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書,讀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卻像一目見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隱於無形。本書是季羨林先生於2006年親自授權、審定的經典暢銷書,集中精選瞭季羨林先生談人生智慧的文章。季羨林先生愈行愈遠,而他的人生智慧對讀者的影響卻愈久彌深。
季羨林(1911—2009),山東清平人。1930年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係。1935年入德國哥廷根大學主修印度學,先後掌握瞭梵文、巴利文、佛教混閤梵文、吐火羅文等古代語言。1946年迴國,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主持創辦東方語言文學係。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1978年後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務。
季羨林先生是中國著名的文學傢、語言學傢、教育傢、社會活動傢、翻譯傢和散文傢。學術研究領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語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羅文譯釋、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較文學、文藝理論、東方文化、敦煌學等,範圍之廣,國內外罕見。
第一章·不完滿纔是人生/1
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纔是人生。……這是一個“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瞭解其中的意義,對己對人都有好處。對己,可以不煩不躁;對人,可以互相諒解。這會大大有利於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
人生/2
再談人生/5
三論人生/8
人生漫談/11
人生之美/17
漫談人生的意義和價值/20
人生小品/23
禪趣人生/28
不完滿纔是人生/33
人間第一愛/36
第二章·做人與處世/39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必須處理好三個關係:第一,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第二,人與人的關係,包括傢庭關係在內;第三,個人心中思想和感情矛盾與和諧的關係。這三個關係,如果能處理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則,生活就有苦惱。
談禮貌/40
滿招損,謙受益/43
謙虛與虛僞/46
容忍/49
知足知不足/51
有為有不為/54
對待不同意見的態度/57
毀譽/59
糊塗一點瀟灑一點/62
難得糊塗/65
做人與處世/68
牽就與適應/71
三思而行/74
目中無人/77
忘/80
漫談消費/86
論朋友/91
第三章·我們麵對的現實/95
所謂“當時”者,指人生過去的某一個階段。處在這個階段中時,覺得日子也不過如此,是很尋常的。過瞭十幾二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迴頭一看,當時實在有不尋常者在。……我們麵對的現實,多種多樣,很難一一列舉。現在我隻談兩個:第一,生活的現實;第二,學術研究的現實。
希望在你們身上/96
一寸光陰不可輕/99
成功/102
當時隻道是尋常/105
開捲有益/108
走運與倒黴/111
緣分與命運/114
隔膜/117
壞人/120
傻瓜/123
用曆史的眼光看待一切問題/126
勤奮、天纔(纔能)與機遇/129
我們麵對的現實/131
論恐懼/135
論壓力/138
第四章·我寫我/141
我這一生,同彆人差不多,陽關大道,獨木小橋,都走過跨過。坎坎坷坷,彎彎麯麯,一路走瞭過來。我不能不承認,我運氣不錯,所得到的成功,所獲得的虛名,都有點名不副實。在另一方麵,我的倒黴也有非常人所可得者。在那駭人聽聞的所謂什麼“大革命”中,因為敢於仗義執言,幾乎把老命賠上。皮肉之苦也是永世難忘的。
我寫我/142
我的心是一麵鏡子/145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學/181
我害怕“天纔”/187
衣著的款式/190
第五章·長壽之道/193
我已經到瞭望九之年,可謂長壽矣。因此經常有人嚮我詢問長壽之道,養生之術。我敬謹答曰:“養生無術是有術。”……如果非要我講齣一個秘訣不行的話,那麼我的秘訣就是:韆萬不要讓腦筋懶惰,腦筋要永遠不停地思考問題。
養生無術是有術/194
談老/197
老年(一)/199
老年(二)/201
老年(三)/204
談老年(一)/207
談老年(二)/210
談老年(三)/213
老年十忌/216
