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報告(2017) [Annual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2017)]

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報告(2017) [Annual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2017)]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任宗哲,白寬犁,榖孟賓 著
圖書標籤:
  • 絲綢之路
  • 一帶一路
  • 經濟發展
  • 中國經濟
  • 區域經濟
  • 國際閤作
  • 貿易
  • 投資
  • 基礎設施
  • 政策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20101868
版次:1
商品編碼:1203599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絲綢之路藍皮書
外文名稱:Annual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2017)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1-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總報告立足絲綢之路經濟帶全綫建設,全麵跟蹤和反映瞭年度“五通”建設的現狀和進展;區域篇以對與西北區域相關度較高的三條國際經濟走廊的發展進行跟蹤研究,圍繞西北五省區(新疆、甘肅、青海、寜夏、陝西以及陝西省會城市西安)進行跟蹤研究;經濟篇要圍繞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等經濟領域的建設展開;社會文化篇,以促進民心相通為主題,包括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文化交流、教育閤作、科技閤作、宗教閤作等四個專題報告。

作者簡介

任宗哲,男,1964年4月生,陝西寶雞人,經濟學博士。現任陝西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教授,國民經濟學專業、公共經濟學專業博士生導師。1989年7月於西北大學哲學係碩士研究生畢業。1989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98年1月任人事處副處長。2000年10月任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2002年3月任公共管理學院院長。2002年7月獲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政治經濟學博士學位。2004年7月任西北大學黨委委員、校長助理。2005年7月任西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06年4月當選為中共西北大學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常委。2011年9月22日擬任省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研究領域為公共管理、公共經濟學。
白寬犁,男,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兼任陝西省社會科學信息學會會長。研究領域為馬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社會治理等。
榖孟賓,男,齣生於1975年7月,現任陝西省社會科學院金融投資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兼陝西省社會科學院民意調查中心主任。從事區域投資與地方金融等方麵的研究。齣版專著多部,發錶論文和調研報告20餘篇,著作有《區域投資環境評價:理論、實踐與反思》等。主持國傢社科基金課題及各類橫嚮課題多項。

目錄

Ⅰ 總報告
1 2016年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形勢分析與展望【王曉娟】/001
  一 “一帶一路”倡議助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加速嚮西開放/002
  二 政策溝通進展情況/005
  三 設施聯通進展情況/007
  四 貿易暢通進展情況/010
  五 資金融通進展情況/012
  六 民心相通進展情況/013
  七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展望/016

Ⅱ 區域篇
2 2016年中巴經濟走廊發展報告【李景峰】/019
3 2016年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發展報告【薑 濤】/037
4 2016年歐亞經濟聯盟發展報告【文 豐】/052
5 2016年絲綢之路經濟帶中歐國際貨運班列運營發展報告【張奇韜】/074
6 歐亞經濟論壇十年發展報告【汪 濤】/087
7 2016年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內西北段建設報告【張 濤】/097
8 2016年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進展報告【王宏麗】/112
9 甘肅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專題報告【羅 哲】/129
10 2016年青海省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發展報告【孫發平 戴 鵬 楊 軍】/144
11 2016年寜夏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進展報告【尚亞龍】/161
12 2016年陝西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發展報告
  【張貴凱 趙 銳 關鴻亮 徐田江 張 鴿】/176

Ⅲ 經濟篇
13 2016年絲綢之路經濟帶産業閤作發展報告【郭普鬆】/187
14 2016年絲綢之路經濟帶貿易閤作發展報告【高雲艷】/203
15 2016年絲綢之路經濟帶電子商務發展報告【薑曉兵 李亞楠 何 珊】/215
16 2016年絲綢之路經濟帶人民幣國際化發展報告【王維華】/232
17 2016年絲綢之路經濟帶開發性金融發展報告【楊 琳】/241
18 2016年絲綢之路經濟帶設施互聯發展報告【孫雅姍】/255
19 2016年絲綢之路經濟帶旅遊閤作發展報告【張 燕】/269
20 2016年絲綢之路經濟帶農業閤作發展報告【智 敏】/287

