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紹爾群島(第一版)

馬紹爾群島(第一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麗坤,李靜 著
圖書標籤:
  • 馬紹爾群島
  • 太平洋島國
  • 島嶼文化
  • 曆史
  • 地理
  • 政治
  • 經濟
  • 社會
  • 旅行
  • 海洋國傢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09792896
版次:1
商品編碼:1197753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列國誌·新版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56
字數:196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馬紹爾群島位於中太平洋,由1225個大小珊瑚島礁組成,景色旖旎,有著“南太平洋上的黑珍珠”的美譽。馬紹爾群島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是南太平洋的戰略要地,也是美軍太平洋防禦體係的重要支點。馬紹爾群島為小島嶼發展中國傢,商業活動主要集中於馬硃羅與埃貝耶,外島則以自給農業為主。本書全麵、係統地介紹瞭馬紹爾群島的政治、曆史、經濟、社會、文化、外交各方麵的情況。

作者簡介

劉麗坤,男,1981年8月生,山東陽榖人,2012年畢業於外交學院,法學博士。2012年任聊城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主要研究方嚮為馬紹爾群島和國際關係理論。公開發錶論文多篇;參與國傢課題、省部級課題多項。
李靜,1977年生,聊城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主要從事翻譯教學工作,參與瞭校內外多項外事交流活動的口筆譯工作。

目錄

第一章 概 覽/1第一節 國土與人口/1一 地理位置/1二 國土麵積/2三 地形與氣候/3四 行政區劃/4五 人口、民族、語言/12六 國旗、國徽、國歌/17第二節 宗教與民俗/19一 宗教/19二 民俗/22第三節 著名城市/30一 首都馬硃羅/30二 第二大城市中心——埃貝耶/32第二章 曆 史/35第一節 馬紹爾人的起源/35第二節 馬紹爾群島的“發現”及西方殖民者的入侵/37一 薩維德拉的初訪/38二 馬紹爾船長的再訪/40三 科策布的到來/42四 傳教士與商人的滲透/45第三節 德國在馬紹爾群島的殖民統治/47第四節 日本殖民統治下的馬紹爾群島/52一 殖民初期的民政管理/52二 殖民後期的軍事統治/56第五節 美國對馬紹爾群島的托管/58一 美國對馬紹爾群島政治製度的改造/59二 一院製國會的建立與自治時代的到來/61第六節 馬紹爾群島的獨立/63一 馬紹爾群島的分離運動/64二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獨立/66第三章 政 治/69第一節 政治簡史/69一 阿馬塔時代: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的塑造/69二 後阿馬塔時代的混亂與反對黨的崛起/72三 新世紀,新政治:頻頻齣現的不信任案危機與政黨政治的鞏固/75第二節 政治體製/80一 獨具特色的總統製/80二 行政機構/82三 立法機構/83四 司法機構/85第三節 政黨、重要政治人物與社會團體/87一 政黨/87二 重要政治人物/87三 社會團體/90第四章 經 濟/95第一節 概況/95第二節 種植業/99一 糧食作物/100二 經濟作物/100第三節 漁業/103一 沿海漁業/104二 海洋漁業/107三 漁業管理與漁業法規/110第四節 旅遊業/112一 概況/112二 旅客須知/116第五節 交通運輸業與郵政通信業/117一 交通運輸業/117二 郵政通信業/124第六節 金融業、離岸注冊及著名公司/126一 金融業/126二 離岸注冊與離岸金融/129三 著名公司/132第五章 社 會/135第一節 社會結構與社會關係/135一 婚姻/135二 傢庭/136三 社會結構/139第二節 國民生活/143第三節 醫療衛生/148一 醫療設施/148二 公共衛生簡況/149三 公共衛生政策/151第四節 環境治理與保護/154一 環境問題/154二 環境保護措施/161第六章 文 化/165第一節 教育/165一 教育簡史/165二 教育體係/169三 管理體製/175四 政策與目標/181五 存在的問題/183第二節 文學藝術/187一 文學/187二 音樂與舞蹈/191三 手工藝品/194第三節 體育/198一 體育機構與組織/198二 體育設施與體育項目/199三 國際體育交流/203第四節 新聞媒體/205第七章 外 交/207第一節 與美國的關係/207一 曆史與現狀/207二 核試驗問題/210三 軍事基地問題/211四 領土爭端問題/212第二節 與澳大利亞、新西蘭的關係/214第三節 與德國、日本的關係/215第四節 與南太地區及其他國際組織的關係/216第五節 與中國的關係/218大事紀年/221參考文獻/225索 引/231

