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常識

印度常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盧莉 著
圖書標籤:
  • 印度
  • 常識
  • 文化
  • 曆史
  • 地理
  • 社會
  • 風俗
  • 宗教
  • 政治
  • 旅行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江蘇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14175786
版次:1
商品編碼:11943140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7-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178
字數:235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展示整個印度,全麵普及青少年應該知道的印度常識。讓你一冊在手,旅遊、經商、學習、生活全搞定!一書在案,曆史、文化、風土、人情都知道!

內容簡介

《印度常識》共分為十一個章節,係統介紹瞭印度的政治、地理、曆史、社會、文化、旅遊等各方麵的內容。全書以通俗易懂、由淺入深的文字詳盡盤點瞭去印度不能錯過的熱門旅遊景點和人氣美食,切閤實際地解讀瞭赴印度旅遊、經商等的注意事項,以幫助大傢解決在印度旅遊、經商、生活時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

作者簡介

  盧莉,旅行愛好者,曆史文化研究者,緻力於推廣深度旅行計劃,拒絕浮光掠影的旅行“遊戲”。同時愛好寫作,喜歡將旅行中的見聞、感受付諸細膩、優美的文字。由於對各國曆史文化擁有濃厚的興趣,每年都會前往不同的國傢旅行、學習,足跡遍及日本、韓國、印度、美國等。《印度常識》共分為十一個章節,係統介紹瞭印度的政治、地理、曆史、社會、文化、旅遊等各方麵的內容。全書以通俗易懂、由淺入深的文字詳盡盤點瞭去印度不能錯過的熱門旅遊景點和人氣美食,切閤實際地解讀瞭赴印度旅遊、經商等的注意事項,以幫助大傢解決在印度旅遊、經商、生活時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

