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武器装备百科典藏

导弹/武器装备百科典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青山,杨宇,李元逸 著
图书标签:
  • 导弹
  • 武器装备
  • 军事科技
  • 国防
  • 百科全书
  • 军事历史
  • 战略战术
  • 现代武器
  • 军事科普
  • 装备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53918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689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武器装备百科典藏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2-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34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武器装备百科典藏”丛书从单兵、陆地、海上、空中等领域详细罗列了人类历史上各个重大或偏门的武器装备,内容翔实,方便查找,在尽可能简短的文字中为您罗列尽可能到位的武器情报。“武器装备百科典藏”丛书既可以充当您闲余时间的放松读物,也可以作为军事行业的一套实用工具书进行收藏。

内容简介

  导弹武器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和化身,其威力大、射程远、精度高、突防能力强,是一种具有超强进攻性和强大威慑力的武器,也是维持战略平衡的支柱。
  本书全面介绍了世界著名的导弹,从其性能、研发历史、技术参数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方位的介绍,让广大读者对它的发展以及相关知识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同时,本书还配备了大量的实物图片,能让读者朋友们对其的认识更全面、更直观。
  本书内容丰富,图例清晰,非常适合军事爱好者阅读,同时也可作为游戏、模型设计相关行业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刘青山为《坦克装甲车辆》杂志总编。参编人员为杂志社的知名编辑与众多的知名作者。《坦克装甲车辆》是中国著名军事杂志,重点介绍世界各国坦克装甲车辆、相关武器及其应用,图文并茂,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颇受专业人士与公众喜爱。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 章 弹道导弹
法国S-3 导弹[ 法]…………………………… 2
雷神PGM-17[ 美]… ………………………… 4
丘比特PGM-19[ 美]… ……………………… 6
宇宙神HGM-16[ 美]………………………… 8
大力神1 HGM-25A[ 美]… …………………10
大力神2 LGM-25C[ 美]… …………………12
民兵1 LGM-30A/B[ 美]… …………………14
民兵2 LGM-30F[ 美]…………………………16
民兵3[ 美]………………………………………18
和平保卫者MGM-118[ 美]… ………………20
SS-4 凉鞋/R-12 德维娜[ 苏]… ……………22
警棍SS-6/R-7,R-7A[ 苏]…………………24
SS-12 薄板[ 苏]… ……………………………26
野人(Savage)SS-13[ 苏]… ………………28
疾行者(Spanker) SS-17[ 苏]… …………30
撒旦(Satan)SS-18[ 苏]……………………32
佩刀(Saber)SS-20/ 先锋[ 苏]… …………34
圣甲虫(Scarab)SS-21[ 苏]… ……………72
第2 章 巡航导弹
鲨蛇(Snark)SM-62A[ 美]…………………76
斗牛士(Matador)TM-61A/C[ 美]… ……78
马斯(Mace) TM-76[ 美]… ………………80
狮鹫陆射巡航导弹(GLCM)…
BGM-109G[ 美]………………………………82
天狮星1(Regulus1)SSM-N-8[ 美]… …84
天狮星2(Regulus 2)SSM-N-9[ 美]… … 86
战斧常规对陆攻击导弹BGM-109C[ 美]…… 88
