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物朋友圈:给未来生态学家的地球百科全书 [10~15岁]

我的生物朋友圈:给未来生态学家的地球百科全书 [10~15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加] QA国际(QA International) 著
图书标签:
  • 科普读物
  • 生物
  • 生态学
  • 自然科学
  • 青少年
  • 儿童
  • 地球科学
  • 环境
  • 动植物
  • 百科全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52807
版次:1
商品编码:12011098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72
字数:3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10~15岁
生命,是地球上宝贵的财富。我们美丽的星球一一赋予了生命各自独特的外形,并精心为其调配了五彩缤纷的颜色——大海是湛蓝的,植物是翠绿色的,大地是棕色的,雪花和云彩是白色的……正是这些绚丽、独特、缤纷的颜色,将我们的星球装点成了我们的家园。
丰富多彩的物种,共同构成了我们眼中精彩的世界,并且搭建起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每个人都不能孤孤单单地生活,同样,没有一个物种能够独自生活,各种生命都需要相互依存,互相依赖,这便形成了我们如今的这个美丽而又脆弱的生态系统。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这里还生活着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生命,我们都是地球的居民,让我们友好相处,善待彼此,共同呵护我们的地球。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大量精的美图片及简洁的文字,详尽地介绍了地球上各个地区的生命,包括植物、动物等。在本书中,你将会发现我们星球上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包括热带雨林、温带森林、稀树草原、沙漠、海洋、淡水环境等,人类栖居在几乎所有这些环境中并从中索取任何他们需要的吃、喝、穿、照料自己、找到满足感。甚至有一些资源已经耗尽,如纽芬兰的鳕鱼、秘鲁鳀鱼、南非沙丁鱼——这些我们的祖父母认为是无穷无尽的资源。
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传授科普知识的图书,也是给读者们的邀请信,使读者们不仅能热爱科学,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增强环保意识,让未来后世享受与我们同样的自然财富。

内页插图

目录

生命的星球 / 6
生态圈和生态系统 / 8
食物链 / 10
生物群落 / 12
热带雨林 / 14
中南美洲热带雨林里的居民 / 16
非洲热带雨林里的居民 / 22
亚洲和大洋洲热带雨林里的居民 / 26
温带和热带平原 / 30
美洲平原上的居民 / 32
非洲热带稀树草原上的居民 / 36
欧洲和亚洲平原上的居民 / 42
澳大利亚稀树草原上的居民 / 46
沙漠 / 48
美洲沙漠上的居民 / 50
非洲沙漠上的居民 / 52
亚洲沙漠里的居民 / 56
澳大利亚沙漠里的居民 / 58
北方针叶林及温带森林 / 60
美洲北方森林带及温带森林带里的居民 / 62
欧洲森林及灌木丛中的居民 / 66
亚洲的针叶林及温带森林里的居民 / 70
澳大利亚温带森林及灌丛带的居民 / 74
极地 / 78
北极地区的居民 / 80
南极地区的居民 / 84
山地 / 88
美洲山区的居民 / 90
欧洲、亚洲及非洲山区的居民 / 92
洞穴里的居民 / 94
岛屿 / 96
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居民 / 98
岛屿上的居民 / 100
海洋 / 106
海岸上的居民 / 108
沿海水域的水底居民 / 112
沿海水域的远洋居民 / 114
红树林、海藻床及河口地区的居民 / 118
珊瑚礁里的居民 / 120
远洋的居民 / 124
深海中的居民 / 128
深海热泉中的居民 / 132
淡水环境 / 134
北美洲的水栖居民 / 136
南美洲的水栖居民 / 140
欧洲的水栖居民 / 144
非洲的水栖居民 / 148
亚洲及大洋洲的水栖居民 / 152
人造栖息地 / 154
城市和郊野的居民 / 156
人类驯养的生物 / 158
状态不佳的地球 / 162
开始觉醒的人类 / 164
了解更多 / 166
给未来生态学家的活动与练习 / 170