目錄

第1章 彆具一格的香料之國——印度飲食
1. 印度的南北飲食為什麼差異巨大? 002
2. 印度奶茶為什麼叫“馬沙拉”? 002
3. 印度的“加巴地”是一種什麼食物? 003
4. 印度人為什麼愛喝酸奶? 004
5. 印度人為什麼愛吃“糊糊”? 005
6. 印度人為什麼愛吃手抓飯? 005
7. 印度人為什麼愛吃咖喱? 006
8. 印度人為什麼愛喝茶? 007
9. 印度飲食中有哪些常用的調料? 008
10. 印度人都愛吃哪些水果? 009
11. 印度為什麼會有“杧果文化”? 009
12. 印度人為什麼喜歡用樹葉做餐具? 010
13. 印度人為什麼愛吃甜品? 011
第2章 交織的繁華與榮辱——印度曆史
1.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代錶是什麼? 014
2. 誰是印度最早的居民? 014
3. 雅利安人在印度是如何起源的? 016
4. 什麼是吠陀文明? 017
5. 印度經曆的古代王朝有哪些? 018
6. 印度古代王國創造瞭哪些文明? 019
7. 印度第一位女王是誰? 020
8. 印度史上的“黑暗時代”是什麼意思? 021
9. 印度的“大治時期”是指哪個時期? 022
10. 莫臥兒帝國為什麼要修建泰姬陵? 023
11. 印度的種姓製度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 024
12. 英國是如何對印度進行殖民統治的? 025
13. 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是如何爆發的? 026
14. 甘地為什麼被印度人民稱為“聖雄”? 028
第3章 歌與舞的魅影——印度文化藝術
1. 印度文化有什麼特點? 032
2. 印度的語言文字有什麼特點? 033
3. 印度最古老的文獻是什麼? 033
4. 印度最著名的史詩是哪兩部? 035
5. 梵語戲劇在印度是如何發源的? 036
6. 印度古代文學是如何發展的? 037
7. 印度的古典音樂是如何起源的? 038
8. 印度舞蹈有哪些特點? 039
9. 印度電影是在什麼時候誕生的? 040
10. 印度電影有哪些特點? 041
11. 為什麼古代寓言在印度深受歡迎? 043
12. 印度人為什麼喜歡瑜伽? 044
13. 印度的雕刻有什麼特點? 045
第4章 厚重與輕快的風景——印度旅遊
1. 印度北部有哪些風景名勝? 048
2. 印度西部和南部有哪些遊覽勝地? 049
3. 新德裏有哪些名勝古跡? 050
4. 印度的瑜伽聖地在哪裏? 051
5. 印度教聖地在哪裏? 052
6. 印度的溫達文為什麼那麼有名? 053
7. 阿格拉有哪些特色景點? 055
8. 貧民窟達哈維為什麼能成為印度熱門的旅遊景點? 056
9.“沙漠中的威尼斯”是指印度的什麼地方? 057
10. 印度“車輪上的宮殿”是怎麼來的? 058
11. 在印度住宿和購物需要注意什麼? 059
12. 在印度旅行如何選擇交通工具? 060
13. 去印度辦理簽證和齣入境時需要注意什麼? 062
14. 到印度旅遊有哪些注意事項? 063
第5章 謎一樣的風土人情——印度宗教與民間信仰
1. 印度有哪些主要宗教? 066
2. 印度有哪些主要節日? 067
3. 印度有哪些宗教節日? 069
4. 印度教有哪些宗教儀式? 070
5. 耆那教徒為什麼喜歡苦修? 071
6. 印度人為什麼相信占星術? 073
7. 印度人為什麼喜歡“絕食”? 074
8. 印度的婚禮有什麼特色? 075
9. 印度人的婚姻觀如何? 076
10. 印度的種姓製度有哪些嚴格的規定? 077
11. 印度人為什麼對牛比較尊重? 078
12. 印度婦女為什麼喜歡穿紗麗? 079
13. 印醫為什麼在印度源遠流長? 080
第6章 高科技人纔的“搖籃”——印度教育
1. 什麼是印度的“黑闆行動”? 084
2. 印度的人纔流嚮有什麼特點? 085
3. 印度有哪些教育類型? 086
4. 印度的民族教育是如何發展的? 087
5. 印度的小學和初中都學習什麼課程? 088
6. 印度的初、高中有哪幾種類型的學校? 089
7. 種姓製度對印度的教育影響大嗎? 091
8. 印度為什麼要重建那爛陀大學? 092
9. 印度人怎樣考大學? 093
10. 印度有哪些主要的大學? 094
11. 印度的大學有哪些特點? 095
第7章 變革中的軟件大國——印度科技
1. 印度的軟件産業是如何發展的? 098
2.“印度的矽榖”在哪裏? 099
3. 印度的軟件産業為什麼具備國際競爭力? 100
4. 印度的科學技術對農業的發展有何幫助? 102
5. 印度的科技人纔為什麼在全世界受歡迎? 103
6. 印度是如何培養科技人纔的? 104
7. 印度的科技人纔為什麼不再外流? 105
8. 印度有哪些高科技企業? 106
9. 印度的電信業發展如何? 107
10. 互聯網在印度是如何發展的? 108
11. 印度為什麼重視空間技術的發展? 109
12. 印度的原子能都應用於哪些領域? 110
第8章 獨樹一幟的發展體製——印度政治
1. 印度的總統和總理各有哪些權力? 114
2. 印度的部長會議有什麼特點? 115
3. 印度的選舉製度有什麼特點? 116
4. 印度的憲法是如何産生的? 118
5. 印度的憲法有哪些特色? 120
6. 印度的兩院議員是如何産生的? 121
7. 印度的議會由哪些部分組成? 122
8. 印度的議會有哪些權力? 123
9. 印度的邦長如何行使權力? 125
10. 印度的最高法院有哪些職責? 126
11. 印度實行什麼樣的法律體製? 127
12. 印度的主要政黨有哪些? 129
第9章 從殖民軍到現代軍隊——印度軍事
1. 印度軍隊為什麼要實行“印度化”? 132
2. 印度的軍事院校有哪些特點? 133
3. 印度軍隊如何訓練士兵? 134
4. 印度的兵役製度有什麼特點? 135
5. 印度有哪些軍事院校? 136
6. 印度的大學生需要服兵役嗎? 138
7. 印度陸軍的編製是怎樣的? 139
8. 印度陸軍擁有怎樣的管理體製? 140
9. 印度的海軍有什麼特點? 142
10. 印度的空軍有什麼特點? 143
11. 除瞭陸海空三軍外,印度還有哪些軍事力量? 144
12. 印度的軍事生産技術先進嗎? 145
第10章 世界經濟的動力存在——印度經濟
1. 印度的經濟發展經曆瞭哪些時期? 148
2. 印度的貨幣政策是怎樣發展的? 149
3. 印度企業的發展有哪些特點? 150
4. 印度有哪些銀行機構? 151
5. 印度的稅收政策有什麼特點? 152
6. 印度的國有企業經曆瞭怎樣的發展曆程? 154
7. 印度擁有怎樣的進齣口經濟政策? 155
8. 印度有哪些重工業類型? 156
9. 印度的輕工業主要有哪些? 157
10. 印度有哪些著名的私營企業? 158
11. 現代印度有哪些商業名人? 159
12. 印度的投資環境好嗎? 161
第11章 風土萬象的孔雀國——印度地理
1.“印度”的國名是怎麼來的? 164
2. 印度的地理位置有什麼特點? 165
3. 印度的國傢象徵有哪些? 166
4. 印度有哪些地形特徵? 167
5. 印度有哪些主要的河流? 168
6. 印度有哪些著名的山脈? 169
7. 印度有哪些著名的平原? 170
8. 印度有哪些特殊的動植物? 171
9. 印度有哪些礦産資源? 172
10. 印度的土地資源及利用率如何? 173
11. 印度的水資源情況如何? 175
12. 印度德裏有哪些特點? 176
13. 印度有哪些重要的城市? 177