战斧布撒器型对陆攻击导弹…
BGM-109D[ 美]………………………………90
战斧机场攻击导弹BGM-109F[ 美]…………92
沙道克(Shaddock)SSS-1A[ 苏]… ………93
大猎犬AGM-28A/B[ 美]……………………94
空射巡航导弹 AGM-86B[ 美]… ……………96
先进巡航导弹AGM-129A[ 美]… …………98
袋鼠(Kangaroo)AS-3[ 苏]… ………… 100
厨房(Kitchen)AS-4[ 苏]… …………… 101
王鱼(Kingfish)AS-6[ 苏]……………… 102
撑杆(Kent)AS-15[ 苏]… ……………… 104
第3 章 面对空导弹
响尾蛇(Crotale)[ 法]… ………………… 108
西北风(Mistral)[ 法]… ………………… 110
阿卡什(Akash)[ 印度]… ……………… 112
罗兰(Roland)[ 德/ 法]… ……………… 114
阿达茨(ADATS)[ 瑞士/ 美国]………… 116
斯帕达(Spada)[ 意]……………………… 118
81 式短萨姆(Tan SAM)[ 日]…………… 120
91 凯科(KeiKo)[ 日]… ………………… 122
挪威先进面对空导弹系统[ 挪威]… ……… 124
RBS 70[ 瑞典]… …………………………… 126
RBS 90[ 瑞典]… …………………………… 128
警犬(Bloodhound)[ 英]………………… 130
雷鸟(Thunderbird)[ 英]……………… 132
山猫(Tiger Cat)[ 英]… ………………… 134
长剑(Rapier)[ 英]… …………………… 136
吹管(Blowpipe)[ 英]…………………… 138
标枪(Javelin)[ 英]… …………………… 140
星爆(Starburst)[ 英]… ………………… 142
波马克(Bomarc)CIM-10[ 美]… ……… 144
奈基 2(Nike-Hercules)…
MIM-14[ 美]… …………………………… 146
霍克/ 霍克改进型MIM-23A/B[ 美]… … 148
红眼睛(Redeye)FIM-43[ 美]… ……… 150
小檞树(Chaparral)MIM-72[ 美]……… 152
爱国者(Patriot)MIM-104[ 美]… …… 154
毒刺(Stinger)FIM-92[ 美]… ………… 156
吉尔德(Guild)SA-1[ 苏]… …………… 158
壁虎(Gecko)SA-8/ 黄蜂(Oca)
9K33[ 苏]… ………………………………… 160
盖德莱(Guideline)SA-2[ 苏]… ……… 162
果阿(Goa)SA-3[ 苏]…………………… 164
加涅夫(Ganef)SA-4[ 苏]… …………… 166
甘蒙(Ga 毫米on)SA-5[ 苏]…………… 168
根弗(Gainful)SA-6[ 苏]… …………… 170
甘斯肯(Gaskin)SA-9[ 苏]… ………… 172
格龙布(Grumble)SA-10[ 苏]… ……… 174
牛虻(Gadfly)SA-11[ 苏]… …………… 176
斗士(Gladiator)SA-12[ 苏]…………… 178
金花鼠(Gopher)SA-13[ 苏]…………… 180
护手(Gauntlet)SA-15[ 俄]… ………… 182
手钻(Gimlet)SA-16[ 苏]… …………… 184
大灰熊(Grizzly)SA-17[ 苏]…………… 186
格森(Grison)SA-19[ 苏]… …………… 190
海响尾蛇(Naval Crotale)…
TSE500 [ 法]……………………………… 192
海猫(Sea Cat)[ 英]……………………… 194
海标枪(Sea Dart)GWS-30[ 英]… …… 196
海狼(Sea Wolf)GWS25[ 英]…………… 198
黄铜骑士 (Talos)RIM-8[ 美]… ……… 200
小猎犬(Terrier)RIM-2[ 美]…………… 202
鞑靼人(Tartar)RIM-24[ 美]…………… 204
海麻雀(Sea Sparrow)…
RIM-7[ 美]… ……………………………… 206
标准1(中程)RIM-66A/B[ 美]………… 208
海小檞树(Sea Chaparral)…
RIM-72[ 美]………………………………… 210
拉姆(RAM)RIM-116[ 美]… ………… 212
盖德莱(Guideline)SA-N-2[ 苏]……… 214
高脚杯(Goblet)SA-N-3[ 苏]… ……… 216
壁虎(Gecko)SA-N-4[ 苏]… ………… 218
