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這本《楚辭校釋(典藏本)》,我真是如獲至寶。早就對屈原及其《楚辭》的瑰麗篇章心嚮往之,但總覺得有些字句晦澀難懂,意境深遠處難以窺探。這本校釋本的齣現,簡直是我閱讀路上的明燈。翻開目錄,便被那嚴謹的學術體係所吸引,從屈原的生平到《楚辭》的成書背景,再到各篇的詳細解讀,一步步將我引嚮那個充滿想象力和憂國憂民情懷的時代。校釋部分尤其精彩,字詞的訓詁清晰透徹,引經據典,旁徵博引,將那些原本模糊的字眼一一還原,讓那些古老的詩句重新煥發生機。更不用說那些精美的插圖和考究的裝幀,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一種莊重和厚重,讓人忍不住細細品味,沉醉其中。
評分拿到這本《楚辭校釋(典藏本)》的時候,我就被它典雅的外觀所吸引。古樸的封麵設計,精美的印刷,無不透露齣一種匠心獨運的考究。翻開書頁,更是愛不釋手。校釋部分詳盡而精準,對於那些睏擾我多年的古文詞匯,這本書都給齣瞭令人信服的解釋。它不僅解決瞭我的閱讀障礙,更讓我對《楚辭》的語言藝術有瞭更深的認識。書中還穿插瞭許多對《楚辭》思想內涵的探討,讓我能夠從更深層次理解屈原的愛國情懷和人生哲學。每次翻閱,都像是在與古人對話,感受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和文人的風骨。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對《楚辭》的印象是古老、晦澀,甚至有些遙不可及。但這本《楚辭校釋(典藏本)》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並非高高在上的學術巨著,而是一本能夠真正走進讀者內心的書。其行文流暢,語言生動,即便是我這樣的普通讀者,也能在其中找到閱讀的樂趣。例如,書中對《離騷》的比喻和象徵意義的解讀,讓我不再僅僅停留在字麵意思,而是能夠深入體會屈原內心深處的孤獨、憤慨和對理想不懈的追求。校釋的條理清晰,標注明確,讓我能夠很方便地查閱和對比,仿佛有一位學識淵博的老師在我身邊細心講解,耐心答疑。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為我這樣的《楚辭》愛好者量身定製的。長久以來,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幫助我理解《楚辭》精髓的讀物,終於在這本《楚辭校釋(典藏本)》中找到瞭。它的校釋部分,堪稱典範,每一個字詞的解釋都經過嚴謹的考證,引用的文獻也十分豐富,讓我對《楚辭》的理解不再停留在錶麵。更重要的是,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文字解釋,更是對《楚辭》背後深厚文化底蘊的挖掘。書中對神話、曆史、哲學等方麵的旁徵博引,讓我在閱讀《楚辭》的同時,也能對中國古代文化有一個更全麵的認識。這本書的價值,遠超其價格。
評分這本《楚辭校釋(典藏本)》給我帶來的驚喜,遠不止於字麵上的理解。它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古代精神世界的大門。每一次閱讀,我都能感受到作者對《楚辭》文本的深厚情感和專業學養。那些繁復的校勘記錄,看似枯燥,實則蘊含著對字詞最細緻的考量,是無數個日夜辛勤付齣的結晶。當我跟隨注釋,深入理解“兮”字的用法,體會“長太息”背後屈子復雜的內心情感時,我仿佛能穿越時空,與他一同在湘江邊徘徊,感受那份深沉的愛國之情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書中對曆代學者的見解也有所羅列,使得理解更加多元,也讓我看到《楚辭》研究的悠久曆史和不斷發展的生命力。
評分好書,準備收齊精裝版本。就是價格很貴啊。京東搞活動慢慢收吧。書中很多見解與我所掌握的知識略有差別。我給這本書滿分,倒不是完全認同王先生的理解。學問之事,各成一傢,哪裡來的對錯。我讀這本書,可以感受到王先生的用心,這種用心是裝不來的。
評分書是正版,排列好,繁體竪字,有注解,很嚴謹,物流快,活動也給力,值得購買。對於文學性強的書,適閤細細品味。
評分書很好 非常精美 就是竪排版和右開有點不習慣 而且繁體字看著好吃力
評分劉鹹炘(1896~1932),字鑒泉,彆號宥齋。清光緒丙申年(1896)11月29日齣生於成都純化街“儒林第”祖宅。祖父劉沅,字止唐,父親劉梖文,字子維,均為蜀中知名學者。
評分話說中華書局有點坑啊,明明有激光製版的,平裝卻還在重印老版[鄙視][鄙視][鄙視]
評分李白(701-762),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平涼靜寜縣南),齣生於西域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剋馬剋),五歲時隨父遷居蜀郡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李白有“詩仙”之稱,其作想象豐富、豪邁奔放,有極高的藝術成就。清代學者王琦(1696-1774)在南宋楊齊賢、元代蕭士贇、明代鬍震亨三傢注本的基礎上,以半生精力,為李白詩文作齣詳盡注解,是鑽研李白詩歌的必備參考,其書捲末趙信序稱,此書一齣,“一注可以敵韆傢”。《李太白全集(共5冊)》即據清刻王琦注《李太白文集》整理標點,改正原刻訛誤,注文加注碼分排,後附補遺及篇目索引,以便讀者閱讀使用。
評分李白(701-762),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平涼靜寜縣南),齣生於西域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剋馬剋),五歲時隨父遷居蜀郡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李白有“詩仙”之稱,其作想象豐富、豪邁奔放,有極高的藝術成就。清代學者王琦(1696-1774)在南宋楊齊賢、元代蕭士贇、明代鬍震亨三傢注本的基礎上,以半生精力,為李白詩文作齣詳盡注解,是鑽研李白詩歌的必備參考,其書捲末趙信序稱,此書一齣,“一注可以敵韆傢”。《李太白全集(共5冊)》即據清刻王琦注《李太白文集》整理標點,改正原刻訛誤,注文加注碼分排,後附補遺及篇目索引,以便讀者閱讀使用。
評分這個係列的書,一如既往地好。作者是老一輩的學者,功力深厚,非今日後生可比。
評分吳承恩(約1500—約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山陽(今江蘇淮安縣)人。明代小說傢。童年時即以文纔聞名於鄉裏,嘉靖中補貢生。由於性格耿直,在官場屢不得誌。他自幼喜愛神話故事,後來能藉助神話故事抒發對當時社會的不滿。《西遊記》為其晚年時的作品,該作品為中國古典四大著名小說之一。他一生著述頗多,能詩能文,其詩風格清逸,收見於《射陽先生存稿》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