精彩書摘

  第2章交織的繁華與榮辱——印度曆史
  10.莫臥兒帝國為什麼要修建泰姬陵?
  莫臥兒帝國第五代皇帝名叫沙賈汗,他於公元1628年在阿格拉繼位。他的妃子是濛泰姬?瑪哈爾,是一位有著波斯血統的女子。她不僅多纔多藝,擅長音樂和繪畫,而且性格溫柔,相貌也十分美麗。沙賈汗非常喜歡她,無論齣徵還是巡遊,都會把她帶在身邊。
  沙賈汗在繼承皇位之前,曾和他的父親,也就是當時的皇帝賈汗吉爾發生過一些矛盾,因此被放逐瞭7年之久。在這段被流放的日子裏,妃子一直陪伴在他身邊,替他分擔憂愁和辛苦。為瞭錶達對妃子的感激之情,沙賈汗賜給她一個封號——濛泰姬?瑪哈爾,意思是宮廷王冠。後來,印度人尊稱她為“泰姬?瑪哈爾”,簡稱泰姬。
  泰姬在19歲時就嫁給瞭沙賈汗。在兩人相伴近20年中,她為沙賈汗生瞭十幾個孩子,然而最終長大的隻有7個。因為生育過多,泰姬的身體一直不好。1631年,沙賈汗嚮南徵戰,泰姬依然跟隨。在迴國途中,泰姬生下最後一個孩子後,便病死在瞭營帳中,年僅38歲。
  沙賈汗失去泰姬後萬分悲痛,他遵從泰姬的遺願,決定為她建造一座陵墓。在迴到印度後,沙賈汗在阿格拉近郊的亞穆納河畔選好地址,便命人開始建造泰姬的陵墓。這個陵墓的設計師是當時土耳其的烏丁塔德、伊薩等人。為瞭建造這座陵墓,每天有兩萬多名工匠進行勞作。他們中的大多數來自印度和波斯。
  泰姬陵從1632年動工,總共耗時22年,花費瞭大概6500萬印度盧比。這座陵墓用白色大理石建造,並用五彩寶石嵌成花紋。它的四角各有一座尖塔,遠遠看去,景色十分壯麗。陵墓完工後,沙賈汗用泰姬的名字為它命名,簡稱泰姬陵。後來,它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
  泰姬死後,沙賈汗整日悲傷難過,呆坐默默流淚,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不理朝政。為瞭履行對泰姬的承諾,沙賈汗沒有再娶王後。根據當時的史料記載,每隔7天,沙賈汗就會披著白色的衣服,去泰姬陵獻花。1658年,沙賈汗病重,朝政開始齣現混亂。他的幾個兒子因為爭奪皇位,整日鬥爭不休。最終,奧朗則布獲勝,繼承瞭皇位。他殺死兄長,還把父親沙賈汗幽禁在阿格拉的古堡。
  處在幽禁中的沙賈汗每日眺望泰姬陵,思念之情令他感到更加孤獨。他想在死後和泰姬朝夕相伴,於是産生瞭在泰姬陵對麵建造一處相同陵墓的想法,這樣便可以和泰姬陵隔河相望。然而,這個想法最終沒有實現。沙賈汗死後,他的女兒將他安葬在瞭泰姬墓旁。
  第4章厚重與輕快的風景——印度旅遊
  4.印度的瑜伽聖地在哪裏?
  印度有很多瑜伽靜修的聖地,瑞詩凱詩便是其中之一,同時它也是印度最著名的朝聖中心之一。根據傳說,印度教守護之神曾在這裏擊敗惡魔,瑞詩凱詩因此而得名。瑞詩凱詩的麵積並不大,距印度首都新德裏200多韆米。據說這裏曾居住過很多瑜伽大師和聖人,因此也成為很多瑜伽修習者非常嚮往的地方。
  瑞詩凱詩三麵環山,地處喜馬拉雅山脈的入口處,恒河從這裏蜿蜒穿過,讓這個小城變得愈加神聖起來。這裏居民較少,所以顯得非常安靜。作為聖地,這裏的居民也非常友好,見到外來客人,他們會雙手閤十,微笑問好。
  瑞詩凱詩每年都會吸引很多印度教徒和苦修的僧侶。他們來到這裏後,會在恒河中沐浴,因為他們深信這樣可以消除因果報應。世界著名的甲殼蟲樂隊也曾到這裏進行過瑜伽的修習。每天早晨,當太陽升起後,聖歌便會飄蕩在瑞詩凱詩上空。從下午4點開始,一直到晚上印度教禮拜的時間,頌歌會不斷地響起,這是當地在舉辦朝拜濕婆神的隆重儀式,在傳說中,濕婆是瑜伽創造者的至尊。
  瑞詩凱詩擁有幾百所瑜伽學院,印度很多權威的瑜伽學校都在這裏開設瞭瑜伽館。世界第一所導師製瑜伽大學比哈瑜伽大學,就在這裏設立瞭瑜伽吠檀多森林學院。這所學校創辦的宗旨,是印度著名瑜伽大師斯瓦米?斯瓦南達的修行精神。
  每年的2月,瑞詩凱詩都會舉辦瑜伽節,這是一個國際性的大會。每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瑞詩凱詩氣候最舒適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裏,很多瑜伽修習者都會停留在此處,進行瑜伽的修習和冥想。作為一個宗教信仰者和瑜伽修習者奉為聖地的城市,瑞詩凱詩也是一座素食之城,在這裏甚至連一枚雞蛋也看不見。
  瑞詩凱詩地處喜馬拉雅山入口。在印度傳說中,喜馬拉雅山是濕婆神居住和修煉的地方。所以在幾韆年的時間裏,希望通過修煉來擺脫生死輪迴的人都會聚集在這裏,修習瑜伽和做冥想。也正是因此,纔造就瞭瑞詩凱詩特殊的瑜伽文化。
  因為瑞詩凱詩麵積不大,又有大量的商鋪和瑜伽學校,所以這裏的道路不算寬闊,也沒有大型的車輛,隨處可見的是四處溜達的野牛。步伐散漫的野牛和悠閑的修行者,使瑞詩凱詩的氣氛變得輕鬆而愜意,也因為如此,這裏有一種遠離俗世的空靈感,很多人來到這裏並不是為瞭修習瑜伽,而是為瞭體驗自然、快樂的生活方式。
  ……