牛虻(Gadfly)SA-N-7[ 苏]… ………… 220
克里诺克(Klinok)SA-N-9[ 苏]… …… 222
卡什坦(Kashtan)SA-N-11[ 苏]… …… 224
第4 章 空对空导弹
魔术(Magic)R-550[ 法]… …………… 228
超 530D(Super530D)[ 法]……………… 230
麦卡(MICA)[ 法]… ……………………… 232
西北风(Mistral)ATAM[ 法]…………… 234
先进近程空对空导弹(ASRAAM)……… 236
AIM-132[ 英/ 德]… ……………………… 236
火光(Firestreak)[ 英]…………………… 238
红头(Red Top)[ 英]… ………………… 240
天空闪光(Sky Flash)[ 英]……………… 242
猎鹰(Falcon)AIM-4/26[ 美]… ……… 244
猎鹰(Falcon)AIM-47A[ 美]… ……… 246
响尾蛇(Sidewinder)AIM-9B[ 美]… … 248
响尾蛇(Sidewinder)AIM-9L[ 美]……… 250
响尾蛇(Sidewinder)…
AIM-9M[ 美]… …………………………… 252
超级响尾蛇(Sidewinder)…
AIM-9X [ 美]… …………………………… 254
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AMRAAM)…
AIM-120[ 美]……………………………… 256
麻雀 1/2/3(Sparrow 1/2/3)[ 美]………… 258
不死鸟(Phoenix)AIM-54A[ 美]……… 260
环礁(Atoll)AA-2/R-3[ 苏]…………… 262
灰(Ash)AA-5/R-80,R-4[ 苏]……… 264
毒辣(Acrid)AA-6/R-40[ 苏]… ……… 266
尖顶(Apex)AA-7/R-23[ 苏]… ……… 268
蚜虫(Aphid)AA-8/R-60[ 苏]………… 270
阿摩斯(Amos)AA-9/R-33[ 苏]……… 272
杨树(Alamo)AA-10/R-27[ 苏]… …… 274
射手(Archer)AA-11/R-73[ 苏]……… 276
蝰蛇(Adder)AA-12/R-77[ 苏]… …… 278
第5 章 反舰导弹
鱼叉(Harpoon)RGM-84A[ 美]… …… 282
冥河(Styx)SS-N-2A[ 苏]……………… 284
萼片(Sepal)SS-N-3B[ 苏]… ………… 286
海妖(Siren)SS-N-9[ 苏]… …………… 288
沙箱(Sandbox)SS-N-12[ 苏]… ……… 290
日炙(Sunburn)SS-N-22[ 苏]… ……… 292
小斗犬(Bullpup)AGM-12[ 美]… …… 294
鱼叉(Harpoon)AGM-84A[ 美]… …… 296
氪(Krypton)AS-17/X-31A[ 苏]……… 298
玩具笛(Kazoo)AS-18[ 苏]… ………… 300
第6 章 反坦克导弹
马尔卡拉(Malkara)[ 澳]……………… 304
SS-10[ 法]… ……………………………… 306
安塔克(ENTAC)[ 法]…………………… 307
SS-11[ 法]… ……………………………… 308
米兰(Milan)[ 法/ 西德]………………… 310
霍特(HOT)[ 法/ 西德]… ……………… 312
比尔(BILL)[ 瑞典]… …………………… 314
旋火[ 英]… ………………………………… 316
龙(Dragon)[ 美]… ……………………… 318
陶(TOW)BGM-71[ 美]………………… 320
陶-2B(Tow-2B)BGM-71F[ 美]… … 322
海尔法(Hellfire)AGM-114[ 美]……… 324
长弓海尔法 AGM-114L[ 美]……………… 326
标枪(Javelin)FGM-148[ 美]… ……… 328
瞄准线反坦克导弹(LOSAT)…
MGM -166[ 美]… ………………………… 330
“甲鱼”AT-1[ 苏]………………………… 332
蝇拍(Swatter)AT-2[ 苏]… …………… 334
萨格尔 AT-3[ 苏]… ……………………… 335
塞子(Spigot)AT-4[ 苏]… …………… 336
拱肩(Spandrel)AT-5[ 苏]……………… 338
螺旋(Spiral)AT-6[ 苏]………………… 340
萨克斯管(Saxhorn)AT-7[ 苏]………… 342
AT-9 旋风[ 苏]… ………………………… 344
短号AT-14[ 俄]…………………………… 346

