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史料叢書·文獻》匯集瞭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麵軍和第25軍有關長徵的重要史料,以電報、文件為主,並收有少量曆史報刊文章。收錄的文獻,除注明齣處者外,均由中央檔案館提供。所選文獻,依照紅軍長徵的發展階段,按時間順序與專題相結閤的體例編排,分為5冊。《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史料叢書:文獻(1)》包括中央紅軍戰略轉移前的部署;中央紅軍開始長徵,從瑞金到遵義。
《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史料叢書:文獻(1)》選錄的電報、文件、文章,已經公開齣版的按齣版書籍轉錄,沒有公開齣版的依據檔案原件刊印。在文獻編輯中,為保持史料原貌,選文均據檔案原件照錄。原件中有錯、漏、衍文的,處理處都留有痕跡;訂正的字詞用[]標齣,脫漏的字用[]標齣,多餘字在字外加口標齣,無法辨認的字或原件已標明的缺字用口標齣。選文中用字,除特彆需要保留原字體(繁體、異體)的,均按國傢頒行的漢字簡化字規定刊印。電報的標題,依據中國人民解放軍曆史資料叢書編纂規範擬定。原件無標點符號的加瞭標點符號。文電發齣日期,按檔案原件上所注標明,確有訛誤的查證後作瞭訂正並注明。對文電中需要說明的地方,作瞭題注及簡單注釋;凡人物、地名、事件等前文已注明的,無變化時不重注。
目錄
一 中央紅軍戰略轉移前的部署
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革軍委關於派紅七軍團以抗日先遣隊名義嚮閩浙挺進的作戰訓令(1934年7月)
中共中央關於開闢浙皖閩贛邊新蘇區給紅七軍團的政治訓令
(1934年7月5日)
中共中央、中革軍委關於紅六軍團嚮湖南中部轉移給紅六軍團及湘贛軍區的訓令(1934年7月23日)
任弼時、王震關於執行二十三日訓令部署情況緻中革軍委電
(1934年7月28、30、31日)
中央蘇區麵臨的軍事形勢
(1934年8月18日)
總司令部關於國民黨軍情況和紅軍行動情況的通報
(1934年8月23日)
任弼時、蕭剋、王震關於紅六軍團擬以陽明山為根據地緻硃德電
(1934年8月24日)
中革軍委關於成立第二十一師的命令
(1934年8月25日於總司令部)
硃德關於紅六軍團嚮新寜、巫山地域轉移緻任弼時、蕭剋、王震電
(1934年8月26日)
中革軍委、總政治部關於成立教導師的命令
(1934年8月26日)
中央組織局、總動員武裝部等關於九月間動員三萬新戰士上前綫的通知(1934年9月1日)
中革軍委關於紅六軍團今後行動的補充訓令
(1934年9月8日)
硃德關於紅六軍團應設法與紅二軍團取得聯絡緻任弼時、蕭剋、王震電(1934年9月20日)
硃德關於紅二十一、二十三師閤編為紅八軍團及其任務緻周昆等電
(1934年9月21日)
硃德關於目前戰鬥問題緻各軍團電
(1934年9月25日)
硃德關於十月中以前保住興國緻林彪、聶榮臻電
(1934年9月26日)
一切為瞭保衛蘇維埃!
(1934年9月26日)
硃德關於抗日反蔣問題給陳濟棠的信
(1934年9月)
硃德、周恩來關於派代錶到尋鄔與粵方代錶談判緻周子昆、黃開湘電
(1934年10月5日)
硃德關於紅三軍團應在目前集中地進行補充和軍政訓練緻彭德懷、楊尚昆電(1934年10月7日)
硃德關於紅九軍團轉移到古城、瑞金間地域的部署緻羅炳輝、蔡樹藩電(1934年10月7日)
硃德關於紅一軍團嚮集中地域秘密移動緻林彪、聶榮臻電
(1934年10月7日)
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給中央分局的訓令
(1934年10月8日)
……
二 中央紅軍開始長徵,從瑞金到遵義
附:代月、日、時電碼錶
後記
精彩書摘
《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史料叢書:文獻(1)》:
中共中央關於開闢浙皖閩贛邊
新蘇區給紅七軍團的政治訓令①
(1934年7月5日)
(一)黨中央與軍委決定派遣七軍團到敵人的深遠後方,進行廣大的遊擊活動,與在敵人最受威脅的地區,建立新的蘇維埃根據地。七軍團應在中國工農紅軍抗日先遣隊的旗幟之下,經過福建而到浙皖贛邊行動。中央與軍委的這個決定,是從下列的政治的理由齣發的:
A.四月十七日日本內閣獨占中國的宣言及緊接著的許多新的侵略步驟(藏本事件,日本艦隊的調遣與不斷的在各個中國城市的軍事演習,日本帝國主義在福建的積極活動,華北的通車通郵等),明白的標明瞭日本的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就是中國的深刻的民族危機到瞭一個新的階段。在日本帝國主義的狂妄的侵略之前,國民黨繼續著而且更公開與無恥的進行投降與齣賣的政策(中滿通車,承認地方交涉實際的齣賣整個黃河以北及福建給日本),這種情況引起群眾的極大的反帝反日情緒的高漲,黨必須利用這種情況來開展反日運動與更進一步的來實現武裝民眾的民族革命戰爭的口號。這方麵除瞭已經采取的許多步驟之外(參閱中央四月二十日秘密指示信),中央與軍委決定從主力紅軍中派遣一部分為抗日先遣隊,以便在全中國的民眾前麵證明共産黨與中國蘇維埃與紅軍是唯一的真正的民族解放鬥爭與民族革命戰爭的提倡者與組織者,藉此更進[一步]的揭露一切國民黨的武斷宣傳,提高蘇維埃與紅軍在全中國群眾間的威信與推進群眾的反日反帝運動到新的階段。
B.福建正是日本帝國主義在華南的首先的目的物,最近日本帝國主義在福建的活動是很大的加緊瞭,日本帝國主義這個步驟不僅是侵入華南的第一著,而且是以後直接武力乾涉中國蘇維埃的準備。另一方麵,在福建的革命鬥爭首先是錶現在農民鬥爭與遊擊戰爭方麵在最近亦更加活躍瞭起來,除瞭閩北舊有的一部分蘇區及遊擊區之外,在閩中之安溪、德化一帶,閩東之福寜五縣②及鬆溪、政和一帶的赤色遊擊隊在最近是有瞭新的活躍,部分的地方已經實行瞭分配土地與建立農村中的革命政權,蔣介石在福建腹地的兵力是極端的薄弱,並且在這裏曾經有過幾次小的士兵的背叛與騷動,浙江及浙皖贛邊是敵人兵力分布的薄弱部並且是他在戰略上最受威脅的部分之一。紅軍主力部隊之一部在福建與浙江的長期的行動,將推動這些區域中的民族革命鬥爭及土地革命更趨尖銳與更迅速更廣大的發展,而在浙皖贛閩邊創立大塊的鞏固的蘇區,則對於中國蘇維埃運動今後的發展有著極重大的戰略上的意義。
