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化学工作者,自然科学爱好者,中学生,大学生。 催人泪下的洋葱
No LFS, No Cry
完整的洋葱,你能看到的只是干燥失水的外层,它几乎没有什么太多的气味,也不会对你造成多大的刺激;而一层一层剥洋葱,鲜嫩多汁的内层,总有一层会让你眼泪汪汪。
内容简介
“熟鸡蛋能变回生鸡蛋吗?洋葱为何催人泪下?没染过头发,但头发却变绿了!芥末也可以报警!从龙舌兰酒制得了钻石!无鸟问津的铜像!恋爱与强迫症的化学本质居然惊人地相似。水有记忆,你信吗?”想一探究竟吗?让《“搞笑诺贝尔奖”化学》来揭晓答案吧!搞笑之余,更多的是深思,独特的视角带给你更多的启示。
给爱科学、善钻研和喜幽默、乐搞怪的我们。
作者简介
丁慧颖,科学出版社,暂无,作者从事5年光化学研究,3年激光医学(包括光动力疗法临床治疗)研究,3年与光动力药物及其剂型的制备和研究
2005年从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毕业后,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激光医学科顾瑛教授研究组和西南医学中心(美国)Simmons医学中心 Baran D. Sumer 和Jinming Gao
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内页插图
目录
熟鸡蛋?生鸡蛋?
催人泪下的洋葱
绿头发的奥秘
芥末报警器
水油也可以混为一体
从龙舌兰到钻石
可乐和精子 牛粪中的香料
超声波在奶酪中的传播速度
糖浆和水中游泳
“昙花一现”的达萨尼
无鸟问津的铜像
元素周期表桌
恋爱?强迫症?
侦探需要科学
水真的有记忆
三秒烧烤生火
DNA香水
远离实验室化学仪器
香味印刷
Jell-O 肉冻
水有记忆
附录1 历年“搞笑诺贝尔奖”(2007~2015)
附录2 诺贝尔奖和搞笑诺贝尔奖
前言/序言
别笑,我们搞的也是化学
苹果落地是平常的自然现象,在牛顿之前,没有人会想到“研究苹果落地”和“发现万有引力”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很多人认为“研究苹果落地”很可笑;在牛顿之后,没有人会认为“研究苹果落地”是可笑的事情。对我们周围一些看似好笑的事情,你会刨根问底地究其原因吗?
切洋葱时,眼睛流泪,你会思考是为什么吗?在水里自由地游泳时,你会想象一下在糖浆中游泳是怎样的感觉吗?把从牛粪中提取的香精添加到冰激凌中,你会尝试一下口感如何吗?可乐除了可以是饮料,你会挖掘它的其他用途吗???这些你可能都没留意过,可有一些人却做了这些研究,面对他们的研究结果,你可能会一笑置之,也可能觉得毫无意义,或觉得不可思议、稀奇古怪,甚至无厘头。“搞笑诺贝尔奖”却把奖颁给了这些看似毫无意义、实则令人思考的研究,以鼓励研究者的“不寻常、幽默和独特的想象力”,表彰“那些不能也不应该被重复的科学研究”。
从某种意义上说,“搞笑诺贝尔奖”是对诺贝尔奖的恶搞。它与诺贝尔奖本质上并没有联系,只是借用了英文单词“ignoble”,“ignoble”本义是“不光彩的,可耻的,卑贱的”,而“搞笑诺贝尔奖”的创始人把“ignoble”改写为“Ig Nobel”,所以赋予了这个词“另类诺贝尔”的意思,我们习惯把它翻译成“搞笑诺贝尔奖”。自1991年开始,“搞笑诺贝尔奖”每年都会评出十项,每年授予的奖项会稍有不同,它不像诺贝尔奖每年的奖项都是固定的,除了我们熟悉的生物学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还会有诸如概率奖、极地科学奖等。所以化学奖不是每年都出现在十个奖项中,如2013年、2001年、1997年就缺失了化学奖。
我们的生活、生产离不开化学,“搞笑诺贝尔奖”对化学的研究五花八门,让人忍俊不禁。有些“搞笑诺贝尔奖”化学奖的研究对象就在我们的身边,如,我们的生命、生活都离不开的水,夏日经常会喝到的可乐,聚会时会品尝的龙舌兰酒。有些研究对我们普通人是非常陌生的,如浪漫的爱情与强迫症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将化学元素收集、排列制成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桌子是普通人很难做到的。
被授予的化学“搞笑诺贝尔奖”中,有些是实实在在的化学研究,如龙舌兰酒经高压反应制得钻石,鸟儿躲避有毒化学物质而远离含有砷的铜像。学科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有些授予了化学交叉领域的研究。如洋葱使人落泪的机制;S-Check帮助妻子检察丈夫的不贞行为。而有些与化学研究甚至没有多大联系,如DNA香水与化学变化没有丝毫关系,只是香水瓶采用了与DNA双螺旋类似的三螺旋设计,声波在乳酪中的传播速度很明显研究的则是物理性质。
“搞笑诺贝尔奖”的研究完全是研究者的个人兴趣,其化学奖中有些研究有社会价值或(和)经济价值。如Jell-O肉冻,它是一种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商品;芥末报警器则申请了专利并投入生产。有些研究可能没有丝毫社会价值和使用价值,如利用液态氧加速烧烤速度,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也是不为警察允许的。
可能很多化学“搞笑诺贝尔奖”研究并没有太多实际价值,读者看着很搞笑,但是研究者本身并不是出于搞笑的目的才对其进行研究,研究者的出发点是严肃的,态度是真诚的;所用到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的、积极的,很多实验都是经过大量反复的实验证明和检验的;所做研究的视角更是独特的,绝不是简单重复已有的研究。而且大部分研究成果发表在正式刊物上,其中不乏世界刊物,不过也有可能发表的是错误的结论。
中国文化更讲究“务实”,西方人更看重“个性”,“搞笑诺贝尔奖”中“古怪”的化学研究,很多中国人会觉得是一种研究资源的浪费,偏离了正统的化学研究。可很多真正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对这些搞笑诺贝尔奖非常感兴趣,并自费前往担任颁奖嘉宾。到目前为止, 只有一位“搞笑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是真正的诺贝尔奖获得者(2000年搞笑诺贝尔奖物理学奖获得者Andre Geim在10年后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值得注意的是,1991年和1998年的化学“搞笑诺贝尔奖”授予了同一个人,这位坚持不懈研究“水具有记忆”的法国学者在“搞笑诺贝尔奖”的历史上是独特的。