精彩书摘

第1章 弹道导弹

法国S-3导弹[法]


S-3导弹是由法国航空航天公司研制的弹道导弹,1973年11月开始研制,1976年12月进入飞行试验阶段,1979年进行了作战性能综合鉴定试验并开始小批量生产。


S-3是S-2的改进型。由于S-3的第二级“里塔2”发动机使用了先进的聚丁二烯推进剂,并采用了改进的仪器舱,以至S-3比S-2短,所以弹头的TNT当量由S-2的12万吨增加到120万吨,射程也有明显增加,再入速度也比S-2大,精度和反应时间也有较大改进。此外,S-3D弹头采取了核加固措施,配有诱饵和反雷达识别装置,提高了抗核辐射和抗电磁波干扰的能力以及突防能力。

但S-3仍采用固定地下井发射,生存能力受到限制。原计划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将被攻击能力和生存能力更强的机动的S-4导弹取代,但在1991年7月,法国决定中止S-4导弹计划,安排在21世纪初用潜地弹道导弹的地基型取代S-3。1996年6月,法国政府决定拆除S-3导弹,直至1998年夏全部拆完。


射程:2170~3500千米 制导:惯性制导

命中精度:约1千米 发动机:固体火箭

反应时间:约60秒 发射方式:地下井发射

弹长:13.8米 起飞质量:31.9吨

弹径:1.5米 翼展:2.6米

弹头:TN61热核弹头

雷神PGM-17[美]


“雷神”是美国地地中程弹道导弹,武器系统代号为WS-315A,由美国空军研究与发展司令部所属的弹道导弹局拟订发展计划。

该导弹于1955年12月签订研制合同,1956年7月完成技术设计工作,1957年1月开始飞行试验,同年10月获得飞行试验的首次成功,1958年12月开始批量生产,1959年10月底交付使用。


“雷神”是单级导弹。弹体为半硬壳结构,呈圆柱形,弹体蒙皮就是推进剂箱体的箱壁。尾段装1台主发动机和2台小型游动发动机。制导舱设在推进剂箱和头锥之间。导弹的主要结构材料为铝合金,质量为5.0吨左右。弹头的爆炸威力为100万吨TNT当量。整个弹头(包括辅助系统和仪器在内)质量约为1.8吨。

“雷神”共装备了 5个中队。每个中队有官兵500~600人,配有15枚导弹和15个发射台,另有5枚备份导弹。 每个中队包括5个发射场,每个发射场各有3枚导弹、3个发射台,发射台之间的距离为几百米。


射程:2400~3200千米 制导:惯性制导 命中精度:4~8千米

发动机:LR-79主发动机; 两台游动发动机 反应时间:15分钟

发射方式:地面发射 弹长:19.8米 起飞质量:49.9吨

弹径:2.44米 可靠性:70%~80% 弹头:MK.1核弹头

丘比特PGM-19[美]


“丘比特”是美国陆军弹道导弹局1955年秋在“红石”的基础上研制的。1957年3月开始飞行试验。1958年8月交付第一枚“丘比特”,直至1959年1月才试验成功,同年3月开始部署,1963年4月退役。陆军弹道导弹局所属的红石兵工厂负责导弹样机的生产,批量生产由克莱斯勒公司承担。1957年11月开始生产“丘比特”。


“丘比特”是单级液体导弹,弹体为半硬壳式结构,呈圆柱形,头部呈锥形。整个弹体由前、中、后三个舱段组成。动力装置初期采用火箭达因公司制造的S-3型再生冷却液体火箭发动机。早期采用无线电惯性混合制导系统。头锥内装热核装药。弹头质量约为1.5吨,威力为100万吨TNT当量。


射程:2400千米 制导:无线电惯性混合制导、惯性制导

命中精度:4~8千米 发动机:S-3型液体火箭

弹长:18.4米 起飞质量:48吨 弹径:2.67米

发射方式:地面发射 弹头:单个热核弹头

宇宙神HGM-16[美]


“宇宙神”是美国第一种液体洲际弹道导弹,由通用动力公司康维尔分公司负责研制,武器系统编号为WS-107 A-1,有A、B、C、D、E和F共6种型号,其中A、B和C为试验型;D为训练型;E、F为作战型。1951年1月开始方案论证,对导弹结构、级间分离、发动机、制导控制系统、运输设备、试验和发射设备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955年1月开始技术设计和试验工作。1959年9月定型并装备部队。


弹体呈圆柱形,上端为锥形头部,尾段两侧有锥形整流罩。导弹由弹头、贮箱、尾段、动力装置等构成。动力装置采用MA-2型和MA-3型动力装置。“宇宙神”采用两种弹头:一种是MK-2热沉式弹头;另一种是MK-3、MK-4烧蚀式弹头。


射程:12070千米 制导:无线电惯性混合制导、惯性制导

起飞质量:121吨 命中精度:1.85千米

发动机:MA2/3型液体火箭 弹长:25.15米 弹径:3.05~4.88米

发射方式:地面发射 弹头:MK-2/MK-3/MK-4热核弹头

大力神1 HGM-25A[美]


“大力神”是美国空军的两级液体洲际弹道导弹。主承包商是马丁公司,分承包商大约有42家。1953年美国战略导弹评审委员会建议将其作为“宇宙神”导弹发展计划的补充研制该导弹。1955年签订研制合同,1959年2月6日首次飞行试验获得成功,1962年4月装备部队,服役3年后被“大力神2”取代,1965年全部退役。


