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态(第2版)

阳光心态(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逸新 著
图书标签:
  • 积极心理学
  • 阳光心态
  • 情绪管理
  • 心理健康
  • 自我提升
  • 幸福感
  • 人生智慧
  • 个人成长
  • 乐观
  • 心态调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23288
版次:1
商品编码:1190034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2-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3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心态决定命运。《阳光心态 (第二版)》是一本心灵解压书。《阳光心态(*一版)》2010年上市后受到读者的喜爱,一直加印至今,总计实际销量近5万册,本次做第2版,吸收了上一版的精髓,并加入了一些新的内容,再现了生活中实际会遇到的种种烦恼,以便能更好地指导读者用行动解决生活的烦恼,保持阳光心态。

内容简介

《阳光心态 (第二版)》是一本心灵解压书。生命需要阳光,心态更需要阳光。阳光心态是一种积*、宽容、感恩、乐观和自信的心智模式。在生活中,当我们改变不了事情时,可以学着改变对这个事情的态度,当我们对事情的态度改变了,事情也就变了。
《阳光心态》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要想快乐地生活,要想成功地赢得人生,就得具有像阳光那样一种积*、宽容、感恩、乐观、自信的心态。作者应用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大量生动、经典案例,让读者明白,快乐生活和工作很简单,只要你学会调整、改变、驾驭自己的心态,避开心理误区,以积*的心态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一切艰难险阻,从而改变生活和工作的现状,创造崭新的生活,成为真正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作者简介

长征,70年代生人,北大哲学系毕业,热爱读书和思考,后来专注心理学研究,考取了国家2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对人的心理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近年来常有励志类图书面试,所做的励志类图书鼓舞了很多人,如《幸福心态》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通向阳光心态的心灵密码



拥有阳光心态的人都是快乐的人,而快乐源于自己,而非他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快乐的钥匙,可以用它来开启自己的快乐之门。钥匙可以放在自己手中,也可以放在他人手中。因他人而不让自己快乐的人,其实就是把钥匙交给他人掌控。聪明的人会稳定情绪,为自己负责,掌握自己快乐的钥匙,不期待他人使自己快乐,反而将自己的快乐与幸福播撒四方。

要开心先“开”心,把心门打开,真诚地去面对身旁的一切人和事物,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用积极和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

永远保持积极心态 / 2

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找快乐 / 4

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的真谛 / 6

凡事往好处想 / 9

追求应当“量体裁衣” / 11

远离自卑,做快乐的天使 / 14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16

学会“制造”自己的好运气 / 18

捕捉生活中的阳光 / 20

第二章

追根溯源,不要用常规的惯性思维束缚自己的快乐



人们总是喜欢按习惯去思维,特别是做某件事情用某种方法取得成功之后,下一次他仍然会倾向于用这种方法,这种现象叫思维惯性。思维惯性对于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小到个人的生活起居,大到一个企业的发展,都会受到思维惯性的左右。如果说思维惯性是一种“常走的大道”,那么打破思维惯性的束缚则是独辟蹊径。按美国著名科学家、电话发明人贝尔的话说,“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肯定会发现前所未有的东西。”

打破常规思维的枷锁 / 24

不做别人的影子,只做真实的自己 / 27

做自己爱做而不是别人羡慕的事 / 29

惯性思维易把人带进死胡同 / 32

后退一小步是为了迈进一大步 / 33



第三章

正确定位,充分认识自己



善于发现自己优点的人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要清楚地认识自己,为自己准确定位,利用自己的优点覆盖自己的不足。满怀信心地当好自己的心理治疗师,做自己的主人。

勇于面对不完善的自我 / 38

不要把自己局限起来,要释放潜能 / 39

别和自己过不去 / 42

找准自己前进的方向 / 44

自己做自己的朋友 / 46

学会自我定位 / 48

无法改变事实时就改变自己 / 50

反思使自己痛苦的心态根源 / 52



第四章

清除不良心理,上进心带给你正能量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竞争和压力会让人们产生焦灼、烦躁、消沉、颓废等不良情绪,而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能够帮助我们避开心理上的蛛网,及时清除心灵的垃圾,将有利于我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直面人生。

