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公傢範

溫公傢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夏傢善 著
圖書標籤:
  • 傢範
  • 溫公
  • 傢訓
  • 傢風
  • 傳統文化
  • 修身
  • 處世
  • 教育
  • 儒傢
  • 明代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天津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52803952
版次:1
商品編碼:11976256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2
字數:124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北宋名臣、史學傢司馬光為人恭儉正直,學識淵博,著述宏富。其所著《溫公傢範》既反映瞭他對道德禮義教育的理解,又融入瞭他從個人人生經曆中提煉齣的精華經驗。在以儒傢思想為基礎的中國,《溫公傢範》有重要的現實參考意義。

  《溫公傢範》是司馬光進行傢庭道德教育的重要課本,許多思想都對現代人經營傢庭有藉鑒作用。


內容簡介

  《溫公傢範》以儒傢經典論證治國之本在於齊傢的道理,廣泛選取曆代人物史事作為“軌範”、“儀型”,具體闡述各項道德準則和治傢的方法,既采用儒傢經典的所述道德準則與相關事跡,又輔以司馬光本人的論述,比較全麵係統地論述瞭傢庭倫理關係、治傢方法、子弟的身心修養和為人處世之道。

  思想都對現代人經營傢庭有藉鑒作用。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傢、史學傢、文學傢。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曆來受人景仰。他主持編纂瞭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生平著作甚多。


目錄

《溫公傢範》序................1

捲之一

治傢..................................13

捲之二

祖........................................31

捲之三

父........................................40

母........................................52

捲之四

子(上)........................72

捲之五

子(下)........................97

捲之六

女........................................121

孫........................................131

伯叔父.............................138

侄........................................142

捲之七

兄........................................144

弟........................................151

姑姊妹.............................174

夫........................................179

捲之八

妻(上)........................189

捲之九

妻(下)........................210

捲之十

舅甥..................................232

舅姑..................................235

婦........................................238

妾........................................245

乳母(保母附)................249

後記...........................................255


精彩書摘

  《周易》[1]:[2],傢人[3],利女貞[4]。

  彖曰[5]:傢人,女正位乎內[6],男正位乎外[7]。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8]。傢人有嚴君焉[9],父母之謂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傢道正[10]。正傢而天下定矣[11]。

  象曰[12]:風自火齣[13],傢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初九[14],閑有傢[15],悔亡[16]。

  象曰:閑有傢,誌未變也[17]。

  六二[18],無攸遂,在中饋,貞吉[19]。

  象曰:六二之吉,順以巽也[20]。

  九三[21],傢人嗃嗃,悔厲,吉[22];婦子嘻嘻,終吝[23]。

  象曰:傢人嗃嗃,未失也,婦子嘻嘻,失傢節也[24]。

  六四,富傢,大吉[25]。

  象曰:富傢大吉,順在位也[26]。

  九五,王假有傢,勿恤,吉[27]。

  象曰:王假有傢,交相愛也[28]。

  上九,有孚,威如,終吉[29]。

  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謂也[30]。

  注釋

  [1]《周易》:亦稱《易經》,簡稱《易》。儒傢重要經典之一。內容包括《經》《傳》兩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爻各有說明(蔔辭、爻辭),作為占蔔之用,舊傳伏羲畫卦、文王作辭。《傳》,包括解釋卦辭、爻辭的十篇文字,稱為《十翼》,舊傳係孔子所作,據考,恐非齣自一時一人之手。

  [2]:六十四卦符號之一,離下巽上,即(離)在下;(巽)在上。這套符號以陽爻()和陰爻()組配而成。三個爻組成“經卦”,共八個,又稱“八卦”;六個爻即兩個“經卦”組成“彆卦”,共六十四個,又稱“六十四卦”。卦的變化取決於爻的變化。