前言/序言

  印度全稱印度共和國,位於亞洲的南部,高聳的喜馬拉雅山將其與亞洲大陸隔開,在地理上形成一個單獨的區域,也就是南亞次大陸。從世界地圖上看,印度的國土形狀像一隻牛的頭部,因此印度也被稱為“牛顱之國”。
  據考古學傢稱,早在50萬年前,印度兩河(恒河和印度河)流域就已經有瞭最早的遠古居民,恒河、印度河的發展曆史就像古埃及的尼羅河和中國的黃河、長江一樣,有著悠久的曆史和璀璨的文明。因此,人們把古埃及、古巴比倫、中國和印度並稱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
  印度的古代居民,同樣采取刀耕火種、采集狩獵的方式,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距今1萬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印度境內已經遍布瞭無數的居民點。人們已經開始瞭農業生産、馴養傢畜、製造生活用具等活動。這些生産活動造就瞭兩河流域的燦爛文明,為印度之後的發展留下瞭寶貴的曆史財富。印度著名的哈拉巴文化時期,已經有瞭較大規模的城市發展,農業生産、銅器製造、製陶業等,都已經具有瞭相當大的規模。同時,印度境內的交通也已經相當發達,並齣現瞭紡織業和造船業。而同時期的世界其他民族還處於文明萌芽的階段。這說明,古代印度的文明程度已經達到瞭世界先進水平。
  印度古代文明的巨大成就與現代印度的發展交相輝映,促使印度成為曆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但是與此同時,一些曆史遺留下來的東西也阻礙瞭印度的發展。在印度曆史上,因為外族的不斷入侵,種族的交替融閤,加上各種宗教文化不斷進入、紮根,讓印度成瞭名副其實的宗教大國,同時也給印度的發展帶來瞭很多製約因素。印度的宗教促成瞭印度種姓製度的産生,這種製度又隨著社會的發展融入到印度的政治、文化中,從而為印度的民族團結和發展帶來瞭很多製約因素。
  誠然,輝煌的成就為印度帶來瞭無可比擬的古代文明,但是也造成瞭某種隔絕的因素。在早期印度的發展中,與世界的交流隻限於文化,無論是經濟、科技還是教育等方麵,都沒有太多值得藉鑒的地方。英國殖民統治結束後,印度獨立成為一個主權國傢,自此,印度纔漸漸打開國門,走齣瞭封閉的狀態。
  獨立後的印度,首先發展的是重工業。但是,在引進外資方麵,當時的印度政府還較為保守。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軟件産業開始在印度的齣口行業中嶄露頭角,這為印度的對外發展帶來瞭一股清風。印度政府為瞭鼓勵軟件産業的發展,給予瞭很多優惠政策。也因為如此,印度現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軟件生産大國。
  經濟的不斷發展促使印度進一步打開國門吸引外資。同時,印度人也認識到,要想取得更大的進步,必須要嚮世界學習。於是印度開始瞭對內獨立化、對外全球化的發展道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互聯網的熱潮也為印度帶來瞭翻天覆地的變化。
  迄今為止,印度還有很多貧苦、落後的地區,還有居住在孟買貧民窟的貧睏人口。然而,作為世界上的人口大國,印度人口的年輕化程度卻足以說明,在將來的發展中,它一定會成為一支不容小覷的力量,帶領著印度經濟不斷前進。同時,科技的發展,以及中産階級隊伍的壯大,也會讓印度成為世界市場上一支不可忽視的消費主力。


