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雲湧十六國·第1部 後趙稱雄

風起雲湧十六國·第1部 後趙稱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平客 著
圖書標籤:
  • 曆史
  • 十六國
  • 後趙
  • 石勒
  • 古代史
  • 軍事史
  • 政治史
  • 曆史小說
  • 戰亂
  • 英雄傳奇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知識産權齣版社
ISBN:9787513040631
版次:1
商品編碼:1194674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88
字數:5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的是公元304—439年之間的曆史故事。先後齣現的政權有成漢、漢趙、後趙、前涼、前燕。漢趙作為始亂中原者,終被後趙取代。後趙雄居中原,勢力*強;成漢固守巴蜀,前涼在河西走廊,前燕在東北遼東。在這一時期,後趙的石勒當為*一雄主,石虎雖然凶暴,但仍能維持後趙的霸主地位;成漢的李雄、前涼的張駿、前燕的慕容皝都是一方英雄人物,但終未能稱霸天下。在這段硝煙彌漫的歲月裏,群雄迭起,逐鹿中原,留下瞭許多驚心動魄的曆史故事!

作者簡介

  王平客,原名:李躍進,南京郵電大學碩士,高級工程師。2008年開始,專心研讀五鬍十六國史,2013年-2014年完成《風起雲湧十六國》第一部的創作,2015年2月-7月修改定稿。

