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 核武器

大国重器 核武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进军 著
图书标签:
  • 核武器
  • 国防
  • 军事
  • 战略
  • 科技
  • 历史
  • 国际关系
  • 大国
  • 武器
  • 安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未来出版社
ISBN:9787541754913
版次:1
商品编码:1201962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军事科普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大国重器 核武器》通过讲述一系列生动的军事历史故事和各国研发高科技武器并不断新换代的过程,潜移默化地传递先进的国防理念;以期让青少年了解国防知识,洞悉国防机理,辩证分析国际军事形势,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进而积*投身于国防科技创新与未来国防建设中去。

目录

前言
第1章 恶魔醒来
1.1 最小的皇冠
1.2 美丽的罪恶
1.3 最后一根稻草
1.4 原子不塌陷的奥秘

第2章 世界的毁灭者
2.1 “曼哈顿”计划
2.2 守财奴的秘密
2.3 不一样的橡树岭
2.4 “阿尔索斯”行动

第3章 首席开膛手
3.1 恐怖的“小男孩”
3.2 邪恶的“胖子”
3.3 特别任务
3.4 最后一击

第4章 超级火葬机
4.1 原子间谍
4.2 “冠军”行动
4.3 第一道闪电
4.4 谍影重重

第5章 人造太阳
5.1 终极梦魇
5.2 “沙皇”再世
5.3 日不落的魔法
5.4 稻草人的三色旗

第6章 假寐的变色龙
6.1 穿越蘑菇云
6.2 毁灭地球,仅差一步
6.3 报告,氢弹丢了!
6.4 高空核爆炸

第7章 红色撒手钢飞
7.1 新中国也要有核武器
7.2 金银滩,原子城
7.3 东方巨响
7.4 藏在身后的棒槌

第8章 非常核计划
8.1 “铀船”行动
8.2 扣动核扳机
8.3 美女套白狼
8.4 “巴比伦”行动

第9章 谁是落水狗
9.1 天堂门口的战斗
9.2 门缝里的核弹
9.3 萤火虫之墓

第10章 石头剪子布
10.1 地球的“核冬天”
10.2 童子军,小上帝
10.3 百变神弹
10.4 飞镖与双刃剑

精彩书摘

  《大国重器 核武器》:
  “不!犹太人是猪,犹太人是瘟疫……犹太民族是劣等民族。我们德意志民族才是优秀民族。”这是希特勒那唾沫四溅的尖厉声音。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希特勒上台。纳粹德国打着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号,干着杀人越货、四处侵略的勾当。希特勒想了两个对付犹太人的绝招:赶尽、杀绝。
  首先,赶尽:1933年4月7日,希特勒修改《公务员职业化》,随后颁布条例,通过法律将犹太人孤立、隔离,赶出所有政府、军队、教育、科学和团体等机构。第二,杀绝:不逃,那就杀。二战中,欧洲大约有600万犹太人在大屠杀中丧生。
  为了逃避希特勒的迫害和屠杀,大批犹太人离开德国。据统计,1932—1933年,德国共有l145名大学教授和教师被驱离,约占高等院校教师的14%。
  1933年,26名犹太裔德国核物理学家移居国外,占德国核物理学家的50%。希特勒上台后不久,曾先后获得诺贝尔奖的10名物理学家和4名化学家从德国移民国外。这些科学家都是德国乃至全世界的科学精英。
  美国和英国接收了大部分德国人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纳粹铁蹄下的犹太人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如恩里科·费米、杰姆斯·弗兰克、玛丽亚·梅耶、罗伯特·奥本海默、爱德华·泰勒、维克多·威斯科夫、尤金·维格纳、约翰·诺依曼)纷纷帮助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研发原子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玛丽亚·梅耶提出了原子核的核壳模型。罗伯特·弗里斯与鲁道夫第一次计算出原子弹爆炸所需的铀一235临界质量。罗伯特·奥本海默成为“美国原子弹之父”。
  德国有一位著名物理学家一一马克斯。普朗克。
  他因发现能量量子对物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1918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普朗克评估了德国国家社会主义政策的后果,结论十分可怕。
  1933年的一天,德皇威廉学院院长普朗克和阿道夫·希特勒留下了一段精彩的对话。普朗克气愤地指责希特勒:“你迫使犹太科学家移民,会破坏德国的科学事业。”希特勒回敬了普朗克的言论:“尊敬的普朗克院长,你是科学家而不是政治家。反犹太人的政策不会改变。”普朗克说:“犹太科学家会将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带到国外。德国将处于危险的境地。”普朗克指出:“你可以恨犹太人,可以恨一切人,但你不能恨科学家,更不能恨科学。”“犹太人是一堆臭狗屎,而不是德国的宝贝,”希特勒手舞足蹈地大声嚷嚷,“德国科学家比犹太科学家更多更聪明……你看,我多爱护你,还帮你弹弹衣服上的灰尘。”普朗克听到希特勒的粗鲁语言,只能保持沉默,沮丧地离开。
  1942年7月6日,德国教育部、帝国研究委员会举行了关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未来计划会议。这次会议认为:驱赶犹太科学家,德国国家社会主义的政权受到损害。会议得出与普朗克相同的结论,但为时已晚。
  希特勒并不是一个憎恨科学的人。他对德国科学家十分疼爱,几乎接见过所有德国著名科学家,介绍加入纳粹党,授予高级军衔,邀请看歌剧。德国科学家们也受宠若惊,为希特勒出谋划策,研制出许多尖端武器,提出许多未来科学设想。火箭、导弹、超级大炮、喷气飞机、火箭飞机、太空飞机、原子弹、密码机等现代武器和技术都起源于二战时的德国。
  在德国战争部有一位叱咤风云的将军,在柏林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有一位教授,他是一个人,名字叫埃里希·舒曼。舒曼,这个名字很熟悉。不错,埃里希·舒曼正是德国古典作曲家罗伯特·舒曼的孙子。
  他没有继承祖辈的音乐细胞,而是专门研究音响和炸药的物理学家。舒曼是德国火箭专家冯·布劳恩的博士生导师。
  希特勒上台后,舒曼加入纳粹党。二战期间,他身穿德国陆军将军制服,拥有军事科学研究的最高指挥权,成为德国最强大和最有影响力的物理学家。
  1937年3月16日,在舒曼的倡议下,德国教育部成立了帝国研究委员会。帝国元帅、空军司令赫尔曼·戈林直接监督帝国研究委员会研制武器技术和国防技术。