《印度常識》:解鎖古老文明的智慧密碼 當人們提及印度,腦海中浮現的往往是瑜伽的神秘、香料的馥鬱、泰姬陵的浪漫,或是古老神話中眾神的光輝。然而,這些僅僅是構成印度豐富多彩畫捲的一角。《印度常識》這本圖書,旨在超越這些零散的印象,為讀者構建一個更為全麵、深入的理解框架,讓你得以窺探這個被時間雕刻得如此深邃的國度,領略其獨特而迷人的文明脈絡。 曆史的厚重:穿越時空的文明迴響 印度的曆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其根源可追溯至數韆年前的印度河榖文明。本書將帶領你穿越古老的城邦,感受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的智慧與輝煌;深入瞭解雅利安人的遷徙與吠陀時代的精神傳承,理解梵文的起源及其對後世文化的影響。 從宏大的孔雀王朝到輝煌的笈多王朝,再到伊斯蘭文化的傳入與莫臥兒帝國的興衰,《印度常識》將梳理這些關鍵的曆史時期,解析其政治、經濟、社會結構的變化,以及不同文化交融帶來的深遠影響。你會瞭解到,是什麼樣的力量塑造瞭這片土地上一次又一次的文明興衰,又是什麼樣的傳統得以代代相傳,成為今日印度文化的基石。 哲思的深邃:探尋精神世界的無盡奧秘 印度,是世界幾大主要宗教的發源地。佛教、印度教、耆那教、锡剋教……這些宗教不僅塑造瞭數億人的信仰,更深刻地影響瞭印度的哲學、藝術、文學和社會倫理。本書將為你剖析這些宗教的核心教義,理解輪迴、業力、解脫等概念在印度思想體係中的地位。 你將有機會深入瞭解印度教的眾神體係,理解梵、毗濕奴、濕婆等主神及其眷屬的故事,以及奧義書所闡述的宇宙觀和人生哲學。同時,本書也會探討佛教的四聖諦、八正道,以及其對亞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貢獻。通過對這些思想流派的梳理,你會發現,印度的哲學並非遙不可及,而是蘊含著對生命、宇宙本質的深刻洞察。 社會的肌理:理解多元與變革的交織 印度社會,是一個由無數層級、種姓、語言、地域和習俗構成的復雜織體。本書將為你揭示種姓製度的演變及其對現代印度社會的影響,理解這一製度如何在曆史長河中形成,又如何在當代社會麵臨挑戰與變革。 你將瞭解到,印度聯邦製下的行政區劃、多黨製的政治生態,以及社會經濟發展中麵臨的機遇與挑戰。從繁華的都市到寜靜的鄉村,從工業化進程到傳統農業的堅守,《印度常識》將展現一個真實而多元的印度,讓你理解其社會結構的內在邏輯,以及在現代化浪潮中,傳統與現代如何並存、衝突與融閤。 藝術的瑰寶:感受感官與靈魂的共鳴 印度藝術,是連接曆史、宗教與人民生活的重要橋梁。從宏偉的寺廟建築到精美的壁畫雕塑,從古典的歌舞錶演到充滿活力的民間藝術,《印度常識》將帶你領略印度藝術的獨特魅力。 你將欣賞到,佛教藝術中寜靜莊嚴的佛像,印度教寺廟中繁復精美的浮雕,以及莫臥兒時期融閤波斯與印度風格的建築典範。本書也會為你介紹印度古典音樂的獨特韻律,舞蹈的肢體語言,以及寶萊塢電影作為一種文化輸齣的強大影響力。這些藝術形式,不僅僅是美的展現,更是印度人民精神世界和文化認同的載體。 文化的脈動:品味生活中的點滴細節 印度文化,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麵麵,從飲食的辛辣與醇厚,到服飾的鮮艷與多樣,再到節日的喜慶與虔誠,無不散發著獨特的魅力。本書將帶你走入印度人的日常生活,瞭解其飲食習慣、社交禮儀、婚喪嫁娶等風俗習慣。 你將品味到,咖喱、扁豆餅、拉茶等經典美食的獨特風味,體驗到,印度人民的熱情好客與傢庭觀念。本書還會介紹印度重要的節日,如排燈節、灑紅節等,讓你感受其節日的歡樂氣氛與深厚的文化內涵。通過這些細微之處,你將更真切地理解印度人民的生活哲學與價值追求。 《印度常識》並非一本簡單的旅行指南,而是一扇通往印度文明深處的窗口。它緻力於為你提供一個深入理解印度社會、曆史、文化和思想的鑰匙,讓你在閱讀之後,能夠以一種更為宏觀、更為理性的視角,去認識這個充滿魅力與復雜性的國度,發掘其古老智慧與現代活力的不竭源泉。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覺得,瞭解一個國傢,首先要瞭解它的“心”。而《印度常識》這本書,恰恰就是從印度人民的“心”齣發,為我展現瞭一個鮮活的印度。它沒有沉迷於數據的堆砌,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將印度人民的精神世界展現在我麵前。 我非常喜歡書中關於印度傢庭觀念的描寫。它讓我瞭解到,在印度,傢庭不僅僅是一個生活單位,更是一個情感紐帶,一個精神支柱。書中對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以及女性在傢庭中的角色和地位的描寫,都讓我對印度人的情感世界有瞭更深的理解。 書中對印度人對待生死、命運的態度也讓我印象深刻。它讓我瞭解到,印度文化中對輪迴、業力等概念的深刻理解,以及這種理解如何影響著印度人民的日常生活。這種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讓我感到一種彆樣的平靜和智慧。 《印度常識》讓我看到,印度不僅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它讓我學會瞭用一種更加包容、更加開放的心態去理解這個國傢,去感受它獨特的魅力。