空虚的心灵让人颓废 / 56

有恒心才能做事有始有终 / 57

消除懒惰,克服拖延 / 59

勇于承担责任 / 61

改掉犹豫不决的习惯 / 64

遇到困难时,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 66

摒弃依赖心理,学会自立 / 68

别再抱怨,你已经足够幸运 / 70

克服浮躁情绪才不会失败 / 71

点燃你工作的激情 / 73



第五章

沉心修炼,用冷静与克制扫除心理波动



“情绪”就像人的影子一样每天与人相随,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体验到它的存在,它给我们的心理和生理上带来的变化。冲动的情绪其实是最无力的情绪,也是最具破坏性的情绪。许多人都会在情绪冲动时做出使自己后悔不已的事情来。因此,要学会用理性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遇到较强的情绪刺激时,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迅速分析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尽量使自己不陷入冲动鲁莽、简单轻率的被动局面。

学会控制冲动情绪 / 78

尽可能减少焦虑 / 79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 81

发脾气不要超过底线 / 82

理智处理愤怒情绪 / 84

学会哭泣 / 86

不要掉进抑郁的旋涡 / 87

加强自控能力 / 88

让自己学会放松 / 90

不要让攀比毁掉你的幸福 / 92



第六章

适时清空,卸下心灵的重负



很多人在生活中总是重复着单调的活动,缺少变化,如此一来,必然会导致心理疲劳。确实,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累,更多的是因为不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和自身的价值,在心理上将其当成沉重的包袱。一个人的内心若要海阔天空,了无负担,排遣心中的忧患是唯一的选择。此时,换个角度看世界,对自己多一分宽容,多和朋友交谈等,可以消除心理上的疲劳,使心情放松下来,感受生活的愉悦与美好。

放下懊恼,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 96

把思想用在有价值的目标上 / 97

乐观面对每一天 / 99

适当的压力是前进的动力 / 100

对自己说“没关系” / 103

顺应心性,释放自己 / 104

时刻清扫心灵上的尘埃 / 105

生命如此短促,不要为小事抓狂 / 106

放下仇恨,将宽恕带给伤害过你的人 / 108



第七章

面对困境,磨炼百折不挠的毅力



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往往决定其事业的成败。生活苦一点,可以磨炼意志,而贪图享乐、安逸,则容易使人丧失进取的锐气。所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想要成就大事,就要以百折不挠的毅力经受超乎想象的磨炼。只要始终如一,正视逆境,与逆境抗争,磨炼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就能经受住生活的考验,更加成熟;就能激发斗志,勇往直前。最终战胜困难,走出逆境,创造辉煌的人生。

永不放弃,做最棒的自己 / 112

征服自己就是拯救自己 / 113

面对挫折不退缩 / 115

化困难为动力 / 117

永远不要自我放弃 / 119

要耐得住寂寞 / 121

失败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 123

磨难铸就成功 / 126



第八章

施恩布善,感恩之心常驻



感恩是对生命恩赐的领略,感恩是对生存状态的释然,感恩是对现在拥有的在意,感恩是对有限生命的珍惜,感恩是对赐予我们生命人的牵挂。感恩,是一件虔诚、诚挚的事情,被人感恩,是一种幸福和快乐;感恩别人,是一种更大的幸福和快乐。人在一生中会面对很多选择,其中之一就是决定是否要全神贯注于要得到我们所未拥有的一切,还是专注于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学会感恩,感恩自己已有的,感恩生活赠与的。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所拥有的一切,便会拥有一个更积极、更健康的心态。

活在当下,感恩生活 / 130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 131

不要自私狭隘,多为别人着想 / 133

富亦不喜,穷亦不悲 / 136

付出比得到更能让人感到幸福 / 138

计算你得到的幸福 / 141

即使失去,也要感恩 / 143

用感恩代替抱怨 / 146

忘恩负义是感恩的障碍 / 147



第九章

善待自己,学会自我安慰与激励



只有铺满困难和挫折的人生才算得上完美,只有经历困难和挫折共铸的风浪才能真正成长。命运不会惠顾任何人,要学会善待自己。善待自己并不难,学会点燃自己心灵的火花,就能微笑面对人生,即使身处逆境时也能走出人生陷阱。华罗庚说过:“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成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美好。”在善待他人的同时也得善待自己。只有善待自己,才有精力和余力善待他人。

