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所收《宋詞舉》等四種著述,是近代著名詞人、詞學傢陳匪石先生一生詞學研究之結晶。《宋詞舉》二捲,為兩宋十二名傢詞精選本,凡五十三首。編次用逆溯法,先南宋,後北宋,由近及遠。每傢之前,為作者小傳及其詞集版本源流、曆代評語;每首之後,先校記,次考律,次講論。所選、所論,皆體現齣先生獨到之詞學見解;其舉詞詳析之作法,且開後人詞作鑒賞之先河。是書為大學教科書,1927年始作於北京,1941年改定於重慶,1947年由正中書局齣版印行。另外三種著述分彆為《聲執》、《舊時月色齋詞譚》、《舊時月色齋論詞雜著》,另附有陳匪石先生相關資料。
前言(鍾振振)
宋詞舉
聲執
舊時月色齋詞譚
舊時月色齋論詞雜著
附錄
陳匪石先生傳略(鍾振振)
讀陳匪石先生《宋詞舉》(鍾振振)
金陵書畫社1983年版《宋詞舉》後記(唐圭璋)
懷念匪石師(霍鬆林)
先父陳匪石生平二三事(陳蕓)
陳匪石先生(1883-1959),原名世宜。“匪石”乃其早年為新聞記者,從事反袁(世凱)鬥爭時所用之筆名,取義於《詩?邶風?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以示革命意誌之堅定。後遂以此為名。號倦鶴。書室曰“舊時月色齋”,語齣宋薑夔《暗香》詠梅詞“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江蘇南京(清時為江寜府)人。近世著名學者、愛國民主人士。
先生年輕時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洎迴國,又參加南社,投身辛亥革命,與謀江蘇獨立。鏇為新聞記者,撰文抨擊袁世凱,曾遭通緝。中年以後,長期供職於國民政府工商、經濟、實業等部。其從政前,曾在北京兼任中國大學、華北大學中文係教授;從政期間,宦情淡薄,迄未參加國民黨,案牘之馀仍治學不輟;終於辭職專任南京中央大學中文係教授。及新中國成立,曾任重慶私立南林學院中文係主任、教授,上海文物管理委員會通信編纂。病逝於上海。
先生國學根柢深厚,長於文字音韻之學、秦漢諸子之學,而尤以詞學著稱於世。其填詞、治詞,嘗師從張仲炘、硃祖謀等詞壇宗師,得其真傳,更加之以自己數十年之簡練揣摩,融會貫通,發揚光大,遂成為一代詞學名傢。本書所收《宋詞舉》等四種著述,即其一生詞學研究之結晶。
《宋詞舉》二捲,為兩宋十二名傢詞精選本,凡五十三首。編次用逆溯法,先南宋,後北宋,由近及遠。每傢之前,為作者小傳及其詞集版本源流、曆代評語;每首之後,先校記,次考律,次講論。所選、所論,皆體現齣先生獨到之詞學見解;其舉詞詳析之作法,且開後人詞作鑒賞之先河。是書為大學教科書,1927年始作於北京,1941年改定於重慶,1947年由正中書局齣版印行。
《聲執》二捲,上捲討論詞律、詞韻及作法;下捲評介自五代至近世約一韆年間之重要詞總集(以唐宋詞選集為主),兼及明末至近世約三百年間之重要匯刊詞集。所論、所評亦頗中肯綮。是編1949-1950年作於重慶,先生在世時未能齣版,病故後方於1960年由其長女陳蕓收入《陳匪石先生遺稿》,油印150部,分贈全國各大圖書館庋藏。
《舊時月色齋詞譚》,係先生早年所撰之詞話,都四十條。其中講論詞法,會心甘苦,金針度人;考訂詞律,矜嚴不苟,辨析入微;轉述乃師瞻園(張仲炘)、漚尹(硃祖謀)論詞一二語,吉光片羽,彌足珍貴。是編1916年連載於上海《民權素》文藝期刊第十三、十五、十七諸集,1926年收入民權齣版社印行之《民權素粹編》第二捲第三集。
《舊時月色齋論詞雜著》,收有先生序跋四通,書劄二通,共六篇,皆有關於詞學。《復堂詞跋》撰於1912年,論及晚清詞人兼詞論傢譚獻詞之得失;《校清真集跋》撰於1921年,記述現存兩部宋刻陳元龍注周邦彥《片玉詞》之流傳與收藏情況;《宋詞賞心錄跋》撰於1933年,論及晚清著名詞人端木埰與王鵬運之師承關係,以及王鵬運對近世詞壇之影響;《緻邵次公》《與黃公渚書》等書劄約亦撰於1933年,前者自評其詞,後者論及蘇軾詞能得陶淵明詩之衝淡而辛棄疾詞不能;《中興鼓吹序》撰於抗日戰爭時期,高度評價南宋嶽飛、陳亮、劉剋莊之愛國詞,以及友人盧前之抗戰詞。內容豐富,足資參考。六篇乃筆者自陳蕓女士傢藏先生未刊稿中選鈔而得,《雜著》之名,亦筆者所代擬。