評分

這是一本能引發深度思考的書。我一直認為自己對印度有一定的瞭解,但《印度常識》徹底刷新瞭我的認知。它沒有流於錶麵,而是深入挖掘瞭印度社會運作的底層邏輯和文化基因。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印度政治體係的分析,它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政治結構,而是深入探討瞭不同政治力量之間的博弈,以及曆史因素對當下政治格局的影響。 讀到關於印度民主製度的章節,我纔真正理解瞭其復雜性和獨特性。書中對選舉製度、政黨運作、以及公民參與的探討,都讓我看到瞭一個充滿活力卻又不失挑戰的政治舞颱。同時,書中對印度外交政策的解讀,也讓我看到瞭印度在全球舞颱上的戰略考量和發展方嚮。 此外,我對書中關於印度社會變革的論述尤為贊賞。它沒有迴避印度社會麵臨的挑戰,如環境汙染、性彆不平等、城鄉差距等,而是以一種客觀、理性的態度,分析瞭這些問題的成因,並探討瞭可能的解決路徑。這種對社會問題的深刻洞察,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成熟、更加有擔當的印度。 總而言之,《印度常識》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集閤,更是一本能夠啓發思考、挑戰固有觀念的讀物。它讓我對印度這個國傢有瞭更加全麵、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讓我對人類社會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有瞭新的認識。

評分

我懷著一絲忐忑的心情翻開瞭《印度常識》,生怕它會像市麵上許多充斥著刻闆印象的讀物一樣,將印度描繪成一個單一、落後的形象。然而,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的預設。它用一種極其細膩的筆觸,展現瞭印度社會令人眼花繚亂的多樣性。我從未想過,同一個國傢,竟然會存在如此巨大的文化差異、語言差異、地域差異。書中通過生動的案例和詳實的資料,為我描繪瞭一幅幅立體而鮮活的印度圖景。 我特彆被書中關於印度教育體係的描述所吸引。它不僅介紹瞭頂尖學府的輝煌,也揭示瞭教育資源不均等帶來的挑戰。讀到那些為瞭獲得良好教育而不懈奮鬥的印度年輕人的故事,我深受感動。同時,書中對印度科技産業的分析也讓我耳目一新。我一直以為印度隻是一個擁有廉價勞動力的國傢,但《印度常識》讓我看到瞭印度在軟件開發、信息技術等領域所取得的令人矚目的成就,這完全顛覆瞭我過去的認知。 此外,這本書在處理敏感話題時,展現齣瞭極大的客觀性和深度。它沒有迴避印度的貧富差距、社會不公等問題,而是以一種審慎的態度,探討瞭這些問題産生的根源及其對社會的影響。這種真實而全麵的展現,讓我對印度有瞭更深刻、更理性的認識,也讓我更加尊重這個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國度。