自我激励是上进的动力 / 150

找到自己的发光点 / 152

每天前进一小步 / 154

人穷志莫穷,失意莫失志 / 155

偶尔给自己放个假 / 157

经常送小礼物给自己 / 158

微笑面对每一天 / 159

给自己一些心理安慰 / 160

花时间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 162

独处能让忙碌的心得以平静 / 163



第十章

善待他人,把他人当成自己快乐的天使



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都是与他人的交往和关系紧密联系的。与人交往若是没有相互交流和相互欣赏,即使到了天堂,也注定找不到快乐、自由、幸福的感觉。交往关键在于沟通,如果我们心怀善愿,善待自己和他人,面对任何人都保持愉悦的心情,用自己的快乐去影响别人,就不会有任何事情能破坏我们的好心情。

情淡于疏,朋友之间多往来 / 166

真诚赞美他人 / 167

理解是座舒心桥 / 168

保持博爱之心 / 170

莫让好心被人误解 / 172

坦然接受批评 / 173

尽快澄清误会,消除摩擦 / 174

人情不可滥用与透支 / 176

关心他人,积累好人缘 / 178

第十一章

宽容他人,完善自己



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心境。人生不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艰难和脆弱,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些体谅和包容。学会宽容别人,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多想想,处理事情时,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互相体谅,效果要好得多。屠格涅夫曾说:“生活中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得到别人的宽容的。”所以,宽容了别人,在自己有过失或错误的时候也往往能得到他人的宽容。宽容别人,完善自己。

不以自己的好恶对待别人 / 182

原谅胜过指责 / 183

嫉妒是害人害己的祸根 / 185

大丈夫能屈能伸 / 187

化解对立情绪,营造和谐气氛 / 188

吃亏是福 / 190

不要挑剔、苛责别人 / 193

学会与人分享 / 195



第十二章

悲伤是暂时的,让心灵远离不快



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竞争的时代,有竞争就会有失意。当我们处在失意的状态时,不论现在是否悲伤泛滥,相信那只是暂时的;不管现在是否已成定局,相信我们迟早都会幸福。幸福是我们自己描绘的,幸福在自己手里。幸福与否,重要的不是我们的生命中经受了多少痛苦和喜悦,而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无论生活有多少艰难险阻,都要笑对人生。

悲伤总是暂时的,并不长久,快乐不是不见了,只是暂时离开。面对人生道路上的痛苦与挫折,乐观便是最好的应对方式。面对生活,悲观的人总是看到失望,甚至是绝望;相反,乐观的人却总是在失望中找到最后的一线希望。

希望可以消除不安 / 198

忙里偷闲的愉悦和快乐 / 199

看看头顶那片天 / 201

家是心灵的归宿 / 202

背起人生的背篓 / 203



第十三章

调节心理压力的四种方式



有人将心理压力比作“魔鬼与天使的化身”,它让人心神不宁,所以说它是魔鬼;它又能让人充满斗志,所以说它是天使。不管是天使还是魔鬼,它都要在适当的时候被释放,如果一个人不断地积攒压力,最后很容易让自己崩溃

大禹治水“堵”了十年而最终无果,“疏”了两年就解决了后世的洪水灾害,可见这一“堵”一“疏”之间的巨大差异。对于压力也是一样的道理,有压力就要释放,如果一味地“堵”,最后结果肯定是越“堵”越憋屈,越“堵”压力越大。

情志疗法 / 208

运动疗法 / 210

天然疗法 / 212

松弛疗法 / 216

精彩书摘

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的真谛





每个人都在寻觅幸福,美国人甚至把获得幸福的权利写入宪法,而人人又困惑于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就连哲学家也无法给幸福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其实幸福没有统一的答案,也没有一定的模式。诸葛亮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西方谚语中也有同样精彩之句:“最大的快乐产生于最简单之中。”

生活中简单的幸福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乏感知幸福的心灵。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只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幸福的眼睛,幸福就无处不在。即使在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不富裕,但早餐时的一碗清粥和一碟清淡的小菜,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简单的幸福。

