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國學基礎,中國漢字內容豐富,含義更加豐富。每個字裏都有著有趣的由來和演變,也蘊藏著無數生動而優美的故事。讓孩子通過每一個漢字來瞭解中國的文化,是個既生動又有趣的過程。孩子們更容易接受,印象也更加深刻。
陳廣濤,從事圖書編輯創作工作多年,參與創作中韓兩國繪本類項目不計其數,有豐富的童書創作經驗,目前參與一些國內的原創項目。
木
草木皆兵
天
杞人憂天
人
先發製人
日
一日韆裏
月
吳牛喘月
目
颳目相待
田
滄海桑田
山
愚公移山
馬
指鹿為馬
鳥
驚弓之鳥
車
螳臂當車
牛
庖丁解牛
羊
亡羊補牢
風
兩袖清風
雨
未雨綢繆
草
風吹草動
親
大義滅親
畫
畫蛇添足
纔
江郎纔盡
黃
黃袍加身
海
精衛填海
竹
胸有成竹
苗
揠苗助長
立
程門立雪
水
高山流水
地
一敗塗地
樂
樂不思蜀
鞦
鞦毫無犯
雪
照雪聚螢
金
一諾韆金
勞
勞苦功高
井
井底之蛙
安
安如泰山
棋
舉棋不定
琴
對牛彈琴
歌
四麵楚歌
計
錦囊妙計
禮
禮賢下士
爭
鷸蚌相爭
旗
旗鼓相當
兔
守株待兔
狐
狐假虎威
筆
投筆從戎
舟
破釜沉舟
音
餘音繞梁
雞
聞雞起舞
睛
畫龍點睛
紙
洛陽紙貴
杯
杯弓蛇影
兄弟
難兄難弟
骨
韆金買骨
抽
釜底抽薪
龍
葉公好龍
針
鐵杵成針
望
望洋興嘆
玉
拋磚引玉
離
眾叛親離
步
邯鄲學步
夢
黃粱一夢
止
望梅止渴
藥
對癥下藥
矛盾
自相矛盾
買
買櫝還珠
赤
赤膊上陣
木
字的起源
“木”字是個象形字。最早時這個字就像是一棵枝乾完整的大樹,上半部分很像樹枝和樹葉,下麵就像是樹根。這個字在古代被用來作木本植物的統稱。現在的意思是“樹木”“木材”。
草木皆兵
公元383年,前秦大王率領百萬大軍南下攻打東晉,大軍駐紮在淝水北岸。前秦大王聽聞東晉士兵不堪一擊,於是派使者帶八韆士兵到南岸的東晉城下去勸降。
東晉知道秦軍來瞭,派齣瞭大將謝石、謝玄帶領五韆精兵齣城偷襲瞭秦軍的先頭部隊。
前秦大王得知秦軍戰敗,大驚失色,馬上登上城樓嚮淝水對岸觀看。當時正是隆鼕時節,又是陰天,遠遠望去,淝水上空灰濛濛一片。
再仔細看,淝水上桅杆林立,戰船密布,東晉士兵陣容整齊,手握刀槍。前秦大王不禁心生寒意,又迴頭望嚮八公山,山上地勢險要,東晉士兵的大本營就駐紮在山下,一陣風吹過,山上晃動的草木遠遠看去就像無數正在行動的東晉士兵。前秦大王頓時麵如土色,下令撤退。
結果秦軍在後退時自相踐踏,潰不成軍,打瞭個大敗仗。這一戰後,前秦瓦解,北方再一次分裂。
這一戰就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典型戰例。此戰後便有瞭“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這個典故,意思是聽到風的呼嘯聲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為是有敵軍在追趕,看到晃動的草木都以為是敵人的士兵在行動。形容人在非常恐慌時,稍有一點兒風吹草動,就十分緊張害怕。
天
字的起源
“天”字屬於象形字。因為人的頭頂上就是天空,所以最早的“天”字是個突齣人物頭部的人形。後來錶示人物頭頂的圓形或方形被簡化成瞭一橫,慢慢變成瞭我們現在所寫的“天”字。
杞人憂天
古時候杞國有個人,看到天就擔心天會掉下來,看到地就擔心地會塌下去。整天愁眉不展,提心吊膽的。
有個智慧的老人就跑去跟他解釋說:“天不過是纍積起來的氣體,到處都有。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都離不開它,我們整天都在空氣裏活動,為什麼還會怕天掉下來呢?”
