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收《宋词举》等四种著述,是近代著名词人、词学家陈匪石先生一生词学研究之结晶。《宋词举》二卷,为两宋十二名家词精选本,凡五十三首。编次用逆溯法,先南宋,后北宋,由近及远。每家之前,为作者小传及其词集版本源流、历代评语;每首之后,先校记,次考律,次讲论。所选、所论,皆体现出先生独到之词学见解;其举词详析之作法,且开后人词作鉴赏之先河。是书为大学教科书,1927年始作于北京,1941年改定于重庆,1947年由正中书局出版印行。另外三种著述分别为《声执》、《旧时月色斋词谭》、《旧时月色斋论词杂著》,另附有陈匪石先生相关资料。
前言(钟振振)
宋词举
声执 
旧时月色斋词谭 
旧时月色斋论词杂著 
附录 
陈匪石先生传略(钟振振) 
读陈匪石先生《宋词举》(钟振振) 
金陵书画社1983年版《宋词举》后记(唐圭璋)  
怀念匪石师(霍松林)
先父陈匪石生平二三事(陈芸) 
陈匪石先生(1883-1959),原名世宜。“匪石”乃其早年为新闻记者,从事反袁(世凯)斗争时所用之笔名,取义于《诗?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以示革命意志之坚定。后遂以此为名。号倦鹤。书室曰“旧时月色斋”,语出宋姜夔《暗香》咏梅词“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江苏南京(清时为江宁府)人。近世著名学者、爱国民主人士。
先生年轻时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洎回国,又参加南社,投身辛亥革命,与谋江苏独立。旋为新闻记者,撰文抨击袁世凯,曾遭通缉。中年以后,长期供职于国民政府工商、经济、实业等部。其从政前,曾在北京兼任中国大学、华北大学中文系教授;从政期间,宦情淡薄,迄未参加国民党,案牍之馀仍治学不辍;终于辞职专任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及新中国成立,曾任重庆私立南林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通信编纂。病逝于上海。
先生国学根柢深厚,长于文字音韵之学、秦汉诸子之学,而尤以词学著称于世。其填词、治词,尝师从张仲炘、朱祖谋等词坛宗师,得其真传,更加之以自己数十年之简练揣摩,融会贯通,发扬光大,遂成为一代词学名家。本书所收《宋词举》等四种著述,即其一生词学研究之结晶。
《宋词举》二卷,为两宋十二名家词精选本,凡五十三首。编次用逆溯法,先南宋,后北宋,由近及远。每家之前,为作者小传及其词集版本源流、历代评语;每首之后,先校记,次考律,次讲论。所选、所论,皆体现出先生独到之词学见解;其举词详析之作法,且开后人词作鉴赏之先河。是书为大学教科书,1927年始作于北京,1941年改定于重庆,1947年由正中书局出版印行。
《声执》二卷,上卷讨论词律、词韵及作法;下卷评介自五代至近世约一千年间之重要词总集(以唐宋词选集为主),兼及明末至近世约三百年间之重要汇刊词集。所论、所评亦颇中肯綮。是编1949-1950年作于重庆,先生在世时未能出版,病故后方于1960年由其长女陈芸收入《陈匪石先生遗稿》,油印150部,分赠全国各大图书馆庋藏。
《旧时月色斋词谭》,系先生早年所撰之词话,都四十条。其中讲论词法,会心甘苦,金针度人;考订词律,矜严不苟,辨析入微;转述乃师瞻园(张仲炘)、沤尹(朱祖谋)论词一二语,吉光片羽,弥足珍贵。是编1916年连载于上海《民权素》文艺期刊第十三、十五、十七诸集,1926年收入民权出版社印行之《民权素粹编》第二卷第三集。
《旧时月色斋论词杂著》,收有先生序跋四通,书札二通,共六篇,皆有关于词学。《复堂词跋》撰于1912年,论及晚清词人兼词论家谭献词之得失;《校清真集跋》撰于1921年,记述现存两部宋刻陈元龙注周邦彦《片玉词》之流传与收藏情况;《宋词赏心录跋》撰于1933年,论及晚清著名词人端木埰与王鹏运之师承关系,以及王鹏运对近世词坛之影响;《致邵次公》《与黄公渚书》等书札约亦撰于1933年,前者自评其词,后者论及苏轼词能得陶渊明诗之冲淡而辛弃疾词不能;《中兴鼓吹序》撰于抗日战争时期,高度评价南宋岳飞、陈亮、刘克庄之爱国词,以及友人卢前之抗战词。内容丰富,足资参考。六篇乃笔者自陈芸女士家藏先生未刊稿中选钞而得,《杂著》之名,亦笔者所代拟。