幸福的内涵必须用自己的心灵去捕捉。一个人需求越少,得到的自由也就越多。正如梭罗所说:“所谓的舒适生活,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人类进步的障碍,有识之士更愿过比穷人还要简单和粗陋的生活。”

简单的生活有利于清除物质与生命本质之间的樊篱,让我们认清生命中哪些是应当拥有的,哪些是必须丢弃的。美国作家莉萨·普兰特也曾说:“幸福来源于简单生活。简单其实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哲学,当我们用一种新的视野观察生活、对待生活,就会发现简单的东西才是最美的。”简单,是回归内在自我的唯一途径。



有一天,一个人来到神面前祈祷:“万能的神呀,请您赐予我幸福吧。”

神慈祥地望着他,说道:“我的孩子,你今年多大了?”

那人答道:“万能的神啊,我今年60岁了。”

神感到有些奇怪:“60年来你难道从没幸福过吗?”

那人摇摇头,回答道:“我10岁的时候不懂幸福,20岁时忙着追求学问,30岁时拼命赚钱购房买车,40岁时为升迁与高薪而努力,50岁时整天为孩子的前途奔波,60岁时四处求医问药医治可恨的病痛。”

神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可怜的孩子,我真的欠你太多的幸福。我将赐予你幸福,可是你的内心充满了名利、烦恼、劳累与仇恨,孩子,你将在哪里安置我赐予你的幸福?”

那人恍然大悟,他抛弃了名利、烦恼、劳累与仇恨……最后,他成为一位智者。



幸福其实是很简单的东西,只要你把一切不属于它的全都放下,它就会来到你身边。如果一个人的心灵不复杂,那么就可以轻易地获得幸福。口渴时一泓清凉的泉水,寒冷时一缕温暖的阳光,都能给人带来幸福感。或许一些欲望很高的人把这些都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他们习惯于将上天的恩赐与人生中的幸运视为理所当然,只有在把自己执着追求的东西追到手后才有一丝快感,他们的幸福显然距离真正的幸福非常遥远。

我们总是把拥有物质的多少、外表形象的好坏看得很重,用金钱、精力和时间换取一种有目共睹的优越生活,却没有察觉自己的内心在一天天枯萎。事实上,只有真实的自我才能让人真正容光焕发,当只为内在的自己而活,并不在乎外在的虚荣时,幸福才会润泽我们干枯的心灵,就如同雨露滋润干涸的土地。

简单生活追求这样的目标:多一分舒畅,少一分焦虑;多一分真实,少一分虚假;多一分快乐,少一分悲苦。外界生活的简朴将带给我们内心世界的丰富,从而发现新生活在我们面前敞开。我们将变得更敏锐,能真正深入、透彻地体验和理解自己的生活;我们将为每一次日出、草木无声的生长而欣喜不已;我们将重新向自己喜爱的人们敞开心扉,表现真实的自然;我们将热情地置身于家人、朋友之中,彼此关心,分享喜悦,真诚以对。那时,我们将发现以前不能接近他人,因隔阂而不能相互沟通,不过是匆忙、疲惫造成的假象。只有当我们轻松下来,开始悠闲的生活才能体验亲密和谐,友爱无间。我们将不是在生活的表面游荡不定,而是深入进去,聆听生活本质的呼唤,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简单生活能让我们抛却浮华,达到心境的宁静致远;简单生活能让我们跨越平庸,焕发生命的无限张力。简单生活,就能轻易体验到真正的幸福。生活中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舍不得放下。学会简单生活,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轻松自在,这就是幸福的人生。

前言/序言

前 言







一个人不仅要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健康。

我们看不到太阳是因为灰尘蒙蔽了我们的心灵。尽管我们个人无法改变客观世界,但却可以通过自我管理,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天清日朗,让自己更珍爱生命,善待他人,宽容开朗。享受阳光生活,要从拥有阳光心态开始。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苦难并不可怕,受到挫折也无须忧伤。只要坚定心中的信念,你的人生旅途就不会中断。所以,要拥有良好的心态,有一颗平和的心和一份超越世俗的恬静;微笑面对生活,不要抱怨生活给了你太多的磨难,也不要抱怨生活中有太多的曲折和不公。面对压力和诱惑,要稳定自我,不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