前言/序言


书名:星际航行:穿越虫洞的文明之旅 作者:[此处填写作者姓名] 图书简介 引言:当星辰不再遥远 人类的目光,自古以来就被夜空中闪烁的群星所吸引。从仰望星空到发射火箭,我们从未停止过对宇宙的好奇与探索。然而,如果有一天,宇宙中的距离不再是亘古不变的障碍,如果我们能够像穿越熟悉的街道一样,轻松地穿梭于不同的星系之间,那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星际航行:穿越虫洞的文明之旅》正是一部深入探讨这种宏大设想的科普与科幻交织的作品。它以严谨的科学理论为基石,结合大胆的想象力,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宇宙旅行蓝图。 第一部分:基础篇——打破光速的桎梏 本书的首章聚焦于当前物理学对星际旅行的制约——光速限制。我们深知,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无法达到或超越光速。然而,真正的突破往往需要对我们习以为常的规则提出质疑。《星际航行》并非简单地否定这些规则,而是深入挖掘了理论物理学中那些边缘但充满希望的领域。 我们将详细解析曲速引擎(Warp Drive)的理论基础。这不是魔法,而是对时空本身的操控。想象空间就像一块可以被压缩和拉伸的橡胶垫,理论物理学家米格尔·阿尔库比耶雷提出的模型,通过在飞船前方压缩空间,在后方膨胀空间,使得飞船仿佛在“搭乘”时空的波浪前进,从而在不违反相对论的前提下,实现超光速的“有效”移动。本书会用清晰的图示和生动的比喻,解释负能量密度、奇异物质以及所需的巨大能量如何可能被计算和应用。 此外,本书也对虫洞(Wormholes)进行了深入探讨。虫洞,作为爱因斯坦场方程的另一种奇特解,被形象地称为“宇宙的捷径”。我们将剖析连接宇宙中两个遥远点的理论结构,探讨维持虫洞“喉咙”张开所需的极端条件——再次提及奇异物质的必要性。读者将了解到,一个稳定的、可供航行的虫洞,不仅需要对抗巨大的潮汐力,还需要防止其瞬间坍塌。 第二部分:工程学——从理论到实践的鸿沟 理论的突破只是第一步。将这些宏伟的构想付诸实践,需要跨越巨大的工程学鸿沟。《星际航行》的第二部分,将视角从纯粹的数学转移到实用的工程挑战上。 能源问题是星际航行的核心。即便是最乐观的曲速驱动模型,也要求掌握远超我们当前核聚变技术的能量来源。本书将详细分析零点能(Zero-Point Energy)的捕获潜力,探讨反物质湮灭作为高效燃料的可能性,以及对戴森球这类巨型能源结构的设想。我们不仅关注“能产生多少能量”,更关注“如何安全、可持续地控制和引导这些能量”。 接下来是飞船设计与生命支持系统。漫长的星际旅途,即使有了捷径,也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我们必须解决长期太空飞行的生理和心理影响。书中将对比休眠技术(Cryosleep)与人工冬眠(Induced Torpor)的优劣,以及应对宇宙射线、微流星体撞击的主动防御系统设计。例如,如何构建一个自我修复、能够模拟地球生态系统的封闭循环生物圈,确保几代人在飞船中健康生存。 第三部分:文化与伦理——新时代的黎明 星际航行一旦实现,将彻底改变人类的文明形态,引发深刻的伦理和社会变革。本书的第三部分探讨了这些“硬科学”背后的“软问题”。 时间膨胀效应的影响是无法回避的。对于超光速飞行的船员而言,地球可能已经度过了数千年。这对于文明的连续性和个体身份认同将产生怎样的冲击?本书通过模拟场景,探讨了“时间差”带来的家庭、文化和法律上的复杂性。 更重要的是第一次接触(First Contact)的预案。当我们穿越银河系,发现其他智慧生命时,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接触策略?是“最高指导原则”式的隐蔽观察,还是主动沟通?本书引用了 SETI 计划的经验,并构建了基于不同文明发展阶段的互动模型,强调理解差异、避免冲突的必要性。 此外,星际资源的分配与治理也将成为新的政治焦点。不同星系殖民地的独立性、地球母星与外星定居点之间的权力平衡,都需要一套全新的星际宪法来规范。 结论:无限可能的未来 《星际航行:穿越虫洞的文明之旅》并非一本纯粹的科幻小说集,而是一份严肃的、基于当前科学前沿的“未来科技路线图”。它承认当前的局限性,但更着眼于人类解决问题的无限潜能。通过对前沿物理、前瞻工程和未来社会学的全面梳理,本书邀请读者一起,以科学的严谨和探索者的热情,构想一个真正超越太阳系的文明未来。星辰大海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境,而是等待我们计算、设计和最终抵达的下一个“目的地”。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精装版的《我的生物朋友圈:给未来生态学家的地球百科全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那种触感就让人觉得内容肯定厚实。我特别喜欢封面那种用手绘风格绘制的各种生物群落,色彩搭配既鲜艳又带着一种复古的自然感,一下子就把人拉进了一个充满探险精神的微观世界。我记得我翻开第一页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非常详尽的生物分类树状图,它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图表,而是用各种拟人化的插画将不同的物种连接起来,让人一眼就能明白“谁是谁的亲戚”,这种可视化处理简直是天才之举。特别是关于那些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作者没有用晦涩的术语堆砌,而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描述了它们如何在火山喷气孔或者深海热泉中“开派对”,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活力。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我知识,更像是在给我打开一扇通往地球生命奥秘的后门,让我这个原本对生物学只停留在课本皮毛上的学生,开始对“生命是如何相互影响”这个问题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它成功地将那些宏大的生态概念,转化成了可以触摸、可以想象的具体场景,让我觉得,原来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藏着一部波澜壮阔的生命史诗。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极其亲切和富有感染力的,它完全避开了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口吻,更像是你的一个学识渊博、风趣幽默的长辈,坐在你身边,指着窗外的麻雀跟你娓娓道来生命的故事。作者在解释复杂概念时,总是能找到一个绝妙的比喻。例如,在描述生物多样性的“保险”作用时,作者将生态系统比作一艘正在航行的巨轮,每一个物种都是一个重要的零件,少了哪个都会让船体变弱,但少了一两个“非核心”零件,船还能继续航行,可一旦核心的结构被动摇,整艘船就会倾覆。这种形象化的表达,让“生态韧性”这类抽象的概念变得清晰可见。此外,书中穿插的那些幽默的讽刺漫画和小插曲,总能在关键时刻缓解阅读的疲劳感,让人在欢笑中记住了那些原本容易混淆的专业术语。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用最温暖、最人性化的方式,讲述了最宏大、最严肃的自然科学主题,让学习变成了一种享受,而非负担。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惊艳的地方在于它对“未来”的展望和思考的引导,这完全符合它“给未来生态学家”的定位。它没有停留在对现有生态系统的描述,而是大胆地探讨了一些尖端话题,比如基因编辑技术可能对自然界中物种多样性产生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仿生学来解决环境问题。我记得有一段文字专门讨论了“城市生态学”,作者没有将城市视为自然的对立面,反而细致地分析了城市中苔藓的生存策略、鸟类如何适应高楼大厦的“新悬崖”,甚至还有地下管网中的微生物群落。这种视角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每天生活居住的环境,它不再是冰冷的水泥森林,而是一个由人类活动和残留的自然生命力共同构成的、全新的生态实验场。这种前瞻性和批判性的思维训练,对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它鼓励我们不仅要“认识”世界,更要思考如何“参与”和“保护”这个世界。这本书的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