那個杞國人聽瞭,狐疑地問:“天如果真的是氣體堆起來的,那日月星辰掛在上麵,就不會掉下來嗎?”老人笑笑說:“日月星辰隻是天上能發光的東西罷瞭。”杞人沉思瞭一下又問:“那要是地塌下去又怎麼辦呢?”那個老人又解釋道:“地不過是堆積起來的土,你整天在地上走來走去,踩踏著泥土,不是很牢固嗎?為什麼要擔心它會塌下去呢?”經過瞭這一番解釋,杞人終於明白瞭,心頭的韆斤重擔也放瞭下來。以後就過上瞭輕鬆安逸的日子。
人
字的起源
“人”字是一個象形字。甲骨文的“人”字是一個側立的人形,短的一撇是為瞭錶示人的手臂。這個字形突齣錶現瞭人類直立行走、能靈活運用雙手的特徵。現在的“人”字仍然保留著類似的結構。
先發製人
秦朝末年,項梁因為犯瞭罪,所以帶著他的侄子項羽逃到瞭吳中。
不久,陳勝、吳廣發動瞭農民起義,動搖瞭秦王朝的統治。一些地方官吏也都紛紛起兵反秦。會稽郡守仰慕項傢叔侄的名氣,便邀請項梁和項羽來共商大事。項梁說:“現在江西附近好多地方都起兵反秦,這是滅秦的大好機會啊!先齣手的,就會有利於將來控製彆人;後齣手的,以後就難免要受彆人的控製瞭。”
後來,項梁和項羽便在吳中舉兵反秦,最終成就瞭項羽“西楚霸王”的盛名。
日
字的起源
“日”字是一個象形字。用一個圓形中間畫一橫或一點兒來錶示太陽,主要是為瞭與其他圓形的東西相區彆。後來的“日”字逐漸演變為我們現在所用的方塊字,形狀就跟太陽不太像瞭。
一日韆裏
相傳,西周時期有個叫造父的人非常善於駕馬,無論多麼狂躁彪悍的馬,隻要到瞭他的手裏都會非常溫順,聽他驅使。憑著高超的駕馬技術,造父很快聲名遠播。
周穆王聽說瞭造父的本事後,就派人把造父請來,並寵信於他。造父也為取悅周穆王,多次到誇父山選馬,先後共選瞭八匹好馬。周穆王非常高興,分彆為它們取瞭名字,並統稱為“八駿”。當時,一般的車子都是四匹馬拉的,而周穆王卻讓造父用這八匹馬來拉一輛車。準備好後,周穆王交代好朝政,便齣發到西方去遊曆瞭。
造父一路上展示著自己的駕馬技術,八匹馬跑得飛快,周穆王看著兩旁的田野村莊飛快地嚮後退去,連跟隨的侍衛都被遠遠地拋在瞭後麵,不由得滿意地笑瞭起來。很快,周穆王便來到瞭鳥語花香、金碧輝煌的西王母國。
年輕美麗的西王母熱情地接待瞭這位遠道而來的貴賓。一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瞭,周穆王幾乎忘瞭他自己那遠在東方的國傢。
一天傍晚,一位滿頭大汗的武士來到瞭西王母國,給周穆王送來瞭一封密信。周穆王看過信後大驚失色,原來他離開自己國傢不久,徐偃王得知瞭天子遠赴西方遊曆的事情,趁機起兵造反瞭。現在中原形勢危急,京城人心浮動,大臣們都請求周穆王盡快迴去。周穆王當機立斷,馬上命令造父備車迴國。
啓程後,造父施展全身本領,八匹駿馬頓時撒開馬蹄狂奔起來,一日跑韆裏,隻用瞭三天三夜便迴到瞭京城。好險啊!周穆王剛迴到京城就得知徐偃王的大軍已經到瞭渭水南岸,準備嚮京城發起攻擊瞭。周穆王趕緊調集兵馬,並嚮楚國派齣信使,請他們齣兵協助。部署完畢後,他便親自率領精銳部隊齣城與敵人決戰。
周穆王在楚國軍隊的協助下徹底打敗瞭徐偃王。事後,周穆王論功行賞,把趙城賜給造父作為封地。
後來,“一日韆裏”就用來比喻進展極快瞭。
……
若把華夏文明比喻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那麼漢字文化便是其中一根窈窕的枝丫。循著枝丫嚮主乾探尋,可以發現當古老的先輩在龜甲和獸骨上刻下第一個原始符號,它便有瞭最初的源頭。在幾韆年的演變中,這些原始符號經過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等多次演變,最終成為今天的漢字。
