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如同空氣,我們賴以為生,卻從未明白
這是一個關於引力的世界!如果你對牛頓的引力不理解,如果你從來沒有讀過廣義相對論,那麼,這將是一本有趣而長見識的引力之書。
萬有引力是公認的科學定律之一。從亞裏士多德的哲學思辨,到伽利略的雙球實驗,從牛頓看到的蘋果,到愛因斯坦預測的引力波,物理學傢一直在努力解釋引力的超距作用。牛頓雖然成功地預言瞭引力,卻無法解釋它在遙遠的距離上是如何起作用的。愛因斯坦注意到引力和加速度可以相互轉換,以此為前提創建瞭他令人費解的廣義相對論,顯示瞭物質是怎樣扭麯空間和時間的。這解釋瞭引力起作用的方式,以及錶麵上單純的引力作用如何擁有四種不同的分力。不僅如此,這也預言瞭從黑洞到引力對時間的影響的所有現象。
剋萊格以通俗的語言為讀者解釋瞭亞裏士多德學科、黑洞和弦理論,揭示瞭一種我們熟悉的自然之力的復雜與神奇。本書語言明確易懂,既沒有專業術語也沒有爛俗的笑話,更不會引發讀者的數學恐懼癥,是一本非常難得的引力科普讀物。
布萊恩·剋萊格(Brian Clegg),英國皇傢科學研究所及皇傢人文科學院成員,劍橋大學自然科學和蘭卡斯特大學運籌學的碩士,英國著名科普作傢,撰寫過關於十一個科學主題的作品。他的書籍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包括德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中文、日語、波蘭語、土耳其語、挪威語、泰語甚至印度尼西亞語。
關於引力的世界!如果你對牛頓的引力不理解,如果你從來沒有讀過廣義相對論,那麼,這將是一本有趣而長見識的引力之書。
盡管萬有引力是四種宇宙基本力中微弱的一種,但它卻是我們時刻經曆的一種力。每個有好奇心的人都應該閱讀一本關於萬有引力的書,就是這本。剋萊格的敘述能力從未衰退,他的語言明確易懂,既沒有專業術語也沒有爛笑話,更不會引發讀者的數學恐懼癥。”
——《科剋斯書評》(Kirkus Reviews)星級書評
剋萊格以易於理解的語言為讀者解釋瞭亞裏士多德學科、黑洞和弦理論,揭示瞭一種我們熟悉的力的復雜與神奇,而它也會繼續帶給科學傢更多驚喜。
——《齣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緻謝辭vii
第一章一種不可見的自然之力/001
如果沒有引力,一切都不可能發生/002
引力的第一定義/006
第二章引力思想的起源/009
古希臘人的引力觀念/011
亞裏士多德的宇宙觀/013
第三章一些關於引力的思想/016
羅傑·培根的經曆/018
試驗的根本性作用/020
地球在鏇轉/021
第四章打開隱藏真理的寶盒/025
數沙者/026
哥白尼的暗示/028
勇氣大於纔智的反叛者/031
牛頓的蘋果/044
物質的量/053
第五章超距作用和其他引力之謎/060
吸引的力/061
以太介質/064
潮汐與引力/068
彈弓效應/076
第六章扭麯宇宙/084
愛因斯坦的三篇論文/088
靈光乍現的時刻:等效原理/091
時間與空間的性質/097
膠皮模式/105
第七章愛因斯坦的傑作/112
追逐日食/113
紅移,藍移/118
廣義相對論的數學運算/122
引力探測器B/131
第八章四種力之中的一種/136
第九章進入量子世界/154
第十章以太中的粒子和波/186
第十一章反引力/208
注釋/238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如此的古典而又充滿力量,它有一種古老智慧的沉澱感,但又毫不晦澀,反而充滿瞭現代的清晰度。閱讀體驗是極其流暢和愉悅的,仿佛是坐在一位博學的智者身邊,聽他講述那些關於天地運行的終極法則。作者對於詞語的精確拿捏令人贊嘆,他總能在最恰當的地方使用最精準的錶達,避免瞭科學寫作中常見的乾澀和冗長。書中穿插的一些哲學層麵的探討,更是將物理學的冰冷公式升華為對存在意義的深沉反思,讓人在驚嘆於自然之偉大的同時,也開始審視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那種由衷的敬畏感油然而生,讓人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力量”的,更是關於“秩序”和“美學”的。它成功地將一個被認為極其艱深的領域,變得如此人性化和可親近。
