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董事会的本质》试图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命题出发,确立董事会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意义所在。作为一种协作系统,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这种协作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董事会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的决策机构,其本质的内涵一定同企业作为一种协作系统维持平衡能力紧密相连。董事会的本质意义即在于解决企业自身系统的内外部平衡的相关问题。我们首先从董事会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决策内容出发,探讨董事会在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命题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历史过程中辨析董事会初始有效而后却出现普遍失效的表面原因以及本质上的原因,从中辨析出董事会在企业发展中的本质作用,并通过理论推演挖掘董事会在企业决策中的本质职能,力求澄清董事会在企业决策过程中的本质意义,并探讨领导力在董事会决策中的来源及核心意义,从而为有效建设董事会提供理论思考和实践指导。
作者简介
慕凤丽,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HR/OB副教授,案例中心主任,具有丰富的案例教学和企业管理咨询经验,一直致力于商业教育/培训的研究和实践。曾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Ivey Business School)访学两年,并先后两次赴哈佛商学院参加案例教学/案例写作培训与交流,两篇英文案例收录于毅伟案例库全球发行,于《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等发表十多篇案例,出版《案例教学在中国:机会与挑战》、《走进经典案例教学——两堂管理案例课》、《法商管理案例》(第一辑)、《法商管理案例》(第四辑)和《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二、关键性的概念
三、本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角度
四、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董事会问题的相关研究——回顾与综述
一、经济学对董事会的研究
二、法学对董事会的研究
三、管理学对董事会的研究
四、结论与评论
第三章 董事会的起源以及最初的发展
一、董事会的起源
二、董事会在最初阶段的发展
三、初级阶段董事会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
第四章 企业管理阶层崛起后的董事会决策
一、企业管理阶层的崛起
二、中央集权式组织管理
三、管理阶层崛起后董事会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
第五章 两权分离后的董事会决策
一、两权分离在英美两国的情况
二、两权分离在德日两国的情况
三、外部董事
四、董事会与董事会决策
第六章 董事会的本质定位
一、董事会决策的理论推导
二、董事会的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
三、企业价值前提的统
第七章 董事会决策内容剖析
一、企业价值定位领域的董事会决策
二、企业战略规划领域的董事会决策
三、企业人力资源领域的董事会决策
四、维护企业公共关系,与外部环境建立良好的关系
第八章 董事会决策的过程
一、董事会决策的信息
二、董事会集体性决策
三、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在决策中的关系
四、董事会会议
第九章 董事会的组建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董事会的本质》:
三、《董事会的本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角度
《董事会的本质》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董事会的决策本质所在。在探讨董事会本质定位和在企业决策中所担负的职能时,主要运用了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作为自然和必然的历史结果,董事会必定具备内生于企业决策之中的内在逻辑。董事会绝不会是简单的一种企业组织单元或简单的管理形式,即使在董事会出现之前,它所担负的决策职能一定也是孕育于企业之中的。董事会这种组织形式的出现说明的只是它所承担的决策职能日益独立于企业的其他决策。
董事会在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出现在400多年以前的欧洲。当时的欧洲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董事会伴随着股份公司的诞生而出现。股份公司的出现使人类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组织起从未有过的经济规模,而董事会的出现使人类第一次能够驾驭如此庞大规模的经济组织。
在400多年的演进过程中,董事会一直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哪怕是近些年人们对董事会虚设现象所进行的严厉抨击,也更说明了董事会对于现代企业的积极作用。董事会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是无法代替的。人们对董事会失效现象如此关注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沿着董事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脉络,研究董事会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形式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辨析出董事会在企业决策过程中的永恒主题是《董事会的本质》准备采用的重要研究方法。