老年四“得”/235
老馬識途/238
長生不老/241
長壽之道/244
再談人生
人生這樣一個變化莫測的萬花筒,用韆把字來談,是談不清楚的,所以來一個“再談”。
這一迴我想集中談一下人性的問題。
大傢知道,中國哲學史上,有一個不大不小的爭論問題:人是性善,還是性惡?這兩個提法都源於儒傢。孟子主性善,而荀子主性惡。爭論瞭幾韆年,也沒有爭論齣一個名堂來。
記得魯迅先生說過:“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記錯瞭,由我負責)這同中國古代一句有名的話,精神完全是一緻的:“食色,性也。”食是為瞭解決生存和溫飽的問題,色是為瞭解決發展問題,也就是所謂傳宗接代。
我看,這不僅僅是人的本性,而且是一切動植物的本性。試放眼觀看大韆世界,林林總總,哪一個動植物不具備上述三個本能?動物姑且不談,隻拿距離人類更遠的植物來說,“桃李無言”,它們不但不能行動,連發聲也發不齣來。然而,它們求生存和發展的欲望,卻錶現得淋灕盡緻。桃李等結甜果子的植物,為什麼結甜果子呢?無非是想讓人和其他能行動的動物吃瞭甜果子把核帶到遠的或近的其他地方,落在地上,生入土中,能發芽、開花、結果,達到發展,即傳宗接代的目的。
你再觀察,一棵小草或其他植物,生在石頭縫中,或者甚至被壓在石頭塊下,缺水少光,但是它們卻以令人震驚得目瞪口呆的毅力,衝破瞭身上的重壓,彎彎麯麯地、忍辱負重地長瞭齣來,由細弱變為強硬,由一根細苗甚至變成一棵大樹,再作為一個獨立體,繼續頑強地實現那三種本性。“下自成蹊”,就是“無言”的結果吧。
你還可以觀察,世界上任何動植物,如果放縱地任其發揮自己的本性,則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哪一種動植物也能長滿、塞滿我們生存的這一個小小的星球。那些已絕種或現在瀕臨絕種的動植物,屬於另一個範疇,另有其原因,我以後還會談到。
那麼,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哪一種動植物——包括萬物之靈的人類在內——能塞滿瞭地球呢?
在這裏,我要引老子的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造化小兒——誰也不知道,他究竟有沒有?他究竟是什麼樣子?我不信什麼上帝,什麼天老爺,什麼大梵天,宇宙間沒有他們存在的地方。
但是,冥冥中似乎應該有這一類的東西,是他或它巧妙計算,不讓動植物的本性光閤得逞。
1996年11月12日
三論人生
上一篇《再論》戛然而止,顯然沒有能把話說完,所以再來一篇《三論》。
造化小兒對禽獸和人類似乎有點區彆對待的意思。它給你生存的本能,同時又遏製這種本能,方法或者手法頗多。製造一個對立麵似乎就是手法之一,比如製造瞭老鼠,又製造它的天敵——貓。
對於人類,它似乎有點優待。它先賦予人類思想(動物有沒有思想和言語是一個有爭論的問題),又賦予人類良知良能。關於人類本性,我在上麵已經談到。我不大相信什麼良知,什麼“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我又無從反駁。古人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幾希”者,極少極少之謂也。即使是極少極少,總還是有的。我個人鬍思亂想,我覺得,在對待生物的生存、溫飽、發展的本能的態度上,就存在著一點點“幾希”。
我們觀察,老虎、獅子等猛獸,餓瞭就要吃彆的動物,包括人在內。它們絕沒有什麼惻隱之心,絕沒有什麼良知。吃的時候,它們也絕不會像人吃人的時候那樣,有時還會捏造一些我必須吃你的道理,做好“思想工作”。它們隻是吃開瞭,吃飽為止。人類則有所不同。人與人當然也不會完全一樣。有的人確實能夠遏製自己的求生本能,錶現齣一定的良知和一定的惻隱之心。古往今來的許多仁人誌士,都是這方麵的好榜樣。他們為什麼能為國捐軀?為什麼能為瞭救彆人而犧牲自己的性命?魯迅先生所說的“中國的脊梁”,就是這樣的人。孟子所謂的“浩然之氣”,隻有這樣的人能有。禽獸中是決不會有什麼“脊梁”,有什麼“浩然之氣”的,這就叫做“幾希”。
但是人也不能一概而論,有的人能夠做到,有的人就做不到。像曹操說:“寜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他怎能做到這一步呢?
說到這裏,就涉及倫理道德問題。我沒有研究過倫理學,不知道怎樣給道德下定義。我認為,能為國傢、為人民、為他人著想而遏製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夠百分之六十為他人著想,百分之四十為自己著想,他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為他人著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謂“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是絕無僅有。反之,為自己著想而不為他人著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壞。到瞭曹操那樣,就算是壞到瞭頂。毫不利人、專門利己的人,普天之下倒是不老少的。說這話,有點泄氣。無奈這是事實,我有什麼辦法?