前二种,笔者1983年曾据先外祖施肖丞先生所藏正中书局铅印本及《遗稿》油印本予以校点,总名《宋词举》,由金陵书画社(即江苏古籍出版社之前身)出版。凡印行16500册,不久即告售罄,可见其为广大读者所欢迎。十九年后江苏古籍出版社诸执事之厚爱,允以再版,爰就旧本重新校理,并增入后二种,于是匪石先生之词学著述,庶几乎得以较完备之面目与读者相见,诚为一大快事。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霍松林先生《怀念匪石师》、陈芸女士《先父陈匪石生平二三事》及拙撰《陈匪石先生传略》,皆有助于读者了解匪石先生所处之时代,了解匪石先生之为人与为学;恩师唐圭璋先生为1983年金陵书画社版所作后记,拙撰《读陈匪石先生〈宋词举〉》,亦可供读者了解匪石先生之词学造诣及成就,兹附录于书后。圭璋先生乃笔者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之导师,而尝登陈门以请益;松林先生乃笔者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之主席,而又系陈门之高弟;则笔者虽未及亲聆謦欬,而于先生实有再传之缘,拜读且校点先生所著,如蒙耳提面命矣。
囿于学力之不充,虽极为用心,前后累计校读达十数过之多,本书之整理工作恐仍有失误,尚祈高明博雅诸君子有以教之!
2002年3月20日凌晨3时20分,钟振振识于南京龙凤花园寓所
一弹指顷,上距1993年金陵书画社出版笔者校点本陈匪石先生《宋词举》,已经三十三年。忽然想到苏轼《满庭芳》词:“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由于社会的进步,现代人平均寿命远超古代,面对同一个“三十三年”的时间跨度,我们不至于像东坡那样伤感———甚至伤感得那么夸张;但在人的一生中,“三十三年”毕竟不是个小数目,因此,望着眼前纸张已由雪白而变成泛黄的1993年之版本,望着镜中鬓发已由乌黑而变成花白的2016年之今我,仍不免感慨系之。金陵书画社后改名为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又出版了笔者校点并增订的《宋词举》(外三种),迄今也已十有四载。鉴于此书颇为广大读者所爱重,经协商,年内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出版。乘此机会,笔者又花了几个月时间,再次对全书做了一番精细加工。比起此前的版本来,无论校对的精审程度,抑标点的精确程度,自以为均有所提高。然百密一疏,千虑犹失,不敢自是,尚祈方家赐教。也乘此机会,向关心此书出版的金陵书画社、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有关领导,向金陵书画版的责任编辑陆国斌先生,江苏古籍版的责任编辑倪培翔先生、王华宝先生,上海古籍版的责任编辑钮君怡女士,表达衷心的谢忱。
2016年11月14日,钟振振识于南京仙鹤山庄依山苑寓所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制作。要知道,很多学术性强的书籍,往往在设计上敷衍了事,但《宋词举(外三种)》在这方面却丝毫没有妥协。字体选择典雅大气,间距恰到好处,即便是阅读时间长了,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更值得称赞的是,那些精选的插图和配图,与文本内容结合得天衣无缝,它们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起到了一种视觉提示和意境渲染的作用。比如,当读到描写江南烟雨的词句时,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恰到好处地映入眼帘,瞬间将读者的思绪带到了那个特定的时空。这种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出版方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它让“阅读”这个行为本身,变成了一种高雅的享受,而不是单纯的信息获取过程。对于追求阅读质感的同好来说,单凭这份用心,这本书就值得入手收藏,它让冰冷的文字变得有温度,有色彩,有触感。
评分坦率地说,最初我对“外三种”的部分抱有怀疑态度,心想是不是为了凑篇幅而加入的无关内容。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外三种”与主体的宋词赏析形成了绝妙的互文和补充关系。它们并非生硬地并列,而是像三面棱镜,从不同的侧面折射出宋代文人精神世界的复杂性与丰富性。例如,其中一种补充内容,对宋代士大夫的日常交往模式进行了细致的描摹,这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许多词作中那种“故人重逢”或“离别伤感”的真切情感基础。通过这些侧写,我明白了,那些看似风花雪月的词句背后,是多么真实且充满挣扎的个体生命体验。它打破了传统只关注词作本身的局限,将文学放回了它生长的土壤中去考察,这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让整本书的立体感和厚重感大大增强,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构建知识体系的巧妙布局。