  舒曼是个一手拿着鲜嫩橄榄枝,一手握着滴血大砍刀的人,又是一个很要面子的人。当遇到学术界的代表时,他仪表堂堂,身穿笔挺的军装敬礼:嗨,希特勒!当与德国军官们会面时,他穿着整洁的西装,作为教授和博士,恭谦温良、风度翩翩地谈笑风生。
  ……
《文明的基石:中国古代伟大工程巡礼》 引言 浩瀚的中华文明长河,不仅仅孕育了璀璨的思想和深厚的文化,更以无数鬼斧神工的伟大工程,书写了人类历史的壮丽篇章。从沟通南北、泽被万代的运河,到抵御外侮、绵延千里的长城;从凝聚智慧、气势磅礴的都城,到承载信仰、庄严神圣的宫殿与陵墓;从精巧绝伦、造福民生的水利设施,到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播载体,中国的古代工程师们凭借非凡的智慧、坚韧的毅力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留下了至今仍令世人惊叹的文明基石。 本书并非要展现某个单一领域的辉煌成就,而是试图以宏大的视野,遴选出那些最具代表性、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古代伟大工程,进行细致而深入的解读。我们将穿越时空的隧道,回溯那些伟大的时代,探寻工程背后的历史脉络、技术原理、社会影响以及蕴含的民族精神。 第一章:纵横万里,沟通神州——水利工程的智慧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水”是文明的源泉,也是挑战。古代中国人民从未停止过与水斗争、与水共存、与水和谐的脚步。对水的有效利用和管理,不仅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更是国家稳定和繁荣的基石。 京杭大运河:世界最伟大的水道 京杭大运河,这条人工开凿的巨龙,跨越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水系,连接了中国南北方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它的修建历经数个朝代,每次的疏浚与拓展,都凝聚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本书将详细解析运河的选线、挖掘技术、船闸系统(如亢家闸、李公桥闸等早期设想及后来的发展),以及其在古代国家治理、漕运、商业贸易、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关键作用。我们还将探讨运河沿岸城镇的兴衰,以及它对中国南北文化融合的深远影响。它不仅仅是一条水道,更是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组织能力和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 都江堰:千年不衰的智慧奇迹 坐落于四川成都平原的都江堰,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仍在发挥巨大作用的水利工程。公元前3世纪,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勘测了岷江的水文特性后,提出了“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方略,并建造了分水堤、飞沙堰、宝瓶口等一系列简单而高效的工程设施。本书将深入剖析都江堰的设计理念,它如何巧妙地利用自然地形,实现了“天府之国”旱涝保收、沃野千里的奇迹。我们将详细介绍分水、蓄水、泄洪、排沙等环节的科学原理,以及它在后世历代不断维护和修缮中所体现出的延续性智慧。都江堰不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顺应天意的哲学体现。 其他重要水利工程: 除了运河与都江堰,本书还将触及郑国渠、芍陂、坎儿井等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和技术创新意义的水利工程,展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多样性和高超水平。 第二章:中华脊梁,护佑家国——防御工程的宏伟 长城,这个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的中国符号,不仅仅是简单的防御工事,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抵御外敌的史诗。然而,除了长城,古代中国还修建了大量其他类型的防御工事,它们共同构成了保卫家园的坚实屏障。 长城:多朝代的巨构工程 长城的修建历时两千多年,不同朝代因应不同的军事需求和地理环境,修建了不同风格、不同材料的长城。本书将系统梳理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赵长城、燕长城,到秦朝统一的万里长城,再到明朝时期最为壮观和保存相对完好的长城(如八达岭、司马台、嘉峪关等)。我们将分析不同段长城的建筑材料(土、石、砖、木)、建造工艺、城墙、关隘、烽燧、马面等军事设施的布局与功能。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探讨长城作为一项巨大的人力投入和国家组织能力的体现,它如何影响了古代中国的边疆政策、民族关系、商业往来,以及它在后世所承载的民族精神象征意义。 城池与城墙:区域防御的核心 中国的古代城池,特别是那些作为都城或重要军事重镇的城池,其城墙的修建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本书将选取几个典型例子,如西安(长安)、洛阳、南京、北京等都城的城墙,介绍其选址原则、墙体结构(如夯土、砖砌、石砌)、护城河、城门楼、角楼等防御体系的构成。我们将分析这些城墙在军事防御、城市管理、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它们随着时代发展而进行的改建与加固。 其他防御体系: 简要介绍如烽火台系统、边塞堡垒(如玉门关、阳关)、水上防御工事等,勾勒出古代中国多层次、立体化的防御网络。 第三章:天人合一,营建理想——都城与宫殿的宏构 古代中国的都城,不仅是政治权力中心,更是国家文化、社会秩序和宇宙观念的集中体现。宫殿建筑则代表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和对天人关系的哲学思考。 长安与洛阳:千年帝都的规划与布局 本书将聚焦于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几座都城,如汉长安城、唐长安城、东都洛阳等。我们将详细解析这些都城的选址原则、城市规划理念(如里坊制、棋盘式布局)、城市道路、宫殿区、皇城、郭城、住宅区、商业区的划分,以及它们如何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明堂”理念。我们将深入探讨城市排水系统、供水设施、公共建筑的设置,以及这些规划如何服务于当时的社会治理和政治功能。 紫禁城:至高皇权的象征 明清北京紫禁城,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本书不可或缺的篇章。