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網絡應用與信息檢索(21世紀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實用規劃教材)
原價:29.50元
作者:郭愛章
齣版社:清華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302278931
字數:413000
頁碼:25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網絡應用與信息檢索是一門麵嚮多學科專業的公共課程,目的在於培養大學生掌握現代信息檢索技術,快速、準確、有效地獲取所需信息資源,培養良好的信息素養。為高校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奠定基礎。
《網絡應用與信息檢索》共10章,分為網絡技術基礎、互聯網信息利用、文獻信息檢索與利用3個部分。網絡技術基礎介紹瞭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inter基礎知識及應用;互聯網信息利用介紹瞭網絡搜索引擎,互聯網特殊資源的使用;文獻信息檢索與利用介紹瞭文獻信息概論,信息檢索的基本知識,中文常用數字資源,外文常用數字資源,特種文獻的檢索等內容。
《網絡應用與信息檢索》主要滿足當前高等學校計算機公共課教學的要求,既可以作為高等學校各學科專業本科生信息檢索課程的教材,也可以作為科研人員信息檢索方麵的參考書。
目錄
第1部分 網絡技術基礎
第1章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
1.1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階段
1.2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功能及分類
1.3 計算機網絡的應用
1.4 未來的網絡發展趨勢
思考題
第2章 inter基礎知識
2.1 局域網
2.2 廣域網
2.3 inter的接入方式
2.4 inter的一些重要概念
2.5 網絡安全
2.6 本章實訓
思考題
第3章 inter的應用
3.1 ie瀏覽器
3.2 電子郵件
3.3 新聞組的使用
3.4 bbs與網上論壇的使用
3.5 即時通信
3.6 博客、播客、微博的使用
思考題
第2部分 互聯網信息利用
第4章 網絡搜索引擎
4.1 計算機檢索基本方法
4.2 搜索引擎的定義和分類
4.3 工作原理
4.4 搜索引擎組成
4.5 搜索引擎使用
4.6 免費學術搜索引擎的使用
思考題
第5章 互聯網特殊資源的使用
第3部分 文獻信息檢索與利用
第6章 文獻信息概論
第7章 信息檢索的基本知識
第8章 中文常用數字資源
第9章 外文常用數字資源
第10章 特種文獻的檢索
附錄a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簡錶
附錄b 美國《化學文摘》編排格式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必須承認,我對曆史研究的涉獵並不算深,這本書的齣現,幾乎重塑瞭我對那個特定曆史時期的認知框架。它非常巧妙地避開瞭許多老生常談的敘事陷阱,而是將焦點投嚮瞭那些長期被忽視的社會群體和地方性的抵抗運動,這種“自下而上”的視角轉換,極大地豐富瞭曆史的維度。作者對不同政治派係內部思想路綫的辨析尤其精準,那種對意識形態細微差彆的敏銳捕捉,體現瞭極高的學術素養。整本書的結構組織如同精密的鍾錶,每一個齒輪——無論是外交政策、軍事行動還是文化思潮——都緊密咬閤,共同驅動著曆史的洪流嚮前。讀罷掩捲,我有一種被知識充盈的踏實感。
評分這部曆史巨著,以其宏大的敘事結構和對細節的精妙把握,將一個世紀風雲變幻的畫捲徐徐展開,讓人仿佛置身於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作者的筆觸細膩入微,對那些曆史轉摺點的關鍵人物的心理刻畫尤為深刻,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禁為他們的抉擇感到唏噓。我尤其欣賞它對不同曆史階段社會思潮變遷的梳理,那種層層遞進、水到渠成的論證,讓人對那個時代復雜糾葛的社會背景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無論是宏觀的政治博弈,還是微觀的民間生活圖景,都被描繪得栩栩如生,使得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堆砌,而是一部有血有肉的生動史詩。它沒有簡單地將曆史人物臉譜化,而是展現瞭他們的復雜性和局限性,這種客觀而又富有同理心的敘事方式,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深度和價值。
評分坦率地說,我拿起這本書時,其實是對那段沉重曆史抱有一種敬畏甚至畏懼的態度,生怕麵對的是枯燥的年代紀事和密密麻麻的條文。然而,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感極強,猶如一部精心剪輯的紀錄片,總能在關鍵時刻拉近鏡頭,聚焦於那些決定曆史走嚮的瞬間。它對社會經濟結構變動對政治格局影響的分析,邏輯鏈條清晰得令人拍案叫絕。我特彆喜歡作者在論述重大事件時,穿插引用的那些當時的新聞報道和私人信件,這些一手資料像是為厚重的曆史濛上瞭一層鮮活的時代氣息,讓讀者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曆史的“溫度”。對於那些曾經模糊不清的事件脈絡,通過這本書的梳理,仿佛有撥雲見日之感,許多睏惑已久的疑問都得到瞭令人信服的解答。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功底簡直令人嘆為觀止,它不像傳統的學術著作那樣刻闆僵硬,反而充滿瞭文學性的張力。作者在描述那些充滿悲劇色彩的衝突場麵時,情感的剋製與力量的迸發達到瞭完美的平衡,讀來令人動容卻又不至於過度煽情。它在處理那些充滿爭議性的話題時,展現齣瞭一種罕有的智識勇氣,敢於挑戰既有的某些定論,並提供瞭紮實可靠的證據支持。這種既有深度又有溫度的寫作風格,使得原本可能讓人望而卻步的曆史題材,變得引人入勝。看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那段歲月的理解不再是碎片化的知識點,而是一個完整的、可以進行批判性思考的知識體係。
評分讀完此書,我最深刻的感受是曆史的復雜性得到瞭充分的尊重和展現。它沒有提供一個簡單的“好人”與“壞人”的二元對立敘事,而是深入剖析瞭在巨大曆史壓力下,精英階層和普通民眾所麵臨的艱難抉擇。作者對外部世界對本國曆史進程影響的論述尤其精彩,那種國際關係交織影響的復雜圖景,描繪得絲絲入扣。行文之間,處處透露著嚴謹的考據精神,引用的史料來源之廣博,令人贊嘆。它成功地將宏大的曆史敘事與微觀的個體命運交織在一起,讀起來既有史詩的磅礴,又不失人性的溫情,是一部值得反復研讀的佳作。
評分很經典,很好
評分書不錯,以為很厚,很薄的一本書。很早就聽過這本書!
評分書不錯,以為很厚,很薄的一本書。很早就聽過這本書!
評分很經典,很好
評分很經典,很好
評分舊書來的
評分書不錯,以為很厚,很薄的一本書。很早就聽過這本書!
評分舊書來的
評分書不錯,以為很厚,很薄的一本書。很早就聽過這本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