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绍尔群岛(第一版)

马绍尔群岛(第一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丽坤,李静 著
图书标签:
  • 马绍尔群岛
  • 太平洋岛国
  • 岛屿文化
  • 历史
  • 地理
  • 政治
  • 经济
  • 社会
  • 旅行
  • 海洋国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92896
版次:1
商品编码:1197753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列国志·新版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6
字数:19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马绍尔群岛位于中太平洋,由1225个大小珊瑚岛礁组成,景色旖旎,有着“南太平洋上的黑珍珠”的美誉。马绍尔群岛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是南太平洋的战略要地,也是美军太平洋防御体系的重要支点。马绍尔群岛为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商业活动主要集中于马朱罗与埃贝耶,外岛则以自给农业为主。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绍尔群岛的政治、历史、经济、社会、文化、外交各方面的情况。

作者简介

刘丽坤,男,1981年8月生,山东阳谷人,2012年毕业于外交学院,法学博士。2012年任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绍尔群岛和国际关系理论。公开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国家课题、省部级课题多项。
李静,1977年生,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翻译教学工作,参与了校内外多项外事交流活动的口笔译工作。

目录

第一章 概 览/1第一节 国土与人口/1一 地理位置/1二 国土面积/2三 地形与气候/3四 行政区划/4五 人口、民族、语言/12六 国旗、国徽、国歌/17第二节 宗教与民俗/19一 宗教/19二 民俗/22第三节 著名城市/30一 首都马朱罗/30二 第二大城市中心——埃贝耶/32第二章 历 史/35第一节 马绍尔人的起源/35第二节 马绍尔群岛的“发现”及西方殖民者的入侵/37一 萨维德拉的初访/38二 马绍尔船长的再访/40三 科策布的到来/42四 传教士与商人的渗透/45第三节 德国在马绍尔群岛的殖民统治/47第四节 日本殖民统治下的马绍尔群岛/52一 殖民初期的民政管理/52二 殖民后期的军事统治/56第五节 美国对马绍尔群岛的托管/58一 美国对马绍尔群岛政治制度的改造/59二 一院制国会的建立与自治时代的到来/61第六节 马绍尔群岛的独立/63一 马绍尔群岛的分离运动/64二 马绍尔群岛共和国独立/66第三章 政 治/69第一节 政治简史/69一 阿马塔时代:马绍尔群岛共和国的塑造/69二 后阿马塔时代的混乱与反对党的崛起/72三 新世纪,新政治:频频出现的不信任案危机与政党政治的巩固/75第二节 政治体制/80一 独具特色的总统制/80二 行政机构/82三 立法机构/83四 司法机构/85第三节 政党、重要政治人物与社会团体/87一 政党/87二 重要政治人物/87三 社会团体/90第四章 经 济/95第一节 概况/95第二节 种植业/99一 粮食作物/100二 经济作物/100第三节 渔业/103一 沿海渔业/104二 海洋渔业/107三 渔业管理与渔业法规/110第四节 旅游业/112一 概况/112二 旅客须知/116第五节 交通运输业与邮政通信业/117一 交通运输业/117二 邮政通信业/124第六节 金融业、离岸注册及著名公司/126一 金融业/126二 离岸注册与离岸金融/129三 著名公司/132第五章 社 会/135第一节 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135一 婚姻/135二 家庭/136三 社会结构/139第二节 国民生活/143第三节 医疗卫生/148一 医疗设施/148二 公共卫生简况/149三 公共卫生政策/151第四节 环境治理与保护/154一 环境问题/154二 环境保护措施/161第六章 文 化/165第一节 教育/165一 教育简史/165二 教育体系/169三 管理体制/175四 政策与目标/181五 存在的问题/183第二节 文学艺术/187一 文学/187二 音乐与舞蹈/191三 手工艺品/194第三节 体育/198一 体育机构与组织/198二 体育设施与体育项目/199三 国际体育交流/203第四节 新闻媒体/205第七章 外 交/207第一节 与美国的关系/207一 历史与现状/207二 核试验问题/210三 军事基地问题/211四 领土争端问题/212第二节 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关系/214第三节 与德国、日本的关系/215第四节 与南太地区及其他国际组织的关系/216第五节 与中国的关系/218大事纪年/221参考文献/225索 引/231