1996年11月13日
盡管還沒來得及細讀《季羨林談人生》的章節內容,但僅憑書名和作者的聲望,就足以讓我對這本書充滿期待。季羨林先生,他的名字本身就承載著一種厚重的曆史感和文化底蘊。我預感,在這本書中,他不會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人生哲理,而是會以一種極其溫和、極其真誠的態度,將他的人生感悟娓娓道來。或許,他會講述他如何看待年齡的增長,如何麵對歲月的流逝,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不平凡的意義。我特彆期待,他能夠分享一些關於如何與人和諧相處,如何保持內心的寜靜,以及如何看待“名利”等人生重要課題的觀點。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次與智者隔空對話的寶貴機會,一次洗滌心靈、重塑自我的契機。我渴望在這本書中,尋找到通往內心平靜的路徑,獲得麵對生活挑戰的智慧。
評分《季羨林談人生》這個書名,就如同一個溫潤的邀請,將我帶入對人生更深層次的思考。我還沒來得及翻閱具體篇章,但對於季羨林先生的崇敬,已經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好奇與期待。我深信,這位大師的人生智慧,一定能夠為我帶來啓迪。想象一下,他會用怎樣平實而又深刻的語言,去闡述他對生死的理解,對幸福的定義,對人生意義的追尋。也許,他會分享他在逆境中如何保持樂觀,在順境中如何保持謙遜。也許,他會講述他如何看待教育,如何看待傳承,如何看待中國文化的未來。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是一次閱讀,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精神的滋養。我期待著,能從季老的筆觸中,感受到歲月的沉澱,領悟到人生的真諦,從而更好地去生活,去感受,去擁抱這個世界。
評分尚未展開閱讀,但《季羨林談人生》這個書名就已經勾起瞭我對於人生諸多疑問的思考。季羨林先生,他的學術成就斐然,他的為人處世更是被後人傳頌。我想象著,在本書中,他一定不會空談理論,而是會結閤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曆,從童年時代的懵懂,到青年時代的求索,再到中年時代的沉澱,直至老年時代的豁達,細緻入微地剖析人生中的悲歡離閤、跌宕起伏。或許,他會談到求學之路的艱辛,談到治學之道的嚴謹,談到麵對逆境時的堅韌,談到人生中的得失與取捨。我尤其好奇,在他這樣一位集傳統文化與現代思想於一身的大傢眼中,究竟是怎樣看待“成功”與“失敗”,是怎樣理解“幸福”與“痛苦”,是怎樣把握“順境”與“逆境”的。這本書,我相信絕非一本簡單的說教,而更像是一碗陳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越品越能體會齣其中的甘醇與厚重。
評分《季羨林談人生》這部作品,單看名字就讓人心生嚮往。季羨林先生,他不僅僅是一位學者,更是一位智者,一位在人生長河中留下瞭深刻足跡的先行者。我尚未閱讀具體內容,但憑藉對先生的瞭解,我可以想象,在這本書裏,他定然會以一種極其樸實而又充滿智慧的方式,去講述他對於人生方方麵麵的看法。也許,他會分享他年輕時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探索,也許,他會講述在異國他鄉求學的思鄉之情,也許,他會袒露在戰爭年代的艱難歲月裏,他是如何保持樂觀與堅韌。我相信,他的話語中不會有華麗的辭藻,卻會飽含著真摯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這本書,對於我而言,不僅僅是閱讀,更是一種學習,一種汲取人生智慧、提升人生境界的機會。我期待著,能從季老的字裏行間,找到麵對生活睏惑的答案,獲得前行的力量。
評分翻開這本《季羨林談人生》,仿佛瞬間被拉入一個溫潤而深邃的知識殿堂。盡管書本內容本身尚未深入閱讀,但僅僅從書名和作者的聲名,就已經能預感到其中蘊藏的智慧光芒。季羨林先生,這位享譽世界的國學大師,他的名字本身就代錶著一種人格的魅力和思想的高度。想象一下,他將如何以他那特有的、飽含人生閱曆的語言,去剖析人生的種種況味,去闡釋生命的意義,去揭示那些隱藏在平凡日子裏的哲理。我的內心充滿瞭期待,期待著在這本書中,能夠找到指引迷茫的燈塔,能夠獲得麵對挑戰的勇氣,更期待著能在大師的引領下,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軌跡,去發現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去領悟那些深藏的智慧。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一次與智者的靈魂交流。我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其中,讓季老的思想滌蕩我的心靈,讓他的智慧滋養我的生命。
評分很好,給人很多啓發,快遞很給力,師傅態度很好!
評分還可以,有點輕
評分就像是一個老者和你聊天,話傢常。
評分一直信賴京東,傢裏日常用品都在京東買。希望京東越做越好!
評分不然啊誇他樂拉人他倆聚聚是開塞露不順路聚餐
評分非常好,正在讀
評分大師的思想正在慢慢領悟
評分送貨非常快,大師的書,很有哲理,留著慢慢看
評分十個字十個字十個字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