評分

我是一個對印度文化充滿好奇的讀者,而《印度常識》這本書,則徹底點燃瞭我對這個國度的熱情。《印度常識》以一種非常親切、接地氣的方式,把我帶入瞭一個鮮活的印度世界,讓我得以窺見這個古老文明的獨特魅力。 書中對印度社會結構和文化習俗的深入剖析,讓我對印度有瞭更立體、更深刻的認識。比如,它細緻地講解瞭種姓製度的起源、演變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影響,這比我過去瞭解的要立體和深刻得多。讀到關於印度傢庭觀念的部分,我更是感同身受,書中描繪的大傢庭生活、代際之間的情感羈絆,以及女性在傢庭中的角色,都讓我對印度人的情感世界有瞭全新的認識。 而且,這本書的知識點涵蓋麵極廣,從曆史的宏大敘事到日常生活的細微之處,無所不包。我一直對印度的宗教信仰感到好奇,佛教、印度教、锡剋教等等,它們之間既有聯係又有區彆,很容易讓人混淆。《印度常識》以清晰的脈絡,梳理瞭這些主要宗教的教義、儀式和發展曆程,甚至還解釋瞭一些關鍵的神話故事,這讓我對印度人精神世界的核心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涉及瞭印度經濟發展、科技進步、電影産業,甚至是闆球運動等我原本以為與“常識”無關的領域。這些內容不僅拓寬瞭我的視野,也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多元、更加現代的印度。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的!我一直對印度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國度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零散的網絡信息和一些偏頗的旅遊指南總讓我難以窺見其全貌。《印度常識》的齣現,就像一盞明燈,瞬間驅散瞭我長久以來的睏惑。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腔調,而是以一種非常親切、接地氣的方式,把我帶入瞭一個鮮活的印度世界。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印度社會結構和文化習俗的深入剖析。比如,它細緻地講解瞭種姓製度的起源、演變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影響,這比我過去瞭解的要立體和深刻得多。讀到關於印度傢庭觀念的部分,我更是感同身受,書中描繪的大傢庭生活、代際之間的情感羈絆,以及女性在傢庭中的角色,都讓我對印度人的情感世界有瞭全新的認識。 而且,這本書的知識點涵蓋麵極廣,從曆史的宏大敘事到日常生活的細微之處,無所不包。我一直對印度的宗教信仰感到好奇,佛教、印度教、锡剋教等等,它們之間既有聯係又有區彆,很容易讓人混淆。《印度常識》以清晰的脈絡,梳理瞭這些主要宗教的教義、儀式和發展曆程,甚至還解釋瞭一些關鍵的神話故事,這讓我對印度人精神世界的核心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涉及瞭印度經濟發展、科技進步、電影産業,甚至是闆球運動等我原本以為與“常識”無關的領域。這些內容不僅拓寬瞭我的視野,也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多元、更加現代的印度。

評分

這本書真的是一本“百科全書”式的讀物,讓我對印度這個國傢有瞭全方位的認識。我本來以為對印度已經有所瞭解,但讀完《印度常識》後,我纔發現自己過去的認知是多麼的片麵和淺薄。 書中對印度曆史的梳理非常到位,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曆史事件,而是深入分析瞭不同曆史時期對印度社會、文化、政治等方麵産生的深遠影響。我瞭解到,印度悠久而復雜的曆史,是理解當下印度社會最重要的鑰匙。 我對書中對印度政治體製的剖析尤其感興趣。它不僅僅是介紹印度的總統、總理、議會等機構,更是深入探討瞭印度政治的復雜性和多麵性。書中對不同政黨、政治派係以及地區政治的分析,都讓我看到瞭一個充滿活力卻又不失挑戰的政治舞颱。 此外,書中對印度經濟發展的分析也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介紹瞭印度的經濟增長數據,更深入分析瞭其背後的驅動因素、麵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書中關於印度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定位,以及其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的論述,都讓我對這個新興大國的崛起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印度常識》讓我意識到,理解一個國傢,不能僅僅依靠零散的新聞報道和片麵的信息。隻有通過係統、深入的學習,纔能真正把握其脈絡和精髓。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極好的平颱,讓我能夠以更加理性和客觀的視角,去審視和理解印度。

評分

我是一個對旅行充滿熱情的人,而印度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必去之地”。在計劃我的印度之行之前,我迫切需要一本能夠幫助我“接地氣”地瞭解這個國傢。而《印度常識》恰恰滿足瞭我的需求。它沒有像旅遊攻略那樣,隻關注景點和美食,而是從更深層次的角度,為我揭示瞭印度社會的方方麵麵。 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印度民族和語言的部分。我之前對印度語言的認知非常有限,以為就是“印地語”。但這本書讓我瞭解到,印度是一個語言的萬花筒,擁有數百種語言和方言,每一種語言背後都承載著獨特的文化和曆史。這讓我對接下來的旅行充滿瞭期待,我希望能有機會去體驗不同地區、不同語言的魅力。 書中對印度節日和慶典的描繪也讓我心潮澎湃。我一直對印度色彩斑斕的節日文化感到好奇,而《印度常識》則用生動的筆觸,為我描繪瞭灑紅節的狂歡、排燈節的溫馨、以及各種宗教慶典的神聖。讀到這些內容,我仿佛已經置身其中,感受到瞭印度人民的熱情和喜悅。 這本書讓我覺得,去印度旅行不再僅僅是看風景,更是去體驗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去理解一種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文明。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書中的知識運用到我的旅途中,用更深入、更開闊的視角去感受這個神奇的國度。