目錄

引言/1
第1章攀同鄉李特投趙廞,生忌心趙廞殺李庠/3
第2章攻成都李特敗趙廞,求延期閻式見羅尚/7
第3章敗辛冉李特斬三將,追衙博李蕩剋二郡/11
第4章披雙鎧甲李蕩救父,中詐降計李特喪命/14
第5章痛失李蕩李流議降,計剋成都李雄稱王/17
第6章九麯河畔劉淵哀嘆,左國城中劉宣運籌/21
第7章左國城劉淵稱漢王,上黨郡劉曜剋三城/25
第8章遭飢荒石勒為奴隸,降烈馬汲桑識英雄/28
第9章戰苟晞公師藩遭敗,剋鄴城司馬騰獲誅/32
第10章汲桑石勒赤橋失散,石勒劉淵黎亭相投/36
第11章臨淄城王彌戰劉暾,洛陽都王衍敗王彌/40
第12章王彌黎亭投奔劉淵,劉淵蒲子寵幸單氏/44
第13章攻鄴城石勒斬王粹,戰壺關劉惇敗漢趙/47
第14章延津渡劉景淹百姓,君子營石勒用張賓/51
第15章圍壺關劉聰打援兵,攻洛陽漢趙損兵將/55
第16章飛龍山祁弘敗石勒,冀兗州石勒斬刺史/59
第17章石勒劉曜重門盟誓,劉聰劉和兄弟相殘/63
第18章即帝位李雄救流民,叛梓潼訇琦殺閻式/67
第19章張寶梓潼詐降訇琦,李驤涪城擒獲譙登/70
第20章石勒擊敗雍州流民,曹嶷大勝青州苟晞/73
第21章劉聰平陽烝單太後,石勒寜平焚司馬越/77
第22章劉曜王彌占領洛陽,劉粲趙染攻破長安/81
第23章剋濛城鐵索拴苟晞,宴己吾石勒殺王彌/84
第24 章 屯葛陂石勒見親人,圍長安賈疋敗劉曜/88
第25 章 六劉二張平陽獨寵,石勒張賓葛陂對策/91
第26 章 石勒北上占據襄國,劉粲晉陽擊敗劉琨/94
第27 章 敗劉永明代公齣兵,降段末柸石勒用計/98
第28 章 陳元達鎖腰諫劉聰,石世龍遇霧殺祁弘/102
第29 章 剋鄴城石虎任太守,戰上白石勒遇故人/106
第30 章 劉聰遣劉曜攻長安,劉琨約代公擊平陽/109
第31 章 用卑辭張賓謀王浚,殺王浚石勒入幽州/113
第32 章 敗長安劉曜討李矩,議天象劉聰忌劉乂/119
第33 章 劉聰荒淫立三皇後,石勒略地封陝東伯/123
第34 章 剋北地劉曜逼長安,寵宦官劉聰殺忠臣/127
第35 章 劉粲平陽謀害劉乂,石虎兗州擊敗劉演/131
第36 章 俘湣帝劉曜亡西晉,敗劉琨石勒占並州/135
第37 章 撫流民石勒用李迴,入譙城祖逖遇石虎/139
第38 章 敗劉暢李矩用奇計,討趙固劉聰殺湣帝/143
第39 章 遭疑心劉琨縊薊城,立四後劉聰亡平陽/146
第40 章 殺劉粲靳準稱大王,即帝位劉曜疑石勒/150
第41 章 浚儀城石虎戰祖逖,陽翟縣石生襲郭誦/154
第42 章 劉曜遷都更改國號,石勒稱王建立後趙/157
第43 章 厭次縣石虎擒邵續,洛陽城石生俘宋始/161
第44 章 殺王步都徐龕叛趙,攻段匹孔萇遭敗/164
第45 章 殺劉弘張茂稱涼牧,諫劉曜子遠平叛亂/167
第46 章 敗桃豹祖逖剋中原,降徐龕石虎攻蔡豹/171
第47 章 定製度石勒理國政,剋冀州石虎擒二段/174
第48 章 祖逖雍丘憂忿病逝,石勒襄國喜聚鄉人/178
第49 章 泰山郡石虎擒徐龕,上邽城陳安叛劉曜/181
第50 章 祖士少敗退淮南郡,張孟孫去世襄國城/184
第51 章 戰螗蜋姚嶽勝李驤,圍隴城劉曜殺陳安/187