“大力神1”为二级导弹,由弹头、仪器舱、 头为锥-柱-裙式结构,仪器舱为截锥形结构,弹体呈圆柱形。“大力神1”的动力装置由一级发动机、二级发动机和推进剂箱自动增压系统等构成。“大力神1”弹头早期曾釆用热沉式MK2弹头,后期改用烧蚀式MK4弹头。


射程:10150千米

制导:无线电-惯性混合制导

命中精度:2千米

发动机:两台LR-87-AJ-3液体火箭

(第1级)

一台LR-91-AJ-3液体火箭

(第2级)

反应时间:15分钟

发射方式:地面发射

弹长:29.9米

起飞质量:99.79吨

弹径:3.05米(1级) 2.40米(2级)

可靠性:70%

弹头:MK4热核弹头


前言/序言

  从人类获得独立的知性后,争斗便成为人类发展演进中无法回避的头等大事,对资源的争夺和占有是一个物种生存的起码保证。在这一过程中,武器开始渐渐兴起并壮大。俗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一件武器(工具)是否趁手说是决定了种群的存续也不为过。
  早在石器时代的祖先们就已经用石片、石块制作简单的石矛、石匕首,甚至于一块未加工的石头在必要的时候也是他们狩猎的利器。武器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科技发展息息相关,很长一段时间内所谓的武器仅指冷兵器,也就是刀枪剑戟,尽管在锻造和使用以及设计上常有让后世为之惊叹的巧妙之处,但科技水平的天花板限制了过去冷兵器的杀伤力。大约11世纪前后,最早的火药武器雏形初现,从此掀开了热兵器的辉煌篇章。在几个世纪的演进中,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火药武器,从单兵携带的火绳枪、燧发枪到各式各样的大炮,武器的发展也带动了战争形势的变动,过去大兵团方阵传统渐渐显得落伍。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热兵器出现后的几个世纪中的发展总体上依然是缓慢的,虽然战争形势在潜移默化地演进,但一直未能出现真正革命性的进化,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爆发,武器开始以日新月异的惊人速度在成长。
  我们现在熟知的半自动步枪、自动机枪、冲锋枪等概念均是在一战的战场上崭露头角,这其中特别要提及的是广为人知的坦克的初登场以及作战飞机的快速成熟。如果说步枪、火炮的发展只是加快了战争的速度,那么在一战中还如襁褓中婴儿的坦克、飞机现在已经彻底改变了战争的概念。
  1939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由纳粹德国先进的空地协同以及闪电战战术拉开序幕,这场波及全球的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次冲突,也是人类历史上武器技术发展最快速的一个时期。以火炮为例,二战开始前长身管火炮的口径普遍为37~47毫米,负责火力支援的榴弹炮口径也多为75毫米,截至二战结束时155毫米或是203毫米的大口径火炮在战车上已经不在少数了。坦克和作战飞机的成熟使得战争从古板的战壕对垒演进为快速突进的机动化立体战争。
  1945年随着美国两架B-29轰炸机投下的原子弹,二战结束了。但和平并未如期到来,以核武器作为主题的冷战时代到来了。由于核武器独一无二的战略威慑性,海陆空三军的装备建设无不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展开,而现在取代了很多身管武器的导弹武器也是崛起于这个时代。冷战时代处于一种高压下的病态和平。与二战不同的是冷战时期的装备多带有一种赌博性质的设计思想,在这个时代诞生了XB-70超音速轰炸机、279工程坦克等非常独特又科幻的装备。
  随着苏联的解体,数十年的冷战时代终于结束,时代主题再次回到了和平与发展上。由于战争压力减缓,各国的装备更新明显放缓,但装备研发的成本却在显著上升,因此联合研制成为不少国家的选择。在技术上,现代武器装备主要着眼于数字化、信息化、轻量化、机动化上,尽管军备规模减小了,但战争的技术水平却依然在快速发展,放眼未来又会出现怎样的革命性武器着实让人好奇。
  在阅读本丛书时,读者可以参考以上这些人类近代史的历史进程与重大事件进行了解,体会装备背后的故事。本丛书从单兵、陆地、海上、空中等领域详细罗列了人类历史上各个重大或是偏门的武器装备,内容翔实、方便查找,在尽可能简短的文字中为您罗列尽可能到位的武器情报。“武器装备百科典藏”丛书既可以充当您闲余时间的放松读物,也可以作为军事行业的一套实用工具书进行收藏。本丛书共分为:《手枪与冲锋枪》《步枪与机枪》《牵引火炮》《坦克》《自行火炮》《装甲车辆》《战斗机》《导弹》《作战支援飞机》《攻击机与轰炸机》《大型舰船》等十余本。
  在编纂本丛书的过程中我们在几本书中各有侧重,以《牵引火炮》一书举例:牵引火炮在国内的资料处于非常缺乏的状态,而牵引火炮本身也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不受青睐,因此此书的重点放在对二战甚至一战的经典火炮的资料收集上,方便读者能够对这种被称为“战场之神”的经典武器有一个直观又详细的认识。书中罗列了240余种火炮兵器,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了它们的详细资料,让读者大饱眼福。
  和我们身边的科技产品一样,武器装备的种类也是日新月异,短短几年间苹果手机已经发展到了7代,武器装备同样推陈出新让人眼花缭乱。本书中我们不仅将侧重点放在经典老装备上,同时也十分注重帮助读者了解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新式装备的相关资讯,可以说本丛书也是您目前能够找到的最“与时俱进”的典藏图鉴。
  作为出版业的从业人员,我们的初衷便是能够收集、整理这些珍贵的资料,将它们作为历史记忆的一部分向大众推广,将其薪火传承下去。如果通过这一套丛书使您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感悟,那将会是我们相关编纂人员莫大的荣幸。
  编者