我们将详细介绍其严格的轴线对称布局、阴阳五行学说的运用、建筑色彩(如黄色琉璃瓦、红色墙体)的象征意义、单体建筑(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的功能与形制、以及庭院、御花园的设计。本书还将解析紫禁城的建造材料、施工技术、防火防水措施,以及它在历史上如何作为皇权统治的中心,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和艺术。 古代陵墓:永恒的地下宫殿 秦始皇陵、汉武帝茂陵、唐乾陵等古代帝王陵墓,是中国古代工程技术、丧葬文化和艺术成就的集中展示。我们将探讨陵墓的选址、规模、结构(如封土、墓道、地宫),以及其中蕴含的陪葬制度、对阴间世界的想象。我们将特别关注秦始皇陵的宏伟规模、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制作工艺,以及其作为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巅峰的体现。 第四章:匠心独运,造福万民——民用工程的智慧 除了宏大的政治与军事工程,中国古代在民用工程领域也留下了无数智慧的结晶,它们直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推动了经济发展,是中国古代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桥梁的创新与发展 从简单的木梁桥、石拱桥,到跨度巨大、结构精巧的赵州桥。我们将详细解析赵州桥的设计原理,如“敞肩拱”结构如何有效减少了桥洞的阻碍,增加了泄洪能力,减轻了桥梁自重,体现了中国古代桥梁工程的卓越成就。我们将追溯中国桥梁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地域、不同材料的桥梁类型。 集市与交通网络 古代发达的驿道系统、用于商业活动的集市(如古代的“市”),以及道路、港口的修建,都是重要的民用工程。本书将简要介绍这些工程如何支撑了古代中国经济的繁荣和信息的流通。 其他生活相关工程: 如古代的城市供水排水系统、用于取暖和烹饪的灶具设计等,展现古代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创造力。 结语 《文明的基石:中国古代伟大工程巡礼》并非一本单纯的技术手册,它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一次对中国古代人民智慧、毅力和创造力的致敬。这些伟大的工程,如同坚实的基石,支撑起了中华文明的宏伟殿堂,它们不仅是物质的遗产,更是精神的传承。它们告诉我们,中国古代的先民们,是如何以惊人的远见和非凡的技艺,改造自然,构建社会,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瞩目的辉煌篇章。通过对这些工程的深入了解,我们不仅能认识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更能从中汲取智慧,激发我们当代人对创造更美好未来的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大国重器”这个书名,给我一种沉甸甸的、充满力量的感觉。我一直对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决定国家命运、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大工程和技术充满敬畏。这本书,我期待它能为我揭示这些“重器”诞生的背后故事。我想知道,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国家是如何决策和推动这些复杂项目的?是否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挑战和牺牲?那些为“重器”倾注毕生心血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建设者们,他们的故事是否会被详细地展现出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讲述一项项成就,更能触及到那些支撑起“重器”的精神力量,比如集体主义、创新精神、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我渴望通过这本书,更深刻地理解“大国”的含义,以及这些“重器”是如何一步步将中国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大国重器”让我立刻联想到的是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印记的重大科技和工业成就。我一直对国家发展背后的宏大叙事和关键性突破非常着迷,总觉得这些“重器”不仅仅是工程上的奇迹,更是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那些“重器”是如何诞生的,其中是否包含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历程和决策过程?例如,那些突破性的技术难关是如何被攻克的?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各界是如何凝聚力量,为这些“重器”的实现而奋斗的?我希望书中能够描绘出那些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他们的故事同样是“重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本书,我期望它能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让我得以近距离观察那些塑造了国家未来格局的伟大篇章。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极具吸引力,深邃的背景色搭配上沉稳的字体,瞬间营造出一种厚重、宏大的历史感。我一直对国家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和技术突破充满好奇,而“大国重器”这个词本身就自带一种力量感,让人联想到那些凝聚着无数心血和智慧的重大工程。这本书的书名虽然点明了主题,但具体内容却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挖掘那些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期,是如何通过一项项“重器”的诞生,改变了历史的走向,甚至影响了世界格局。是否会有关于这些“重器”研发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比如,那些默默奉献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挑战和牺牲?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老者,娓娓道来那些荡气回肠的往事,让我有机会回顾和学习那些铸就辉煌的峥嵘岁月。