评分

我得说,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其到位,完全没有传统百科全书那种令人昏昏欲睡的特点。它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博物学家,带着你进行一次环球徒步旅行。比如,有一章专门讲了亚马逊雨林中的“隐秘合作者”,作者并没有只罗列植物的名字,而是深入描写了某种特定昆虫如何帮助一棵树授粉,以及这种相互依赖关系如何影响了整个森林的结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描述这种“合作”时,引入了大量的历史背景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比如,当某一种树木因为人类砍伐减少时,依赖它的昆虫数量也会急剧下降,进而引发连锁反应。这种叙事方式让我立刻明白了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一堆孤立的个体。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极具匠心,大量的留白和穿插的微小脚注,让读者在阅读主线故事的同时,还能随时被一些“冷知识”或“小测验”吸引住注意力,保证了阅读体验的连贯性和趣味性,让人根本停不下来。它教会我的,远比书本上的定义要深刻得多:自然界的平衡是何等精妙,又是何等脆弱。

评分

从装帧和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的设计师绝对是深谙青少年心理。它不仅是百科全书,更像是一本可以随时带出去实践的“野外指导手册”。内页的纸张选择了一种哑光处理,这样在户外光线下看也不会反光刺眼,而且它还巧妙地在每章末尾附带了“野外观察小贴士”和“家庭实验区”。比如,教我们如何在家用简单的材料搭建一个简易的堆肥系统,观察微生物的作用过程,或者如何在家中的窗台上模拟温室效应。这些动手实践的部分,极大地增强了知识的吸收效率,因为学习不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变成了亲身体验。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个附录,里面列出了全球各地著名的生态学家的“访谈录”,他们分享了自己最初对自然产生兴趣的瞬间,这些真实的故事比任何理论都更能激励人。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让人恨不得立刻放下手机,去户外挖掘泥土。

评分

京东东西正品,很不错,价格合算,配送很及时,到货太快了,配送员认真负责

评分

很喜欢

评分

非常好的图书,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帮助v

评分

孩子炒鸡喜欢,里面的内容很丰富,图片很清晰,给孩子增长知识,值得一买!

评分

京东东西正品,很不错,价格合算,配送很及时,到货太快了,配送员认真负责

评分

很喜欢

评分

快递小哥应该是评为优秀员工。

评分

京东东西正品,很不错,价格合算,配送很及时,到货太快了,配送员认真负责

评分

非常好的图书,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帮助v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