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白金增訂版)

倉央嘉措(白金增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高平 著
圖書標籤:
  • 倉央嘉措
  • 愛情詩歌
  • 藏族文化
  • 清朝
  • 詩詞
  • 情感
  • 經典
  • 增訂版
  • 白金係列
  • 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國際文化齣版公司
ISBN:9787512508422
版次:1
商品編碼:11891956
品牌:皮波人物(PEOPLE)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36
字數:386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倉央嘉措》以倉央嘉措的一生為主綫,雖然他隻活瞭有二十四歲,去世已經三百多年,但他的詩歌曆經三百多年風風雨雨,還在民間傳唱,還同樣具有生命力,作者經曆近半個世紀在藏區搜集整理大量第一手材料,力圖給世人一個完整真是的倉央嘉措。  原書享有盛譽,不斷加印,《亞洲周刊》把該書評為“全球華文十大小說”;《作傢文摘》評為“具影響力的十本書”。  《倉央嘉措》白金增訂版在原書的基礎上增加16個章節,4篇附錄內容,6萬餘字。

內容簡介

  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生於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卒於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在這個世界上,僅停留瞭短短二十四年。從一個窮睏喇嘛的兒子,到尊貴的活佛,身居清靜莊嚴的布達拉宮聖地,卻嚮往自由率性的凡間。種種奇妙又無奈的際遇,使他看到瞭權勢鬥爭下人心的險惡、扭麯,也懂得瞭人世間真正的純樸、安寜,飽嘗瞭俗世情愛的悲歡離閤。他是活佛,也是溫柔的情人和齣色的詩人,愛情被他寫成動人的詩歌,在藏漢各地代代流傳。  《倉央嘉措》以評傳體小說的形式,再現瞭倉央嘉措充滿矛盾、痛苦,卻因愛情的照耀而華彩燦爛的一生,並以其行事為中心,嚮讀者展示瞭當時西藏風雲變幻的政治局勢,以及哺育詩人成長的西藏民間文化廣闊圖景。全書材料豐富,考證嚴謹,文字樸實流暢,學者的態度與作傢的想象力在敘述中得以完美結閤。

作者簡介

  高平,生於北平,原籍山東濟南。17歲參軍,曾參與解放四川和西藏。一直在不對和地方文藝單位擔任專業創作及組織領導工作。齣版有詩歌、散文、評論、戲劇、小說紀實文學等二十餘種。其作品在國內外獲奬三十餘次,已被譯為多種文字。隨同或帶領中國作傢代錶團應邀訪問過匈牙利、馬其頓等國。現為中國作傢協會全委會名譽委員,甘肅省作傢協會名譽主席。中共甘肅省委、甘肅人民政府授予終身成就奬。

目錄

一 被驅逐的情侶/ 001
二 五世達賴圓寂/ 007
三 倉央嘉措誕生/ 014
四 絕密的決定 / 021
五 童年的悲歡 / 029
六 逃不走的冒充者/ 038
七 初戀/ 045
八 處女作/ 055
九 政治賭注在加大/ 066
十 康熙皇帝怒斥桑結/ 074
十一 達賴六世突擊坐床/ 081
十二 金頂的“牢房”/ 095
十三 風從傢鄉吹來/ 103
十四 被殺的和嫁人的/ 113
十五 貴族小姐 / 123
十六 布達拉宮下的酒店/ 137
十七 三箭與三誓/ 145
十八 默思與退戒/ 153
十九 雪地上的腳印/ 165
二十 第巴的“吃土精神”/ 177
二十一 大昭寺前的恩仇/ 190
二十二 桑結之死/ 203
二十三 詔執京師/ 215
二十四 離開哲蚌寺/ 225
二十五 唱歌的牧羊女/ 229
二十六 洗溫泉/ 234
二十七 龍夏嚮於瓊卓嘎謝罪/ 237
二十八 拉薩的黃房子/ 241
二十九 追趕與求救/ 245
三十 病倒在當雄草原/ 249
三十一 默想皇帝接見/ 253
三十二 賽馬大會的驚人一幕/ 255
三十三 跪拜倉央嘉措/ 258
三十四 在嘎洛寺講經/ 264
三十五 麵對神山聖湖/ 268
三十六 “我不是女妖”/ 270
三十七 納赤颱上三炷香/ 275
三十八 康熙的禦批/ 277
三十九 月照青海湖/ 280
四十 魂歸仙女灣/ 284
四十一 餘波在蕩漾/ 286
參考書目/ 290
附錄一 第五、第六世達賴喇嘛大事年錶/ 293
附錄二 作者對倉央嘉措的評述/ 296
附錄三 作者答記者問/ 318
後 記/ 328
增訂本後記/ 331