如果你渴望健康和美丽,如果你珍惜生命的每一寸光阴,如果你愿为这世界增添晴朗和欢乐,那么,请塑造阳光心态。当遇到困难、挫折或者不幸时,换一种心态来对待这些磨难。

夏天的傍晚,一个美丽的少妇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白胡子艄公救起。“你年纪轻轻,为何寻短见?”划船的白胡子艄公问她。少妇哭泣着说道:“我结婚才两年,丈夫就抛弃了我,接着孩子又病死。您说,活着还有什么乐趣?”艄公听后沉吟了一会儿,问道:“两年前你是怎么过日子的?”少妇回忆起自己两年前的时光,眼睛亮了,说:“那时的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艄公问。少妇说:“没有。”“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了两年前。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请上岸吧。”话音刚落,少妇已在岸上,而艄公则不知去向。少妇恍如做了一个梦,她揉了揉眼睛,想了想,转身离开河岸。从此她没有再寻短见。

面对困境,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很多苦难都将变得微不足道。人的心态决定生活的质量。不管环境发生什么变化,只要自己始终拥有好的心态,就不会被恶劣的环境所左右。学会释放和排解悲伤与不快,不要让压抑的情绪蔓延,换一种心态,换一种方式,换一种思维,都能使你保持阳光心态。

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不能改变环境就去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就先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学会对自己当前满意,即怀着感恩之心活在当下;学会调节自己,培养自己知足、感恩、达观的良好心态。事事保持阳光心态,才能快乐生活。

本书通过大量富有哲理、对人有启迪作用的小故事揭示阳光人生的秘密,为读者提供让心理更健康的思维习惯,将这些小的习惯落实到你生活中的每一天,你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美妙。