前言/序言


于洪君
原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太平洋岛国地处太平洋深处,主要指分布在大洋洲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外的20余个国家和地区。太平洋岛国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 8000 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在近代西方入侵之前,太平洋岛国大多处于原始社会时期。随着西方殖民者不断入侵,太平洋岛国相继沦为殖民地。二战结束后,这一区域主要实行托管制,非殖民化运动在各国随即展开。从1962年萨摩亚独立至今,该地区已有14个国家获得独立,分别是萨摩亚、库克群岛、瑙鲁、汤加、斐济、纽埃、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图瓦卢、基里巴斯、瓦努阿图、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和帕劳。
太平洋岛国所在区域战略位置重要。西北与东南亚相邻,西连澳大利亚,东靠美洲,向南越过新西兰与南极大陆相望。该区域还连接着太平洋和印度洋,扼守美洲至亚洲的太平洋运输线,占据北半球通往南半球乃至南极的国际海运航线,是东西、南北两大战略通道的交会处。不仅如此,太平洋岛国和地区还拥有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专属区,海洋资源与矿产资源丰富,盛产铜、镍、金、铝矾土、铬等金属和稀土,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近年来,该区域已成为世界各大国和新兴国家战略博弈的竞技场。
太平洋岛国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和亚太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同太平洋岛国的传统友谊和文化交往源远流长,早在19世纪中期就有华人远涉重洋移居太平洋岛国,参与了这一地区的开发。近年来,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日渐加强,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丰硕成果。目前,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拥有最大规模的外交使团。同时,中国在经济上也成为该地区继澳大利亚和美国之后的第三大援助国,并设立了 “中国-太平洋岛国论坛”“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 等对话沟通平台。2014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斐济与太平洋建交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与会领导人一致决定构建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携手共筑命运共同体,为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关系掀开历史新篇章。
由于太平洋岛国地小人稀,且长期远离国际冲突热点,处于世界事务的边缘,因而在相当长一段时期被视为“太平洋最偏僻的地区”。中国的地区国别研究长时期以来主要聚焦于近邻国家,加之资料有限,人才不足,信息沟通偏弱,对太平洋岛国关注度较低,因此国内学界对此区域总体上了解不多,研究成果比较匮乏。而美、英、澳、新等西方学者因涉足较早,涉猎较广,且有充足的资金与先进的手段作支撑,取得了不菲的成果,但这些成果多出于西方国家的全球战略及本国利益的需要,其立场与观点均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难以完全为我所用。
近年来,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在全球的利益分布日趋广泛。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交往并扩大互利合作,是日渐崛起的中国进一步参与全球化进程,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客观要求,也是包括太平洋岛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殷切期待。更全面更深入的地区研究,必将为中国进一步发挥国际影响力,大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011 年11 月,教育部向各高校下发《关于培育区域和国别以及国际教育研究基地的通知》和《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希望建设一批既具有专业优势又能产生重要影响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也多次提及国别研究立项和“民间智库”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大学新设国别研究机构。
