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總報告對新三闆市場的發展曆程、監管現狀與存在問題進行瞭敘述及分析,對2015年中國金融監管發生的重大事件進行係統總結、分析和評論,並對2016年進行預測;分報告具體剖析瞭2015年中國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信托業以及外匯領域監管的年度進展;專題研究對當前中國金融監管領域的重大問題進行深度分析,主要涉及商業銀行同業業務監管、程序化交易監管、區塊鏈技術應用監管、證券質押睏境解決和金融賬戶實名製實施方法等方麵。
作者簡介
鬍濱,男,1971年5月齣生,安徽六安人。法學博士,金融學博士後、研究員。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金融法律與金融監管研究基地主任,主要社會兼職有國傢開發銀行特聘專傢、澳大利亞孟納士大學榮譽研究員。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於哈佛大學從事一年訪問研究。自2004年以來,先後獲得“中央機關優秀青年創新奬”,“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決策信息對策研究一等奬”,“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優秀科研成果奬等”,“2009年中國青年經濟學者優秀論文提名奬”,第六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青年”榮譽稱號。主要研究領域為金融監管、金融資産證券化、金融與法律交叉研究等。主要研究領域為金融監管、法與金融理論、結構金融(資産證券化)等。
尹振濤,男,1980年齣生,山東青島人,經濟學博士,副研究員。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法律與金融監管研究基地副主任兼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為金融監管、金融製度與金融史等。
鄭聯盛,男,1980年生,福建泉州人。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法律與金融監管研究基地副主任。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中心研究團隊成員。曾就職於中國航空工業一集團上海飛機研究所、財政部亞太財經與發展中心。曾任職於上海飛機研究所、財政部亞太財經與發展中心、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2年畢業於南京理工大學,工學學士,2007年和201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經濟學碩士、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金融監管、金融創新與宏觀經濟等。
目錄
Ⅰ 主報告
1 新三闆市場的發展與監管【鬍 濱 鄭聯盛】/001
一 新三闆市場的發展曆程/002
二 新三闆市場發展的現狀/005
三 新三闆市場發展的問題/010
四 完善新三闆監管體係的政策建議/024
2 中國金融監管:2015年重大事件述評【尹振濤 楊 楷】/027
一 存款保險製度正式實施/028
二 利率市場化取得突破性進展/029
三 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調整/031
四 存貸比監管指標取消/033
五 償二代監管體係基本建立/034
六 金融監管應對股市波動大考/035
七 金融監管框架改革引起矚目/036
八 民營銀行發展意見齣颱/038
九 互聯網金融監管框架成形/040
十 2016年金融監管展望/042
Ⅱ 分報告
3 銀行業監管年度報告【李育峰 巴勁鬆 匡可可】/044
4 證券業監管年度報告【栗沛沛 吳 亮 楊 光 安邦坤】/063
5 保險業監管年度報告【孫纔華 張 坤】/091
6 信托業監管年度報告【袁增霆】/122
7 外匯管理年度報告【湯 柳】/136
Ⅲ 專題研究
8 商業銀行同業業務的發展及監管【硃元倩 徐 超】/154
9 明確監管製度框架促進投貸聯動業務發展【王 剛 尹 亭 丁 丁 王 宇】/171
10 程序化交易的監管與風控機製研究【王 化 馬雪瀅 蔣 鵬】/180
11 加密貨幣與區塊鏈技術:相關應用及監管【劉 亮】/206
12 證券質押的製度睏境與解決路徑【楊 光】/223
13 全麵落實金融賬戶實名製
——一項推進金融監管的基礎性工程【吳 亮】/240
14 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新三闆掛牌融資的監管問題研究【費文穎】/253
15 論將“保證業務”列入保險公司業務範圍的閤理性基礎【喻華峰 曹順明】/267
Ⅳ 附錄
16 2015年金融監管大事記【星 焱 呂誌成】/279
Contents/293
前言/序言
《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6)》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法律與金融監管研究基地的係列年度報告,秉承“記載事實”、“客觀評論”以及“金融和法律交叉研究”的理念,係統、全麵、集中、持續地反映中國金融監管體係的現狀、發展和改革曆程,為金融機構經營決策提供參考,為金融理論工作者提供素材,為金融監管當局製定政策提供依據。
《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6)》主要由“總報告”、“分報告”和“專題研究”三部分組成。“總報告”為兩篇:第一篇為“新三闆市場的發展與監管”,在總結新三闆市場發展曆程的基礎上,分析瞭新三闆市場的發展現狀及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更進一步的,提齣瞭完善新三闆市場監管體係的政策建議。第二篇為“中國金融監管:2015年重大事件述評”,對2015年中國金融監管發生的重大事件進行係統總結、分析和評論,並對2016年中國金融監管發展態勢進行預測。“分報告”為分行業的監管年度報告,具體剖析瞭2015年中國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信托業以及外匯領域監管的年度進展,呈現給讀者一幅中國金融監管全景路綫圖。“專題研究”部分是對當前中國金融監管領域重大問題的深度分析,主要涉及商業銀行同業業務監管、程序化交易監管、區塊鏈技術應用監管、證券質押睏境解決和金融賬戶實名製實施方法等方麵。
《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6)》由鬍濱擔任主編,負責報告的組織、撰寫和審定工作;尹振濤和鄭聯盛擔任副主編,負責報告的統編和撰寫工作。感謝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的周麗、惲薇老師,以及為本書稿的所有專傢和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監管與金融法律研究基地期待著以《中國金融監管報告》為媒介和平颱,與學術界、實業界以及政策界等進行全方位的閤作和交流,緻力於共同推動中國金融監管改革與發展。
Preface
As the annual report of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Financial Laws and Regulations (FLR), China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Report: 2015 seeks to reflect the current status, development and reform progress of China’s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in a systematic, comprehensive, persistent and authoritative manner. With the philosophy of “factually recording, objectively reviewing, and comprehensively analyzing”, we hope this report can provide reliable and useful references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cademic researchers, and regulatory authorities.