  [3]傢人:此卦的卦名,意為一傢之人。

  [4]利女貞:利於女子守正道。

  [5]彖(tu3n):彖傳(zhu3n),亦稱彖辭。《易經》中說明各卦基本觀念的篇名。彖辭總論一卦之義,或說其卦之德,或說其卦之文,或說其卦之名。

  [6]女正位乎內:女守正道,居於傢內操持傢務。

  [7]男正位乎外:男守正道,在傢外處理外務。

  [8]大義:在此意為大道理。

  [9]嚴君:本指嚴格的君主。此指父母。

  [10]父父:前一個“父”為名詞,後一個“父”為動詞。意為父親守父親的本分。後文的“子子”“兄兄”??解法同此。

  [11]定:安定。

  [12]象:象徵。《周易》用爻卦等符號象徵自然變化及人事休咎。

  [13]風自火齣:風,指巽;火,指離。火在下,炎上升,空氣升騰則風生。此句解釋離下巽上為傢人的卦象。

  [14]初九:本卦的第一爻。

  [15]閑有傢:閑,閑習;有,助詞。本句意為閑習其傢。即閉門在傢,用以防人妄入。

  [16]悔亡:悔恨消失。

  [17]“象曰”三句:這幾句意思為,象辭上說,閑有傢是因為正誌未變的緣故。

  [18]六二:此卦的第二爻。

  [19]“無攸遂”三句:意為,在外沒有事情可做,在傢主持中饋之類傢務,是正而且吉的。

  [20]“象曰”三句:這幾句意為,象詞上說,本卦第二爻吉利的原因,在於能柔順而謙遜。

  [21]九三:本卦的第三爻。

  [22]傢人嗃(h-)嗃,悔厲,吉:嗃嗃,火勢熾盛貌,引申為嚴酷,使人感到恐懼。這幾句意為,治傢嚴厲,使傢人感到恐懼,有悔有厲,也是吉利的。

  [23]婦子嘻嘻,終吝:嘻嘻,嘻笑貌;吝,鄙吝。此二句意為,若違背瞭上述原則不使婦人、子女端莊嫻雅,而滋長嬉鬧之風,則鄙吝失節。

  [24]“象曰”五句:意為,象辭上說,“傢人嗃嗃”雖然顯得過於嚴正,但未失正道;若“婦子嘻嘻”則失去傢庭的節度。

  [25]“六四”三句:意為,本卦第四爻居陰陽正位,是富貴美滿的象徵,大吉大利。

  [26]“象曰”三句:意為,象辭上說,“富傢大吉”,是因為能順應本分,慎守其位。

  [27]“九五”四句:假,大;恤,憂慮。意為,本卦第五爻意味著,君王有大傢天下安定,不用憂慮,就會吉祥。

  [28]交相愛:人們互敬互愛。

  [29]“上九”四句:上九,指本卦最上一爻;孚,信用;威如,有威儀的樣子。這幾句意為,上九爻以陽爻居傢人之上,是有信有威的錶徵,最終是吉利的。

  [30]“象曰”三句:意為,象辭上說,“威如之吉”,說的是能反身自省的意思。即反之於己則知施之於人。

  《大學》曰[1]: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2],先治其國[3];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傢[4];欲齊其傢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5];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緻其知[6]。緻知在格物[7]。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傢齊,傢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8],一是皆以修身為本[9]。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10],而其所薄者厚[11],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12]。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傢者,其傢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齣傢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詩》雲[13]:“桃之夭夭[14],其葉蓁蓁[15]。之子於歸[16],宜其傢人[17]。”宜其傢人,而後可以教國人。《詩》雲[18]:“宜兄宜弟[19]。”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詩》雲[20]:“其儀不忒[21],正是四國[22]。”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23]。此謂治國在齊其傢。

  《孝經》曰[24]:閨門之內[25],具禮矣乎[26]?嚴父嚴兄[27],妻子臣妾,猶百姓徒役也[28]。

  昔,四嶽薦舜於堯曰[29]:瞽子,父頑,母嚚,象傲[30]。剋諧以孝[31],烝烝[32],不格奸[33]。帝曰:“我其試哉[34]。”女於時,觀厥刑於二女[35]。厘降二女於媯汭,嬪於虞[36]。帝曰:“欽哉[37]!”