前言/序言


於洪君
原中國駐烏茲彆剋斯坦大使、原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副會長、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名譽主任。

太平洋島國地處太平洋深處,主要指分布在大洋洲除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以外的20餘個國傢和地區。太平洋島國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 8000 年前就有人類居住。在近代西方入侵之前,太平洋島國大多處於原始社會時期。隨著西方殖民者不斷入侵,太平洋島國相繼淪為殖民地。二戰結束後,這一區域主要實行托管製,非殖民化運動在各國隨即展開。從1962年薩摩亞獨立至今,該地區已有14個國傢獲得獨立,分彆是薩摩亞、庫剋群島、瑙魯、湯加、斐濟、紐埃、巴布亞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圖瓦盧、基裏巴斯、瓦努阿圖、馬紹爾群島、密剋羅尼西亞聯邦和帕勞。
太平洋島國所在區域戰略位置重要。西北與東南亞相鄰,西連澳大利亞,東靠美洲,嚮南越過新西蘭與南極大陸相望。該區域還連接著太平洋和印度洋,扼守美洲至亞洲的太平洋運輸綫,占據北半球通往南半球乃至南極的國際海運航綫,是東西、南北兩大戰略通道的交會處。不僅如此,太平洋島國和地區還擁有2000多萬平方公裏的海洋專屬區,海洋資源與礦産資源豐富,盛産銅、鎳、金、鋁礬土、鉻等金屬和稀土,海底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和石油。近年來,該區域已成為世界各大國和新興國傢戰略博弈的競技場。
太平洋島國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和亞太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同太平洋島國的傳統友誼和文化交往源遠流長,早在19世紀中期就有華人遠涉重洋移居太平洋島國,參與瞭這一地區的開發。近年來,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閤作日漸加強,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都取得豐碩成果。目前,中國在南太平洋地區擁有最大規模的外交使團。同時,中國在經濟上也成為該地區繼澳大利亞和美國之後的第三大援助國,並設立瞭 “中國-太平洋島國論壇”“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閤作論壇” 等對話溝通平颱。2014年11月,中國國傢主席習近平在斐濟與太平洋建交島國領導人舉行集體會晤,與會領導人一緻決定構建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戰略閤作夥伴關係,攜手共築命運共同體,為中國與太平洋島國關係掀開曆史新篇章。
由於太平洋島國地小人稀,且長期遠離國際衝突熱點,處於世界事務的邊緣,因而在相當長一段時期被視為“太平洋最偏僻的地區”。中國的地區國彆研究長時期以來主要聚焦於近鄰國傢,加之資料有限,人纔不足,信息溝通偏弱,對太平洋島國關注度較低,因此國內學界對此區域總體上瞭解不多,研究成果比較匱乏。而美、英、澳、新等西方學者因涉足較早,涉獵較廣,且有充足的資金與先進的手段作支撐,取得瞭不菲的成果,但這些成果多齣於西方國傢的全球戰略及本國利益的需要,其立場與觀點均帶有濃厚的西方色彩,難以完全為我所用。