精彩書摘

  阿旺嘉措在巴桑寺學經已經四年瞭。他的聰敏和好學,深受經師們的稱贊。除瞭愛嫉妒的人以外,誰都喜歡他。如果說他也有不專心的時候,那隻是因為想念他的阿媽。
  每到臨近過年的日子,他就嚮寺院提齣,請假迴傢,但總是不被允許。四年他請過四次假,被拒絕瞭四次。經師們四次拒絕他的理由是各不相同的,而且都使他很難反駁。
  第一次,經師說:“你剛剛齣來一年,還沒有學到多少東西,現在就往傢跑,是很不閤適的。一鍋水還沒有燒熱,離燒開還遠得很呢,你就急著掀鍋蓋嗎?”
  第二次,經師說:“據我們知道,你的阿媽很健康。她的生活自會受到寺院的關照。你是個孩子,迴去一趟又有什麼用呢?還是安心學習吧。知識要在年輕的時候求,良田要在鞦天的時候耕啊。”
  第三次,經師說:“你年紀還小,路不好認,來迴怕要多日,誤瞭學經,佛爺是會降罪於我的。再者,天冷路滑,齣瞭事情如何得瞭?派人護送會苦纍他人,你又於心何忍?還是不迴去吧。弄不好,牛糞沒有撿到,筐子也丟瞭。”
  第四次,經師說:“學經之人,是不應當戀傢的。釋迦牟尼佛在他當王子的時候,曾經割股喂鴿,捨身飼虎,他一心想的是大慈大悲,至善至美,並沒有想把自己的身子留下來,隻去孝敬自己的父母。你是個很有佛緣的人,登上瞭巍峨的雪山,就不能再留戀腳底的平川瞭!”
  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阿旺嘉措坐在寺院的窗口默誦著《薩迦格言》[1]:
  天下的國王是很多的,
  奉法愛民的卻很少;
  天上的神仙是很多的,
  像日月一樣無私的卻很少。
  他想接下去再默誦另外一首,精力卻無法集中瞭。他想,世上最深厚、最無私的愛,恐怕隻有母愛吧?天上的神仙,地上的國王,都不能和他的阿媽相比。他遙望著風雪彌漫的南天,迴味著在阿媽身邊度過的童年……
  那是在阿爸死後的第二年,有一天,在放牛迴來的路上……他聽那森伯伯講過,西藏古代有七個有名的大將,個個都最會騎馬,最會打仗,最會射箭,最會指揮,還能和野驢賽跑,同野牛搏鬥。這,引得他也想試試,竟然和自傢的小牛摔起跤來。小牛沒有被他摔倒,他自己卻重重地跌倒瞭。由於全身的重量都壓在左手腕上,雖然當時不覺得怎樣疼,但迴傢不久手腕就開始紅腫瞭,越腫越厲害,和胳膊一樣粗瞭,疼得連糌粑碗也端不起來。阿媽並沒有訓斥他,緊鎖著眉頭,好像比他還要疼痛。每天,阿媽替他抓好瞭糌粑,一塊一塊地遞到他的右手上;每夜,當他在昏睡中覺得手腕又酸又疼的時候,醒來一看,總是阿媽坐在他的身邊,輕輕地揉著他那紅腫的手腕,揉啊,揉啊,睡眼惺忪地堅持著給他揉啊……阿媽乾瞭一整天的活,又睡得很晚,能不睏嗎?可每夜都起來給他揉一迴,就像按時給嬰兒喂奶一樣。直到他的手腕消腫瞭,又能端碗瞭,阿媽纔不再在夜間起來。他真後悔,自己為什麼要逞能呢?為什麼要和牛去搏鬥呢?他又不是什麼大將,他還是個小孩子,怎麼能鬥得過牛呢?他更悔恨的是,在那些夜晚為什麼不勸阿媽去睡,反而不吭一聲地隻顧享受著母愛的甜蜜呢?再見麵時,一定要嚮阿媽道歉纔對!
  “咣”的一聲,房門大開,驚散瞭他會見阿媽的憧憬。一個人撲瞭進來,眉毛、鬍子上掛滿瞭冰淩,嘴裏急促地噴著熱氣,張著兩手,上下打量著阿旺嘉措。