Ⅳ 社會文化篇
21 2016年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交流發展報告【鄧 娟】/297
22 2016年絲綢之路經濟帶科技閤作發展報告【段利民 王 磊】/312
23 2016年絲綢之路經濟帶宗教交流報告【黃崑威】/326
區域閤作與全球治理的宏大敘事:一部關於新時代歐亞大陸互聯互通的深度觀察 《全球互聯:21世紀歐亞大陸的區域一體化與治理挑戰(2018)》 圖書簡介 本書是繼2017年年度報告之後,對席捲歐亞大陸的宏大經濟地理變革進行的又一次深入、係統的梳理與前瞻性分析。它並非對既有成果的簡單復述,而是將目光投嚮瞭更廣闊的戰略視野,聚焦於在“一帶一路”倡議(及其更宏觀的全球化背景下)持續深化過程中,所湧現齣的區域一體化新模式、跨區域治理的復雜性以及地緣經濟格局的深刻重塑。 本書的敘事邏輯,不再局限於單一的經濟走廊或基礎設施建設的微觀評估,而是構建瞭一個多維度的分析框架,旨在探討互聯互通的深層驅動力、製度層麵的兼容與衝突,以及新興的全球/區域治理機製如何在這一曆史性進程中得到檢驗與發展。 --- 第一部分:互聯互通的深化與模式創新(Deepening Connectivity and Model Innovation) 本部分著重分析瞭2017年至2018年間,歐亞大陸內部在基礎設施“硬聯通”基礎上所發生的結構性變化,並深入剖析瞭新型閤作模式的演進。 1. 基礎設施範式的演變:從“單綫走廊”到“網絡效應”的躍遷 報告首先細緻描繪瞭核心經濟走廊(如中歐班列、中巴經濟走廊等)在運營效率和輻射能力上的顯著提升。然而,重點不再是裏程數或貨運量的簡單纍加,而是探討如何實現“流量變現”與“價值鏈重塑”。分析指齣,成功的互聯互通正在從單一的交通走廊,轉化為涵蓋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人纔流的復閤型“生態係統”。 具體而言,本書考察瞭以下關鍵創新點: 多式聯運的精細化管理: 研究瞭不同運輸方式(鐵路、海運、空運)在關鍵樞紐節點的銜接效率優化,特彆關注瞭“最後一公裏”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經濟飛地”的製度創新: 對若乾新興的跨境經濟閤作區(如特定自貿區、産業園區)的運營模式進行瞭案例剖析,重點考察瞭其在稅收優惠、通關便利化和産業鏈本地化方麵的突破。 2. 軟聯通的質性飛躍:標準、規則與數字經濟的融閤 本書強調,真正的區域一體化核心在於“軟聯通”。本部分係統梳理瞭在海關程序簡化、檢驗檢疫標準對接、以及金融支付清算便利化方麵取得的實質性進展。 特彆值得關注的是,本章深入探討瞭數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所扮演的角色。全球數字經濟的加速發展,使得數據跨境流動、5G網絡部署、以及智慧港口建設成為區域經濟效率提升的新戰場。報告對歐盟的“數據治理”框架與歐亞新興經濟體的數字基礎設施戰略之間的潛在協同與差異進行瞭比較分析。 --- 第二部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復雜性與溢齣效應(Complexity and Spillover Effects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本部分超越瞭單純的經濟增長敘事,轉嚮對區域整閤過程中必然齣現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復雜性進行審視。 3. 發展失衡與包容性增長的挑戰 互聯互通項目在不同經濟體和不同地理區域的滲透速度不一,必然加劇瞭區域內部的發展不平衡。本書利用空間計量模型,分析瞭核心節點城市與偏遠腹地的“虹吸效應”與“輻射效應”的動態平衡。 産業轉移的再定位: 考察瞭哪些傳統産業正在沿新的交通軸綫進行梯度轉移,以及這些轉移是否帶來瞭可持續的本地就業機會,而非僅僅是資源的臨時過境。 社會資本的構建: 評估瞭區域閤作項目在促進文化交流、教育閤作和醫療資源共享方麵的進展,強調瞭“民心相通”在維護長期閤作穩定中的基礎性作用。 4. 綠色轉型與可持續發展框架的整閤 麵對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壓力,本章詳細分析瞭如何將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嵌入到大型基礎設施的規劃與實施中。報告評估瞭在能源基礎設施(如跨國電網、可再生能源項目)閤作中,各國在環境影響評估(EIA)標準和碳排放核算體係上達成的共識與分歧。這部分內容為評估“高質量發展”提供瞭量化指標。 --- 第三部分:全球治理體係中的區域角色重塑(Reshaping Regional Roles in Global Governance) 本書的第三部分將視角抬升至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層麵,分析瞭歐亞區域閤作對既有全球治理體係帶來的衝擊與貢獻。 5. 金融互助與多邊機構的創新 隨著區域貿易和投資的增長,對穩定、多樣的融資渠道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書係統分析瞭區域性開發銀行(如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新開發銀行)在項目融資、風險分擔以及標準製定方麵的角色變化。報告探討瞭如何平衡傳統多邊金融機構(如世界銀行、IMF)與新興區域性金融架構之間的閤作與競爭關係,以確保區域互聯互通項目的長期財務可持續性。 6. 地緣經濟的再平衡與多邊主義的韌性 區域一體化進程不可避免地嵌入到全球大國博弈的背景之中。本書探討瞭這一進程如何影響瞭既有的國際經濟秩序,以及參與方如何在維護國傢主權利益、同時又尋求區域閤作共贏之間進行微妙的戰略平衡。 重點關注瞭“次級多邊主義”的興起,即在聯閤國、WTO等全球性框架之外,區域性、主題性(如環境、安全、技術標準)的閤作機製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調節作用。報告認為,這些新興的區域治理機製的韌性,將決定未來全球經濟體係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 --- 結論:麵嚮未來的治理藍圖 本書總結認為,2017年至2018年是歐亞互聯互通從“願景驅動”嚮“製度驅動”過渡的關鍵時期。未來的挑戰將不再是缺乏項目或資金,而在於如何構建一套更具包容性、更可持續、更能有效應對復雜地緣政治環境的跨區域治理框架。本書為政策製定者、學者和商業領袖提供瞭一份詳盡的路綫圖,用以理解和參與這場塑造21世紀全球經濟地理的深刻變革。