如今,漢字是世界上碩果僅存的一種方塊文字,它的間架結構、一筆一畫都濃縮著先輩們的智慧。人們根據造字特點,特意總結齣象形、會意、形聲、指示、轉注與假藉等六種類型。這六種類型的漢字在本書中均有展現,比如依據外形特徵來描繪的象形字,有人、木、日、月、山、雨等;根據形旁和聲旁來錶現的形聲字,有棋、琴、紙等;由兩個字根組閤起來再衍生齣新意的會意字,有苗、鞦、步等。
那麼,總共有多少個漢字呢?有人說三四萬,有人說七八萬,沒人能給齣一個精確的答案。不過能肯定一點的是:我們隻需要掌握三四韆個常用漢字,便可滿足日常應用。更有意思的是,在掌握這些漢字的過程中,你會發現每個字的背後都藏著不少有趣的故事,有的關乎起源,有的關乎曆史。
以“人”字為例,它是一個標準的象形字,最初是一個側立的人形,現在則突齣錶現瞭人類直立行走的明顯特徵。與其有關的故事也俯拾皆是,比如先發製人、人定勝天、地廣人息人纔輩齣等。再看“天”字,最早的“天”字是個突齣人物頭部的人形,後來上端被簡化成一橫,慢慢變為現在的樣子,相關的故事有杞人憂天、天壤之彆、天衣無縫等。
在幾韆年的發展與演變中,漢字派生齣許多曆史故事,組成瞭豐富的漢字文化。如果讀者是一位有心人,可以從這本書中發現,它們不僅記載著思想和語言,同時也蘊含著哲理與警示。認讀漢字品味漢字,其實就是在認識我們的曆史,探尋我們的過去。
我得說,這套書的排版和字體選擇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對於剛開始建立閱讀習慣的孩子來說,字體的清晰度和大小是決定他們是否有興趣讀下去的關鍵因素。這套書在這方麵做得極其到位,采用的是一種非常友好、圓潤的字體,既保證瞭辨識度,又顯得親切可愛。更妙的是,它在故事文本的周圍,巧妙地穿插瞭一些“小知識點”或“字源小提示”,這些信息量很適中,不會打斷閱讀的流暢性,但又提供瞭額外的文化背景知識。我的孩子是那種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的孩子,以往閱讀長篇大論會很快走神,但因為這本書的故事節奏控製得很好,起伏有緻,每隔幾頁就會有一個小高潮或一個小小的知識點鞏固,這極大地幫助他保持瞭專注力。總而言之,從視覺工程學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一套非常成熟且用心的兒童讀物。
評分哇,最近發現瞭一套超級棒的中文學習材料!我兒子今年七歲瞭,正處於對新事物充滿好奇的階段,但傳統的識字課本對他來說有點枯燥。這套書完全不一樣,它把學習融入到瞭生動有趣的故事裏,這一點真的太吸引人瞭。書裏的插圖色彩鮮艷,畫風很符閤小孩子的審美,每次翻開他都忍不住要多看幾頁。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字詞堆砌,而是通過一個個小小的、構建完整的故事情節,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接觸到新的漢字和詞語。比如,講到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故事裏就巧妙地串聯起瞭“圓”、“亮”、“影”這些字。孩子在跟著故事情節走的時候,根本沒意識到自己在“學習”,而是在“玩耍”。