《星辰的轨迹:宇宙探索与人类文明的未来》 内容简介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面前,人类的好奇心如同燎原之火,亘古不息。自古以来,我们仰望星空,试图解开宇宙的奥秘,探索那些遥远而神秘的光点。从远古的观星台到现代的射电望远镜,从简单的肉眼观测到复杂的太空探测器,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边界一直在不断拓展。《星辰的轨迹:宇宙探索与人类文明的未来》一书,将带领读者踏上一场波澜壮阔的宇宙探索之旅,深刻剖析人类文明与宇宙演进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并以前瞻性的视野,描绘出未来人类文明在宇宙中的可能图景。 本书并非单纯的科普读物,它更是一次关于人类存在意义的深刻反思。在追逐星辰大海的征程中,我们不仅在了解宇宙,更在审视自身。宇宙的宏大尺度,宇宙中无数的星系、恒星、行星,以及那些尚未被我们触及的奇观,都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地球生命的独特性、脆弱性以及其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一部分:星河溯源——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历程 本书的开篇,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长河,回顾人类在宇宙探索道路上的辉煌足迹。 从古至今的星图绘制: 详细介绍古代文明如何通过肉眼观测,绘制出最早的星图,并从中解读出他们对宇宙的初步理解。我们将深入探讨古希腊、古巴比伦、古中国等文明在天文学上的贡献,以及星座、黄道十二宫等概念的起源。 科学革命的曙光: 聚焦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科学巨匠,阐述日心说如何颠覆了地心说,望远镜如何开启了观测宇宙的新纪元,以及万有引力定律如何统一了天体运动的规律。这段历史是人类理性精神的伟大胜利,也是我们走向科学宇宙观的基石。 现代天文学的崛起: 介绍20世纪以来,光谱分析、宇宙学模型(如大爆炸理论)、星系形成理论等关键科学突破,是如何让我们逐步揭开宇宙的面纱。从哈勃发现宇宙膨胀,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再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每一步都标志着人类对宇宙认知的飞跃。 太空时代的开启: 详细叙述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故事。从尤里·加加林的首次载人航天,到阿波罗登月计划的伟大壮举,再到空间站的建设和维护,以及不计其数的探测器对太阳系内外天体的探索,每一项成就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勇气和不懈追求。我们将回顾“旅行者”号的深空远航,“好奇号”在火星的漫步,“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带来的震撼影像,以及对系外行星的不断发现。 第二部分:宇宙的宏大叙事——天体、现象与未解之谜 在了解了探索历程后,本书将深入介绍宇宙中的宏大构造以及那些令人着迷的未解之谜。 星系的万花筒: 探索不同类型的星系,如旋涡星系、椭圆星系、不规则星系,以及我们所在的银河系的结构与演化。我们将讨论星系团、超星系团等更大尺度的宇宙结构,以及暗物质、暗能量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恒星的生命周期: 详解恒星的诞生、演化和死亡。从氢氦聚变到红巨星、白矮星,再到超新星爆发和中子星、黑洞的形成,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惊心动魄的宇宙剧变。我们将探讨不同质量恒星的命运差异,以及超新星爆发如何播撒重元素,成为下一代恒星和行星形成的基石。 行星的奇遇: 介绍太阳系内八大行星的独特风貌,以及它们的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我们将深入探讨行星的形成过程,液态水和生命存在的条件,以及类地行星与气态巨行星的本质区别。此外,本书还将关注系外行星的发现,以及搜寻“第二地球”的进展,它们为我们理解宇宙生命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线索。 宇宙的终极奥秘: 聚焦宇宙学中最令人着迷的未解之谜。例如,奇点的本质是什么?暗物质和暗能量到底是什么?宇宙的最终命运是热寂、大撕裂还是大坍缩?多重宇宙是否存在?这些问题挑战着我们现有的物理学框架,也激发着我们对宇宙最深层次的思考。 第三部分:文明的宇宙回响——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与未来 本书的第三部分将视角转向人类自身,探讨宇宙探索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以及我们未来的可能走向。 地球生命的独特性与普遍性: 在认识到宇宙的浩瀚和其中可能存在的无数行星后,我们将反思地球生命的独特性。是什么让地球孕育出如此丰富多样的生命?生命存在的通用条件又是什么?搜寻地外文明(SETI)的努力,以及对宇宙生命迹象的探索,将为我们思考这一问题提供更广阔的背景。 宇宙探索的科学与技术驱动: 详细介绍宇宙探索如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材料科学、能源技术到人工智能、通信技术,许多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技术都源于太空探索的需求。