除了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之外,《董事会的本质》还采用了理论推演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任何管理思想都必须与管理实践相结合才能检验其真伪。《董事会的本质》自始至终的阐述都与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企业实践紧密结合,并希望得到实践过程的验证。
四、《董事会的本质》的主要内容
现实中普遍存在的董事会失效现象是《董事会的本质》问题的提出,在现有对董事会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并以此安排《董事会的本质》的逻辑结构,组织《董事会的本质》的研究内容。
(一)《董事会的本质》的主要内容
首先,《董事会的本质》回顾了相关领域对董事会问题的研究成果。分别将经济学领域、法学领域和管理学领域对董事会的研究成果做了简单介绍。从这三个领域进行分类可能并不是最严谨的,因为这三个领域的研究成果是密不可分的,甚至是交叉的。但将董事会研究成果如此分类在笔者看来是最方便的,也最易于理解。通过对相关研究思想的讨论,《董事会的本质》提出自己对董事会问题的研究视角。
以往对董事会的研究,要么将董事会看作是一系列制度安排中的一个要素,要么力图改进现实中董事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这些都忽视了董事会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的本质含义,忽视了董事会于企业决策行为中的地位与作用,没有触及董事会问题的本源,缺乏普遍的指导意义。
其次,在追溯董事会最初的诞生和回顾董事会400多年的发展历史后,《董事会的本质》讨论几个阶段有代表性的董事会。《董事会的本质》所讨论的各个阶段的董事会都代表了当时世界范围内比较先进的董事会治理形式。其“先进”是指对其后的董事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代表了其后董事会发展的主要方向。
……
前言/序言
董事会的本质:洞悉企业治理的核心力量 在现代企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董事会作为企业治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其作用举足轻重,其运作模式深刻影响着企业的战略方向、经营绩效乃至长远发展。本书《董事会的本质》并非一本教条式的操作指南,亦非流于表面的理论探讨,而是深入骨髓地剖析董事会之所以为董事会,以及其在复杂商业环境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我们力求从根源上揭示董事会的“本质”,帮助读者构建对董事会更清晰、更深刻的认知。 第一部分:概念的溯源与演进——什么是董事会,为何存在? 任何事物的本质都离不开对其起源的追溯。《董事会的本质》首先将带领读者回到董事会概念的萌芽时期。我们将探讨早期商业组织形式,例如合伙企业和公司早期形态,是如何催生出对集中管理与监督的需求,并最终孕育出董事会的雏形。这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简单罗列,更是为了理解董事会产生的根本驱动力——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当股东人数众多,无法直接参与日常经营时,他们需要一个代表,一个能够受托管理企业,并为其负责的实体。董事会,便应运而生。 我们还将审视董事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的深刻演进。从最初的家族企业或少数股东主导的监督小组,到如今现代上市公司中高度专业化、多元化、独立性日益增强的决策机构,董事会的角色和职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书将梳理这一演进历程中的关键节点,例如股份制的普及、证券市场的建立、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以及各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每一次的演变,都伴随着对董事会期望的提升,对其责任的加重,以及对其运作要求的精细化。理解这些演变,有助于我们把握董事会当下所处的“时代背景”,理解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第二部分:角色的界定与职能的解析——董事会究竟做什么? “董事会做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本书将对董事会的核心职能进行系统性的解析,并力图区分其与其他管理层级的作用。 战略的掌舵者: 董事会并非直接执行者,而是企业战略的制定者和批准者。我们将深入探讨董事会如何参与到企业愿景的设定、长期目标的规划、市场机遇的评估、风险的识别以及竞争优势的构建中。这涉及到对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变革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企业自身资源与能力的准确判断。本书将剖析战略制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例如战略研讨会的组织、备选方案的评估、战略执行路径的确定等,并强调董事会成员在其中应扮演的建设性角色。 CEO的“雇主”与“教练”: 董事会的核心职责之一是聘任、评估、激励和(在必要时)解聘首席执行官(CEO)。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招聘”行为,更是一个长期、动态的合作关系。本书将详细阐述董事会如何建立有效的CEO考核体系,如何通过定期的绩效评估、薪酬激励以及职业发展规划来确保CEO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其领导才能。