  “伯伯那森!”
  “阿旺諾布!”那森叫著他的乳名,像獅子一樣吼瞭一聲,一把將他摟在懷裏,光闆皮袍上的雪花在他的臉上“噝噝”地融化著,溢齣瞭傢鄉特有的那種氣味。不等他問話,那森就說開瞭:“你阿媽知道你想多學些知識,纔沒有迴去看她。她想你呀,怎麼能不想呢?我常常見她站在村外的石牆上,望著嚮北的小路發呆。我對她說過好幾迴:‘我陪你去看兒子吧。’她總是苦笑一下,搖搖頭說:‘讓他好好學吧,彆去打擾瞭。’她的話越來越少,身體越來越瘦瞭。她沒有病,什麼病也沒有,隻是感到孤獨啊!她像一棵傷瞭根的樹,慢慢地,葉子黃瞭,枝子乾瞭……”
  “伯伯那森,我要去看阿媽,我馬上就跟你迴去,不準假我也要走!”
  “不不,學吧,更努力地學吧……用不著迴去瞭……事情,我已經都料理完瞭……孩子啊!”那森哭齣聲來,痛苦地蜷麯著身子。
  “阿媽怎麼瞭?你說明白呀!”阿旺嘉措死死地抓著他的衣襟。
  “她,死瞭,她是孤獨死的……她升天瞭,升到天上就不孤獨,那裏有你的
  阿爸……”
  阿旺嘉措爬到窗颱上,張開兩臂伸嚮窗外,臉色變得比雪還白,腮邊的肌肉急速地抽搐。他久久地凝望著,凝望著風捲雪舞的長空。他,沒有哭。
  大喜不笑,大悲無淚。他已經像是個快要成年的男子瞭。
  他的胸中燃起瞭仇恨的火苗,這火苗被風雪颳得更大更旺瞭。他恨這座寺院,
  恨那些經師,連波拉雪山也恨!是它們用石壁隔斷瞭阿媽的慈愛,用經書遮蔽瞭傢鄉的田野……
  阿媽孤獨地死瞭。在她緊閉的眼睛裏,永久地留下瞭九歲的兒子跟著老喇嘛遠去的身影。
  兒子憂鬱地活著。在他難閉的眼睛裏,永久地留下瞭阿媽揚著手目送他走嚮北方的身影。
  北方,北方!走嚮北方的路是一條悲劇的路。然而,他又怎會知道這條路纔是剛剛開始啊!
  經師們發現,對於阿旺嘉措,再也無法盡完自己的責任瞭。他們受不住他那含著怨恨的目光,也可憐他那死盯著通往傢鄉的小路的神態。打卦的結果錶明,阿旺嘉措受到瞭魔鬼的纏繞,應當把他送到一個新地方去。
  就這樣,在他十四歲的那年,在初春的一天,他被轉移到瞭錯那宗[2]的貢巴寺。
  錯那在波拉東北方嚮,路程也不遠,但它繁華多瞭——如果它能當得起繁華這個字眼的話。在當時的西藏,所謂的繁華,隻不過有幾百或幾十間比較集中地排列在一起的房子,並且有幾傢小商販和幾個手工業者的小鋪麵,最多再有一兩個賣青稞酒的女人,這在阿旺嘉措的眼裏,已經是一座很大的城市瞭,不,簡直是個新奇的、自由的海洋。阿旺嘉措在這裏繼續學習著。貢巴寺的藏書遠比巴桑寺豐富,種類也更多。
  那時的西藏,是沒有任何學校的。要識字,要讀書,隻有去當喇嘛。喇嘛寺壟斷瞭也保存瞭所有形諸文字的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講,喇嘛寺既是學校,又是圖書館和藝術博物館。
  在這裏,阿旺嘉措閱讀瞭第巴桑結甲措有關星相學的著名論著《白琉璃》,五世達賴的傳記《土古拉》第一捲,紅蚌巴所著的《詩鏡注釋》《除垢經》《釋迦百行傳》《般若波羅蜜多經》的略本《八韆頌》,阿底峽所著的《旅途紀事》,蓮花生所著的《五部遺教》,以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的一、二捲等。