用戶評價

評分

第二段評價: 對於我這樣一位對國際經濟格局變化抱有強烈好奇心的普通讀者來說,理解“絲綢之路經濟帶”這樣一個宏大的概念,確實需要一本能夠深入淺齣、條理清晰的讀物。“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報告(2017)”這個書名,在精準定位主題的同時,也讓我對報告的年度性、時效性充滿瞭信心。我期待的不僅僅是對過往成就的梳理,更重要的是對當前發展態勢的精準分析,以及對未來趨勢的預判。尤其是在“2017”這個特定時間節點,這本書會如何描繪當時的國際經濟背景,又將如何審視“一帶一路”倡議在這一年中的進展與挑戰,這對我理解全球化進程中的新動能至關重要。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鮮活的案例,一些具有說服力的數據,幫助我這個局外人也能清晰地把握住這條經濟帶的脈絡,感受其中蘊含的機遇與可能的風險。

評分

第三段評價: 我是一名正在進行相關課題研究的學生,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發展,我需要的是一份具有深度和廣度的學術參考。“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報告(2017)”這個名稱,直接點明瞭其專業性和時效性,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尤其關注報告中可能涉及的經濟政策分析、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情況、貿易往來的演變趨勢,以及沿綫國傢之間的閤作模式與潛在的政策協同效應。報告能否提供詳實的數據支撐,對各類經濟指標進行嚴謹的統計與解讀,是衡量其學術價值的關鍵。此外,如果報告能夠包含對不同國傢和地區發展現狀的對比分析,並對其麵臨的共性問題和個性挑戰進行深入探討,那麼它將成為我研究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料。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全麵且深入的視角,幫助我構建起對“絲綢之路經濟帶”更為係統和立體的認知框架。

評分

第一段評價: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從封麵到內頁排版,都散發著一種沉穩而專業的學術氣息。封麵上的絲綢之路意象,用色大膽卻不失典雅,仿佛一眼便能將人拉迴到那個古代貿易的輝煌時代,但又不失現代感的綫條勾勒,暗示瞭本書將探討的“經濟帶”概念並非簡單的曆史迴顧,而是將目光投嚮當代。翻開書頁,紙張的觸感細緻,印刷清晰,即使是圖錶和引用的數據,也同樣易於閱讀和辨識。這無疑是為讀者提供瞭一個良好閱讀體驗的基礎,讓研究者能夠更專注於內容本身。我想,一本好的報告,它的外在呈現往往是內在價值的有力佐證,它傳遞齣的信息就是“這本書是值得深入閱讀的”。尤其是當我在書架上搜尋關於“一帶一路”相關資料時,這樣一本厚重且設計考究的書,自然會第一時間吸引我的目光,讓我對其內容充滿期待。它仿佛在低語:“我承載著深厚的智慧與前沿的洞察,準備好與你一起探索。”

評分

第五段評價: 我是一名有著多年實業經驗的企業傢,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關注,更多的是基於實際的商業機會和潛在的市場拓展。當我在眾多商業文獻中看到“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報告(2017)”時,我立刻感到瞭一種實操性的期待。我迫切想知道,在2017年,這條經濟帶的哪些區域展現齣瞭更為活躍的投資潛力?哪些行業在其中迎來瞭新的發展契機?報告中是否能夠提供一些針對性的商業案例分析,例如,哪些中國企業已經成功地在沿綫國傢落地生根,又采取瞭怎樣的策略?反之,哪些潛在的風險是我在開拓新市場時需要高度警惕的?一本真正有價值的報告,應該能夠為像我這樣的商業人士提供切實可行的參考,幫助我們規避風險,抓住機遇,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全球經濟版圖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評分

第四段評價: 作為一名常年關注國際地緣政治和經濟互動的觀察者,我對“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理解,不僅僅局限於貿易和交通的層麵,更關乎區域穩定、文化交流以及新興經濟體的崛起。一本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報告(2017)”的書,在我看來,它不僅僅是一份經濟報告,更可能是一份關於未來全球秩序重塑的路綫圖。我希望它能呈現齣“一帶一路”倡議如何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展現齣其獨特的韌性和吸引力。報告中對地緣政治風險的評估,對不同文化背景下閤作模式的探討,以及對新興技術如何賦能經濟帶發展的思考,都將是我非常感興趣的內容。2017年,正是許多國際事件交織的時期,這本書如何捕捉並分析這些事件對“經濟帶”帶來的影響,將會非常有啓發性。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