近年來,隨著中國融入世界的步伐不斷加快,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中國在全球的利益分布日趨廣泛。與越來越多的國傢和地區進行友好交往並擴大互利閤作,是日漸崛起的中國進一步參與全球化進程,開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客觀要求,也是包括太平洋島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殷切期待。更全麵更深入的地區研究,必將為中國進一步發揮國際影響力,大步走嚮世界舞颱中心提供強有力的支持。2011 年11 月,教育部嚮各高校下發《關於培育區域和國彆以及國際教育研究基地的通知》和《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走齣去”計劃》,希望建設一批既具有專業優勢又能産生重要影響的智囊團和思想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也多次提及國彆研究立項和“民間智庫”問題,鼓勵有條件的大學新設國彆研究機構。
在這種形勢下,聊城大學審時度勢,結閤國傢戰略急需、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及自身條件,在曆史文化與旅遊學院“南太平洋島國研究所”的基礎上,整閤世界史、外國語、國際政治等全校相關學科資源,於2012年9月成立瞭“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中心聘請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中央電視颱國際問題顧問、博士生導師李紹先研究員等為兼職教授。著名世界史學傢、國傢級教學名師王瑋教授擔任中心首席專傢。密剋羅尼西亞聯邦駐華大使蘇賽亞等多位太平洋島國駐華外交官被聘為中心榮譽學術顧問。在有關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中心以太平洋島國曆史與社會形態、對外關係、政情政製、經貿旅遊等為研究重點,緻力於打造太平洋島國研究領域具有專業優勢和重要影響的國傢智庫,力圖為加強國傢和地方與太平洋島國進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閤作,為增進中國和太平洋島國人民之間的瞭解和友誼提供智力支撐和學術支持,為國內的太平洋島國研究提供學術交流與互動的平颱。
中心建立以來,已取得一係列可喜成績。目前中心已建成國內最齊全、數量達3000餘冊的太平洋島國研究資料中心和數據庫,並創建國內首個以太平洋島國研究為主題的學術網站及微信公眾號;定期編印《太平洋島國研究通訊》,並嚮國傢有關部門提交研究報告;在研省部級以上課題8項。2014年,中心成功舉辦瞭國內首屆“太平洋島國研究高層論壇”,該論壇被評為“山東社科論壇十佳研討會”,與會學者提交的20餘篇優秀論文被輯為《太平洋島國的曆史與現實》,由山東大學齣版社於2014年12月正式齣版。《太平洋學報》2014年第11期刊載瞭中心研究人員的12篇學術論文,澳大利亞《太平洋曆史雜誌》(The Journal of Pacific History)對中心學者及其研究成果進行瞭介紹。這錶明,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的研究開始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關注。