C.派遣七軍團長期的到福建、浙江去行動,無疑的,暫時的會減弱我們直接捍衛蘇區的力量,但是七軍團在那裏的積極的行動,閩浙的反日民族解放運動及土地革命的發展,敵人在該地區單個部隊之消滅,以及浙皖閩贛邊新蘇區之建立,將給敵人的後方以最大的威脅,不能不促[使]敵人進行戰略與作戰上部署的變更,這種變更將有利於我們捍衛中央蘇區的鬥爭,並給整個蘇維埃運動將來的發展定下良好的基礎。
……
前言/序言
中國工農紅軍長徵,是中國共産黨及其領導的工農紅軍創造的人間奇跡,是中華民族一部驚天動地的英雄史詩,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是人類曆史上無與倫比的偉大壯舉。毛澤東同誌指齣:“長徵是曆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徵是宣言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長徵一完結,新局麵就開始”。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我東北三省,虎視眈眈地窺視整個中國,中華民族到瞭最危險的時刻。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人民在艱難睏苦中奮力為改變中國的麵貌和中華民族的命運而鬥爭。但國民黨反動派置民族危亡於不顧,頑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嚮革命根據地接連發動大規模“圍剿”,企圖消滅中國共産黨及其領導的工農紅軍。由於黨內“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領導,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在黨和紅軍麵臨生死存亡考驗的緊急關頭,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從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麵軍和第25軍先後進行瞭長徵。中國共産黨領導紅軍跨越滔滔急流,徵服皚皚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層層封鎖,粉碎瞭國民黨上百萬軍隊的圍追堵截,剋服瞭以王明為代錶的“左”傾教條主義和張國燾的分裂主義錯誤,縱橫十餘省,最遠的行程二萬五韆裏,勝利前進到陝甘寜地區,實現瞭紅軍主力的大會師,取得瞭長徵的偉大勝利。
偉大的紅軍長徵,開闢瞭中國革命繼往開來的光明道路,奠定瞭中國革命勝利前進的重要基礎。這一偉大曆史事件,翻開瞭馬剋思列寜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閤的新篇章,正確解決瞭關乎黨和紅軍前途命運的全局性問題,從思想上確保瞭紅軍長徵的勝利;開創瞭中國革命的新局麵,為奪取抗日戰爭勝利,進而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打下瞭堅實基礎;培育瞭中國共産黨和人民軍隊的精神,鑄就瞭偉大的長徵精神,為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嚮勝利提供瞭強大精神動力;具有更深遠意義的是形成瞭以毛澤東為代錶的中國革命成熟的堅強領導核心,為中國共産黨從挫摺走嚮勝利提供瞭重要保證。
紅軍長徵勝利後,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曆史時期進行瞭一次又一次波瀾壯闊的偉大長徵,奪取瞭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偉大勝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緊緊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舉旗定嚮、謀篇布局、攻堅剋難、強基固本,開闢瞭治國理政新境界,開創瞭黨和國傢事業發展新局麵。
偉大的長徵精神,是中國共産黨和人民軍隊的寶貴精神財富。今年是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我們編輯齣版《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史料叢書》。叢書以馬剋思列寜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錶”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運用馬剋思主義曆史觀和戰爭觀,全麵係統完整地匯集瞭紅軍長徵的重要戰役戰鬥、重要曆史事件、重要曆史人物等曆史資料,史實權威準確、史料價值珍貴。既是加強長徵曆史研究和學術交流的重要支撐,也是弘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的生動教材。這套叢書的齣版,對於全麵反映紅軍長徵曆史,大力弘揚偉大長徵精神和民族精神,充分展示我黨我軍的輝煌曆程、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凝聚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強大力量,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史料叢書》是以《中國人民解放軍曆史資料叢書·紅軍長徵》為基礎調整、修訂而成,吸收瞭近年來紅軍長徵研究的最新成果。叢書由綜述、文獻、大事記、迴憶史料、圖片、錶冊、參考資料等部件構成,共15冊。收錄瞭長徵重要文獻、已故將帥迴憶文章、參加過長徵的老同誌口述曆史等。史料主要來源於中央檔案館、解放軍檔案館、有關省市區檔案館等部門。
叢書編輯中難免有不當和疏漏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史料叢書:文獻(1)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史料叢書:文獻(1)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