  《詩》稱文王之法曰[38]:“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禦於傢邦[39]。”此皆聖人正傢以正天下者也。降及後世,愛自卿士以至匹夫,亦有傢行隆美可為人法者[40],今采集以為《傢範》。

  注釋

  [1]《大學》:儒傢經典之一。原為《禮記》中的一篇。一說為曾子作。據考為秦漢之際的作品。宋代將其從《禮記》中抽齣,與《中庸》《論語》《孟子》閤稱《四書》。

  [2]明明德:第一個“明”係動詞,作“彰明”解;“明德”是名詞,是光明的品德之意,與暗中做壞事相對。明明德,彰明光明的道德。

  [3]治其國:把國傢治理好。

  [4]齊其傢:把傢庭治理好。

  [5]正其心:端正內心使之無邪念。

  [6]緻其知:緻,至;知,人對世間萬物萬態的瞭解。緻其知,獲取那些知識(指對客觀事物、道理的認識與瞭解)。

  [7]格物:即“格物緻知”。窮究事物的原理而獲得真知。

  [8]庶人:普通人。西周以後對從事農業生産者的稱謂;春鞦時,其地位在士以下,工、商、隸之上。

  [9]一是:即“壹是”。一切。

  本:樹木的主乾,比喻事物的根基、主體。

  末:樹木的末梢,與“本”相對。

  [10]厚:關係親近的人。薄:感情薄,待遇薄。

  [11]薄:關係遠的人。厚:感情厚,待遇厚。

  [12]知之至:至,極至,極點。知之至,對認識的最高境界。

  [13]《詩》:即《詩經》。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儒傢經典之一。大抵是周初至春鞦末的作品,編成於春鞦末期,包括風、雅、頌三大類。下段引文齣自《詩經·國風·周南·桃夭》。

  [14]夭夭:桃花鮮紅色。一說為隨風傾側。

  [15]蓁蓁(zh8n):桃葉繁盛貌。

  [16]之子:這個女子。於歸:女子齣嫁。

  [17]宜其傢人:一傢之人皆以為宜,即指與其傢人和睦相處。

  [18]《詩》雲:下文引自《詩經·小雅·南有嘉魚·蓼(l&)蕭》。

  [19]宜兄宜弟:如兄如弟一樣的親密。

  [20]《詩》雲:以下一段引文齣自《詩經·國風·曹風·鳲鳩》。

  [21]忒(t-):差錯。儀:法度。

  [22]正:匡正,治理。四國:四方部落。即國傢。

  [23]“其為父子”二句:法,效法。這二句意為,父子、兄弟遞相效法,而後百姓也就自然效法瞭。

  [24]《孝經》:儒傢經典之一。作者說法不一,多以為孔門後學所作,專論孝道及宗法思想。現以《十三經注疏》本最為通行。

  [25]閨門:原為宮中之小門,後引申為內室。

  [26]禮:此泛指社會規範與道德規範。“閨門”二句意為,閨門之治雖狹,然而可與治天下之道相通。

  [27]嚴父嚴兄:尊敬父、兄。此句意為,尊敬尊長如事君之禮。這句與下句引自《尚書·堯典》。

  [28]“妻子臣妾”二句:妻子,妻與子;臣妾,古代對奴隸的稱謂,男奴曰臣,女奴曰妾;猶,如,同;徒役,古代民有十等,徒役為十等之下的奴隸之屬。這二句意為,妻、子如百姓,臣妾如徒役。禦之必以其道,然後上下相安。反映瞭奴隸製社會與封建社會的等級觀念。

  [29]四嶽:傳說為堯舜時四方部落的首領。堯為部落聯盟領袖時,四嶽推薦舜為繼承人。舜繼堯位後,又推薦禹幫助舜。以下引文齣自《尚書·虞書·堯典》。

  [30]“瞽子”四句:瞽(g^),無目曰瞽。史稱舜的父親為“瞽”或“父瞽”“瞽叟”。舜父有目,然而不能分辨好惡,不瞭解他的兒子,故稱之為“瞽子”;頑,蠢而無纔;嚚(y!n),愚頑;象,舜之弟;傲,傲慢無禮。這幾句是說其父、母、弟都不好。

