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輯《比較政治學前沿》關注焦點是比較政治研究中的政黨政治,包括11篇國外學者的編譯文章以及8篇國內學者的政黨述評文章。書中主要涵蓋政黨組織、政黨意識形態、政黨製度化以及政治極化等議題。
高奇琦,1981年4月生,男,山西長治人,現任華東政法大學教授、政治學研究所所長,華政韜奮學者、上海市晨光學者。復旦大學政治學博士。曾在《政治學研究》、《民族研究》、《世界經濟與政治》等核心刊物上發錶論文四十餘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復印資料轉載。並先後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上海市教委晨光計劃項目、上海市教委創新項目、博士後二等資助項目等。
《比較政治學前沿》第4輯編譯說明 高奇琦/1
【總論】
政黨的終結?民主世界中政黨行動主義的衰落和
黨員的流失
保羅·懷特利/3
【歐洲】
論當今歐洲政黨黨員數量的衰減
英格麗·範·比森
彼得·邁爾
托馬斯·波甘剋/25
政黨變革與歐洲化——整閤路徑的基本理路
羅伯特·拉吉科/47
測量政黨組織:西班牙與英國全國性政黨多級組織
的垂直維度
艾洛蒂·法布爾/67
英國政黨政治30年綜述:意識形態、選舉績效與
組織化
蔡鑫/87
政黨黨員的流失及其原因:以德國社會民主黨和基督
教民主聯盟為例
希爾馬·朗赫裏·馬傑德/100
戰後德國政黨政治變遷:曆史、績效與組織
張佳威/113
法國社會黨及其模糊的政治激進主義
阿利斯泰爾·科爾/133
法國戰後政黨及政黨體製的演進
陳建林/155
統一俄羅斯黨及“支配型政黨”框架
——比較視閾下的俄羅斯權力政黨
肖恩·P�甭薏�茨/173
俄羅斯政黨發展狀況評述(2000—2014)
李琦/191
【北美】
美國政黨政治中的活動傢與衝突擴展
傑弗裏·C萊曼 托馬斯·M卡爾西 約翰·C格林
理查德·海勒拉 羅莎琳·庫伯曼/209
美國政黨政治發展述評
王建新 /229
政黨為什麼閤並?——以加拿大保守黨為例
埃裏剋·貝朗格 讓-弗朗索瓦·戈德布特/240
加拿大政黨及政治發展變遷:體製、選舉與組織化建設
任海燕/263
【東亞】
政黨極化的其他路徑:日本政黨內部組織的外部影響
佐佐田博敦
藤村直史
待鳥聰史/283
日本政黨體製的轉型與發展:1955—2014
王子帥/302
新生民主國傢的政黨閤並與分裂:以韓國為個案(1987—2007)
樸炅美/318
韓國政黨政治發展:類型、選舉與製度化
付建軍/338
【會議綜述】
“國傢治理指數研究與評估”學術研討會會議綜述
王子帥/359
“世界文明與比較政治”學術研討會會議綜述
郝巧英/368
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尤其是它聚焦於“比較政黨政治”。在我看來,政黨是理解政治現代化的關鍵。不同國傢政黨製度的形成、演變和功能,往往反映瞭該國的曆史、文化、社會經濟結構以及民主化的程度。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跨國比較的視角,幫助我理解為何有些國傢的政黨體係穩定成熟,而有些則充滿動蕩。例如,書中是否會探討政黨在民主鞏固中的作用?政黨能否有效地促進社會凝聚力,還是會加劇社會分裂?我特彆想瞭解的是,在新媒體時代,政黨如何進行組織建設和動員?社交媒體在政黨傳播和競選策略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書中是否會分析一些新興的政黨組織形式,比如綫上政黨、數字政黨,或者草根動員型的運動化政黨?此外,政黨與精英、與普通民眾之間的關係也極具研究價值。政黨是否還能代錶其傳統選民群體,還是已經成為少數精英的工具?書中能否提供一些關於政黨精英與普通黨員之間權力關係的研究,或者政黨代錶性問題的深入探討?我期待的是能夠看到一些具有啓發性的理論模型,能夠幫助我係統性地理解這些復雜的議題,並且有具體的國傢案例來印證這些理論。
評分“比較政治學前沿.第4輯. 比較政黨政治的新進展”這個書名,瞬間就抓住瞭我。我對政黨研究一直有著特彆的關注,因為我認為政黨是連接公民與國傢、塑造政治議程、實現權力轉移的關鍵力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政黨在不同政治體製下運作模式的新見解。例如,在威權體製下,政黨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它們是鞏固統治的工具,還是可能成為變革的催化劑?而在民主國傢,政黨又麵臨著哪些新的挑戰?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探討政黨與社會運動之間的關係。隨著社會運動的日益活躍,政黨如何迴應這些訴求?是否會吸收社會運動的元素,還是與之産生衝突?書中是否會分析一些“運動型政黨”的興起,以及它們對傳統政黨體係的衝擊?另外,政黨在政策製定和執行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也同樣重要。政黨能否有效地將民意轉化為政策,並推動政策的有效實施?書中能否提供一些關於政黨在政策網絡、利益協調方麵的研究?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新的理論視角,幫助我理解這些復雜的問題,並且通過豐富的案例分析來支撐這些觀點,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當今世界政黨政治的最新動嚮。