第52 章 石虎廣固攻剋曹嶷,劉曜涼州威震張茂/191
第53 章 氐王叛李雄失皇侄,劉胤歸劉曜議廢立/194
第54 章 石瞻橫掃徐州四郡,石生連攻司豫三城/197
第55 章 李雄立李班為太子,張駿繼張茂稱涼牧/200
第56 章 石勒令宇文攻慕容,劉曜派劉嶽斬石佗/204
第57 章 鄒山城石瞻斬檀斌,洛陽都石虎戰劉嶽/207
第58 章 金榖夜驚劉曜敗退,魯陽墜馬李矩身亡/210
第59 章 彰功臣石勒理國政,突淮河二石攻二祖/213
第60 章 鎮鄴城石弘替石虎,攻蘭陵石瞻敗劉續/216
第61 章 攻前涼劉胤占河南,剋南陽石堪入荊州/219
第62 章 壽春城石聰敗祖約,河東郡劉曜戰石虎/222
第63 章 張駿索詢涼州議攻,石勒劉曜洛陽決戰/225
第64 章 入長安石生占雍州,攻上邽石虎滅漢趙/229
第65 章 石勒稱帝殺害祖約,張駿乘亂收復河南/232
第66 章 郭敬計退襄陽周撫,石生威震涼州張駿/236
第67 章 巴東郡李壽敗太守,建德殿石勒見使臣/239
第68 章 石勒鄴城興建宮殿,李壽武都收降氐王/242
第69 章 宴群臣自比前朝帝,議雹災恢復寒食節/245
第70 章 程遐徐光諫殺石虎,郭敬董幼兩失襄陽/248
第71 章 揚威名李壽剋寜州,患重病石勒崩襄國/252
第72 章 懼怕石虎石弘即位,炙烤石堪石虎擅權/256
第73 章 洛陽石朗慘遭刖刑,長安石生驚慌西撤/259
第74 章 討郭權石虎斬郭敖,奪皇位李期殺李班/262
第75 章 稱天王石虎殺石弘,巡淮南石虎震東晉/265
第76 章 攻襄陽石遇戰桓宣,遷都城石虎尊高僧/268
第77 章 勤政事張駿徵西域,用佞臣李期荒朝政/271
第78 章 興土木腰斬成公段,稱天王怒殺太子邃/274
第79 章 慕容皝棘城建前燕,石季龍令支勝段遼/278
第80 章 入成都李壽貶李期,攻棘城後趙戰前燕/283
第81 章 石季龍鄴城殺石廣,慕容恪設伏敗麻鞦/287
第82 章 東晉蔡謨縱論北伐,後趙夔安南徵荊揚/290
第83 章 悅綰寡兵擊退李農,燕王施計營救阿乾/294
第84 章 李壽自大閱兵成都,前燕奇兵襲擾幽冀/297
第85 章 漢涼二國怠慢石虎,前燕劉翔巧說東晉/300
第86 章 行酷政李壽見亡魂,剋丸都前燕勝高麗/303
第87 章 石季龍窮兵徵東晉,慕容儁快騎攻代國/306
第88 章 滅宇文燕王毒兄長,亂國政石宣斬王波/309
第89 章 慕容皝虛心納諫言,慕容儁韆裏剋夫馀/313
第90 章 庾翼北伐不敵李羆,石虎暴政拉殺逯明/316
第91 章 設三州張駿治前涼,戰廣武謝艾襲麻鞦/320
第92章行無道李勢殺忠臣,陷成都桓溫滅成漢/324
第93章麻鞦枹罕連遭敗績,謝艾奇兵再敗麻鞦/329
第94章寵皇子石季龍斂財,謀王爵張重華荒政/332
第95章石宣密謀刺死石韜,石虎酷刑殺害石宣/335
第96章立太子石虎即帝位,平梁犢石斌立戰功/339
第97章害石斌劉後擅朝權,奪皇位石遵貶石世/342
第98章抗北伐石遵用騎兵,殺石遵石鑒登帝位/346
第99章謀害石閔石鑒遭睏,誅殺石鑒李閔稱尊/349
第100章即帝位石祗討冉閔,誅石祗冉魏亡後趙/353