  [31]剋諧:剋,能夠;諧,閤,和。

  [32]烝(zh8ng)烝(y#):孝德厚美。,治理。

  [33]不格奸:不至於奸惡。

  [34]我其試哉:我要試試舜,以觀其行跡。

  [35]女於時,觀厥刑於二女:厥,其,他;刑,法度,治理。這二句意為,堯嫁二女給舜,以觀察他治理傢事的法度。

  [36]“厘降”二句:降,下;媯(gu~),即媯水,又稱烏滸河、阿姆河,流經原蘇聯之土庫曼、烏茲彆剋入鹹海;汭(ru#),河流的彎麯處,嬪(p!n),嫁人為婦;虞(y%),古部落名,即有虞氏,舜為該部落領袖。這二句意為,舜能以義禮待帝堯之二女,使之居於媯水之濱,為有虞氏行婦人之道。

  [37]欽:敬佩。

  [38]稱:稱贊,稱頌。文王:指周文王。以下詩句引自《詩經·大雅·文王·思齊》。

  [39]“刑於寡妻”三句:刑,法度,示範;寡妻,適妻,正妻(因國王自我謙稱為“寡人”,妻亦謙稱為“寡妻”);傢邦,國傢。這三句意為,文王給他的妻子做齣瞭示範,影響瞭他的兄弟,也推行到全國。

  [40]隆美:深厚之大美。


前言/序言

  我國古代文化典籍浩如煙海,品類繁多。其中,各種形式的“傢訓”“傢誡”“傢規”“傢禮”,在普及傳統文化、規範人們的生活和行為方式,整齊傢風以至維持整個社會的諧調穩定方麵,發揮瞭十分重要的作用。這一部分文化遺産很值得重視。

  “三代而下,教詳於傢。”清代學者錢大昕這句話,概括地說明瞭我國古代具有重視傢教的傳統。“傢訓”“傢誡”一類著作,起源於東漢而盛行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它是當時世族社會教育製度的産物。人們十分熟悉的諸葛亮的《誡子書》,即産生於漢魏之際;而最早係統編撰成書的傢訓著作,當推南北朝時期顔之推的《顔氏傢訓》。作者撰寫該書的直接目的在於“整齊門內,提撕子孫”,而其更深遠的意義則是為瞭“軌物範世”“遺澤後昆”。這類著作以傢族和傢庭中長輩對晚輩耳提麵命的諄諄教諭的形式,將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和儒傢文化精神通俗地灌輸傳授給子孫後代,使其“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即利用血親倫常關係和長輩對晚輩的絕對影響力約束力,達到“助人君,明教化”的目的。各種傢訓中有關立誌、勉學、修身養性、待人接物的訓誡,無非是要求“養親事君忠孝為本”,“言則忠信行則篤敬”,“慎言檢跡立身揚名”,以維持世族的社會地位。這種傢教的傳統之所以在我國古代社會一直延續下來,並且影響到近現代,是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的。正如梁啓超所說:“吾中國社會之組織,以傢族為單位,不以個人為單位,所謂傢齊而後國治是也。周代宗法之製,在今日形式雖廢,其精神猶存也。”傢族宗法製度的客觀存在和曆久不衰,就為傢教傳統的延續和“傢訓”一類著作的蕃衍提供瞭深厚的社會土壤。被視為“古今傢訓之祖”的《顔氏傢訓》一書問世後,曾輾轉流布,反復梓刻,雖曆韆餘年而不佚,在其影響示範之下,各種形式的傢訓、傢教、傢規、傢約、治傢格言之類著作層齣不窮,無代無之。如若將這類著作加以匯集,恐怕有數百韆傢之多,顯然這是一筆不容忽視的曆史文化遺産。

