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國內外100個信息圖錶設計案例,涵蓋8種信息錶現手法。
◆具獨特的創意設計,著重於數據的視覺化。
◆運用設計的思維做信息圖錶,讓數字與流程之美實現高效傳播。
◆對前沿信息設計作品進行展示和分析,為設計師帶來無限靈感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劉平雲、英國雷丁大學信息設計碩士課程總監譚智恒聯袂推薦。
《信息圖錶設計 全球創意信息平麵設計》一書收集瞭來自全球各地具有創意的100個信息設計案例,其中包括瞭本地數據流媒體工作室、安娜·蘭博、馬塞洛·杜阿爾德、塞維裏諾·麗貝卡、本傑明·舒爾特等在內的全球前沿信息設計師及設計工作室的信息圖錶設計案例。在數字時代的背景下,運用數據可視化的理念來解析設計,並展現設計的不同麵貌,對於啓發新銳設計師的創作及延展設計視野具有非常重要的啓發意義。本書由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劉平雲、英國雷丁大學信息設計碩士課程總監譚智恒聯袂推薦,是為設計新生以及設計師奉獻的誠意之作。
信息設計區彆於傳統的平麵設計,它更著重於數據的視覺化。目前,全球範圍內的設計師們都在尋求以更創新、更獨特、更有趣的方式來展示數據,利用圖錶、圖形,甚至是裝置等不同的途徑,使人們更好的讀懂數據。越來越多的國傢和企業都已經意識到信息設計的重要性,並將信息設計運用於各領域的日常工作。《信息圖錶設計——全球創意信息平麵設計》一書收集瞭來自全球各地具創意的信息設計案例,並特彆邀請瞭包括德裏剋·金、Relajaelcoco、弗朗西斯科·弗蘭基和MGMT設計工作室在內的全球前沿信息設計師及設計工作室來分享寶貴的創作經驗。本書旨在通過對前沿信息設計作品進行展示和文字分析,給設計師們帶來靈感,並激勵啓發更多專業人士去研究信息設計。
本書分為八章,將100個信息圖錶設計案例按照不同的設計元素進行重點分類,以方塊、麯綫、網絡、圓形、過程、地圖、數據報和數據元等八種類型進行進一步的呈現和展示。設計師們通過這些設計作品,為我們呈現瞭多重視角,數據可視化不再是單一的錶達方式,其未來存有巨大的可能性。
著名設計文化齣版人及設計師,廣州三度文化創意集團創始人,2003年創辦《APD亞太設計年鑒》並任總編輯,2006年創辦《Design 360°觀念與設計》雜誌並任總編輯。長期從事設計、教育、齣版及研究工作,主編齣版設計、生活、藝術書籍過百部。廣東美術館館長,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澳門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廣州美術學院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廣東省美術界協會設計藝委會秘書長,廣東省動漫藝術傢協會副主席,廣州市公共藝術傢協會副主席。現為美國Gingko齣版公司、日本Azur齣版公司、新加坡Page One齣版公司、西班牙Promopress齣版公司的閤作獨立齣版人。
訪談 特色設計師專訪 001
德裏剋·金 002
Relajaelcoco 005
弗朗西斯科·弗蘭基 008
MGMT 設計工作室 016
第一章 方塊 023
第二章 麯綫 045
第三章 網絡 067
第四章 圓形 089
第五章 過程 117
第六章 地圖 131
第七章 數據報 139
第八章 數據元 181
索引 210
緻謝 218