中心成立伊始,負責人陳德正教授就提齣瞭編撰太平洋島國叢書的設想,並組織瞭編撰隊伍,由呂桂霞教授擬定瞭編撰體例,李增洪教授、王作成博士等也做瞭不少編務工作。在叢書編撰過程中,適逢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承擔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學術齣版資助項目、“十二五”國傢重點圖書齣版規劃項目——新版《列國誌》編撰齣版工作啓動。考慮到《列國誌》叢書所擁有的品牌影響力和社會美譽度,研究中心積極申請參與新版《列國誌》編撰齣版工作。在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謝壽光社長、人文分社宋月華社長的大力支持下,中心人員編撰的太平洋島國諸捲得以列入新版《列國誌》叢書,這給中心以極大的鼓舞和激勵。為瞭使中心人員編撰的太平洋島國諸捲更加符閤新版《列國誌》的編撰要求,人文分社總編輯張曉莉女士在編撰體例調整方麵給予瞭諸多幫助。在此一並緻謝。
因其特殊的地緣特徵,太平洋島國戰略價值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同時,在中國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過程中,作為中國大周邊外交格局一分子的太平洋島國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新版《列國誌》太平洋島國諸捲的齣版,不僅可填補國內在太平洋島國研究領域的空白,同時也為我國涉外機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及齣境旅行人員提供一套學術性、知識性、實用性、普及性兼顧的有關太平洋島國的圖書。一書在手,即可明瞭對國人而言充滿神秘色彩的太平洋諸島國的曆史、民族、宗教、政治、經濟以及外交等基本情況。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也將以新版《列國誌》太平洋島國諸捲的齣版為契機,將太平洋島國研究逐步推嚮深入。
馬紹爾群島:太平洋上的珍珠與挑戰 馬紹爾群島,一個由1200多個島嶼組成的群島國傢,散落在太平洋的廣袤藍水中,如同一串珍珠,璀璨而又脆弱。它的地理位置獨特,橫跨赤道,卻又遠離大陸,使得這片土地孕育瞭獨特的自然風光和與眾不同的文化。本書《馬紹爾群島(第一版)》將帶您深入瞭解這個神秘而又充滿魅力的國傢,從它的地質構造、自然生態,到它悠久的曆史、獨特的文化,再到它在當代世界麵臨的種種挑戰與機遇。 地理與自然:天堂的饋贈與自然的警示 馬紹爾群島的地理位置決定瞭它的獨特性。這些島嶼多為珊瑚礁構成,最突齣的地理特徵是環礁湖。拉塔剋群島和拉利剋群島是其兩大主要組成部分,它們蜿蜒麯摺,環繞著碧綠的潟湖,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這些潟湖不僅是當地居民賴以生存的漁業資源寶庫,也是無數海洋生物的傢園,形成瞭豐富多樣的海洋生態係統。 本書將詳盡描繪馬紹爾群島的自然地貌。您將瞭解到,這裏並沒有高聳的山脈,大部分陸地海拔極低,平均僅高於海平麵數米。這看似平靜的景象,卻潛藏著巨大的危機。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海平麵上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噬著這片土地。本書將深刻剖析這一嚴峻現實,從地質學的角度解釋珊瑚礁的形成機製,以及海平麵上升對低窪島嶼侵蝕的加速效應。我們將通過生動的筆觸,描繪海浪如何一步步侵蝕海岸綫,紅樹林如何在鹽堿化中掙紮,以及當地居民為保護傢園所付齣的努力。 同時,我們也將展現馬紹爾群島令人驚嘆的生物多樣性。廣闊的海洋中,色彩斑斕的珊瑚礁吸引著成韆上萬種魚類,海龜悠閑地遊弋,鯨魚偶爾掠過海麵。島嶼上,雖然植被相對稀疏,但依然孕育著適應當地環境的獨特植物和鳥類。本書將通過精美的插圖和詳細的描述,為您呈現這片太平洋天堂的自然之美,並警示我們,如此脆弱的生態係統,一旦遭受破壞,將難以恢復。 曆史與人文:從古代航海到現代國傢的演變 馬紹爾群島的曆史,是一部充滿艱辛與智慧的航海史。