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比我強行讓他背誦有效多瞭。而且,每頁的版麵設計也考慮到瞭低齡閱讀者的認知特點,留白適中,不會讓孩子感到信息過載。強烈推薦給所有希望孩子快樂學漢字的傢長!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對任何聲稱能“高效學習漢字”的材料都抱有懷疑態度,畢竟每個孩子的學習節奏和敏感點都不一樣。但這一套書的成功之處在於它的普適性和靈活度。它不是用一套標準化的流程來套用所有孩子,而是用故事作為粘閤劑,將知識點自然地融閤進去。我觀察到,我傢孩子在讀完某個故事後,會主動地去問我:“媽媽,那個故事裏說的那個字,是不是和我們上次去公園看到的那個東西有關呀?”這種主動的聯想和知識遷移,正是我最希望看到的學習狀態。它成功地在孩子的頭腦中搭建起瞭一座堅固的橋梁,連接瞭書本知識和真實生活體驗。這套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停留在“識字本”的層麵,它更像是一本精美的“文化引導手冊”,引導孩子們用更開放、更富於想象力的方式去擁抱中文的魅力。
評分我一直很頭疼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對漢字“形、音、義”的立體認知,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死記硬背“聲母韻母”的階段。接觸瞭這套讀物後,我發現它在“字義的場景化呈現”上做得特彆齣色。它不隻是簡單地把一個字放在句子中,而是通過故事情節的需要,讓這個字的含義得到瞭最生動的展示。比如,當故事需要錶達“沮喪”的情緒時,書中會用一個特定的場景和對應的字詞來描繪人物的內心世界,孩子在理解故事的同時,也就內化瞭這個詞匯的深層含義。這種基於語境的深度學習,遠比那種孤立地講解“這個字的意思是……”要有效得多。此外,書中設計的一些互動小環節——比如看完一個故事後的小小的“你記住瞭哪個新字”的小遊戲——也很有意思,激發瞭孩子的自我檢測欲,讓他們樂於迴顧剛剛讀到的內容。
評分作為一位長期關注兒童早期教育的傢長,我對市麵上各種主打“國學啓濛”的書籍都有所涉獵,坦白說,很多都存在同質化嚴重、內容深度不夠的問題。然而,這本我最近接觸到的讀物,給我的感覺是耳目一新。它的整體設計理念似乎更偏嚮於“敘事驅動學習法”。我注意到,它在選擇故事主題時,非常貼閤學齡前兒童的生活經驗和想象力範圍,比如關於友誼、探險、動物世界的片段,都抓住瞭孩子們的興奮點。我女兒(八歲)之前對一些筆畫復雜的字特彆容易放棄,但通過這個故事的語境,她反而記住瞭那些字是怎麼寫齣來的,因為故事裏那個場景讓她對那個字有瞭具象化的理解。從裝幀上看,紙張的厚度也很實在,耐得住孩子們的小手反復翻閱和不經意的塗畫,這點小細節也體現瞭製作方的用心。它真正做到瞭寓教於樂的最高境界,讓學習變成瞭一種主動探索的行為,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灌輸。
評分第一次購買這傢的書,感覺很喜歡,很不錯!
評分給兒子買的,兒子很喜歡
評分挺大一本書,包裝精美
評分挺好!
評分不錯,小孩喜歡,信耐京東!
評分書籍很棒,孩子很喜歡?
評分東西很好,孩子非常喜歡
評分挺好挺好好挺好挺好挺好
評分京東品質,值得信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