評分這部作品簡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思想探險,它將我們帶入瞭一個宏大而又細膩的物理學殿堂。作者的敘事功力非凡,他沒有將科學理論束之高閣,而是巧妙地將其融入瞭一幕幕引人入勝的曆史場景之中。讀完全書,我感覺自己不僅理解瞭那些抽象的定律,更是真切地感受到瞭人類智慧是如何一步步揭開自然麵紗的艱辛曆程。特彆是在描述早期科學傢們在實驗中的那些近乎偏執的堅持與不斷的失敗麵前,那種人性的光輝和對真理的渴望,著實讓人動容。文字的張力十足,即便是在解釋一些復雜的概念時,作者也能用極其生動的比喻和貼切的類比,讓一個非專業人士也能輕鬆領會其精髓。這本書的節奏把握得非常好,時而娓娓道來,時而又如高潮迭起般引人入勝,讓人根本停不下來,隻想知道下一頁又會揭示怎樣令人驚嘆的宇宙奧秘。它不僅僅是一本科普讀物,更像是一部關於人類求知欲的史詩。
評分我必須強調這本書在文化影響上的廣度,它不僅僅局限於物理學界,它似乎在探討一種更深層次的“連接”和“相互作用”的哲學,隻不過是以自然規律為載體。作者的論述極具穿透力,他似乎能看到那些隱藏在日常瑣事之下的、支配一切的無形之手。這種對普適性原理的捕捉能力,使得全書的立意拔高到瞭一個哲學思辨的高度。雖然主題嚴肅,但作者的筆觸卻總是保持著一種輕盈和幽默感,使得閱讀過程始終保持著積極的基調。特彆是作者對於一些理論發展過程中“偶然性”的探討,讓人深思,我們所知的規律,究竟是必然還是無數次機緣巧閤的結果?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平颱,讓讀者可以暫時抽離日常的瑣碎,去思考那些關乎宇宙根本運行方式的宏大命題。它拓寬瞭我的思維邊界,是一次對“世界如何運作”的深刻反思之旅。
評分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通俗”傑作,它的成功之處在於,它沒有為瞭追求學術的嚴謹性而犧牲讀者的閱讀興趣,也沒有為瞭迎閤大眾而稀釋核心內容的深度。作者在處理時間綫上的跳躍和不同地理區域的貢獻時,展現瞭高超的敘事技巧,避免瞭綫性敘事的枯燥。我被書中描繪的那些科學傢的個人生活與他們的宏偉發現之間的張力深深吸引,那些關於名譽、嫉妒和意外發現的軼事,為冰冷的科學史增添瞭濃厚的人情味。這本書的份量感很強,但閱讀起來卻絲毫沒有負擔,它引導讀者自然而然地吸收信息,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灌輸。可以說,它提供瞭一個極其豐富和多維度的視角來審視一個我們習以為常卻又知之甚少的自然現象。讀完閤上書本的那一刻,心中湧起的不是知識的滿足,而是一種對未知世界的強烈好奇心被重新點燃的興奮感。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結構設計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它成功地構建瞭一個邏輯嚴密、層層遞進的知識體係。作者顯然花費瞭大量心血來梳理那些跨越瞭幾個世紀的科學發現脈絡,使得讀者的認知過程如同攀登一座精心規劃的山峰,每一步都有清晰的視野和明確的目標。我尤其欣賞作者在不同理論體係之間建立的批判性對話,那種對既有觀念的審慎質疑和對新思想的包容態度,體現瞭真正的科學精神。書中的圖錶和插圖雖然我無法直接描述它們的內容,但它們在輔助理解那些高維度的空間關係和運動軌跡時,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簡直是視覺化的思維導圖。讀完之後,我發現自己看待日常現象的角度都發生瞭微妙的變化,仿佛獲得瞭一副能夠看透事物本質的“透視鏡”。這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研讀的深度思考之作,它的價值遠超普通科普讀物的範疇。
評分趁活動,沒忍住,大采購啊,慢慢看吧
評分書本質量不錯,剛剛開始看,看後續評
評分一直都很喜歡物理學,找這本書很久瞭,質量還可以,先看看再說
評分看朋友圈推薦的一本書,但願能夠讀懂
評分萬有引力是公認的科學定律之一。從亞裏士多德的哲學思辨,到伽利略的雙球實驗,從牛頓看到的蘋果,到愛因斯坦預測的引力波,物理學傢一直在努力解釋引力的超距作用。牛頓雖然成功地預言瞭引力,卻無法解釋它在遙遠的距離上是如何起作用的。愛因斯坦注意到引力和加速度可以相互轉換,以此為前提創建瞭他令人費解的廣義相對論,顯示瞭物質是怎樣扭麯空間和時間的。這解釋瞭引力起作用的方式,以及錶麵上單純的引力作用如何擁有四種不同的分力。不僅如此,這也預言瞭從黑洞到引力對時間的影響的所有現象。
評分瞭解一下量子物理,特意購買此書。
評分讓物理定律為你服務,很好的科普
評分個人比較喜歡物理學。書的外觀不錯,內容還可以,每部分的結尾還有題,可以嘗試一下,細細讀起來感覺棒棒噠
評分買瞭看看,聽說是本好書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