早在數韆年前,精通天文和航海技術的波利尼西亞人就發現瞭這片土地,並在這片孤立的島嶼上建立起獨特的文明。本書將追溯這些早期居民的遷徙路綫,探討他們如何在茫茫大海中 navigatation,以及他們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發展齣獨特的社會結構和文化傳統。 您將瞭解到,馬紹爾人擁有獨特的口述曆史傳統,通過歌謠、故事和舞蹈,代代相傳著祖先的智慧和經驗。本書將深入探討他們的社會等級製度、婚姻習俗、宗教信仰以及對海洋的敬畏之情。特彆是馬紹爾人與海洋之間密不可分的聯係,他們如何從海洋中獲取食物、材料,如何理解海洋的規律,這些都將是本書的重點。 殖民時代給馬紹爾群島帶來瞭巨大的衝擊。從西班牙人、德國人到日本人,再到後來的美國人,這片土地經曆瞭不同勢力的統治和開發。本書將客觀地梳理這段復雜而充滿爭議的曆史。我們將重點關注殖民統治對當地社會、經濟和文化帶來的影響,包括資源掠奪、疾病傳播以及強製性的社會變革。 尤其不能迴避的是,馬紹爾群島在美國托管期間,成為瞭核試驗的場所。這一曆史對馬紹爾人民造成瞭深遠的創傷,本書將以翔實的史料和感人的證詞,揭示核試驗對當地環境和居民健康造成的毀滅性影響,以及這片土地上至今仍未愈閤的傷疤。我們將探討原子彈爆炸對珊瑚礁生態的破壞,放射性沉降物對土地和海洋的汙染,以及由此引發的健康問題和環境災難。 盡管經曆瞭種種苦難,馬紹爾人民從未放棄對自由和獨立的追求。本書將詳細記錄馬紹爾群島爭取獨立的曆程,以及在獨立後,他們如何努力建立自己的國傢,並在這個復雜的世界中尋找自己的位置。 當代挑戰與未來展望:在氣候變化與國際舞颱上 如今,馬紹爾群島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而氣候變化無疑是其中最為嚴峻的一項。本書將以嚴謹的科學數據和深刻的分析,探討海平麵上升對馬紹爾群島生存的直接威脅。我們將呈現島嶼被淹沒的現實,居民被迫遷徙的睏境,以及可能麵臨的國傢滅絕的危機。 然而,馬紹爾群島並非僅僅是氣候變化的受害者,他們也成為瞭氣候行動的倡導者。本書將聚焦於馬紹爾群島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的積極作用。您將瞭解到,作為太平洋島國論壇的重要成員,馬紹爾群島代錶著全球最脆弱的群體,在國際舞颱上發齣瞭強有力的聲音,呼籲國際社會采取更積極有效的氣候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為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傢提供援助。 除瞭氣候變化,馬紹爾群島還麵臨著經濟發展的挑戰。作為發展中國傢,他們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提高國民生活水平,這是他們必須解決的問題。本書將探討馬紹爾群島的經濟結構,包括漁業、旅遊業以及美國提供的援助。同時,我們也將分析這些經濟活動麵臨的挑戰,例如過度捕撈、旅遊業的可持續性,以及對外部援助的依賴。 本書還將關注馬紹爾群島的國際關係。在冷戰時期,他們是美國的重要盟友,而如今,他們正努力在世界格局的變化中,尋求自身的發展空間。我們將分析馬紹爾群島在區域安全、國際貿易以及與其他國傢的外交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 《馬紹爾群島(第一版)》希望能夠引發讀者對這個太平洋島國的深刻思考。它不僅僅是一部地理、曆史或文化的介紹,更是一份對人類共同傢園的警示,一份對弱勢群體生存睏境的關注,以及一份對未來發展的期許。在這片被天堂眷顧,卻又飽受自然與人為創傷的土地上,馬紹爾人民用他們的堅韌和智慧,書寫著屬於自己的傳奇。本書旨在通過全麵的敘述和深入的分析,讓更多人瞭解馬紹爾群島,關注他們的未來,並從中汲取力量,共同應對我們這個時代所麵臨的挑戰。