本书将展示这些技术如何反哺地球社会,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 人类文明的宇宙未来: 展望人类文明在宇宙中的未来。 星际殖民与文明的延续: 探讨人类移居其他星球的可能性,包括月球、火星以及更遥远的系外行星。我们将分析星际殖民的技术挑战、社会伦理问题以及可能面临的生存风险。此外,我们还将思考,如果地球资源枯竭或环境恶化,星际殖民是否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唯一途径。 与地外文明的可能接触: 这是一个引人遐想但又充满未知的话题。我们将讨论科学家们对与地外文明接触的各种设想,包括技术不对称带来的潜在风险,以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可能引发的冲突或合作。同时,我们也可能接触到远比我们先进的文明,这将如何重塑人类的宇宙观和自我认知? 宇宙尺度的智慧与意识: 随着我们对宇宙的深入了解,或许会发现超越我们当前理解的宇宙智慧或意识形态。本书将引导读者思考,在宇宙的演化过程中,是否可能存在某种超越物质形态的生命形式,或者某种普适性的宇宙意识。 人类文明的终极意义: 在浩瀚宇宙的背景下,人类文明的存在意义是什么?是肩负着某种宇宙使命,还是仅仅是宇宙偶然的产物?本书将通过对宇宙探索的深入解析,鼓励读者独立思考,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结语 《星辰的轨迹:宇宙探索与人类文明的未来》是一次对宇宙与人类关系的深度探索。它不仅揭示了宇宙的壮丽与神秘,更引发了我们对自身在宇宙中位置的深刻反思。本书旨在激发读者对科学的兴趣,对未知的探索欲望,以及对人类文明未来的无限憧憬。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我们也在回望过去,审视现在,并大胆地畅想未来。这本书将陪伴您一同开启这场永无止境的宇宙发现之旅,在星辰的轨迹中,寻找人类文明最闪耀的光芒。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原本以为《导弹/武器装备百科典藏》会是一本枯燥的专业书籍,但实际阅读后,我发现自己完全错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有感染力,它并没有一味地堆砌数据和术语,而是将复杂的军事装备变得生动有趣。比如,在介绍一些标志性的战斗机时,书中会穿插一些关于飞行员的传奇故事,或者某场战役中该机型如何发挥关键作用的细节,这些都让冰冷的机器瞬间有了温度。我特别喜欢它对武器系统演进的梳理,能够清晰地看到技术是如何一代代革新,性能是如何一次次飞跃的。书中对防空导弹系统和反坦克导弹系统的介绍,也让我对现代战争的“矛与盾”之争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展示了武器的强大,也反映了人类在不断追求更高效、更具毁灭性力量的同时,也在努力研发能够克制这些力量的科技。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军事科技的发展,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博弈。它提供了一个观察人类智慧、工业能力以及地缘政治相互作用的绝佳窗口。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军事爱好者来说,《导弹/武器装备百科典藏》这本书绝对是近年来最值得入手的一本!它的内容之丰富,信息之详尽,简直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每一款武器装备的溯源分析,不仅讲述了它诞生的时代背景,还深入剖析了其设计理念、技术突破以及在实战中的表现。比如,我一直很好奇弹道导弹的飞行轨迹是如何计算的,书里就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解释了其中的物理原理,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再者,它对于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武器装备的对比分析也相当精彩,让我能够更宏观地看待全球军事力量的格局。书中关于海军舰艇的部分,更是让我大开眼界,从驱逐舰到潜艇,再到各种特种作战装备,详细介绍了它们的性能参数、武器配置以及在现代海战中的作用。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武器库,每一页都充满了令人兴奋的发现。它不仅是我学习军事知识的绝佳教材,更是激发我思考战争形态变化、技术革新对军事影响的催化剂。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导弹/武器装备百科典藏》这本书的书名吸引了,觉得听起来就很有分量。拿到手之后,才发现它远不止“有分量”那么简单。这本书的内容组织得非常有条理,从基础的武器分类,到复杂的系统集成,再到具体的型号解析,层层递进,让人越读越想继续探索。我对书中关于海军陆战队和特种部队的装备介绍特别感兴趣,这些精锐部队所使用的武器,往往代表了最前沿的技术和最实用的设计理念。它让我看到了,在宏大的军事战略背后,还有无数细节的科技支撑,以及执行任务的士兵所依赖的先进装备。书中对不同国家在特定武器领域的优势分析,也很有启发性,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各国的军事侧重点和技术强项。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抽象的军事概念具象化,将冰冷的机械赋予了历史和战略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本武器的“图鉴”,更是一本关于人类在军事科技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和竞争的“百科全书”。