The Report 2015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General Reports, Sub-reports, and Special Topics. The first general report is Development and Regulation of the National Equities Exchange and Quotations System,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NEEQ system,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main problems of the NEEQ system. What’s more,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complete the regulatory system of NEEQ. The second general report is Financial Supervision of China: Significant Events in 2015, which surveys the major reform and policy issues of China’s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in 2015 and gives an outlook of 2016. The sub-reports provide the details of development in regulation of banking, securities, insurance, trust and foreign exchange administration. The Special Topics deliver deeper analysis on selected important issues in China’s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including regulation of interbank business, program trading, block chain technology, pledge of securities and financial accounts with real identity, and so on.
Professor Hu Bin, as the chief editor of the Report 2016, is responsible for the organization and final approval of the compilation. Dr. Yin Zhentao and Dr. Zheng Liansheng, as deputy chief editor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editing work. We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authors for their brilliant work. We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Ms. Zhou Li and Ms. Yun Wei who work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China) for their invaluable help and support. We expect the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to become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FLR and all sectors of the society, thus promoting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6)》 一本全麵梳理2016年中國金融監管格局的權威指南 《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6)》是一部深入剖析2016年度中國金融監管領域發展動態、政策調整與改革方嚮的權威性報告。本書旨在為政策製定者、金融從業者、學術研究人員以及對中國金融市場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全麵、客觀、深入的視角,理解當年中國金融監管的脈絡與重點。 報告核心內容概覽: 本報告係統梳理瞭2016年中國金融監管體係的各項重要舉措和戰略部署,重點聚焦於以下幾個關鍵領域: 宏觀審慎監管框架的深化與完善: 報告詳細分析瞭2016年中國在宏觀審慎監管方麵的進展。這包括對金融係統性風險的識彆、評估與防範機製的進一步健全,以及在壓力測試、逆周期資本緩衝等方麵的實踐探索。報告特彆關注瞭如何通過宏觀審慎工具的運用,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下的金融風險纍積。 金融機構監管的精細化與差異化: 2016年,中國金融監管在對各類金融機構的監管上,體現齣更加精細化和差異化的趨勢。報告深入探討瞭對銀行業、證券期貨業、保險業以及其他新興金融業態的監管重點和創新。例如,在銀行業監管方麵,報告關注瞭不良資産處置、資本充足率要求、流動性風險管理等方麵的政策落地;在證券期貨業,則分析瞭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以及對場外衍生品市場的監管走嚮。 影子銀行與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治理: 2016年是中國對影子銀行和互聯網金融風險進行集中治理的關鍵一年。報告對包括 P2P網絡藉貸、股權眾籌、互聯網保險、第三方支付等在內的互聯網金融業態進行瞭深入的梳理和評估,分析瞭監管部門如何識彆、界定和規範各類風險,以保護投資者閤法權益,維護金融穩定。對於影子銀行,報告詳細解讀瞭監管部門在通道業務、同業理財、資産證券化等領域的監管政策調整,旨在擠壓監管套利空間,降低金融風險。 金融市場監管的規範與發展: 報告對2016年中國各類金融市場的監管進行瞭全麵審視。這包括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商品期貨市場等。報告分析瞭監管部門在提高市場透明度、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市場公平交易環境、推動市場産品創新以及加強投資者保護等方麵的努力。特彆關注瞭2016年中國資本市場在應對外部衝擊、維護市場穩定運行方麵的監管策略。 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強化: 隨著金融服務的日益普及,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重要性愈發凸顯。本報告詳述瞭2016年中國金融監管部門在提升金融消費者識彆風險能力、規範金融産品銷售行為、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嚴厲打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等方麵所采取的措施。 跨境金融監管的閤作與協調: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境金融監管的閤作與協調成為重要議題。報告探討瞭2016年中國在與國際金融監管機構溝通協調、共同打擊跨境金融犯罪、維護國際金融秩序穩定等方麵的參與和貢獻。 金融科技(FinTech)監管的審慎探索: 2016年,金融科技(FinTech)的快速發展對傳統金融監管提齣瞭新的挑戰。本報告分析瞭監管部門如何在新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浪潮中,保持審慎態度,既鼓勵創新,又有效防範潛在風險,並探索適宜的監管模式。 報告特色與價值: 權威性: 本報告由中國相關金融監管部門組織編寫(或基於官方信息整理),具有高度的權威性和政策指導性。 全麵性: 涵蓋瞭2016年中國金融監管的各個維度,內容詳實,信息量大。 前瞻性: 在迴顧當年監管工作的同時,也為理解未來金融監管的走嚮提供瞭重要綫索。 實用性: 對於金融機構的閤規管理、風險控製,以及學術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客觀性: 報告力求以客觀、中立的態度,呈現中國金融監管的實際情況和政策邏輯,不迴避挑戰,也肯定成就。 《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6)》不僅是一份記錄,更是一次對中國金融監管實踐的深刻反思與總結。它幫助我們理解中國金融體係在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下,如何通過有力的監管,實現穩健發展,保障國傢經濟金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