在这种形势下,聊城大学审时度势,结合国家战略急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自身条件,在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南太平洋岛国研究所”的基础上,整合世界史、外国语、国际政治等全校相关学科资源,于2012年9月成立了“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中心聘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电视台国际问题顾问、博士生导师李绍先研究员等为兼职教授。著名世界史学家、国家级教学名师王玮教授担任中心首席专家。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驻华大使苏赛亚等多位太平洋岛国驻华外交官被聘为中心荣誉学术顾问。在有关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中心以太平洋岛国历史与社会形态、对外关系、政情政制、经贸旅游等为研究重点,致力于打造太平洋岛国研究领域具有专业优势和重要影响的国家智库,力图为加强国家和地方与太平洋岛国进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增进中国和太平洋岛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提供智力支撑和学术支持,为国内的太平洋岛国研究提供学术交流与互动的平台。
中心建立以来,已取得一系列可喜成绩。目前中心已建成国内最齐全、数量达3000余册的太平洋岛国研究资料中心和数据库,并创建国内首个以太平洋岛国研究为主题的学术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定期编印《太平洋岛国研究通讯》,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研究报告;在研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2014年,中心成功举办了国内首届“太平洋岛国研究高层论坛”,该论坛被评为“山东社科论坛十佳研讨会”,与会学者提交的20余篇优秀论文被辑为《太平洋岛国的历史与现实》,由山东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12月正式出版。《太平洋学报》2014年第11期刊载了中心研究人员的12篇学术论文,澳大利亚《太平洋历史杂志》(The Journal of Pacific History)对中心学者及其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这表明,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的研究开始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中心成立伊始,负责人陈德正教授就提出了编撰太平洋岛国丛书的设想,并组织了编撰队伍,由吕桂霞教授拟定了编撰体例,李增洪教授、王作成博士等也做了不少编务工作。在丛书编撰过程中,适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承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新版《列国志》编撰出版工作启动。考虑到《列国志》丛书所拥有的品牌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研究中心积极申请参与新版《列国志》编撰出版工作。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谢寿光社长、人文分社宋月华社长的大力支持下,中心人员编撰的太平洋岛国诸卷得以列入新版《列国志》丛书,这给中心以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为了使中心人员编撰的太平洋岛国诸卷更加符合新版《列国志》的编撰要求,人文分社总编辑张晓莉女士在编撰体例调整方面给予了诸多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因其特殊的地缘特征,太平洋岛国战略价值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同时,在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作为中国大周边外交格局一分子的太平洋岛国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新版《列国志》太平洋岛国诸卷的出版,不仅可填补国内在太平洋岛国研究领域的空白,同时也为我国涉外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出境旅行人员提供一套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普及性兼顾的有关太平洋岛国的图书。一书在手,即可明了对国人而言充满神秘色彩的太平洋诸岛国的历史、民族、宗教、政治、经济以及外交等基本情况。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也将以新版《列国志》太平洋岛国诸卷的出版为契机,将太平洋岛国研究逐步推向深入。
马绍尔群岛:太平洋上的珍珠与挑战 马绍尔群岛,一个由1200多个岛屿组成的群岛国家,散落在太平洋的广袤蓝水中,如同一串珍珠,璀璨而又脆弱。它的地理位置独特,横跨赤道,却又远离大陆,使得这片土地孕育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与众不同的文化。本书《马绍尔群岛(第一版)》将带您深入了解这个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国家,从它的地质构造、自然生态,到它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再到它在当代世界面临的种种挑战与机遇。 地理与自然:天堂的馈赠与自然的警示 马绍尔群岛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独特性。这些岛屿多为珊瑚礁构成,最突出的地理特征是环礁湖。拉塔克群岛和拉利克群岛是其两大主要组成部分,它们蜿蜒曲折,环绕着碧绿的潟湖,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这些潟湖不仅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渔业资源宝库,也是无数海洋生物的家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海洋生态系统。 