評分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簡直太棒瞭!我平時工作繁忙,很難有大塊的時間去係統地學習一個新領域,但《印度常識》就像一本為我量身定製的“碎片化知識寶典”。它將復雜的印度信息拆解成一個個易於理解的章節,我可以利用零散的時間,隨手翻開一頁,就能獲得一些新的知識和啓發。 我一直對印度的美食文化很感興趣,但過去接觸到的信息大多局限於咖喱和烤餅。《印度常識》則帶我進入瞭一個更加廣闊的美食世界。它不僅介紹瞭各種香料的獨特風味,還詳細講解瞭不同地區、不同節日的特色菜肴,甚至還涉及瞭印度人獨特的飲食習慣和餐桌禮儀。讀到這些內容,我仿佛能聞到空氣中彌漫的辛辣和芳香,嘴饞不已。 書中對印度藝術和建築的介紹也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對泰姬陵等宏偉建築印象深刻,但《印度常識》讓我瞭解到瞭印度豐富多樣的建築風格,從古老的廟宇到殖民時期的建築,再到現代化的摩天大樓,每一處都蘊含著深厚的曆史和文化底蘊。書中對印度古典音樂、舞蹈和電影的講解,也讓我領略到瞭印度藝術的魅力。 最重要的是,這本書讓我感受到瞭一種“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豁然開朗。曾經那些模糊不清、難以理解的印度現象,在讀完這本書後,都變得清晰明瞭,仿佛我一下子擁有瞭一把解鎖印度世界的鑰匙。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國際事務的讀者,我一直覺得對印度的瞭解存在著信息壁壘。《印度常識》的齣現,無疑是打破瞭這一壁壘,為我提供瞭一個全麵、客觀、深入瞭解印度的窗口。這本書的學術性和通俗性相結閤,既有嚴謹的理論分析,又不失生動有趣的敘述。 我特彆欣賞書中對印度經濟發展模式的解讀。它不僅介紹瞭印度的經濟增長數據,更深入分析瞭其背後的驅動因素、麵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書中關於印度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定位,以及其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的論述,讓我對這個新興大國的崛起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同時,我對書中對印度社會變遷的探討也深感認同。它沒有將印度描繪成一個靜態的社會,而是展現瞭其在現代化進程中所經曆的巨大變革。書中關於城市化進程、中産階級的崛起、以及年輕一代的價值觀變化等方麵的論述,都讓我看到瞭一個充滿活力和潛力的印度。 《印度常識》讓我意識到,理解一個國傢,不能僅僅依靠零散的新聞報道和片麵的信息。隻有通過係統、深入的學習,纔能真正把握其脈絡和精髓。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極好的平颱,讓我能夠以更加理性和客觀的視角,去審視和理解印度。

評分

從這本書的標題就能看齣,它旨在普及關於印度的基礎知識,而事實上,它做得遠不止於此。它以一種非常引人入勝的方式,將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讓我仿佛置身於印度的街頭巷尾,感受著這個國傢獨特的脈搏。 我一直對印度的語言和文字感到好奇,但一直不得其門而入。《印度常識》在這方麵給瞭我極大的幫助。它不僅介紹瞭印度的主要語言,還解釋瞭不同語言之間的聯係和區彆,甚至還涉及瞭一些基礎的文字知識。這讓我對印度的多元文化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也讓我對接下來的旅行充滿瞭期待。 書中對印度電影和音樂的介紹也讓我大開眼界。我之前對寶萊塢電影的印象僅僅停留在歌舞升平,但這本書讓我瞭解到,印度電影的題材之廣泛、藝術風格之多樣,遠超我的想象。書中對印度古典音樂和現代音樂的講解,也讓我領略到瞭印度音樂的獨特魅力。 最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在處理敏感話題時,展現齣瞭極大的客觀性和深度。它沒有迴避印度的貧富差距、社會不公等問題,而是以一種審慎的態度,探討瞭這些問題産生的根源及其對社會的影響。這種真實而全麵的展現,讓我對印度有瞭更深刻、更理性的認識,也讓我更加尊重這個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國度。

評分

書一般,

評分

這本書是一般讀物。包裝完整,送貨快。

評分

很喜,,,歡不錯……

評分

全書閱讀後對印度有進一步理解,但紙質偏差

評分

快速瞭解印度文化和習俗的好書,不過內容相對淺

評分

書一般,

評分

有點簡單

評分

買瞭,質量不錯,但是內容還沒仔細看

評分

全文都是教科書式的文字,我本以為是圖文並茂,看起來有點乏味,空洞,希望編者能讓內容變得更生動形象,而不是全文字教科書式描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