评分

初拿到这本书,便被其名字所吸引:“大国重器”这四个字,让我联想到的是那些支撑起一个国家崛起的宏伟成就,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是民族自信的基石。我非常感兴趣这本书将如何解读“重器”的含义,它是否仅仅局限于军事层面的强大,还是涵盖了工业、科技、经济等更广泛的领域?我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那些改变国家命运的重大战略和决策过程十分好奇,想知道在那些关键的历史时刻,是如何一步步将构想转化为现实的。当然,我更期待的是书中能够展现出那些“重器”背后的人文关怀和时代精神,它们不仅仅是冰冷的机器或技术,更是无数中国人智慧、勇气和牺牲的结晶。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那些激动人心的时代,感受那种全民一心、奋发图强的伟大力量,让我对“大国”的理解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大国重器”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目光。它唤起了我对国家发展史上一系列关键性突破的兴趣,那些能够彰显国家实力、影响世界格局的重大成就,总是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好奇。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这些“重器”是如何从无到有,从构想到实现的过程。我想要了解,在那些充满挑战的时代,国家是如何进行战略规划、资源整合,又是如何克服重重技术和政治上的困难,最终将这些“重器”建造出来的。除了宏大的工程和技术细节,我也对参与其中的人物充满兴趣,那些默默奉献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他们的坚韧、智慧和奉献精神,才是“重器”最宝贵的组成部分。希望这本书能带领我走进那些激动人心的岁月,感受那种为了国家发展而奋斗的磅礴力量。

评分

好好好好

评分

很好看,特别适合孩子!

评分

非常满意!方便、快捷、实惠,书的质量也有保证。

评分

科普书。

评分

不错!很好!物流配送超给力!.........

评分

一下买了好多书,慢慢看吧

评分

好好好好

评分

非常满意!方便、快捷、实惠,书的质量也有保证。

评分

很好看,特别适合孩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