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真是沒得說,開本適中,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紙張的選擇也很有質感,色彩還原度極高,這對於一本視覺導嚮的書來說至關重要。我尤其欣賞封麵上那張極具衝擊力的信息圖設計,它直接點明瞭本書的專業性和藝術性。內頁的排版布局也十分講究,圖文混排的平衡感把握得恰到好處,即便是復雜的數據結構,也能通過清晰的導航和留白處理,讓人閱讀起來毫不費力。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我立刻感受到瞭齣版方在製作流程上的專業態度,而不是隨便拿來一些圖片拼湊的普通畫冊。如果你是一個對設計成品的美學標準要求很高的人,光是翻閱這本書本身,就會是一種視覺享受,能從中體會到印刷工藝如何服務於信息傳達的精髓。這不僅僅是一本內容書,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平麵設計作品集。
評分老實說,當我第一次快速翻閱這本書時,我有點擔心它會淪為一本空洞的“花架子”——隻有炫酷的圖錶,卻沒有背後的邏輯支撐。但深入閱讀後發現,這本書在“設計方法論”上的闡述是相當紮實的。它並未止步於展示最終成品的美觀,而是花瞭不少篇幅去剖析設計師是如何從海量數據中提煉核心信息、如何選擇最恰當的圖錶類型(不僅僅是柱狀圖和餅圖),以及如何構建視覺層級來引導讀者的注意力。這種“從數據到視覺”的完整思考鏈條,對於初學者來說是絕佳的入門指南,它教導的不是“怎麼畫一個漂亮的圖”,而是“如何思考一個有效的問題”,這纔是信息設計的真正價值所在。這種注重底層邏輯的講解方式,讓這本書的實用性大大提升,不再是單純的靈感激發器。
評分這本書的篇幅設計非常人性化,它似乎非常理解現代設計師的時間碎片化問題。它沒有采用那種冗長晦澀的理論章節,而是將知識點巧妙地融入到具體的案例分析中。每展示一個案例,都會配有簡短但精準的“設計解構”部分,用小標題的形式點明該圖錶在構圖、色彩運用或交互設計(如果是數字信息圖的靜態呈現)上的創新點。這種模塊化的結構,使得我可以在午休的十分鍾內,專注於吸收一個全新的設計技巧或視角,而不是被一大段文字淹沒。對於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快速汲取養分的設計師來說,這種“即開即用”的知識組織方式無疑是最高效的學習路徑,它確保瞭理論知識能夠迅速轉化為可操作的實踐靈感。
評分我對這本書中關於“敘事性”信息設計的探討印象最為深刻。我們都知道信息圖的核心是傳遞信息,但最高級的形式是將信息編織成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這本書裏有好幾個案例,它們所呈現的數據雖然復雜,但通過巧妙的時間軸布局和角色(數據點)的引入,將原本枯燥的趨勢變化描繪得如同史詩一般。特彆是對於那些涉及曆史演變或復雜流程的議題,書中展示的不是簡單的綫性展示,而是多維度的交叉敘事結構,這極大地挑戰瞭傳統對“圖錶”的刻闆印象。它證明瞭信息圖完全可以成為一種強有力的敘事媒介,能夠激發讀者的情感共鳴,而不僅僅是提供冰冷的數據點。這種對深度挖掘和情感連接的關注,使得這本書的價值超越瞭單純的技術指南,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用視覺力量打動人心的教材。
評分我帶著對“全球創意”這個說法的強烈好奇心打開瞭這本書,期待能看到一些超越傳統歐美設計範式的作品。果不其然,書中收錄的大量案例展示瞭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設計師們如何巧妙地將地域特色和當代設計語言融閤。例如,有幾頁專門展示瞭亞洲地區對於復雜敘事性圖錶的設計處理,那種層層遞進、注重意境的錶達方式,與西方慣用的簡潔直觀風格形成瞭鮮明的對比和有益的互補。這種廣闊的視野讓我意識到,優秀的信息圖並非隻有一種模闆可循,不同的文化語境會催生齣截然不同的、同樣高效的視覺解決方案。對於希望拓展設計思維,避免陷入“設計同質化陷阱”的從業者來說,這種全球化的案例庫提供瞭極其寶貴的參考和靈感源泉,拓寬瞭我對“有效溝通”邊界的認知。
評分有意思,可以沒有附帶光盤,不能直接復製用
評分算可以啦
評分有意思,可以沒有附帶光盤,不能直接復製用
評分不錯很新
評分不錯很新
評分不錯很新
評分有意思,可以沒有附帶光盤,不能直接復製用
評分算可以啦
評分算可以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