些内容,或许不像学院派的理论那样系统严谨,但却充满了实践的温度与临床的智慧,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本书并非对针灸理论的全面阐述,也不是对所有针灸学知识的罗列。它更侧重于从民间视角,展现针灸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在这里,您不会找到晦涩难懂的古籍考据,也不会看到繁复冗长的理论推演。我们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将那些“心语”般精炼而实用的针灸经验,娓娓道来。 书中内容,涵盖了从疾病的辨证论治到特定病症的针灸调治,从穴位的精准定位到手法技巧的独家秘诀,从针灸保健养生到疑难杂症的针灸思路。我们力求做到内容真实可靠,经验切实可行,期望能为广大中医爱好者、针灸从业者,乃至寻求健康的人们,提供一份切实有用的参考。 阅读本书,您或许会发现一些您未曾听闻的穴位组合,一些您意想不到的治病思路,一些您豁然开朗的临床感悟。这正是“拾珍”的意义所在——在看似平凡的日常诊疗中,发现那些被忽略却弥足珍贵的智慧火花。 我们深知,中医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理论的创新与实践的探索。而民间,恰恰是中医生命力最旺盛的土壤。希望“针灸心语”能成为一座桥梁,连接起传统的智慧与现代的需求,连接起学院的严谨与民间的灵活,从而更好地弘扬和发展针灸这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医学。 在此,衷心感谢所有为本书的问世付出心血的作者、专家、以及提供宝贵经验的民间中医。愿本书能成为您针灸学习与实践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助您在探索针灸的道路上,不断收获,不断成长。 总序(摘录) “民间中医拾珍丛书”旨在汇集散落于民间、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疗效卓著的中医验方、诊疗经验与独特疗法。此系列丛书的出版,不仅是对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更是为了让那些在基层医疗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宝贵经验得以系统保存和广泛传播。 第二辑“针灸心语”,聚焦于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针灸。针灸之术,以其简便、安全、有效的特点,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一些传统针灸的精髓,特别是那些来源于民间、带有鲜明地域特色和个体经验的针灸技法与理论,却面临着传承的困境。 本书编纂团队,历经数载,深入民间,广泛搜罗,力求将那些经过岁月沉淀、疗效确凿的针灸经验,以更为系统、清晰、实用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我们相信,通过对这些“心语”的梳理与解读,不仅能为针灸的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更能激发更多中医同道对传统针灸文化的深入研究与创新发展。 内容简介 《民间中医拾珍丛书·第二辑:针灸心语》并非一本面向初学者的针灸教材,其核心价值在于对民间流传的、具有独特视角和实践智慧的针灸经验进行挖掘和梳理。本书旨在为已有一定针灸基础,或对传统中医针灸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提供一套不同于常规学术体系的、充满实践智慧的针灸应用参考。 书中内容,侧重于那些在民间长期被实践验证、疗效显著的针灸方法和思路。这些内容往往来源于老中医的口传心授,或是民间验方传承人的经验总结,其特点是: 1. 独到的穴位运用: 揭示一些常规教材中鲜有提及的、但在民间广泛应用的特定穴位组合或变通取穴方法。这些方法可能针对某些疑难杂症,或在特定体质人群中表现出更佳疗效。例如,书中可能会介绍一些在特定地域流传的、针对风湿痹痛的特效穴组,或是针对情志失调的非常规穴位选配。 2. 精炼的治疗思路: 阐述不同于标准化诊疗流程的、更具个体化和经验性的治疗策略。这些思路可能强调“以神调神”、“以气引气”等抽象概念,或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更具灵活性和变通性的思维方式。例如,书中可能通过案例分析,展现如何根据患者的“形神”差异,灵活调整针灸手法与处方。 3. 鲜活的临床案例: 通过大量的真实临床案例,生动展现针灸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神奇疗效。这些案例往往包含详细的病史、证候分析、具体的针灸处方、操作手法、以及治疗效果的反馈,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借鉴意义。例如,书中可能会收录关于某位老中医用一两个穴位,就成功治愈了顽固性失眠的真实病例。 4. 简便的施术技巧: 介绍一些简便易行、但效果突出的针灸操作技巧。这些技巧可能包括特定的进针角度、出针时机、手法力度、频率以及结合艾灸、拔罐等其他疗法的协同应用。例如,书中可能详细讲解一种用于缓解急性腰扭伤的快速点穴手法,或是结合特定艾灸法治疗小儿疳积的经验。 5. 养生保健的智慧: 挖掘民间流传的、利用针灸进行日常保健和强身健体的实用方法。这些方法可能强调“治未病”,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例如,书中可能会介绍一些针对久坐人群、或老年人日常保健的穴位按摩与艾灸方案。 本书的语言风格朴实无华,力求贴近实践,避免过多的学术术语和理论推演,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描述,传递针灸的精髓。它面向的是希望深入理解针灸的实践层面,寻求更有效、更灵活的临床应用方案的读者。阅读本书,如同与一位经验丰富的民间中医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从中汲取智慧,获得启发。 本书的编纂,旨在为针灸这门古老的医学艺术,注入新的活力,让那些在民间默默奉献的针灸智慧,得以发扬光大,为现代人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民间中医拾珍丛书·第二辑:针灸心语》这个名字,就让我感受到了它与众不同的气质。它没有选择那些宏大叙事的标题,而是聚焦于“民间”和“心语”,这让我觉得这本书更贴近真实的临床实践,更有人情味。“拾珍”二字,更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仿佛作者像一个寻宝者,在广阔的民间中医领域里,发掘出那些被遗忘或被低估的珍贵经验和疗法。“心语”则暗示了书中所包含的,不只是技术层面的操作,更是医者在治病过程中,内心深处的感悟、心得和智慧。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针灸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被灵活运用,解决人们的病痛的。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特定病症的民间针灸疗法,也许是针对一些常见但难缠的疼痛,或是某些慢性病的调理方法。我特别想看到,那些饱经风霜的老中医们,是如何凭借经验和悟性,在简陋的条件下,依然能取得令人惊叹的疗效。这种经验的传承,对于我们这些想要深入了解中医的人来说,是无比宝贵的。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针灸爱好者,我对于市面上形形色色的针灸书籍已经涉猎不少,但往往总有些意犹未尽之感。《民间中医拾珍丛书·第二辑:针灸心语》这个书名,首先就吸引了我。它暗示着这本书并非主流的、学院派的针灸论著,而是更加注重那些散落在民间、经过实践检验的精华。“拾珍”二字,更是点出了其珍贵和独特性,仿佛是在大海捞针,从浩如烟海的医学实践中精心挑选出的宝贵财富。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带来一些颠覆性的认知,也许是一些被现代医学理论所忽视的、但却疗效卓著的民间偏方,亦或是对经典穴位的独特解读和应用。我希望它能深入挖掘那些经验型医者的智慧,分享他们多年的临床心得,甚至是那些关于穴位取舍、手法运用、病情判断上的“秘而不宣”的诀窍。这样的书籍,往往比冰冷的理论更能打动人心,更能激发学习的动力。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拾”到这些“珍”的,又是如何将这些“心语”凝聚成书的。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针灸在民间流传的鲜活生命力,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并从中获得启发,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针灸认知和临床应用能力。