评分

最近刚入手一本《导弹/武器装备百科典藏》,没想到彻底刷新了我对军事书籍的认知。这本书的排版设计堪称艺术品,每一张图片都清晰得如同高清大片,文字描述也精确到位,即使是对于我这样不太懂技术细节的读者,也能通过这些信息构建出完整的画面感。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战略轰炸机和巡航导弹的部分印象深刻,它们代表了国家远程打击能力的核心,书中对这些“大杀器”的起源、发展以及战略意义的讲解,让我对现代军事力量的构成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它不仅罗列了各种型号的武器,更重要的是,它解释了这些武器的“为什么”和“如何”,让读者能够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目的。书中关于电子战和信息战装备的介绍,也让我看到了未来战争的趋势,科技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硬实力上,更体现在信息获取和对抗的能力上。这本书让我觉得,了解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不仅仅是满足好奇心,更是理解国家安全、国际关系以及全球军事格局的重要途径。

评分

拿到《导弹/武器装备百科典藏》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军事世界!作为一名对现代军事科技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那些在新闻里、纪录片里闪现的先进武器感到着迷。而这本书,毫不夸张地说,就是我一直以来寻觅的那本“宝典”。它以一种极其详实且易于理解的方式,将我曾经只能模糊想象的武器装备,变得如此具象和清晰。翻开书页,首先吸引我的是那些精美的插图和清晰的剖面图,配合文字描述,我仿佛能亲手触摸到那些冰冷的钢铁,感受它们背后蕴含的强大力量。书中不仅介绍了各种导弹的原理、发展历程,还涵盖了从地面、空中到海上的各式武器系统,比如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航空母舰、隐形战斗机,以及能够瞬间改变战场格局的远程火箭炮。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次知识的探险,不仅满足了我对军事知识的渴望,更让我对国家在国防科技上的投入和成就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它更像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集,讲述着人类智慧和工业力量的结晶,让我在惊叹之余,也对未来的军事发展充满了遐想。

评分

内容丰富,不错。

评分

很好,没有破损

评分

内容丰富,不错。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讲解详细,好评

评分

单位图书馆买的,质量不错,正品行货,东哥家物美价廉!

评分

正版书,内容不错,慢慢学习。

评分

正版书,内容不错,慢慢学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