本书将详尽描绘马绍尔群岛的自然地貌。您将了解到,这里并没有高耸的山脉,大部分陆地海拔极低,平均仅高于海平面数米。这看似平静的景象,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噬着这片土地。本书将深刻剖析这一严峻现实,从地质学的角度解释珊瑚礁的形成机制,以及海平面上升对低洼岛屿侵蚀的加速效应。我们将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海浪如何一步步侵蚀海岸线,红树林如何在盐碱化中挣扎,以及当地居民为保护家园所付出的努力。 同时,我们也将展现马绍尔群岛令人惊叹的生物多样性。广阔的海洋中,色彩斑斓的珊瑚礁吸引着成千上万种鱼类,海龟悠闲地游弋,鲸鱼偶尔掠过海面。岛屿上,虽然植被相对稀疏,但依然孕育着适应当地环境的独特植物和鸟类。本书将通过精美的插图和详细的描述,为您呈现这片太平洋天堂的自然之美,并警示我们,如此脆弱的生态系统,一旦遭受破坏,将难以恢复。 历史与人文:从古代航海到现代国家的演变 马绍尔群岛的历史,是一部充满艰辛与智慧的航海史。早在数千年前,精通天文和航海技术的波利尼西亚人就发现了这片土地,并在这片孤立的岛屿上建立起独特的文明。本书将追溯这些早期居民的迁徙路线,探讨他们如何在茫茫大海中 navigatation,以及他们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发展出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 您将了解到,马绍尔人拥有独特的口述历史传统,通过歌谣、故事和舞蹈,代代相传着祖先的智慧和经验。本书将深入探讨他们的社会等级制度、婚姻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对海洋的敬畏之情。特别是马绍尔人与海洋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他们如何从海洋中获取食物、材料,如何理解海洋的规律,这些都将是本书的重点。 殖民时代给马绍尔群岛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西班牙人、德国人到日本人,再到后来的美国人,这片土地经历了不同势力的统治和开发。本书将客观地梳理这段复杂而充满争议的历史。我们将重点关注殖民统治对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带来的影响,包括资源掠夺、疾病传播以及强制性的社会变革。 尤其不能回避的是,马绍尔群岛在美国托管期间,成为了核试验的场所。这一历史对马绍尔人民造成了深远的创伤,本书将以翔实的史料和感人的证词,揭示核试验对当地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的毁灭性影响,以及这片土地上至今仍未愈合的伤疤。我们将探讨原子弹爆炸对珊瑚礁生态的破坏,放射性沉降物对土地和海洋的污染,以及由此引发的健康问题和环境灾难。 尽管经历了种种苦难,马绍尔人民从未放弃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本书将详细记录马绍尔群岛争取独立的历程,以及在独立后,他们如何努力建立自己的国家,并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当代挑战与未来展望:在气候变化与国际舞台上 如今,马绍尔群岛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气候变化无疑是其中最为严峻的一项。本书将以严谨的科学数据和深刻的分析,探讨海平面上升对马绍尔群岛生存的直接威胁。我们将呈现岛屿被淹没的现实,居民被迫迁徙的困境,以及可能面临的国家灭绝的危机。 然而,马绍尔群岛并非仅仅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他们也成为了气候行动的倡导者。本书将聚焦于马绍尔群岛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您将了解到,作为太平洋岛国论坛的重要成员,马绍尔群岛代表着全球最脆弱的群体,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气候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为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提供援助。 除了气候变化,马绍尔群岛还面临着经济发展的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他们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高国民生活水平,这是他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本书将探讨马绍尔群岛的经济结构,包括渔业、旅游业以及美国提供的援助。同时,我们也将分析这些经济活动面临的挑战,例如过度捕捞、旅游业的可持续性,以及对外部援助的依赖。 本书还将关注马绍尔群岛的国际关系。在冷战时期,他们是美国的重要盟友,而如今,他们正努力在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寻求自身的发展空间。我们将分析马绍尔群岛在区域安全、国际贸易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马绍尔群岛(第一版)》希望能够引发读者对这个太平洋岛国的深刻思考。它不仅仅是一部地理、历史或文化的介绍,更是一份对人类共同家园的警示,一份对弱势群体生存困境的关注,以及一份对未来发展的期许。在这片被天堂眷顾,却又饱受自然与人为创伤的土地上,马绍尔人民用他们的坚韧和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本书旨在通过全面的叙述和深入的分析,让更多人了解马绍尔群岛,关注他们的未来,并从中汲取力量,共同应对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挑战。