前二種,筆者1983年曾據先外祖施肖丞先生所藏正中書局鉛印本及《遺稿》油印本予以校點,總名《宋詞舉》,由金陵書畫社(即江蘇古籍齣版社之前身)齣版。凡印行16500冊,不久即告售罄,可見其為廣大讀者所歡迎。十九年後江蘇古籍齣版社諸執事之厚愛,允以再版,爰就舊本重新校理,並增入後二種,於是匪石先生之詞學著述,庶幾乎得以較完備之麵目與讀者相見,誠為一大快事。
孟子曰:“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孟子?萬章下》)霍鬆林先生《懷念匪石師》、陳蕓女士《先父陳匪石生平二三事》及拙撰《陳匪石先生傳略》,皆有助於讀者瞭解匪石先生所處之時代,瞭解匪石先生之為人與為學;恩師唐圭璋先生為1983年金陵書畫社版所作後記,拙撰《讀陳匪石先生〈宋詞舉〉》,亦可供讀者瞭解匪石先生之詞學造詣及成就,茲附錄於書後。圭璋先生乃筆者攻讀碩士、博士學位之導師,而嘗登陳門以請益;鬆林先生乃筆者博士論文答辯委員會之主席,而又係陳門之高弟;則筆者雖未及親聆謦欬,而於先生實有再傳之緣,拜讀且校點先生所著,如濛耳提麵命矣。
囿於學力之不充,雖極為用心,前後纍計校讀達十數過之多,本書之整理工作恐仍有失誤,尚祈高明博雅諸君子有以教之!
2002年3月20日淩晨3時20分,鍾振振識於南京龍鳳花園寓所
一彈指頃,上距1993年金陵書畫社齣版筆者校點本陳匪石先生《宋詞舉》,已經三十三年。忽然想到蘇軾《滿庭芳》詞:“三十三年,今誰存者?算隻君與長江。”由於社會的進步,現代人平均壽命遠超古代,麵對同一個“三十三年”的時間跨度,我們不至於像東坡那樣傷感———甚至傷感得那麼誇張;但在人的一生中,“三十三年”畢竟不是個小數目,因此,望著眼前紙張已由雪白而變成泛黃的1993年之版本,望著鏡中鬢發已由烏黑而變成花白的2016年之今我,仍不免感慨係之。金陵書畫社後改名為江蘇古籍齣版社,2002年又齣版瞭筆者校點並增訂的《宋詞舉》(外三種),迄今也已十有四載。鑒於此書頗為廣大讀者所愛重,經協商,年內轉由上海古籍齣版社重新齣版。乘此機會,筆者又花瞭幾個月時間,再次對全書做瞭一番精細加工。比起此前的版本來,無論校對的精審程度,抑標點的精確程度,自以為均有所提高。然百密一疏,韆慮猶失,不敢自是,尚祈方傢賜教。也乘此機會,嚮關心此書齣版的金陵書畫社、江蘇古籍齣版社、上海古籍齣版社的有關領導,嚮金陵書畫版的責任編輯陸國斌先生,江蘇古籍版的責任編輯倪培翔先生、王華寶先生,上海古籍版的責任編輯鈕君怡女士,錶達衷心的謝忱。
2016年11月14日,鍾振振識於南京仙鶴山莊依山苑寓所
說實話,拿到這本厚厚的書時,我有點望而卻步,心想,又是浩如煙海的古代文獻,估計得啃好久纔能齣點效果。但翻開第一頁,就被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感吸引住瞭。作者的筆法極為細膩,如同一個技藝精湛的匠人,慢工細活地打磨每一段文字。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拒人於韆裏之外的學院派論著,反而充滿瞭人情味。比如,其中關於幾位婉約派詞人的生活片段描寫,雖然是基於史料推測,但邏輯嚴密,想象力豐富而不失分寸,讀起來讓人感覺他們仿佛是我的老友。我特彆喜歡書中穿插的一些小考證,比如對某一特定詞牌名的源流考證,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極大地豐富瞭我們對詞作整體氛圍的把握。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教”你如何欣賞宋詞,更重要的是“引”你進入那個意境,讓你情不自禁地沉醉其中,體會那種“詞不達意,情有限而意無窮”的微妙境界。每次讀完一個章節,我都得閤上書,靜坐半晌,迴味那份悠遠而綿長的意境。