评分

对于《民间中医拾珍丛书·第二辑:针灸心语》这本书,我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期待,它不只是想了解针灸的“术”,更是想探寻针灸背后的“道”。“民间”两个字,就让我联想到了那些隐藏在市井巷陌中的医者,他们可能没有显赫的头衔,但却拥有着令人称道的医术。“拾珍”则暗示了这本书的价值所在,是那些被时间淘洗、沉淀下来的宝贵经验。“心语”更是点睛之笔,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到针灸治疗的“心”的层面,不仅仅是讲解穴位和手法,更能传递医者在面对患者时,内心的思考、情感的交流以及对生命的态度。我尤其想知道,那些民间中医是如何看待疾病的,他们的整体观是如何体现在针灸治疗中的,又是如何通过针灸来达到调理身心、提升生命质量的目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有一些关于针灸在预防疾病、养生保健方面的独特见解,以及那些能够唤醒人体自身潜能的“心法”。它如果能让我感受到一种中医的哲学和智慧,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精神的启迪。

评分

这套《民间中医拾珍丛书·第二辑:针灸心语》真是让我眼前一亮!虽然我并非科班出身,但对中医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平日里翻阅一些书籍,总觉得有些高高在上,理论讲得头头是道,但真正到了实践,总感觉隔着一层纱。这套丛书却不同,它的名字就透着一股亲切感,“心语”二字仿佛能直接触碰到针灸从业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经验,让人充满好奇。我尤其期待它能呈现一些在教科书上难以寻觅的、真正源自民间、经过时间沉淀的独特疗法和心得。我想象中,书中的案例一定是生动且接地气的,讲述的也许是老中医们行医数十年的感悟,是那些在普通人身上反复验证过的经验,是那些简单却效验显著的穴位组合。它或许会打开我认识针灸的新视角,不再局限于经络理论的条条框框,而是从更广阔、更具生命力的维度去理解和应用针灸。我希望能从中看到针灸的“人情味”,了解到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针灸特色,以及那些充满智慧和关怀的医者故事。对于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这套书如果能提供一些易于理解、易于实践的入门指导,那更是再好不过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感受那些“拾珍”的宝贵精华。

评分

我对这本《民间中医拾珍丛书·第二辑:针灸心语》充满了期待,尤其喜欢“民间”和“心语”这两个词。这不像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是更像一本充满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的书。我设想,里面会讲述很多生动的故事,比如某个山村的老中医,用一根银针治好了多少疑难杂症;又或者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针灸师,在与病人交流中,如何通过看似平常的对话,捕捉到病症的关键信息,并用针灸巧妙化解。我喜欢这种接地气的讲解方式,能够让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也能更容易理解和吸收。我希望书中能有很多关于辨证施治的实例,不仅仅是告诉你哪个穴位能治什么病,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该如何选择穴位,如何调整手法,如何根据病人的体质和反应来灵活变通。针灸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灵活性和个性化,而这些往往是理论书籍难以完全涵盖的。如果这本书能够分享一些不同流派、不同地域的针灸特色,那更是锦上添花了。我希望它能让我感受到中医的智慧,以及那些默默奉献的民间医者的医者仁心。

评分

速度,正版!

评分

祖国瑰宝,值得推广。认真学习,造福与世。

评分

其实就是针具大全,作者技术全面

评分

还不错,是大家之作,我辈当认真阅读

评分

其实就是针具大全,作者技术全面

评分

好书值得看看

评分

书挺好的,质量也是一流的!就等着深入看了!感谢感谢!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像中醫人寫的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