同时,我们也强调董事会作为CEO的“教练”和“智囊团”的角色,如何在关键时刻提供指导、支持和挑战,帮助CEO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风险的“防火墙”与“预警机”: 在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中,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书将深入探讨董事会如何建立健全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如何识别、评估、监控和缓释各类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以及声誉风险等。我们将分析董事会如何在内部控制、审计监督等方面发挥作用,确保企业运营的合规性与稳健性。 股东的“代言人”与“守护者”: 董事会的核心使命在于为股东创造价值,并对其负责。本书将详细阐述董事会如何履行其信托责任,如何在维护股东利益的同时,平衡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等)的需求。我们将探讨分红政策的制定、资本运作的决策、重大交易的审批等方面,以及董事会如何在信息披露、股东沟通等方面扮演关键角色,确保透明度和问责制。 企业文化的“塑造者”与“监督者”: 尽管企业文化更多地由日常管理层塑造,但董事会作为最高治理机构,其行为和价值观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本书将探讨董事会如何通过自身的行为准则、决策风格、以及对道德规范的要求,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同时,董事会也需要监督企业文化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和法律要求,及时纠正偏差。 第三部分:构成要素与群体动力——谁是董事会成员,他们如何协同? 一个高效的董事会,离不开合适的成员组合以及良好的群体动力。《董事会的本质》将深入剖析董事会的构成要素,并探究群体动力对董事会运作的影响。 成员的素质与构成: 我们将详细探讨构成一个优秀董事会的关键素质,包括但不限于:行业经验、财务知识、战略思维、法律合规、风险管理、领导力、沟通能力等。同时,本书还将强调董事会构成的多元化,包括经验、背景、性别、年龄、视角等方面的多样性,如何能够带来更全面的洞察和更富有成效的讨论。我们将分析独立董事的作用,以及如何确保其独立性和有效性。 委员会的设置与运作: 现代董事会通常会设立各类专业委员会,例如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与公司治理委员会等,以更有效地履行其职责。本书将深入解析这些委员会的设立目的、职能范围、工作流程以及它们与董事会整体的协同关系,强调委员会的专业化运作如何能够提升董事会的整体效率。 群体动力与决策过程: 董事会并非孤立的个体集合,而是一个动态的群体。本书将探讨群体动力如何影响董事会的决策质量,包括信息共享、意见表达、冲突管理、共识达成等。我们将分析影响群体动力的因素,例如领导风格、成员关系、议事规则、信息透明度等,并提供一些促进良好群体动力的方法。 有效的沟通与协作: 良好的沟通是董事会高效运作的基石。本书将强调董事会成员之间、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董事会与股东之间的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和沟通机制。 第四部分:挑战与未来——董事会面临的时代考验与发展趋势 身处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董事会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董事会的本质》将前瞻性地审视当前董事会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应对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 全球化、数字化、技术颠覆、地缘政治风险、气候变化等因素,都对董事会的决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书将探讨董事会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如何提升其战略前瞻性和风险应对能力。 提升信息透明度与问责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公众对企业责任的关注度提升,董事会面临着更高的透明度和问责压力。本书将探讨如何建立更有效的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机制,以回应这些期待。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融入: ESG已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维度。本书将分析董事会在推动企业实现ESG目标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将ESG因素纳入战略决策和风险管理。 科技赋能董事会运作: 数字化工具和技术正在改变董事会的运作方式。本书将探讨科技如何赋能董事会,例如通过电子会议、数据分析工具、风险评估软件等,提升效率和决策质量。 新时代的企业治理模式: 随着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董事会的治理模式也需要不断演进。本书将展望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董事会治理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企业形态和外部环境。 《董事会的本质》并非一蹴而就的学术论著,而是基于对大量实践案例的观察、对前沿理论的梳理以及对企业治理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而形成的。本书旨在为企业创始人、CEO、董事会成员、投资者、以及所有对企业治理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系统、全面、深刻的视角,帮助您理解董事会的真正价值,并为提升企业治理水平提供有益的启示。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您将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董事会不仅是一个法定机构,更是驱动企业稳健发展、创造持久价值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