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从电子与机械两个层面介绍MEMS的相关技术。
更大篇幅地介绍了微加工技术以及组装与封装技术。
介绍了微陀螺、微型麦克风与热管的原理。
作者在本书中首先对纳米技术的发展历史做了一个简要的回顾,然后对各种纳米结构在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原理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形成纳米结构的制造技术、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工程设计原理以及纳尺度材料中的流体流动与热传导特性等。
许军,男,研究员,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1963年6月生于安徽合肥,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半导体器件与物理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后分别于1989年和1994年在航天工业部771研究所计算机器件与设备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6年在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电子学与通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的基础研究工作,1997年在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晋升为副研究员,1997至1999年在美国新奥尔良大学先进材料研究所固体器件研究组做访问学者,1999年回国后继续在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集成电路开发与工业性试验线工作,2002年晋升为研究员。
徐泰然(Tai-Ran Hsu)教授主要从事微机电系统的设计、制造和封装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MEMS系统和纳米系统的热力学及有限元和CAD技术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成绩,先后出版了《MEMS 封装技术》、《MEMS与微系统的设计和制造》5本专著,编著2本著作。在“Advances in Electronic Packaging”、“Semiconductor International”和“Sensors and Actuator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120多篇,并多次被邀请在微纳米技术和微机电技术国际会议上作大会报告,在国际微纳米技术领域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特别是在MEMS技术的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评价四 作为一个对新科技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MEMS与微系统:设计、制造及纳尺度工程(第二版)》对我来说,是一次令人兴奋的知识探索之旅。我一直对那些能够“看见”和“触摸”到我们看不见的微小世界的技术感到着迷,而MEMS和微系统正是这样的技术。这本书以一种非常易于接近的方式,向我展示了微机电系统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又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从微小的齿轮、弹簧,到更复杂的微流控芯片,书中的描述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微观工厂。尤其是关于纳尺度工程的部分,虽然概念听起来很高深,但作者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插图,让我能够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在比人类头发丝还要细小的尺度上进行工作的,这其中的智慧和创造力令人惊叹。这本书让我对科技的进步有了更深的敬畏,也让我看到了未来科技发展的无限可能。
评分评价五 《MEMS与微系统:设计、制造及纳尺度工程(第二版)》这本书,从其标题就能看出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我是一名在微纳制造领域工作的研究人员,对MEMS和微系统有着长期的关注和研究。这本书为我提供了系统性的知识框架,尤其是在纳尺度工程这一前沿领域,其研究的深入程度和前瞻性令人印象深刻。书中对纳尺度器件的物理机制、制备方法以及表征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对于我们理解和突破当前微纳制造的瓶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书中对自组装、纳米压印等纳尺度加工技术的介绍,以及对表面效应、量子隧穿效应在纳尺度器件中的应用分析,都非常具有启发性。此外,本书在系统集成和封装方面的论述也相当到位,这对于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至关重要。总体而言,这本书是一部集理论性、前沿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优秀著作,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评分评价三 刚拿到《MEMS与微系统:设计、制造及纳尺度工程(第二版)》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MEMS和微系统领域的技术更新换代很快,一本专著能否及时跟上步伐是关键。然而,当我深入阅读之后,我惊喜地发现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MEMS设计和制造,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具挑战性的纳尺度工程。书中对纳尺度器件的设计理念、制造难点以及潜在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让我对未来的微纳技术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例如,书中对纳米线的形变特性、量子效应在纳尺度器件中的体现,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性来设计超灵敏的传感器,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对于我目前正在进行的一项纳米传感器研究项目,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而且,本书的写作风格也非常现代化,不拘泥于传统的学术论文格式,而是运用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图表,使得复杂的科学概念变得更加易于理解和消化。
评分评价一 翻开《MEMS与微系统:设计、制造及纳尺度工程(第二版)》,首先被它严谨而清晰的逻辑结构所吸引。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MEMS(微机电系统)和微系统技术的核心概念,从基础的材料选择、器件原理,到复杂的制造工艺和系统集成,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尤其是关于纳尺度工程的部分,虽然我并非该领域的专家,但通过书中生动的图示和恰当的比喻,也能领略到在如此微观尺度下进行设计与制造的挑战与魅力。作者似乎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还穿插了大量的工程实例,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原理是如何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例如,在讲解压电材料在MEMS中的应用时,书中详细描述了不同类型的压电材料的特性、其驱动与感应机制,以及在微泵、微阀等具体器件中的实现方式。这对于希望深入了解MEMS实际应用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而且,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独特,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通俗易懂的流畅性,读起来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评分评价二 作为一名在半导体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一直对MEMS和微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保持高度关注。《MEMS与微系统:设计、制造及纳尺度工程(第二版)》这本书,就像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专业指南。它没有泛泛而谈,而是聚焦于MEMS的设计、制造以及更前沿的纳尺度工程。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制造工艺的深入探讨,从微纳加工的技术原理,到各种刻蚀、沉积、键合等工艺的优缺点分析,都做了非常细致的介绍。特别是关于光刻、电子束刻蚀等在纳尺度制造中的应用,书中给出了不少具体的参数和流程,这对于我进行工艺优化和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非常有启发。而且,书中对不同材料在微纳尺度下的行为特性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如硅、聚合物、金属等在微应力、表面效应下的表现,这对于理解和设计高性能的MEMS器件至关重要。这本书的知识体系非常完整,我感觉就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交流,从中可以学到很多实用的技巧和深刻的洞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