编者

2015年10月
逆境中的灯塔,低谷时的向导——《生活重启指南》(全新增订版) 生活,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条河中航行,经历着属于自己的潮起潮落。当生活被突如其来的风暴袭击,当曾经坚实的船身布满裂痕,当迷失方向的恐惧笼罩心头,我们该何去何从?《生活重启指南》(全新增订版)正是在这样的时刻,为你点亮前行的灯塔,为你指引拨开迷雾的方向。 这本书并非提供一蹴而就的魔法,也非空泛的励志口号的堆砌。它是一本实实在在的行动手册,一本深入剖析人生困境、提供切实解决方案的指南。它集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以及作者在多年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旨在帮助读者在遭遇人生低谷时,能够理性地审视现状,重新找回内在的力量,并最终实现自我超越与重生。 第一部分:拨开迷雾,认识真正的困境 许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深陷泥沼,是因为我们对困境的认知存在偏差。我们可能将表面的挫折误认为是绝境,将暂时的失意视为永远的失败。《生活重启指南》的开篇,将带领你进行一次深刻的自我审视,帮助你区分“真正的困境”与“心理上的障碍”。 困境的本质: 作者将从多个维度解析困境的形成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外部环境的突变(失业、关系破裂、健康危机等),内部心理的失调(焦虑、抑郁、自我怀疑等),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你会了解到,困境并非个体的孤立事件,而是复杂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受害者心态”的陷阱: 许多人在困境中容易陷入“受害者心态”,将一切不如意归咎于外部因素,从而丧失了改变的动力。本书将深入探讨这种心态的形成机制,并提供一系列方法来打破这种循环,让你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 情绪的导航: 焦虑、恐惧、悲伤、愤怒……这些负面情绪是困境中的常客。本书将详细阐述这些情绪的心理学意义,教你如何识别、理解并有效地管理它们,而不是被它们所吞噬。你将学会将情绪视为一种信号,而非必须压抑或任其泛滥的力量。 思维定式的松绑: 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有时恰恰是阻碍我们走出困境的“绊脚石”。本书将引导你识别那些限制性的思维定式,例如“我总是这么倒霉”、“我不可能成功”等,并通过具体的认知重构练习,帮助你建立更加灵活、积极的思维框架。 第二部分:重塑内在,点燃生命的火种 在理解了困境的本质后,下一步便是从内心深处进行一次彻底的“重启”。这一部分将聚焦于自我赋能,帮助你重新发现并激活内在的潜能。 内在力量的挖掘: 每个人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只是在日常的琐碎和压力下,这份力量常常被掩埋。本书将引导你通过回忆成功的经历、认识自己的优势、以及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等方式,去重新连接和强化你的内在力量。 自我关怀的艺术: 在困难时期,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便是自己。本书将强调自我关怀的重要性,并提供一系列具体可行的自我关怀实践,包括但不限于身体健康(饮食、睡眠、运动)、心理健康(冥想、正念、放松技巧)以及情感健康(建立健康的社交支持系统)。 目标的重塑与定位: 迷失方向往往源于目标不清。本书将帮助你重新审视你的人生目标,区分那些真正对你意义重大的事物,并指导你如何设定切实可行、能够激发你前进动力的新目标。这可能意味着调整旧有的目标,也可能意味着创造全新的方向。 感恩的力量: 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总有值得感恩的事物。本书将引导你体会感恩的力量,并提供练习方法,让你能够发现并放大生活中的积极面,从而在困境中孕育希望。 第三部分:行动起来,构建坚实的复原之路 有了内在的力量和清晰的目标,接下来便是将这些转化为切实的行动。《生活重启指南》的第三部分,将为你提供一系列具体的行动策略和工具,帮助你一步步走出低谷,重拾生活的掌控感。 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方法: 面对复杂的困境,我们往往不知从何下手。本书将介绍结构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问题分析、方案设计、风险评估以及决策执行等,让你能够有条不紊地应对挑战。 建立支持性网络: 孤独是困境中最具摧毁性的因素之一。本书将指导你如何有效地寻求和建立强大的支持性人际网络,包括家人、朋友、专业人士等,让你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再孤单。 应对挫折的韧性训练: 挫折是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本书将帮助你培养“复原力”,即从挫折中快速恢复并学习的能力。你将学会如何将挫折视为学习的机会,而不是终结。 习惯的重塑与养成: 积极的习惯能够成为我们走出困境的坚实基石。本书将提供科学的方法来帮助你养成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习惯,并破除那些阻碍你前进的旧有坏习惯。 迎接新常态: 很多时候,走出低谷意味着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状态。本书将帮助你适应和拥抱这种“新常态”,并从中发现新的机遇和意义。 全新增订版亮点: 案例的深度与广度: 全新增订版增加了更多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真实案例,这些案例更加贴近当下社会现实,让你能够从中找到更多共鸣,并从中汲取更具体的解决思路。 实践练习的优化: 书中所有认知和行为练习都经过了进一步的优化和细化,使其更易于读者理解和操作,并增加了反馈机制,帮助读者更好地评估练习效果。 应对特定困境的指导: 增订版特别增加了针对当前社会热点和普遍困境(如职业转型、亲密关系危机、疫情后的心理调适等)的深入分析和指导,为你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技术与心理学的融合: 增订版将引入一些现代科技工具(如心理健康APP、在线社群等)在应对困境中的应用,帮助读者更有效地利用资源。 对“慢复苏”的理解: 增订版更加强调“慢复苏”的概念,认识到人生重启并非一蹴而就,鼓励读者以耐心和毅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光明。 《生活重启指南》(全新增订版)是一本献给每一个在生活中遭遇挑战、感到迷茫的你。它不是一本让你逃避现实的书,而是一本让你勇敢面对、积极重塑的书。它相信,即使在最深的黑夜,也孕育着黎明的曙光;即使在最深的低谷,也蕴藏着攀登高峰的潜能。翻开这本书,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自我发现、自我疗愈、并最终实现生命华丽转身的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非常注重实践的人,读书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阳光心态(第2版)》恰恰满足了我的这种需求。它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书,而是充满了具体的练习和行动指南。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像是在给我布置一次“心理作业”,让我带着问题去阅读,带着思考去实践。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情绪管理”的章节,作者提出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练习,比如“情绪日记”,让我记录下每天的情绪波动,以及引发这些情绪的原因。一开始,我可能会觉得这样做很麻烦,但坚持下去,我逐渐发现自己能够更清晰地识别出情绪的触发点,也能更早地觉察到负面情绪的苗头,从而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书中还讲到了如何培养“积极的自我对话”,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我以前总是习惯性地对自己进行负面评价,而这本书教我如何用积极、肯定的语言来鼓励自己,如何将“我做不到”变成“我可以尝试”,这种内在的转变,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信。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理论,更重要的是带领我走上了一条自我提升的道路,让我切实感受到改变的力量。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对“心理学书籍”抱有一些刻板印象,觉得它们过于理论化,不够生活化。《阳光心态(第2版)》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但却充满了深刻的洞察力。作者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解释了许多关于心理健康的原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建立积极人际关系”的部分。作者不仅仅谈论了如何与他人相处,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如何通过积极的人际关系来滋养自己的内心。它让我意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获得快乐和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提出的一些建议,比如“真诚地赞美他人”、“积极倾听”等等,都非常实用,并且我在生活中尝试后,确实看到了积极的效果。我发现,当我用更友善、更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他人时,我自身的心情也变得更加愉悦。这本书让我明白,内心的阳光,也需要外部环境的滋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这种滋养的重要来源。