  他最感興趣的是詩歌——雖然專著不多,大都夾雜在其他著述裏麵;其次是哲學、曆史;再其次纔是佛經。他最感頭疼的是曆算,覺得公式和數字是一種枯燥煩人的東西,引不起任何馳騁的想象和靈活的思考。
  他逐漸感到鑽在書堆裏也是一種幸福,是很少有人能夠得到的一種享受。這裏,就是他的傢瞭,但有時也還是想起鄔堅林來,想起那個齣生瞭他、又給瞭他童年的地方。那遠處的和已經不復存在的親人,凝聚成一顆親近、尊敬、懷戀、感激、隱痛的五色石,像海底的珊瑚礁,沉積在他的心中。他愛那裏的人們,在那個小村莊的內外,所有的腳印(隻有打罵過伯伯那森的老爺甲亞巴的除外),都刻下瞭善良、淳樸、天真、熱誠這些人類中最美好的符號。從這裏到那邊,對於一隻蒼鷹或一隻白鴿來說,也許一展翅膀就能飛到;而對於他來說,已有韆山萬水之遙瞭。
  當他心懷惆悵的時候,就到街上走走。雖然絕大多數的人生活得清苦,但他覺得這些為今生今世奔波的男女,比那些為來世靜坐的僧人要愉快得多,有生氣得多。在佛經上排列著的說教,畢竟刻闆而縹緲;在傢庭中流動著的東西,纔是清新而實在的。但它們各有著自己的意義,自己的價值,就像冷峻同熱情、寡欲同追求一樣。他想,這兩條各自奔流的河,不能匯閤在一起嗎?如果它們始終不能匯閤在一起,他將涉過哪條河去獲得人生的真諦呢?他迷惘瞭,他意識到自己還不具有選擇的能力……
  這一天,他又來到街上,遇見瞭一支紅教喇嘛迎親的隊伍。這種場景,他在幼年的時候不是沒有見過。今天,他卻有瞭一種與以往大不相同的感覺,他從這位喇嘛身上看到瞭一種類似詩意的東西。你瞧,那兩條河不是匯閤在一起瞭嗎?這條充滿熱情和追求的河流上飄著一位新娘,真像是飄著一朵蓮花。新娘的腰間,係著嶄新的邦典[3],像是鮮艷的彩虹。他第一次發現:女性的美竟有這樣不可抗拒的魅力。是的,這位新娘是美的,她對生活的選擇也是美的。她不是把自己許給一尊端坐不動的塑像,而是許給一個會說會笑的男人。阿旺嘉措第一次産生瞭明顯的羨慕之情。但他想不清楚,是羨慕這位新娘呢?還是羨慕那個能夠娶到這樣一位新娘的喇嘛?
  迎親的隊伍過去瞭。他忽然發現,在對麵一傢小雜貨店鋪的門口,站著一位少女,眼神裏流露齣同他一樣的羨慕的光亮。使他驚奇的是,這少女比新娘還要美麗得多,俊俏的臉麵潔白而透紅,嘴角上掛著羞澀的微笑,那苗條的腰身因為身體有點偏瘦而顯得更加輕盈。她斜倚在門邊,像一尊佛像中的傑作……不,所有的佛像都比她略胖一些,而且總含有男性的特徵。他忽然想起瞭蓮花生三尊像——蓮花生是佛教密宗的祖師,他的塑像往往是由三尊組閤在一起的,中間是蓮花生,左右兩旁各有一位女人,一位是他的印度女人,一位是他的西藏女人。阿旺嘉措認定這兩位女人的美好和長處的綜閤,也勝不過眼前這個活生生的少女。燃燒著生命力之火的人一旦被變作冷冰冰的偶像,就失去瞭那種不必依靠想象就足以動人的魅力。阿旺嘉措的心中立刻閃齣一個強烈的念頭:如果她是我的新娘,世上的一切人就都不值得羨慕瞭。但又一想,不會,這不可能,哪有這麼巧,這麼幸運,這麼如意的事呢?還是走開吧,迴寺院去吧,迴到那條冷峻的河流中去吧……然而,他的身子卻一動沒動。
  ……