評分坦率地說,最初我對“外三種”的部分抱有懷疑態度,心想是不是為瞭湊篇幅而加入的無關內容。然而,事實證明我的擔憂是多餘的。這“外三種”與主體的宋詞賞析形成瞭絕妙的互文和補充關係。它們並非生硬地並列,而是像三麵棱鏡,從不同的側麵摺射齣宋代文人精神世界的復雜性與豐富性。例如,其中一種補充內容,對宋代士大夫的日常交往模式進行瞭細緻的描摹,這極大地幫助我理解瞭許多詞作中那種“故人重逢”或“離彆傷感”的真切情感基礎。通過這些側寫,我明白瞭,那些看似風花雪月的詞句背後,是多麼真實且充滿掙紮的個體生命體驗。它打破瞭傳統隻關注詞作本身的局限,將文學放迴瞭它生長的土壤中去考察,這種宏觀與微觀相結閤的研究方法,讓整本書的立體感和厚重感大大增強,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構建知識體係的巧妙布局。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也給我留下瞭極其深刻的印象,簡直是藝術品級彆的製作。要知道,很多學術性強的書籍,往往在設計上敷衍瞭事,但《宋詞舉(外三種)》在這方麵卻絲毫沒有妥協。字體選擇典雅大氣,間距恰到好處,即便是閱讀時間長瞭,眼睛也不會感到疲憊。更值得稱贊的是,那些精選的插圖和配圖,與文本內容結閤得天衣無縫,它們並非簡單的裝飾,而是起到瞭一種視覺提示和意境渲染的作用。比如,當讀到描寫江南煙雨的詞句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恰到好處地映入眼簾,瞬間將讀者的思緒帶到瞭那個特定的時空。這種對閱讀體驗的極緻追求,體現瞭齣版方對傳統文化的敬畏之心。它讓“閱讀”這個行為本身,變成瞭一種高雅的享受,而不是單純的信息獲取過程。對於追求閱讀質感的同好來說,單憑這份用心,這本書就值得入手收藏,它讓冰冷的文字變得有溫度,有色彩,有觸感。
評分這本《宋詞舉(外三種)》的閱讀體驗簡直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盛宴!我原以為這不過是又一套枯燥的古籍整理,沒想到,作者的解讀角度之新穎,文筆之醇厚,讓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對那些傳世名篇背後鮮為人知的典故和作者心境的剖析,簡直是抽絲剝繭,層層深入。書中對宋詞格律的講解,不再是冷冰冰的規則堆砌,而是結閤瞭當時社會背景和音樂審美,讀起來津津有味,仿佛能聽見詞牌的抑揚頓挫。比如,書中對某位豪放派詞人的情感爆發點描繪得淋灕盡緻,讓我對那幾首耳熟能詳的作品有瞭全新的理解,那些曾經被我忽略的細微之處,在作者的筆下煥發齣瞭新的生命力。這本書不僅是文學鑒賞的佳作,更是一部生動的宋代社會風情畫捲,讓人在品味詞句之美的同時,也感受到瞭那個時代的脈搏與溫度。對於想要深入領略宋詞精髓的讀者來說,這絕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藏之書,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現代讀者與古典文學之間的堅實橋梁,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學養和高超的文字駕馭能力。
評分這部作品最讓我感到驚喜的一點,在於它成功地拉近瞭古代與現代讀者的距離,它不僅僅是對經典的重新詮釋,更是一次現代審美的對話。作者的語言風格極其靈活,時而如涓涓細流般抒情,時而又像利劍齣鞘般犀利地指齣前人研究中的不足之處,絕無半點拖泥帶水。特彆是它對於宋詞中“愁”這一主題的探討,簡直是入木三分。作者沒有停留在簡單的“哀傷”定性上,而是深入挖掘瞭“愁”的層次——有國之憂、有仕途之憾、有閨中之怨,甚至有形而上的哲學睏惑。通過對不同層次“愁”的梳理,我清晰地看到瞭宋代文人精神世界的內在矛盾與掙紮,這與我們現代人在快節奏生活中感受到的焦慮和迷茫,竟有著奇妙的共鳴。這本書教會我的,是如何用古人的智慧,來反觀和審視我們自己的內心世界,這纔是真正有價值的閱讀體驗。
評分我為何寫評論?為瞭豆豆,如果東西不好,就不會打這麼多字瞭。哈哈
評分老一輩詞學專傢的大作,認真拜讀。
評分東西也很好,發貨也很及時,一直很信賴京東,就是有時候領取優惠券不是很方便,要準時去守,不然直接購買就不劃算瞭。
評分不錯吧笨哦兔兔我哦突然來看瞭哦意思卡農阿狸我都spy哦哦哦KTV哦哦哦MVP咯YY
評分經典重印,如果是布麵繁體就更好瞭。現在算差強人意吧
評分非常好的—本書,物超所值
評分賞析的內容不多,應該和上海古籍的唐詩三百首鑒賞辭典結閤著看,這樣會更好。
評分非常完美的購物體驗,再也不去二當瞭!
評分包裝完好,沒有破損,硬皮封麵,很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