精彩書摘

  第28章陳元達鎖腰諫劉聰,石世龍遇霧殺祁弘
  公元313年正月一日,漢趙皇帝劉聰在都城平陽南宮光極殿大宴群臣。宴會之上,劉聰命晉懷帝司馬熾身著平民衣服,手提酒壺,在筵席之間勸酒。晉懷帝司馬熾不敢拒絕。光極殿上,漢趙君臣均笑得前俯後仰。突然席間傳來哭泣之聲,且聲音越來越大。劉聰非常憤怒,尋聲望去,原來是與晉懷帝司馬熾一同被俘的光祿大夫庾瑉、王俊等,不堪故主受此侮辱,悲憤異常,失聲痛哭。劉聰滿臉怒色,卻未作聲,但光極殿上有人已看在眼裏。數日後的一次朝會,有人嚮劉聰奏報,說庾瑉、王俊等暗與晉朝並州刺史劉琨相通,陰謀獻齣平陽。二月一日,劉聰下令殺掉庾瑉、王俊等晉朝被俘臣屬十餘人,三十歲的晉懷帝司馬熾也被賜酒毒死。劉聰還收迴賞賜給司馬熾的小劉貴人。晉懷帝司馬熾被殺後,劉聰為錶慶賀,還大赦天下。
  二月二十九日,劉聰的生母張太後去世,謚號光獻皇後,劉聰的皇後張徽光不勝悲痛,數日後竟也去世,謚號武孝皇後。對於太後、皇後去世,劉聰不免悲痛數日,很快就按己意願,將寵愛萬分的貴嬪劉娥立為皇後。不僅如此,劉聰還下令給皇後劉娥興建一座凰儀殿。豈料這一決定得到廷尉陳元達的勸阻。
  陳元達是匈奴五部中的北部人,於公元304年劉淵稱王左國城時被召,先任黃門侍郎,後任廷尉,九年來沒有故事記載。劉聰登基以來,喜好女色,不務政事,太尉王彰曾冒死進諫,豈料王彰於二月底去世,終於引齣陳元達的故事來。陳元達聽說皇帝劉聰要為皇後劉娥興建凰儀殿,非常反感,連忙上書勸止。《晉書》詳細記載瞭陳元達的奏書內容,全文如下:
  臣聞古之聖王愛國如傢,故皇天亦祐之如子。夫天生蒸民而樹之君者,使為之父母以刑賞之,不欲使殿屎黎元而蕩逸一人。晉氏暗虐,視百姓如草芥,故上天剿絕其祚。乃眷皇漢,蒼生引領息肩,懷更蘇之望有日矣。我高祖光文皇帝靖言惟茲,痛心疾首,故身衣大布,居不重茵;先皇後嬪服無綺彩。重逆群臣之請,故建南北宮焉。今光極之前,足以朝群後,饗萬國矣;昭德溫明以後,足可以容六宮,列十二等矣。陛下龍興以來,外殄二京不世之寇,內興殿觀四十餘所,重之以飢饉疾疫,死亡相屬,兵疲於外,人怨於內,為之父母固若是乎!伏聞詔旨,將營凰儀,中宮新立,誠臣等樂為子來者也。竊以大難未夷,宮宇粗給,今之新營,尤實非宜。臣聞太宗承高祖之業,惠、呂息役之後,四海之富,天下之殷,尚以百金之費而輟露颱,曆代垂美,為不朽之跡。故能斷獄四百,擬於成康。陛下之所有,不過太宗二郡地耳,戰守之所備者,豈僅匈奴南越而已哉!孝文之廣,思費如彼;陛下之狹,欲損如此。愚臣所以敢昧死犯顔色,冒不測之禍者也。
  《資治通鑒》關於陳元達勸諫內容中還有這樣一段:今有晉遺類,西據關中,南擅江錶;李雄奄有巴、蜀;王浚、劉琨窺窬肘腋;石勒、曹嶷貢稟漸疏;陛下釋此不憂,乃更為中宮作殿,豈目前之所急乎!
  從史書記述的陳元達奏書內容來看,陳元達不僅引述古之帝王勸諫劉聰要節儉,103還分析瞭漢趙當前所處嚴峻形勢。從分析中可以看齣,襄國的石勒、青州的曹嶷進貢越來越少,已有脫離漢趙的苗頭。但是劉聰並不接受陳元達的勸告,反而勃然大怒道:“朕身為天子,不過欲建一座宮殿,還要問你陳元達嗎?不殺陳元達,朕的宮殿建不成。”劉聰喝令左右侍衛:“把陳元達斬首,將他的妻兒一同問斬街市,朕要讓他們這群鼠輩同死一穴。”當時劉聰正在逍遙園的李中堂中,陳元達已用鐵鏈綁在腰際,鎖在堂外的一棵樹上。陳元達聽到劉聰下令要殺他,連忙大聲叫喊:“臣所進言,全是國傢大計,陛下卻要殺臣。如果死者有知,臣要上訴陛下於天,下訴陛下於先帝。臣能夠與龍逢、比乾同遊於地下足矣。不知陛下是何種君主啊?”左右侍衛想把陳元達拉去斬首,卻拉不動。劉聰獲知後,更為動怒。司徒任顗、尚書令硃紀、左僕射範隆及驃騎大將軍河間王劉易一起嚮劉聰跪勸,額頭撞到地麵,血流滿麵道:“陳元達是先帝賞識之能臣,開國之初即為官宮廷。陳元達忠心耿耿,事無不言。不似臣等隻會保持俸祿,苟且偷安,每當看到他,臣等都感到慚愧。陳元達此次上書雖然有些狂妄,但不免直率,懇請陛下包容。如因進言規勸而殺重臣,不知後人將如何評論陛下?”劉聰聽後不再言語。時正在後堂的皇後劉娥聽聞此事,連忙派人悄悄令左右侍衛暫緩用刑。劉娥則親手擬寫奏章,讓人呈給劉聰。奏章全文如下:
  伏聞將為妾營殿,今昭德足居,凰儀非急。四海未一,禍難猶繁,動須人力資財,尤宜慎之。廷尉之言,國傢大政。夫忠臣之諫,豈為身哉?帝王距之,亦非顧身也。妾仰謂陛下上尋明君納諫之昌,下忿暗主距諫之禍,宜賞廷尉以美爵,酬廷尉以列土,如何不惟不納,而反欲誅之?陛下此怒由妾而起,廷尉之禍由妾而招,人怨國疲,咎歸於妾,距諫害忠,亦妾之由。自古敗國喪傢,未始不由婦人者也。妾每覽古事,忿之忘食,何意今日妾自為之?後人之觀妾,亦猶妾之視前人也,復何麵目仰侍巾櫛?請歸死此堂,以塞陛下誤惑之過。
  劉聰閱罷,大驚失色。司徒任顗等仍跪在地上,叩頭哭泣,不停懇求。劉聰慢慢言道:“朕近日患有風疾,喜怒無常,不能剋製。元達實乃忠臣,朕一時糊塗,竟讓眾卿叩破頭顱,朕甚感慚愧。”劉聰命任顗等起身,戴上官帽,穿上木屐,到光極殿上坐下。劉聰又命人把陳元達請到光極殿,把劉娥的奏章給陳元達閱看。劉聰說道:“外有卿這樣的人在輔佐朕,內有皇後這樣的人在幫助朕,朕還有什麼憂慮呢?”劉聰下旨分彆按照等級,賞賜給任顗等榖米、綢緞。劉聰還把逍遙園改名為納賢園,把李中堂改名愧賢堂。劉聰笑對陳元達說道:“應該是卿懼朕,現在反而是朕懼卿瞭。”
  話說公元312年十二月,襄國(河北省邢颱市)一戰,漢趙鎮東大將軍石勒計降段末柸,從此與遼西段氏鮮卑暗中結好。督護王昌返迴幽州嚮王浚稟告瞭南下進擊襄國的情況,王浚非常生氣。此時正好名將祁弘返迴幽州來見,見王浚麵有不悅,忙問道:“刺史何故不悅?”王浚道:“此次王昌與段傢鮮卑南下攻打襄國石勒,不想段傢鮮卑投靠石勒,先行退兵,緻使此次用兵無功而返。”祁弘憤然道:“刺史不必憂愁,攻打石勒,何需段傢鮮卑,我欲再次領兵南下,此舉定要踏破襄國城,生擒石勒!”王浚怒氣全消,大喜道:“祁將軍領兵南下,我無憂矣。”
  不說祁弘領兵南下,且說襄國城裏的石勒獲報幽州刺史王浚又派名將祁弘來攻襄國,非常驚慌,忙與眾將商議對策。石勒並不言語,但麵有愁容。將領孔萇高聲叫道:“我等在襄國,早晚與幽州一戰,祁弘今日到來,就今日開戰,何懼之有?”左長史張敬非常擔憂道:“我等雖然計降段末柸,與段傢鮮卑結好,但幽州王浚不會就此罷休。現今襄國城池尚未加固,祁弘來攻,如何是好?”十八歲的石虎也請戰道:“幽州祁弘果真如此可懼嗎?請叔父給我一支兵馬,我欲北上迎戰祁弘。”王陽、夔安、支雄、桃豹、逯明、郭敖、劉徵等齊聲道:“我等十八騎須齊心協力,共戰祁弘,不怕祁弘不敗。”石會、張伏利度也一齊道:“共戰祁弘怎能少瞭我等?”石勒見各將領士氣高漲,終於麵露笑容,但仍不言語,轉身麵對右長史張賓。張賓馬上接言道:“祁弘再勇,不敵雙拳,但仍須天時地利,方可萬無一失。”石勒這時纔笑道:“右侯之言正閤我意,願聞右侯之天時地利。”張賓繼續言道:“祁弘南下,誌在攻取襄國,現今我襄國城池尚不堅固,將軍不宜在襄國堅守。我以為將軍當率精銳兵馬東齣襄國,前往冀州廣宗(河北省威縣東),以此暫避祁弘兵鋒。我等到達廣宗,選一有利地勢,以待祁弘。如若天佑將軍,十數日中會有將軍期待之天時。”石勒采納張賓之策,挑選精銳兵馬萬人,交由石虎及孔萇、夔安、支雄、桃豹等將領分頭帶領,在石勒統領之下,從襄國東門齣發,前往廣宗。從襄國嚮東,百餘裏之地即到廣宗縣,石勒等即在野外選一有利地勢駐紮以待祁弘。
  再說幽州名將祁弘率領一支快馬騎兵,從幽州薊城(今北京市)齣發,不足十日即到達司州廣平郡境內。祁弘獲報石勒撤齣襄國,到達廣宗,以為石勒對其來攻一定非常驚恐。祁弘遂在襄國夜宿,決定第二日再嚮廣宗進發。第二日天明,祁弘見晨霧朦朧,數百尺之外尚可見物,遂下令快馬加鞭,奔襲廣宗。豈料一路上晨霧越來越濃,目視不及百尺。有將士請求停止進發,等待日頭高升,濃霧退去。祁弘求戰心切,不許停蹄。半個時辰之後,濃霧仍未散去,祁弘不明前路,竟誤入一塊窪地。正在極力探尋前路方嚮之時,突然霧中箭如飛蝗,待祁弘看清之時,早已身中數箭。祁弘下令迎戰,眾騎兵早已人人中箭,眾多將士已跌下馬來,亂作一團。祁弘奮力衝齣,身上又中數箭,祁弘已感疼痛難忍,差點跌下馬來。祁弘手持長槍,用力摺斷所中之箭,不想此時石虎、孔萇已率先殺到。祁弘竟能抖擻精神,招架二人。殺瞭三十餘閤,石虎、孔萇竟不能獲勝。此時夔安、支雄、桃豹等全部殺到,一齊圍戰祁弘,祁弘奮力迎戰,不想戰馬中箭多處,無力支撐,跌倒在地。祁弘遂躍下馬來,手持長槍繼續迎戰,又殺瞭三十餘閤,終因中箭失血過多,跌倒在地,無力再戰。
  ……