前言/序言


倉央嘉措:情歌與信仰的纏綿 在雪域高原的蒼茫大地,一個名字穿越時空,低語在風中,迴響在心中——倉央嘉措。他不僅是藏傳佛教的活佛,更是近代史上備受矚目的情感詩人。他的詩歌,以其純真、熱烈、細膩的情感,觸動瞭無數人的心弦,被譽為“情歌”。然而,倉央嘉措的生平,卻如同他筆下的詩句一樣,濛著一層神秘的麵紗,引人無限遐想。 生平之謎:宗教與俗世的交織 倉央嘉措,這位六世達賴喇嘛,他的降生本身就充滿瞭傳奇色彩。相傳,他的誕生伴隨著祥瑞的預兆,預示著他非凡的命運。然而,從一個平凡的牧童到雪域之巔的宗教領袖,這其中的軌跡充滿瞭變數與挑戰。他身處高位,卻似乎更傾嚮於理解凡人的喜怒哀樂。他的生活,在莊嚴的寺廟與熱鬧的街市之間搖擺,在神聖的教義與世俗的情感之間掙紮。 關於他的生平,曆史留下的記錄並非詳盡無遺,甚至存在著許多矛盾與爭議。他究竟是如何被認定為活佛的?在他擔任達賴喇嘛期間,他又是如何履行職責的?為何他最終會被廢黜,流亡他鄉?這些問題,至今仍是曆史學傢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有人說,他是被政治鬥爭所犧牲的;有人說,他是因其不羈的性格而被誤解;更有甚者,認為他的詩歌是他內心深處對自由與情感的呐喊。 然而,不論曆史如何評價,倉央嘉措的人生軌跡,都注定瞭他與眾不同的道路。他身負宗教的使命,卻未能擺脫俗世的羈絆。這種獨特的經曆,使得他的詩歌更加觸動人心,因為它飽含著一個身處權力中心卻渴望真摯情感的靈魂的掙紮與無奈。 詩歌絕唱:傾訴凡俗的愛戀 倉央嘉措的詩歌,是他的靈魂的直接流露。它們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深奧的哲理,隻有最樸素、最真摯的情感錶達。這些詩歌,多以男女情愛為主題,描繪瞭愛情中的甜蜜、苦澀、思念與無奈。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誤。 第四最好不相守,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五最好不相親,如此便可不相辱。 第六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傷。 第七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誤。 第八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九最好不相問,如此便可不相聞。 第十最好不相即,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凡,有那麼一點點可能, 能讓人窺探到,一絲絲, 隱藏在層層疊疊的誤會下的, 真實的、純粹的、毫無雜念的心意, 我願,與你, 一同, 燃燒, 至, 生命的盡頭, 永不熄滅。” 這首詩,是倉央嘉措詩歌中最廣為流傳的一首,也是最能代錶他情感特質的一首。它看似是對愛情的抗拒,實則是一種深刻的執著。他深知愛情的復雜與痛苦,卻又無法抗拒內心的召喚。這種矛盾的情感,在他後來的詩句中得到瞭更深層次的展現。 他的詩句,沒有提及具體的人物,也沒有描繪具體的場景,但卻能讓每一個讀到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我在此岸,你在彼岸, 中間隔著, 滾滾紅塵, 洶湧波濤。 何時, 纔能, 相見? 何時, 纔能, 擁抱?” 這些詩句,仿佛是倉央嘉措在無數個孤寂的夜晚,獨自一人,對著明月,對著星辰,對著自己內心的低語。他渴望愛情,卻又身處無法觸及的境地。他嚮往自由,卻又被宗教的身份所束縛。 他的詩歌,不僅僅是情歌,更是他對生命、對情感、對自由的深刻思考。它們如同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內心深處的渴望與掙紮。 文化遺産:永恒的生命力 倉央嘉措的詩歌,穿越瞭語言與文化的界限,至今仍被無數人傳唱和喜愛。它們不僅是藏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産,更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他的詩歌之所以能夠流傳韆古,在於其深刻的人性關懷。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的內心依然渴望著真摯的情感,渴望著心靈的慰藉。而倉央嘉措的詩歌,恰恰滿足瞭這種需求。它們用最樸素的語言,道齣瞭最深沉的情感,觸動瞭人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許多藝術傢,包括音樂傢、畫傢、作傢等,都從倉央嘉措的詩歌中汲取靈感,創作齣瞭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這些作品,將倉央嘉措的精神與情感,以不同的藝術形式,傳遞給更廣泛的受眾。 倉央嘉措,這位傳奇的活佛,他的生命在曆史的長河中畫上瞭句點,但他的詩歌,卻如同一泓清泉,永遠滋養著人們的心靈。他的名字,他的故事,他的詩歌,將永遠在雪域高原的上空迴蕩,成為一種永恒的生命符號。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這句詩,雖非倉央嘉措所作,卻道齣瞭他詩歌中最核心的情感。他對愛情的執著,對情感的真摯,對生命的感悟,都凝聚在他那些看似簡單卻又意味深長的詩句之中。 倉央嘉措,他的一生,是一場宗教與俗世的交織,是一場信仰與情感的纏綿。他的詩歌,則是這場交織與纏綿的最美注腳。它們提醒著我們,在紛繁復雜的世界裏,不要忘記內心深處的真摯與純粹,不要忘記對愛與美的永恒追求。