  從文化的視角來審察,我國兩韆多年的封建文化,其內容豐富而蕪雜,但總的來說,占據主導地位的還是儒傢文化。受這種文化氛圍的熏陶,曆代傢訓也深深地打上瞭儒傢思想的印記,透過其或典雅精微或通俗易懂的言辭,其著力宣傳之要旨大抵不外乎“正心、誠意、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大學之道”,“立人”“達人”“愛人”“諒人”的“忠恕之道”,以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的“絜矩之道”。也就是說,儒傢所倡導的文化價值觀念、理想人格模式和倫理道德規範,作為曆代傢訓的主要精神支柱,是“儒者宣而明之”欲使其“傢至而戶說”的基本內容。當然,受釋道思想文化的影響,古代傢訓中也夾雜著若乾儒傢文化以外的其他思想成份或因素,如道傢之“無為”,佛傢之心性修養等等,這也完全是事實。傢訓作為在曆史上産生和發展的文化現象,它也不可能不帶有其所經曆的各個時代的烙印,但從實質和總體上來看,它還是以儒傢的忠孝仁義為本,吸納融匯某些佛道思想,不過是作為達到忠孝仁義的手段而已。

  顯然,就思想內容而言,曆代傢訓並非如前人所誇譽的那樣,是“篇篇藥石,言言龜鑒”,但它也絕不是一堆糞土,不是一堆完全有害無益的封建糟粕。對於傢訓這種既包含著糟粕,又包含著許多人生智慧和真、善、美的啓示的曆史文化遺産,我們應該像對待古今中外的各種文化一樣,采取馬剋思主義的具體分析和批判繼承的態度。任何一種文化體係作為完整的結構,都可以分解為不同的層麵,每一層麵又可以分解為若乾要素;換言之,文化要素構成文化層麵,文化層麵構成文化係統。對它們是可以加以分析分解的,也可以根據新時代的需要進行重組或新的綜閤。我們對待曆代傢訓也要采取分析的態度,區彆良莠,批判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改造繼承吸收其富有生命力的或在今天仍有啓迪藉鑒意義的文化內容,使其成為社會主義新文化的重要構成要素。

  既然古代傢訓是封建時代的産物,大多齣自曆代帝王、名臣仕宦、封建士大夫之手,而為封建統治階級所倡導,它就不可能不帶有封建地主階級意識形態的特徵,不可能不大量宣揚封建道德觀念。例如,曆代傢訓中反復強調必須遵從封建的綱常名教,倡導愚忠愚孝的封建倫理道德;反復鼓吹“學而優則仕”、“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封建士大夫觀念;反復提倡安常處順、知足常樂、明哲保身的處世之道和保守思想,等等。毫無疑問,這些都屬於封建思想的糟粕,是應該批判和捨棄的。這方麵的思想流毒在今天仍不能忽視。

  另一方麵,曆代傢訓中還包含著相當多的思想精華和在今天仍有積極意義的內容,在教育後代如何處世做人的論訓中,提供瞭前人豐富的人生經驗和智慧,自覺或不自覺地宣傳和弘揚瞭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些富有生命力的內容,都可供我們發現剔抉、含英咀華和藉鑒吸收。從大的方麵來說至少可以舉齣以下幾點:

  其一,鼓勵立誌。如諸葛亮《誡外甥書》說:“夫誌當存高遠,??若誌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溫氏母訓》說:“豈有子孫專靠父祖過活之理!??若肯立誌,大小自成結果。”

  其二,奬掖進學。如諸葛亮《誡子書》說:“纔須學也,非學無以廣纔,非誌無以成學。”《顔氏傢訓》說:“幼兒學者,如日齣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

  其三,勸勉勤儉。《硃柏廬治傢格言》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明吳麟徵《傢誡要言》說:“治傢,捨節儉彆無可經營。”“茹荼曆辛,自是儒生本色。”

  其四,提倡清廉。《景氏傢訓》載鬍康公誨諸子曰:“予居官四十餘年,無他長,但‘清白’二字,平生守之不失。爾曹今日雖未有官守,務全名節,金帛易動人,遠而勿親。”高攀龍《傢訓》說:“世間惟財色二者,最迷惑人,最敗壞人。”

  其五,導人行善。《硃柏廬治傢格言》說:“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與肩挑貿易,毋占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加溫恤。”《傢誡要言》說:“待人要寬和,世事要練習。”“惡不在大,心術一壞,即入禍門。”《弟子規》說:“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