我们对1991~2015年的化学“搞笑诺贝尔奖”进行了整理和描述,并作了简单延伸。彭翠琳为文中绘制了相应的情景插画。我们希望读者在阅读之余、发笑之余,能有自己的思考和启发。
笔 者
2016年3月于北京
尘封的奇思妙想:那些撼动平凡的化学探索 在这浩瀚的科学星空中,总有一些闪耀着独特光芒的探索,它们或许不曾出现在教科书的醒目位置,也未曾获得主流的认可,但却以一种非同寻常的方式,揭示了我们世界隐藏的奥秘,甚至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这并非是对传统学术研究的贬低,而是对那些勇敢跳出思维定势,以好奇心为驱动,以严谨的科学精神为基石,却又常常被“主流”所忽略的奇思妙想的致敬。 本书将带领您走进一个充满想象力与趣味的化学探索世界。我们不追求那些改变宏观格局的重大发现,也不聚焦那些已经成为化学史里程碑的伟大理论。相反,我们将深入那些“非主流”但同样精彩的研究领域,探寻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触及生活方方面面,甚至引发深刻思考的化学现象。 想象一下,我们不再仅仅关注如何合成出更高效的药物,或是设计出更坚固的材料。我们将目光投向那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却鲜为人知的化学奥秘。比如,为什么有些食物组合在一起会产生令人不悦的味道,而另一些则能完美融合,奏出味蕾的交响曲?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化学反应?我们又如何从微观的化学角度,去理解并优化我们的饮食体验? 再比如,当我们抛开那些关于环境污染的宏大叙事,将注意力聚焦在身边的微小细节时,会发现什么?生活中那些看似无害的小物件,它们可能在不经意间释放出我们不曾察觉的化学物质。它们如何与我们的身体互动?又是否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长期影响?本书将试图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为您剖析这些潜藏在日常用品中的化学秘密,让我们对所处的环境有更清醒的认识。 我们还将进入一个充满惊喜的“意外”领域。科学研究的进程并非总是循规蹈矩,有时,一次偶然的实验,一个意料之外的结果,反而能开启全新的视角。那些“意外”的发现,它们是如何在实验室的角落里悄然诞生,又如何凭借其独特性,在被忽视后又被重新发掘,最终展现出其价值?本书将为您呈现一些充满戏剧性的科学发现过程,强调在科学探索中,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敏锐的观察力是多么重要。 当然,化学不仅仅是冰冷的分子式和复杂的反应机理。它也与我们生活中最生动的场景紧密相连。例如,当我们欣赏一场绚烂的烟花表演时,是否曾想过,那五彩斑斓的色彩背后,究竟是哪种化学物质在起作用?不同金属盐在燃烧时,为何会发出如此独特的辉光?这些化学原理,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浪漫与色彩,更是人类对元素特性深刻理解的体现。 再将目光转向那些看似“无用”的研究。那些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为什么猫从高处落下时总能翻身落地”的科学家,他们仅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吗?还是在这背后,隐藏着我们尚未理解的物理和化学原理?那些对“打嗝”这一生理现象进行细致入微研究的学者,他们的工作是否能为理解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提供新的线索?本书将试图为您展示,即使是最看似“琐碎”的研究,也可能蕴含着深刻的科学洞见。 我们还将探讨科学的“边界”问题。当科学研究触及那些挑战我们传统认知,甚至可能引发争议的领域时,会发生什么?那些“非主流”的化学研究,它们是否也曾经遭遇过类似的质疑和挑战?科学的进步,是否必然伴随着对旧有观念的颠覆?本书将引导您思考,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其不断自我修正和突破的能力,而这种突破,往往源于那些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异类”声音。 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科学报告集,而更像是一次充满趣味的科学漫游。我们将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那些充满智慧与幽默的科学故事。我们将为您解读那些复杂的化学概念,用贴近生活的比喻,让它们变得易于理解。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故事,激发您对科学的好奇心,让您看到,科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就隐藏在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之中。 在这趟探索之旅中,您将遇到那些为科学而执着的灵魂,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开了一个个看似平凡却引人入胜的化学之谜。您将看到,即使是最微小的分子,也可能蕴含着宇宙的奥秘;即使是最古怪的问题,也可能引领我们走向深刻的理解。 让我们一同打开这扇通往奇思妙想的化学之门,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精彩,去感受那些撼动平凡的力量。这不仅是一次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更是一次对人类智慧与好奇心的礼赞。相信在阅读过程中,您会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惊叹于科学世界的丰富多彩,并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世界,产生全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