前言/序言

  1、十六國時期(公元304年—公元439年)的曆史紛繁復雜、人物眾多,但史料比較簡略。十六國時期比較長,沒有一個人也沒有一個國傢能夠曆時這麼久,所以故事就會缺乏連續性。如果將這135年分為三個階段,各45年左右,對應三部書,則正好有三個國傢在這三部中扮演瞭主角。2、本書為第一部,講述的是公元304年—公元439年的曆史故事。在這段時間裏,先後齣現的國傢有成漢、漢趙、後趙、前涼、前燕。這些國傢中,漢趙作為始亂中原者,終被後趙取代。後趙雄居中原,勢力最強;成漢固守巴蜀,前涼在河西走廊,前燕在東北遼東。在這一時期,後趙的石勒當為第一雄主,石虎雖然凶暴,但仍能維持後趙的霸主地位;成漢的李雄、前涼的張駿、前燕的慕容皝都是一方英雄人物,但終未能逐鹿中原。3、本書中的主綫國傢後趙主要講述石勒與石虎。石勒齣生低微,而且一字不識,其奮鬥過程一定比較睏難。同時,與石勒同時期的對手有晉朝的兩大名將:北有劉琨,南有祖逖,這兩位聞雞起舞的英雄,並沒有能夠對付得瞭石勒。此外,石勒同屬漢趙帝國內部還有王彌、劉曜這樣的厲害人物,也都一一被石勒解決。而王浚、段氏鮮卑、曹嶷則更不在話下,拓拔鮮卑的代國隻能到後趙作人質。再說石虎,石虎同期人物也不是等閑之輩:前涼有張駿、前燕有慕容皝,而石虎仍能維持後趙的霸主地位。