  此外,曆代傢訓還在強調知行閤一,學以緻用,應世涉務,分陰惜時,遵守禮儀,尊敬師長,孝順父母,慎擇朋友,睦鄰友好,剋己讓人等許多方麵,都有一些精采的議論和非凡的識見,有的至今仍能給人以真的啓迪、善的奉勸和美的鑒賞,展示齣永久的價值和魅力。這些積極的內容自然是我們今天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所必須繼承和發揚的。經過批判的分析和創造性的轉化,完全可以用來作為對青少年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益資糧和曆史教材,倡導良好的傢風亦有利於促進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和諧調發展。

  《中國曆代傢訓叢書》的主編夏傢善同誌,是我剛調到南開大學工作時就已相識的老朋友。他長期研治中國文學,詳熟古代文化典籍,特彆矚意於曆代傢訓的搜集整理,用力甚勤,頗有心得。這套叢書就是他從我國曆代傢訓中精選匯輯齣來的,共計十二冊,雖分類匯編而又構成一完整係統,有明確的指導思想,並邀請專傢學者對各書分彆加以標點、注釋和說明,以便於讀者準確地把握其思想內容,從中汲取智慧和涵養。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夏傢善同誌嚮我徵序,作為老朋友,我覺得難以拒絕,於匆忙中寫瞭上述粗淺的認識,不當之處請編者和讀者批評指正。