评分这部作品最让我感到惊喜的一点,在于它成功地拉近了古代与现代读者的距离,它不仅仅是对经典的重新诠释,更是一次现代审美的对话。作者的语言风格极其灵活,时而如涓涓细流般抒情,时而又像利剑出鞘般犀利地指出前人研究中的不足之处,绝无半点拖泥带水。特别是它对于宋词中“愁”这一主题的探讨,简直是入木三分。作者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哀伤”定性上,而是深入挖掘了“愁”的层次——有国之忧、有仕途之憾、有闺中之怨,甚至有形而上的哲学困惑。通过对不同层次“愁”的梳理,我清晰地看到了宋代文人精神世界的内在矛盾与挣扎,这与我们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感受到的焦虑和迷茫,竟有着奇妙的共鸣。这本书教会我的,是如何用古人的智慧,来反观和审视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本厚厚的书时,我有点望而却步,心想,又是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估计得啃好久才能出点效果。但翻开第一页,就被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感吸引住了。作者的笔法极为细腻,如同一个技艺精湛的匠人,慢工细活地打磨每一段文字。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学院派论著,反而充满了人情味。比如,其中关于几位婉约派词人的生活片段描写,虽然是基于史料推测,但逻辑严密,想象力丰富而不失分寸,读起来让人感觉他们仿佛是我的老友。我特别喜欢书中穿插的一些小考证,比如对某一特定词牌名的源流考证,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词作整体氛围的把握。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教”你如何欣赏宋词,更重要的是“引”你进入那个意境,让你情不自禁地沉醉其中,体会那种“词不达意,情有限而意无穷”的微妙境界。每次读完一个章节,我都得合上书,静坐半晌,回味那份悠远而绵长的意境。
评分这本《宋词举(外三种)》的阅读体验简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我原以为这不过是又一套枯燥的古籍整理,没想到,作者的解读角度之新颖,文笔之醇厚,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对那些传世名篇背后鲜为人知的典故和作者心境的剖析,简直是抽丝剥茧,层层深入。书中对宋词格律的讲解,不再是冷冰冰的规则堆砌,而是结合了当时社会背景和音乐审美,读起来津津有味,仿佛能听见词牌的抑扬顿挫。比如,书中对某位豪放派词人的情感爆发点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我对那几首耳熟能详的作品有了全新的理解,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细微之处,在作者的笔下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这本书不仅是文学鉴赏的佳作,更是一部生动的宋代社会风情画卷,让人在品味词句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脉搏与温度。对于想要深入领略宋词精髓的读者来说,这绝对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藏之书,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现代读者与古典文学之间的坚实桥梁,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学养和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
评分还好吧,没什么可买只能买这个版本,还没看,有时间看看。
评分奇怪的金箍
评分书的质量很好,送货也比较及时。
评分这套唐诗三百首的定价比较高,不过,书的纸张,和装帧,以及印刷,都非常好,就是里面注释部分的字体比较小,这个不太方便看。
评分但金箍棒中间是“一段乌铁”,是实心的,又不是一根钢管或竹竿,平白无故装两个箍做什么,这不多余吗?
评分这个……有点折了,诶……书籍本身内容翔实,相当不错!
评分书是好书 价格挺贵的 伤不起
评分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京东品质保证是正品,送货快,客服处理问题快,为客户着想,京东购物这么久 一直很满意, 好评
评分三印典藏本,纸张很好,没事就读唐诗三百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