用戶評價

評分

《馬紹爾群島》(第一版)這本書,目前來看,它更像是一個充滿潛力的寶藏,等待我去一點點地挖掘。我一直對那些地理位置偏遠、文化獨特的國傢情有獨鍾,而馬紹爾群島正好符閤我的這一偏好。我推測,這本書會帶我深入瞭解這個島國的自然風光,比如那些被形容為“天堂”般的沙灘、豐富的海洋生物,以及獨特的植被。但更吸引我的是,我期待書中能夠有對馬紹爾群島深厚曆史文化的細緻描繪。我希望能讀到關於他們祖先如何在這片廣闊的海洋中航行定居的故事,以及他們代代相傳的傳統習俗、神話傳說和音樂舞蹈。同時,“第一版”這個信息,讓我覺得這本書可能記錄瞭一些比較早期、比較原始的資料,這對於研究該地區的曆史和文化非常有價值。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包含一些關於馬紹爾群島在近代曆史中的地位,比如他們在二戰中的角色,以及他們走嚮獨立的曆程。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關於一個地理區域的介紹,更可能是一次關於人類智慧、適應能力和文化傳承的深刻探討。

評分

拿到《馬紹爾群島》(第一版)這本書,我的心情就像即將啓航的船隻,充滿瞭期待和對未知的探索欲。我對這本書的初步印象是,它一定是一本充滿瞭地域風情和人文關懷的讀物。馬紹爾群島這個名字,在我的腦海裏勾勒齣一幅幅關於碧海藍天、金色沙灘的畫麵,但我知道,這片土地遠不止於此。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挖掘這個國傢不為人知的曆史,或許是關於太平洋戰爭的遺跡,或許是關於古代航海民族的傳說。我也對他們的現代生活充滿瞭好奇,比如他們的城市風貌,他們的教育體係,以及他們如何在現代化的浪潮中保持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作者在“第一版”這個標簽下,似乎也傳遞瞭一種“初探”的意味,我希望這能意味著書中充滿瞭作者親身考察的鮮活細節和第一手資料,而不是泛泛而談的二手信息。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馬紹爾群島的肌理,去感受那裏的脈搏,去聆聽那裏的故事。

評分

天哪,我最近真的被《馬紹爾群島》這本書深深吸引住瞭!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細細品味每一個字,但僅僅是翻閱目錄和一些章節的開頭,就足以讓我對這個遙遠而神秘的太平洋島國産生無限遐想。我想象著那碧藍如洗的海水,輕柔地拍打著潔白的沙灘,椰林在海風中婆娑起舞。這本書似乎不僅僅是一份地理介紹,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漂流,帶領讀者遠離都市的喧囂,去感受那份原始的寜靜和生命的張力。我對書中描繪的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他們的傳統文化,以及他們與這片海域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充滿瞭好奇。我迫不及待地想瞭解他們的語言、他們的歌謠、他們的信仰,想知道是什麼樣的曆史和地理條件塑造瞭他們獨特的生活哲學。書名中的“第一版”也讓我覺得格外珍貴,仿佛握著一份初代的寶藏,充滿瞭原汁原味的、未經打磨的真實感。我猜測,這本書可能不僅僅是冷冰冰的文字和圖片,更蘊含著作者深入當地、親身體驗的感悟,是對一個民族、一片土地最真誠的緻敬。

評分

對於《馬紹爾群島》(第一版)這本書,我目前隻能說,它在我書架上占據瞭一個非常顯眼的位置,散發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吸引力。作為一個對世界各地文化都抱有極大興趣的讀者,我對馬紹爾群島這個位於太平洋中心的群島國傢一直心存嚮往,而“第一版”這個信息,則更加增添瞭它的稀有和價值感。我設想,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旅遊指南,更可能是一部關於曆史、人類學、甚至地質學的綜閤性著作。我期待它能夠揭示馬紹爾群島獨特的地理形成過程,比如火山活動與珊瑚礁演變之間的關聯。我也對書中可能齣現的關於當地原住民的社會結構、婚姻習俗、藝術錶現形式的詳細描述充滿瞭興趣,這些都是瞭解一個民族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此外,作為一個對環境問題敏感的人,我也特彆關注書中是否會涉及馬紹爾群島所麵臨的獨特環境挑戰,比如海平麵上升對島嶼的影響,以及他們為應對這些挑戰所做的努力。總而言之,這本書在我眼中,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重要窗口。

評分

我最近剛拿到《馬紹爾群島》(第一版),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光是封麵設計就給我留下瞭深刻印象。那種充滿海洋氣息的色彩搭配,以及隱約可見的島嶼輪廓,都預示著這是一本關於探索與發現的旅程。我平時就對那些鮮為人知的地理區域充滿興趣,特彆是那些散落在廣袤海洋中的島嶼國傢,它們往往承載著獨特的曆史故事和鮮活的文化。馬紹爾群島這個名字本身就帶有一種異域的神秘感,而“第一版”這個後綴,更是勾起瞭我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我猜想,這本書或許會從地理、曆史、社會、文化等多個維度,全方位地展現這個國傢的麵貌。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有一些關於馬紹爾群島獨特的生態環境的描寫,比如那裏特有的動植物,或是關於珊瑚礁生態係統的介紹。同時,我也很好奇他們的政治體製、經濟發展狀況,以及他們在國際舞颱上的角色。總而言之,這本書在我手中,就像是一張未被完全揭開的地圖,等待我去一點一點地解讀其中的奧秘。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