  方剋立



《溫公傢範》:一部凝聚韆年智慧的傢風傳承之書 在中國浩瀚的書捲中,有一部著作,它不以奇詭的情節吸引眼球,不以華麗的辭藻修飾文采,卻以一種溫潤而深沉的力量,穿越韆年,靜靜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士大夫傢庭。這部著作,便是世人熟知的《溫公傢範》。它並非泛泛而談的理論說教,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指南,是溫國公文彥博一生智慧與經驗的結晶,更是對良好傢風傢訓最生動、最深刻的詮釋。 《溫公傢範》的價值,首先在於其“範”字的深刻含義。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傢規”或“訓誡”,而是一種行為的模範,一種榜樣的力量。文彥博作為宋代名臣,曆經三朝,德高望重,其一生奉行的做人做事之道,以及他對子孫後輩的殷切期望,都凝聚在這部著作中。它所勾勒的,是一個理想的傢庭模型,一個如何培養齣有德有纔、能安邦定國、能立身處世的優秀後代的藍圖。 深入這部著作,我們會發現其內容之豐富,涉獵之廣泛,遠超一般意義上的傢庭教育。它並非局限於道德說教,而是將儒傢仁、義、禮、智、信等核心價值觀,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從修身養性,到待人接物,從讀書治學,到治傢理財,無不體現著文彥博深邃的洞察力和務實的態度。 修身立德,乃是根本 《溫公傢範》將“修身”置於極其重要的位置,認為這是治傢、治國乃至安天下的根本。文彥博深知,一個人的品德修養,是其立身處世的基石。因此,書中對於如何培養正直的人格、高尚的品德有著詳盡的闡述。這包括瞭對個人言行的嚴謹要求,強調“慎獨”,即在無人監督時也要自覺遵守道德規範。它鼓勵人們要誠實守信,言行一緻,不虛僞,不矯飾。同時,也強調要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戒除驕傲自滿,時刻反省自身不足。 在品德的培養上,《溫公傢範》特彆注重“孝悌”的重要性。它認為,一個人如果連對父母長輩都不能孝順,對兄弟姐妹都不能友愛,那麼他如何能指望他能忠於君主,友於百姓?這種由近及遠,由內而外的道德推衍,體現瞭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傢庭倫理的重視,以及由此推及社會秩序的深遠考量。 讀書治學,是傳傢之道 文彥博深諳“書中自有黃金屋”的道理,他將讀書治學視為傢族興旺發達、子孫後代得以立足社會的重要途徑。《溫公傢範》中,對讀書的重要性進行瞭反復強調。但這種讀書,並非為瞭功名利祿而死記硬背,而是強調“學以緻用”,注重知識的內化和能力的培養。 書中鼓勵子孫要博覽群書,廣泛涉獵,不僅要學習儒傢經典,也要涉足史學、文學等各個領域,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不人雲亦雲,要有自己的判斷。文彥博並非要求子孫成為書呆子,而是希望他們通過讀書,能夠明辨是非,能夠理解事物的本質,能夠為國傢和社會做齣貢獻。 同時,對於讀書的方法,書中也有具體的指導。例如,強調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勤於思考,善於總結,將學到的知識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相結閤。這種對讀書的務實態度,正是《溫公傢範》區彆於許多空洞理論的獨特之處。 治傢理財,是傢庭基石 一個傢庭的穩固,離不開良好的管理和閤理的財務規劃。《溫公傢範》也為如何“治傢”提供瞭寶貴的經驗。這不僅僅是傢庭瑣事的管理,更是包括瞭傢庭成員之間的相處之道,以及物質財富的閤理運用。 在傢庭成員關係上,書中強調要相互尊重,和睦相處。夫妻之間要恩愛有加,父子之間要慈愛孝順,兄弟之間要團結友愛。這種和諧的傢庭氛圍,是培養優秀後代的土壤。 在理財方麵,《溫公傢範》告誡子孫要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它鼓勵人們要量入為齣,閤理規劃開支,避免不必要的債務。同時,也強調要通過正當的途徑獲取財富,反對不勞而獲和貪汙腐敗。文彥博認為,一個傢庭的財富,是靠勤勞和智慧積纍而來,也應該用於有益於傢庭和社會的事情,而不是用來揮霍享樂。 處世之道,是人生智慧 除瞭對傢庭內部的關注,《溫公傢範》也深刻地闡述瞭為人處世的智慧。文彥博身處官場多年,深知官場的復雜和人情世故的微妙,因此,書中對於如何在社會上立足,如何與人交往,有著非常精闢的論述。 書中強調要“待人以誠”,真心實意地對待每一個人,不欺騙,不隱瞞。同時,也要學會“寬以待人”,理解他人的難處,包容他人的缺點。在處理矛盾和衝突時,要保持冷靜和理智,避免意氣用事。 《溫公傢範》還強調要“慎交友”,選擇誌同道閤、品德高尚的朋友。因為朋友對一個人的影響至關重要,正所謂“近硃者赤,近墨者黑”。它也告誡子孫要“戒貪”,貪婪是萬惡之源,會讓人迷失方嚮,做齣不可挽迴的錯誤。 曆史的傳承與當下的啓示 《溫公傢範》的價值,並不僅限於其成書的那個時代。時至今日,在物質日益豐富、社會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其所蘊含的智慧,依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個人層麵,它提醒我們要迴歸修身養性的根本,培養健全的人格,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傢庭層麵,它教導我們要重視傢庭倫理,傳承優良傢風,為子女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在社會層麵,它啓示我們要以誠待人,以德服人,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高尚的品格。 《溫公傢範》以一種平實而深刻的方式,為我們提供瞭一份關於如何做一個好人,如何建設一個好傢庭,如何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的行動指南。它不是冷冰冰的條文,而是充滿溫情與智慧的引導,是曆經時間考驗的瑰寶,值得我們反復品讀,從中汲取力量,並在自己的生活中踐行,讓優良的傢風,如涓涓細流,滋養我們的生命,也傳承給下一代。這部著作,是溫國公文彥博留給後世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初拿到《溫公傢範》這本書,我心裏是帶著一點點疑慮的,畢竟“傢範”二字聽起來就有點老派。但翻開書頁,我立刻被它獨特的魅力所吸引。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他並沒有直接給讀者灌輸道理,而是通過描繪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讓他們自己去展現傢風的傳承與力量。我尤其欣賞書中所展現的“言傳身教”的力量,那些看似微小的日常行為,卻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一代又一代人。書中有很多讓人動容的細節,比如一位長輩如何用自己的行動去感化一個叛逆的晚輩,一位母親如何用溫婉而堅定的方式去引導孩子走上正途。這些故事沒有驚天動地的情節,卻有著直擊人心的力量。我常常在閱讀過程中停下來,仔細迴味其中的道理,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實踐這些古老的智慧。這本書讓我明白,好的傢風並非遙不可及,它就藏在我們日常的點滴之中,需要我們用心去經營,去傳承。這不僅僅是關於“傢”的書,更是關於“人”的書,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如何建立一個更和諧的傢庭。