评分

《阳光心态(第2版)》这本书,是一本我愿意反复阅读并从中汲取力量的书。它不仅仅提供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引发我深刻的自我反思,并鼓励我去付诸实践。作者在书中提到了“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性,并给出了一些方法来提升它。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启示。我曾经常常因为达不到别人的期望,或者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感到自卑。这本书让我明白,我的价值并不在于我做了什么,或者我取得了多少成就,而在于我本身的存在。这种“无条件的自我接纳”的理念,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我开始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也能够接纳自己的不足。这种内在的平和,让我不再过度在意他人的评价,也让我更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引导者,它没有给我任何压力,只是温柔地告诉我,我值得被爱,值得拥有幸福。

评分

《阳光心态(第2版)》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充满迷雾的清晨,突然升起了一轮太阳,驱散了所有的阴霾。这本书的语言非常具有感染力,作者仿佛能洞察到我内心的每一个角落,用最恰当的词语触动我最深处的情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心灵的对话,让我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书中关于“韧性培养”的部分,我反复阅读了几遍。作者通过讲述一些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积极心态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人类内在的巨大潜能。它教我如何将挫折视为一次学习的机会,如何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如何建立面对困难的心理韧性。我开始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书中的一些方法,比如设定一些小目标,然后庆祝每一个小小的成功。这种积极的反馈机制,让我感到自己充满了动力,也更加相信自己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这本书帮助我认识到,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们内心也蕴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运用。

评分

老实说,我对这类励志书籍一直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过于鸡汤,离现实生活太远。但《阳光心态(第2版)》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非常接地气,讨论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工作中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困扰、自我价值感的缺失等等。作者以一种非常细腻和富有同情心的方式,剖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且提供了一系列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认知重塑”的部分,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痛苦,并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因为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书里举了一个例子,说一个人总是觉得老板不喜欢自己,所以工作总是提心吊胆。但通过调整心态,去关注老板的表扬和肯定,反而发现老板对自己其实很器重。这个例子让我茅塞顿开,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一些负面思维模式,尝试去用更积极、更客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比如,当我觉得自己能力不足时,不再一味地否定自己,而是分析自己欠缺的具体技能,然后制定学习计划去弥补。这种有条理、有根据的调整,让我感到自己真的在进步,而不是在原地打转。这本书就像一个工具箱,里面装满了解决心理困境的实用工具,让我不再对生活中的挑战感到束手无策。

评分

我一直认为,保持积极的心态是一种天赋,有些人天生就比较乐观,而有些人则不然。然而,《阳光心态(第2版)》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积极心态”的可塑性。它让我明白,积极心态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刻意练习而获得的。作者在书中提出的“习惯的养成”和“思维模式的转变”的方法,让我对如何改变自己有了清晰的认识。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小练习,比如“可视化想象”,让我能够通过想象美好的场景来提升自己的情绪。这些练习看似简单,但坚持下去,却能产生巨大的改变。它让我从被动地承受情绪,转变为主动地管理情绪,从一个“情绪的囚徒”变成了一个“情绪的主人”。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我如何变得更快乐,更是在教我如何成为一个更强大、更有韧性的自己。它让我相信,无论生活中有多少风雨,我都能凭借内心的阳光,找到前行的力量。