浩劫與新生:亂世中的權力角逐與民族融閤 本書聚焦於中國曆史上一個極為動蕩且充滿戲劇性的時期——“五鬍亂華”前夜至十六國初期的復雜圖景。它不直接敘述後趙石氏政權的崛起與興衰,而是以更宏大的視角,描繪瞭在西晉滅亡的巨大曆史真空下,北方大地如何被不同民族的勢力反復爭奪、洗牌與重塑的過程。 第一篇章:黃昏的帝都與破碎的江山 故事的開端,定格在洛陽城內腐朽與奢靡的晚期景象。司馬氏皇族的衰微,引發瞭權力核心的劇烈內鬥,八王之亂的餘波尚未平息,北方邊境的“化外之民”已然摩拳擦掌,覬覦中原的膏腴之地。 我們深入探討瞭那些被漢人史傢描繪為“蠻夷”的少數民族群體——匈奴、鮮卑、羯、氐、羌,他們在中原王朝的壓迫下積蓄瞭長久的不滿,並因內部社會結構的差異,對中原文化産生瞭復雜的愛恨交織的情感。重點描繪瞭早期幾個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如“永嘉之亂”的序幕,以及北方漢人社會在麵對空前災難時的驚慌、抵抗與潰散。 本書詳述瞭衣冠南渡的艱難曆程,不僅僅是精英階層的逃亡,更是中原文化在政治意義上的一次大撤退。南渡途中,無數的典籍、技藝與士族記憶如何在戰亂中失落,以及幸存者如何在江左地區艱難地重建“正統”的敘事框架。 第二篇章:關中與河洛的“鬍化”與“漢化”的拉鋸戰 在北方,權力呈現齣極度分散的狀態。本書詳細刻畫瞭早期幾個重要勢力的崛起與覆滅,它們是後來十六國格局的奠基石,但其本身也充滿瞭不確定性。 氐族的力量: 聚焦於關中平原,早期氐族部落的聚閤與分裂,以及他們如何在短暫的建國嘗試中,試圖吸收漢文化中的治理經驗,但往往因內部矛盾或外部軍事壓力而迅速瓦解。我們細緻描繪瞭氐族社會內部,從傳統的遊牧習慣到定居農業帶來的社會結構衝擊。 漢人地方勢力的掙紮: 在北方,許多漢人豪強和前朝遺臣試圖在混亂中自保,建立起半獨立的割據政權。他們往往依靠自身的軍事力量和過去的政治聲望,與周邊異族政權進行時而閤作、時而對抗的微妙平衡。這些政權(如漢趙初期的建立者劉氏傢族的早期活動,以及其他一些地方性反抗力量)的興衰,展示瞭在特定曆史節點,身份認同的模糊性。 鮮卑的擴張路徑: 描述瞭與石氏集團長期處於競爭態勢的鮮卑部落,他們如何從塞外逐步深入並控製部分河套地區。重點剖析瞭鮮卑內部不同支係間的政治聯姻、軍事結盟與敵對關係,這為日後更宏大的統一戰爭埋下瞭伏筆。 第三篇章:文化與信仰的熔爐 十六國時期並非單純的軍事衝突史,更是一場深刻的文化交融實驗。本書深入探討瞭宗教和意識形態在權力鞏固中的作用。 佛教的傳播與本土化: 在北方,佛教得到瞭空前的傳播機會,這與許多統治者(包括非漢族統治者)希望通過超越民族和血緣的信仰體係來凝聚人民有關。本書分析瞭不同民族的統治者如何利用佛教的教義來為自己的統治閤法化,以及本土漢傳佛教人士如何應對這種“外來”宗教的挑戰與融閤。 儒學與法傢的再現: 盡管戰火連綿,但儒傢經典和法傢製度的遺産並未完全消失。許多異族統治者深知,要統治廣闊的漢族人口,必須重新引入這些治理工具。本書描繪瞭那些在亂世中堅持傳承漢文化典籍的學者和官員,以及他們如何與新的統治者周鏇,以文化的力量影響政治走嚮。 民族間的誤解與學習: 細緻入微地描繪瞭不同民族在日常生活、軍事戰術、服飾習俗上的相互滲透。這不是一個單嚮度的“教化”過程,而是充滿瞭摩擦、模仿、抵觸與吸收的動態過程。例如,漢人學習異族的騎射技巧,而異族則學習漢人的屯田製度和文書管理。 第四篇章:權力結構的重塑與新秩序的醞釀 本書的最終部分,將目光投嚮瞭權力運作的微觀層麵。在缺乏穩定中央權威的背景下,軍隊、傢族、宗族和地方豪強如何成為實際的權力支柱。 軍事集團的形成: 分析瞭早期軍事領袖如何將部落武裝、雇傭兵和降附的漢人士兵結閤起來,形成具有高度忠誠度但同時也極不穩定的軍事機器。這些集團往往因為領導人個人的魅力和軍事勝利而凝聚,一旦失敗或領導人身亡,集團便會立刻土崩瓦解。 地方治理的碎片化: 詳述瞭在不同政權交替中,基層民眾的生活狀態。賦稅的徵收、徭役的承擔、人身安全感的缺失,以及在這種背景下,地方宗族勢力如何填補瞭國傢權力的真空,成為維係地方社會的基本單元。 總體而言,本書試圖提供一個多維度的視角,理解在十六國這個“民族大遷徙”和“帝國重建”的前夜,北方大地是如何在一片廢墟之上,孕育齣下一輪統一的可能。它關注的是廣闊的曆史背景、復雜的文化互動,以及個體在宏大曆史車輪下的掙紮與適應。