評分我被這本書的名字深深吸引瞭,尤其是“前沿”和“新進展”這些詞匯,讓我感覺到它一定包含瞭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我一直認為,政黨是理解政治運作的核心,而比較政黨研究則能讓我們從更廣闊的視角去審視不同國傢政治的共性與特性。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當前世界範圍內政黨政治的幾個關鍵議題。例如,民粹主義政黨的崛起及其對民主製度的挑戰,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現象。書中是否會分析民粹主義政黨是如何動員支持者,它們的核心論述是什麼,以及對現有政治格局産生瞭怎樣的影響?同時,我也對政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適應性和演變模式感到好奇。例如,西方民主國傢的政黨與亞洲、非洲或拉美國傢的政黨在組織、意識形態、動員方式等方麵是否存在顯著差異,這些差異又是如何形成的?此外,我對於政黨在數字化時代的角色轉變也充滿疑問。在新媒體和社交媒體的廣泛應用下,政黨如何進行宣傳、動員和與選民互動?這是否會改變政黨的權力結構和運作方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紮實的理論分析和具有說服力的實證研究,為我深入理解當前比較政黨政治的復雜性提供寶貴的洞見。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比較政治學前沿.第4輯. 比較政黨政治的新進展”讓我感到非常振奮。作為一名對政治學理論和實踐都充滿好奇的讀者,我對瞭解政黨政治的最新研究動態有著濃厚的興趣。政黨是政治生活的核心,它們的形態、功能、互動方式以及與國傢、社會之間的關係,都深刻地影響著一個國傢的治理效能和民主質量。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當前世界範圍內政黨政治所麵臨的挑戰與機遇。例如,極化政治的加劇對政黨體係産生瞭怎樣的影響?政黨是否越來越難以形成共識,而更多地傾嚮於對抗?書中是否會分析一些導緻極化的因素,比如媒體環境的變化、社會分化的加劇,或者政黨本身的策略調整?我也很關注政黨在動員方麵的作用。在一些國傢,傳統政黨似乎正在失去其動員能力,而一些非傳統政治力量(如民粹主義政黨、極端主義政黨)卻錶現齣強大的動員潛力。這本書能否幫助我理解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以及這對民主政治可能帶來的後果?此外,對於政黨內部的治理和決策機製,我也十分感興趣。政黨是否還在堅持其民主原則,還是已經變得更加傢長式或寡頭化?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有深度和廣度的分析,幫助我更好地理解當前復雜多變的政黨政治格局。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非常有吸引力,尤其是“前沿”和“新進展”這樣的字眼,立刻激起瞭我深入瞭解比較政治學最新研究動態的興趣。我一直覺得,要理解一個國傢的政治體製,政黨作為連接公民與國傢的重要紐帶,其演變和運作模式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對象。這本書的副標題“比較政黨政治的新進展”正是我所期待的。我希望它能提供對當今世界政黨格局的深度剖析,例如,不同國傢政黨體係的演變趨勢,如碎片化、極化,或者政黨與社會運動、利益集團之間的新型互動模式。我特彆感興趣的是,在後意識形態時代,政黨的意識形態屬性是否依然重要?它們又是如何通過塑造公共議程、動員選民來獲得閤法性和權力的?書中是否會探討新興民主國傢政黨的挑戰,比如腐敗、組織弱化、民粹主義的崛起?對於發達民主國傢,我同樣好奇,傳統政黨是否正在失去對選民的吸引力,而新的政治力量(如綠色政黨、極右翼政黨)又是如何填補這一真空的?這本書能否幫助我理解這些復雜的現象,並提供新的理論框架或實證分析來解釋?我期待的不僅僅是文獻迴顧,而是能夠有原創性的觀點和深入的案例研究,能夠真正“前沿”,觸及到當前研究的爭議點和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