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从事西式外交的官员产生于科举的道路,他们是如何“适应”外交这种全新的“职业”的?如何理解清朝外交机构的运作方式与特点?作者从清代档案中钩稽总理衙门、外务部及驻外官员的履历资料,考察其出身、选任、升迁、去向、群体演进等系列问题,构建并展现出晚清外交人员从起源、发展到所谓“职业化”外交官群体形成的全过程。“外交官”是一个研究薄弱的群体,本书的研究为今后的晚清外交史研究奠立了基础。
李文杰,1982年出生于湖北汉川,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2011年至今,先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政治与外交的教学研究。近期的研究论题包括:晚清政治制度史、近代国债、英属印度与中国关系。
当我翻开这本书,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晚清时期,那些身着长袍马褂,却要周旋于西方列强使馆中的身影。他们身上承载的,是中国数千年来与外界隔绝的沉重包袱,以及试图融入世界体系的迫切渴望。这本书的“形成”二字,触及了我对历史人物最深切的关注点——他们不是天生的,而是被时代塑造,又反过来塑造时代的存在。1861年,当李鸿章、曾国藩等人开始筹建洋务,派遣留学生,这无疑是中国近代外交史的开端,也意味着一个全新的职业群体的萌芽。而1911年,辛亥革命的硝烟尚未散尽,这个群体却已在风雨中跌跌撞撞地走了过来,成为近代中国与世界对话的重要力量。我非常期待本书能从微观的个体经历,宏观的时代背景,多角度地剖析这一群体的“形成”过程。究竟是哪些社会因素促使了他们角色的转变?他们在学习西方外交模式的过程中,保留了多少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他们在处理危机、争取权益时,又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本书无疑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全面、更细腻的视角,去理解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去感受那些在历史洪流中默默前行的外交官们的命运。
评分这本关于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的书,犹如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理解那个复杂而关键的历史时期的一扇新门。1861年至1911年,这五十年是中国社会巨变的缩影,也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时期。在此之前,中国的外交往往是“天朝上国”式的朝贡体系,而在此之后,中国则被迫卷入了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外交官的角色至关重要。本书的“形成”主题,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我想了解,这个群体是如何在一种全新的、充满挑战的环境中诞生的?他们最初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困境?他们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又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被重塑的?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从第一批接触西方外交规则的官员,到后来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外交体系,这个群体是如何一步步地摸索、学习、进步,甚至形成一种独特的职业文化。这种形成过程,必然充满了曲折与不易,也必定折射出整个国家在寻求现代化道路上的艰难探索。
评分读罢此书,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作者仿佛将我带入了那个充满动荡与变革的年代,亲眼目睹了中国近代外交官这一群体的孕育与成长。从1861年总理衙门设立,标志着中国正式建立起一套近代外交机构,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到来,历经半个世纪的跌宕起伏,无数个身影在中国外交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没有止步于罗列史实,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一群体“形成”背后的深层逻辑。它让我们看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命名单,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学习与成长。想象一下,在那个西学东渐的时代,这些官员是如何在 foreign policy 的迷雾中摸索前行,如何克服语言障碍,如何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外交礼仪,又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为国家争取有限的利益。本书的叙述,定然充满了细节和洞察,它将带领我们去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甚至他们所经历的心理变化。这不仅仅是历史,更是关于一群人在特殊时代背景下,如何承担起国家使命,如何在巨大的压力下,塑造了中国近代外交的面貌。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研究价值。它关注的不是孤立的外交事件,也不是某个叱咤风云的个别人物,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个“群体”,并且强调的是其“形成”的过程。这让我对书中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好奇。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成立,可以看作是中国近代外交正式起步的标志,而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则预示着旧时代的终结。在这五十年间,中国如何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帝国,逐渐成为一个与世界各国打交道的近代国家?而在这个过程中,外交官群体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他们是如何被培养、被选拔、被使用的?他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我希望本书能够详细地勾勒出这一群体的画像,包括他们的构成、他们在不同时期所承担的任务、他们所遭遇的挑战以及他们取得的成就。这本书,无疑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加立体、更加深入的视角,来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复杂性,以及那个时代中国人的努力与奋斗。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个长期存在的空白。以往我们谈论近代中国的外交,往往聚焦于屈辱的条约、被迫的割让,以及少数几个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伟人。然而,真正支撑起近代中国外交体系运转的,是那个庞大而复杂的群体——近代外交官。他们并非仅仅是抽象的国家机器中的螺丝钉,而是有着血肉之躯、思想情感的个体。本书深入挖掘的正是这个群体的“形成”过程,这意味着它将带我们审视他们是如何从无到有,如何从被动接受命运到开始主动塑造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从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这半个世纪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也是中国与世界互动日益频繁、深刻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一批批官员被推上外交一线,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懂外语、不了解国际规则、缺乏国际经验,甚至还要承受国内的猜忌和压力。本书的研究,定然会细致地梳理出他们获取知识、学习技能、建立网络、形成职业认同的具体路径,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与蜕变。这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线性梳理,更是对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生命轨迹的生动还原。
评分东东很不错,快递很给力,满意!
评分京东商城做活动买的,价格优惠,相信京东商城品质
评分给力,痛快,非常爽
评分近代外交世家群体第一书
评分给力,痛快,非常爽
评分早就想买的书,赶上活动就买下来了,非常不错。
评分很好!
评分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量。多读一些好书,能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评分发货速度快,派件员认真负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