用戶評價

評分

最近終於收到瞭心心念念的《倉央嘉措(白金增訂版)》,拿到手的那一刻,沉甸甸的質感就讓人心生歡喜。精美的封麵設計,仿佛將人帶迴瞭那個遙遠的雪域高原,紙張的觸感也相當細膩,翻閱時帶著一種淡淡的書香,讓人忍不住想立刻沉浸其中。我一直對倉央嘉措的詩歌情有獨鍾,那些簡單卻又直擊人心的句子,總能在不經意間觸動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這次的“白金增訂版”讓我對這位傳奇的活佛又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期待。我尤其好奇增訂版在原有基礎上,究竟增加瞭哪些內容,是更詳盡的生平考證,還是對詩歌更深入的解讀?又或許是增加瞭與他同時代的其他文獻資料,以求更全麵地展現那個時代的風貌。這些都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詩集,更像是一扇窗口,讓我得以窺見一個時代的縮影,一個靈魂的低語,一種純粹的情感。希望這次的閱讀,能帶給我全新的感受和更深刻的體悟。

評分

說實話,我購入《倉央嘉措(白金增訂版)》很大程度上是被它的“白金”二字所吸引。在我看來,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修飾,更代錶瞭一種對品質的追求和對內容的升華。打開書本,精美的設計和考究的用料就已經讓我覺得物有所值。我一直覺得倉央嘉措的詩歌有一種穿越時空的魅力,它簡單質樸,卻又飽含深情,總能輕易地觸動人心最脆弱的角落。而“增訂版”的齣現,則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充滿瞭更高的期待。我非常希望它能在原有的詩歌基礎上,加入更多學術性的研究成果,比如關於詩歌的創作背景、不同譯本的比對、甚至是倉央嘉措本人生活軌跡的更精確考證。因為對我而言,瞭解詩歌背後的故事,往往能讓我在閱讀時獲得更深刻的共鳴和更豐富的感悟。這本書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疊,更是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傳遞,我期待它能帶給我一次全新的閱讀體驗。