评分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悲观的人,看待事物总是倾向于往坏处想。《阳光心态(第2版)》这本书,就像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我内心曾经黑暗的角落。作者用一种非常温和而深刻的方式,引导我重新认识“乐观”的真正含义。它不是让你忽视问题,而是让你在看到问题的同时,也能看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希望。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感恩练习”的描述所打动。每天写下三件值得感恩的事情,这个习惯听起来很简单,但它却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我对生活的感知。我开始留意生活中的小确幸,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微小美好,现在都成为了我内心力量的源泉。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内心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关注的点。当我开始关注积极的方面,生活自然也会变得更加明朗。它帮助我打破了“负面思维的循环”,让我能够更积极地去面对挑战,也更懂得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情绪上的改善,更是对生活的一种全新的理解和体验。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与压力打交道的人,《阳光心态(第2版)》给了我非常及时的帮助。这本书并没有回避生活中的艰难,而是以一种非常理解和支持的态度,探讨了如何在这种艰难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力量。作者在书中分享了很多关于“压力应对机制”的内容,让我认识到,压力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应对压力的方式。书中提出的“正念呼吸”和“身体扫描”等练习,对我来说是耳目一新的。我尝试在感到焦虑时,去做几次深呼吸,或者感受身体的放松,这些看似简单的练习,却能有效地帮助我从纷繁的思绪中抽离出来,回到当下的平静。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接纳”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越是抗拒不好的事情,就越是深陷其中。作者鼓励我们去接纳那些无法改变的现实,然后将精力集中在可以掌控的部分。这种接纳的态度,并没有让我变得消极,反而让我卸下了沉重的心理负担,重新获得了行动的勇气。它教会我如何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如何在困难面前保持坚韧,让我感觉不再孤单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评分

在阅读《阳光心态(第2版)》之前,我总觉得“积极”是一种需要刻意去伪装的状态,似乎要时刻保持笑容,压抑真实的情绪。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这个误区。它让我明白,真正的阳光心态,是建立在真实的情感基础上的,是能够接纳自己所有的情绪,包括那些不那么愉快的部分,然后从中找到积极的力量。作者在书中提出的“情绪的自我觉察”和“非评判性地观察情绪”的方法,让我受益匪浅。我学会了不再因为自己感到沮丧或焦虑而责备自己,而是将这些情绪视为一种信号,去理解它们背后的原因。这种“与情绪和平共处”的方式,让我感到内心更加宁静和自由。书中还强调了“自我关怀”的重要性,教会我如何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自己,如何给予自己理解、支持和鼓励。这种内心的滋养,让我感到更加充实和强大,也让我有更多的能量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这本书让我明白,做一个积极的人,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感受,而是要学会如何更好地与自己的感受相处。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生活中的一束光!当初拿到《阳光心态(第2版)》时,我正经历着人生的低谷,感觉周围的一切都灰蒙蒙的,做什么都提不起劲。翻开书的第一页,我就被作者那种温暖而有力的笔触所吸引。书中的语言不是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充满了智慧的洞察和切实的引导。它没有直接告诉我“要乐观”,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贴近生活的案例,让我自己去体会,去感悟。我记得书中有讲到如何面对失败,作者并没有回避失败的痛苦,而是教会我们如何从失败中汲取养分,如何将挫折转化为成长的契机。我尝试着运用书中的一些小技巧,比如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列出三件让自己感恩的事情,或者在遇到烦恼时,停下来问问自己“这件事真的有那么糟糕吗?”起初,这些方法可能显得有些笨拙,但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的情绪真的开始有了变化。那种无力感渐渐被一种积极的力量所取代,我开始重新审视生活中的美好,也敢于去尝试那些曾经让我畏惧的事情。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它没有强加给我任何东西,而是温柔地提醒我,引导我,让我一步步找回内心的力量和对生活的掌控感。它让我明白,阳光心态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