用户评价

评分

《马绍尔群岛》(第一版)这本书,目前来看,它更像是一个充满潜力的宝藏,等待我去一点点地挖掘。我一直对那些地理位置偏远、文化独特的国家情有独钟,而马绍尔群岛正好符合我的这一偏好。我推测,这本书会带我深入了解这个岛国的自然风光,比如那些被形容为“天堂”般的沙滩、丰富的海洋生物,以及独特的植被。但更吸引我的是,我期待书中能够有对马绍尔群岛深厚历史文化的细致描绘。我希望能读到关于他们祖先如何在这片广阔的海洋中航行定居的故事,以及他们代代相传的传统习俗、神话传说和音乐舞蹈。同时,“第一版”这个信息,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记录了一些比较早期、比较原始的资料,这对于研究该地区的历史和文化非常有价值。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马绍尔群岛在近代历史中的地位,比如他们在二战中的角色,以及他们走向独立的历程。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地理区域的介绍,更可能是一次关于人类智慧、适应能力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探讨。

评分

对于《马绍尔群岛》(第一版)这本书,我目前只能说,它在我书架上占据了一个非常显眼的位置,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作为一个对世界各地文化都抱有极大兴趣的读者,我对马绍尔群岛这个位于太平洋中心的群岛国家一直心存向往,而“第一版”这个信息,则更加增添了它的稀有和价值感。我设想,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旅游指南,更可能是一部关于历史、人类学、甚至地质学的综合性著作。我期待它能够揭示马绍尔群岛独特的地理形成过程,比如火山活动与珊瑚礁演变之间的关联。我也对书中可能出现的关于当地原住民的社会结构、婚姻习俗、艺术表现形式的详细描述充满了兴趣,这些都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此外,作为一个对环境问题敏感的人,我也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马绍尔群岛所面临的独特环境挑战,比如海平面上升对岛屿的影响,以及他们为应对这些挑战所做的努力。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眼中,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重要窗口。

评分

拿到《马绍尔群岛》(第一版)这本书,我的心情就像即将启航的船只,充满了期待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我对这本书的初步印象是,它一定是一本充满了地域风情和人文关怀的读物。马绍尔群岛这个名字,在我的脑海里勾勒出一幅幅关于碧海蓝天、金色沙滩的画面,但我知道,这片土地远不止于此。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历史,或许是关于太平洋战争的遗迹,或许是关于古代航海民族的传说。我也对他们的现代生活充满了好奇,比如他们的城市风貌,他们的教育体系,以及他们如何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作者在“第一版”这个标签下,似乎也传递了一种“初探”的意味,我希望这能意味着书中充满了作者亲身考察的鲜活细节和第一手资料,而不是泛泛而谈的二手信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马绍尔群岛的肌理,去感受那里的脉搏,去聆听那里的故事。

评分

天哪,我最近真的被《马绍尔群岛》这本书深深吸引住了!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每一个字,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和一些章节的开头,就足以让我对这个遥远而神秘的太平洋岛国产生无限遐想。我想象着那碧蓝如洗的海水,轻柔地拍打着洁白的沙滩,椰林在海风中婆娑起舞。这本书似乎不仅仅是一份地理介绍,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漂流,带领读者远离都市的喧嚣,去感受那份原始的宁静和生命的张力。我对书中描绘的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他们的传统文化,以及他们与这片海域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充满了好奇。我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他们的语言、他们的歌谣、他们的信仰,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历史和地理条件塑造了他们独特的生活哲学。书名中的“第一版”也让我觉得格外珍贵,仿佛握着一份初代的宝藏,充满了原汁原味的、未经打磨的真实感。我猜测,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文字和图片,更蕴含着作者深入当地、亲身体验的感悟,是对一个民族、一片土地最真诚的致敬。

评分

我最近刚拿到《马绍尔群岛》(第一版),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光是封面设计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种充满海洋气息的色彩搭配,以及隐约可见的岛屿轮廓,都预示着这是一本关于探索与发现的旅程。我平时就对那些鲜为人知的地理区域充满兴趣,特别是那些散落在广袤海洋中的岛屿国家,它们往往承载着独特的历史故事和鲜活的文化。马绍尔群岛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异域的神秘感,而“第一版”这个后缀,更是勾起了我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会从地理、历史、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地展现这个国家的面貌。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马绍尔群岛独特的生态环境的描写,比如那里特有的动植物,或是关于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介绍。同时,我也很好奇他们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他们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手中,就像是一张未被完全揭开的地图,等待我去一点一点地解读其中的奥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