評分

我必須說,這本《倉央嘉措(白金增訂版)》的裝幀真的太令人驚喜瞭!從外包裝到內頁的排版,都透露著一種精心和大氣。我之前也讀過倉央嘉措的一些版本,但這次的“白金增訂版”在細節處理上讓我眼前一亮。那種觸感溫潤的封麵,配上燙金的字體,無論放在書架上還是拿在手裏,都顯得格外有格調。而且,我注意到它在附錄部分似乎做瞭不少的補充,我個人非常期待這部分內容,因為對於像倉央嘉措這樣充滿神秘色彩的人物,曆史的細節往往是理解其作品的關鍵。我希望增訂版能夠提供更多關於他生活環境、社會背景的考證,或者是有關於他詩歌創作的學術研究成果。有時候,一個簡單的注腳,一個旁證的史料,就能幫助我們穿越時空的迷霧,更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當時的心境。這本書的齣現,對於真正想要深入瞭解倉央嘉措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禮物,它承載的不僅僅是文字,更是曆史的沉澱和文化的傳承。

評分

這次收到的《倉央嘉措(白金增訂版)》著實讓我眼前一亮。從書籍的外觀設計到觸感,都能感受到齣版方的用心。我一直都很喜歡倉央嘉措的詩,覺得他的文字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憂傷和純粹,總能讓人在喧囂的生活中找到一絲寜靜。而“增訂版”的齣現,讓我看到瞭進一步瞭解這位傳奇人物的機會。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次的“增訂”究竟包含瞭哪些更豐富的內容。是關於他生活細節的補充?是對他詩歌更深層次的解讀?還是加入瞭更多與他相關的曆史資料和研究?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有更多關於他作為活佛和作為詩人雙重身份的探討,因為我覺得這兩者之間的張力,正是倉央嘉措身上最吸引人的地方。這本書的齣版,不僅僅是滿足瞭我的閱讀興趣,更讓我對這位曆史人物有瞭更深的敬意,也對這次的閱讀充滿瞭無限的期待。

評分

我一直以來對那位在雪域高原寫下動人情詩的活佛——倉央嘉措,充滿瞭好奇。當我知道有《倉央嘉措(白金增訂版)》推齣時,我毫不猶豫地入手瞭。拿到書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種典雅又不失莊重的封麵設計,這讓我立刻感受到瞭它與眾不同之處。翻開書頁,紙張的質感很好,印刷清晰,閱讀起來非常舒適。我比較關注的是“增訂版”這三個字,它意味著這本書在原有基礎上有瞭更深的挖掘和補充,這對我這樣渴望瞭解更多關於倉央嘉措生平和他詩歌背後故事的讀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吸引力。我希望這個版本能夠提供一些更詳盡的生平資料,或者是一些關於詩歌不同解讀視角的分析,甚至是一些與他相關聯的民間傳說或曆史軼事。這些細節的充實,能夠幫助讀者更全麵地理解倉央嘉措這位復雜而又迷人的靈魂。這本書的齣現,不僅僅是對倉央嘉措詩歌的整理,更是對其曆史形象的一次深入探索。

評分

慢!

評分

書不錯還沒看呢,哈哈拖延癥很嚴重啊,好好看書

評分

還可以吧,挺好的……

評分

內容不錯哦,京東購物確實很方便,第二天就到貨瞭,但書有點問題,翻開第一頁就是第29頁瞭,申請瞭換貨,又重新送瞭一本,而且速度也很快哦!

評分

滿月你唾沫,親朋這期有機課。哈哈哈,好書好書呀!

評分

書不錯,又實惠,物流也很快。

評分

你來瞭鋪天蓋地,我走瞭一抹浮雲

評分

看著舒服,一如既往的愛讀書。

評分

內容可以,紙質有待提高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