評分

我一直覺得,閱讀是一件非常個人化的事情,但《溫公傢範》這本書卻能觸動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它讓我看到瞭一個完整的“人”的養成過程,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品格的塑造。書中的許多觀念,比如“剋己復禮”、“溫良恭儉讓”,在現代社會聽起來可能有些“過時”,但作者卻用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讓我們看到這些看似樸素的品質,在復雜的人際關係和社會生活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教育的本質”的探討,它告訴我,真正的教育不是為瞭讓孩子成名成傢,而是為瞭培養他們成為一個有良知、有責任感、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這本書沒有刻意去迎閤任何一種閱讀潮流,它就是靜靜地在那裏,用最真誠的筆觸,講述著最深刻的人生道理。我常常在讀完一章後,會陷入深深的思考,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反思自己的行為準則。這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改變,一種由內而外的升華。

評分

這本《溫公傢範》真是讓人耳目一新!我一開始以為會是一本枯燥的說教書籍,但事實恰恰相反。作者巧妙地將曆史人物的生平故事與為人處世的智慧相結閤,讀起來就像在聽一位博學的老者娓娓道來。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修身齊傢”的部分,它並非空洞的理論,而是通過生動的例子,比如某個古代官員如何教育子女,如何處理傢庭內部的矛盾,讓我看到瞭古人處理現實問題的智慧和魄力。書中的語言也很講究,既有文言文的典雅,又不失白話文的流暢,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力,反而能感受到一種古色古香的韻味。我尤其對書中提到的一些傢規傢訓印象深刻,它們並非刻闆的束縛,而是充滿瞭對後代子孫的殷切期望和深切關懷。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內心也受到瞭洗禮,對傢庭、對責任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自己不足之處,也指引瞭前進的方嚮。強烈推薦給所有希望提升傢庭教育和個人修養的朋友們,相信你們也會和我一樣受益匪淺。

評分

《溫公傢範》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曆史的長河,去探索那些關於傢庭、關於品德的寶藏。我被書中那些曆經歲月沉澱下來的智慧所摺服,它們並非陳詞濫調,而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真理。書中的敘述方式非常引人入勝,作者善於運用比喻和類比,將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形象。比如,在談到“誠信”時,他會引用某個曆史人物如何因為一次失信而付齣瞭沉重的代價,又或者如何因為堅持誠信而贏得瞭世人的尊重。這些故事讓我深刻地認識到,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有些價值是永恒不變的。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責任感”的論述,它不僅僅是指對傢庭的責任,更是對社會、對後代的責任。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那個古老的時代,親曆著那些傢族的興衰,感受著那些人物的悲歡離閤。它讓我對“傢”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明白傢庭不僅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一個精神的港灣,一個孕育品德的溫床。

評分

《溫公傢範》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驚喜,遠不止於我最初的期待。我原本以為它會是一本嚴肅的學術著作,但實際閱讀下來,卻發現它充滿瞭人情味和生活氣息。作者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者,用飽含智慧的語言,將古人的傢風智慧娓娓道來,沒有絲毫的生硬和說教。我尤其被書中那些關於“知足常樂”和“勤儉持傢”的篇章所打動。在當下這個追求物質享受的時代,這些觀念顯得尤為可貴。書中的例子非常貼切,它描繪瞭許多古代傢庭如何憑藉著勤勞和節儉,一步步走嚮興旺,又如何因為驕奢淫逸而走嚮衰敗。這些故事就像一記記警鍾,提醒著我們,物質的富足並非人生的全部,內心的平和與精神的豐盈纔是更重要的追求。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傢”的意義,它不僅僅是血緣的維係,更是精神的傳承,是價值觀的傳遞。我非常慶幸自己能夠讀到這本書,它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在迷茫的生活中找到瞭一份寜靜與方嚮。

評分

書的質量不錯,內容很贊,看瞭一天,快遞很快,不錯呦!

評分

書的質量不錯,內容很贊,看瞭一天,快遞很快,不錯呦!

評分

非常不錯??

評分

還沒來得及細讀,書絕對正版

評分

三綱五常講的太多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很好,是我喜歡的書,謝謝你們!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替人買的 推薦~~~~~~~~~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