用戶評價

評分

這部小說讓我對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有瞭全新的認識。作者似乎花瞭大量筆墨去刻畫那些在曆史洪流中掙紮求存的個體命運,而不僅僅是聚焦於宏大的戰爭場麵。讀完後,我腦海中浮現的不是冰冷的史實記載,而是鮮活的人物群像——他們有理想,有恐懼,有愛恨,他們的選擇深刻地影響瞭那個時代的走嚮。特彆是在描繪權力鬥爭的細節上,那種陰謀詭譎、爾虞我詐的氛圍被營造得淋灕盡緻,讓人不禁為書中人物的命運捏一把汗。書中對不同文化背景和民族關係的探討也十分深刻,展現瞭那個時代復雜多元的社會風貌。敘事節奏張弛有度,高潮迭起,引人入勝,仿佛身臨其境地參與瞭那段曆史的進程。我期待著後續的篇章能繼續揭示更多曆史的隱秘角落和人性的復雜層麵。

評分

這本書的文字功力著實令人稱道,遣詞造句間透著一股沉穩而富有張力的力量。作者似乎深諳曆史的厚重感,筆觸細膩到足以勾勒齣那個時代特有的氣息和質感。我尤其欣賞其中對戰爭場麵描寫的不落俗套,它不是簡單的武力對撞,而是融入瞭戰略布局、後勤補給乃至士氣變化等諸多維度的考量。那種大軍壓境、劍拔弩張的緊張感,即便是通過文字也清晰可辨。更難得的是,在描述那些權力核心的對話時,那種字斟句酌、暗藏機鋒的較量,比真刀真槍的廝殺更讓人感到驚心動魄。閱讀體驗非常流暢,情節的推進既有曆史的必然性,又不乏人物主觀能動性的精彩發揮,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地思考:“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做?”這種代入感是很多曆史題材作品難以企及的。

評分

這部作品的敘事視角非常獨特,它沒有采取傳統史詩的宏大敘事,反而更傾嚮於從多個關鍵人物的內心世界齣發,去摺射齣那個時代巨大的變革。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細節的捕捉,無論是對當時服飾、禮儀的考究,還是對不同地域風俗的描寫,都顯得非常考究和真實,極大地增強瞭作品的曆史質感。這種沉浸式的體驗讓我對那個充滿動蕩與重建的時期産生瞭更深層次的情感共鳴。閱讀過程中,我經常會因為某個角色的命運感到唏噓或振奮,這說明作者在塑造人物情感深度上取得瞭巨大的成功。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反復閱讀的佳作,它用生動的筆觸為我們重現瞭一段波譎雲詭的曆史畫捲。

評分

閱讀此書,我感到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精密運轉的棋局之中。每一方勢力都像是棋盤上重要的棋子,每一步行動都關乎全局的成敗。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其對戰略層麵的深度挖掘。它不僅僅關注誰贏瞭誰輸瞭,更重要的是“為什麼”會這樣贏或輸。作者對軍事學說、政治博弈的理解顯然十分透徹,並將這些復雜的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引人入勝的故事綫中,使得即便是對軍事不太瞭解的讀者也能領略其中的精妙之處。書中的人物刻畫立體飽滿,即便是配角也有其存在的價值和光芒,共同構成瞭那個時代群星璀璨的群像。讀完後,留下的不僅僅是故事的記憶,更是對那個時代政治哲學和生存智慧的深刻反思。

評分

說實話,一開始我隻是抱著瞭解曆史背景的心態開始閱讀的,沒想到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預期。它不是一本枯燥的史書復述,而是一部充滿生命力的敘事詩篇。作者似乎擁有一種魔力,能將那些看似遙遠的古代人物拉到眼前,讓你清晰地看到他們的決策背後的動機和掙紮。書中對於各方勢力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網的梳理,簡直是一門藝術——沒有絕對的好人或壞人,隻有在特定環境下為瞭生存和野心而做齣選擇的個體。那種曆史的宿命感和個體的抗爭交織在一起,營造齣一種既悲壯又熱烈的氛圍。我非常喜歡作者在關鍵轉摺點上留下的懸念處理方式,讓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到下一頁,去探尋真相和接下來的變局。

評分

京東英明神武 一統電商江湖

評分

很好

評分

書還行。

評分

京東英明神武 一統電商江湖

評分

書還行。

評分

書還行。

評分

書還行。

評分

不錯

評分

書還行。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