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何人都做得到,运用正确的高血压预防方法与知识防范危险于未然
2.每个人都正视血压问题,该怎么做才能轻松降血压?本书针对这项主题,以图解的方式解说,用简单明了且综合性的观点,解决血压的困扰。
3.本书的重点内容包括:预防高血压有3大关键点、让血压上升下降的物质、容易高血压的人、预防高血压的3大关键、能预防高血压发生的饮食、外食或外带时的诀窍、持续减少摄取盐分的诀窍、有益血压健康的食材、适合与不适合的运动
本书教你运用正确的预防方法与知识防范高血压于未然,包含饮食、盐分摄取、运动、健康食材与食谱,以综合性的观点,简单明了地解决血压的困扰!
渡边尚彦,1952年出生,东京女子医科大学东医疗中心内科医师,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1995年赴美担任明尼苏达大学时间生物学研究所客座教授。目前与该研究所的FrancHalberg教授进行共同研究。渡边医师在自己身上装设连续携带型血压计,24小时、365日不间断地观测22年,持续打破连续血压测量的世界纪录。著有《降低血压!丢掉药物把血压治好》(小学馆)等作品。
第 1 章 高血压的基础知识9
●什么是血压? 血管每分每秒都负荷着血液的压力…… 10
●什么是高血压?…… 12
●血压会不停变动…… 14
●决定血压的5项因素…… 16
●让血压上升下降的原因 “心搏出量”与“末梢血管阻力”…… 18
●有些物质会造成血压变化…… 20
●动脉硬化 恶性循环的机制…… 24
●高血压恶化成动脉硬化后的发展如何?…… 26
●高血压是沉默的杀手…… 30
●高血压大部分的成因都是谜…… 34
●高血压与遗传、生活环境休戚相关…… 36
●隐藏性高血压也须注意…… 40
●养成量血压的习惯…… 44
●容易罹患高血压的人① 容易累积压力的人…… 48
●容易罹患高血压的人② 过胖、有“代谢综合征”的人…… 50
●容易罹患高血压的人③ 更年期的女性、孕妇…… 52
●容易罹患高血压的人④ 其他类型、糖尿病患者、老年人…… 54
●预防高血压的三大关键…… 56
专栏1●降低血压的10种习惯…… 58
第 2 章预防高血压① 饮食59
●减少饮食中摄取的盐分① 盐分摄取量的目标值…… 60
●减少饮食中摄取的盐分② 了解自己日常的盐分摄取量…… 62
●减少饮食中摄取的盐分③ 了解食物本身所含的盐分…… 64
●注意饮食中的热量…… 66
●用餐的量、时间、次数都须注意…… 68
●三餐以外的嗜好 酒&甜食…… 70
●外食、外带餐点时的注意事项…… 74
●烹调、饮食中的减盐重点…… 78
●持续减少盐分摄取的诀窍① “一鼓作气法”…… 82
●持续减少盐分摄取的诀窍② 只将一道菜做调味,其余保持原味… 84
●应注意的营养成分① 钾…… 86
●应注意的营养成分② 钙&镁…… 88
●应注意的营养成分③ 其他…… 90
●值得关注的食材1 醋(醋酸、柠檬酸、氨基酸)…… 92
●值得关注的食材2 牛奶(酪蛋白、钙)…… 93
●值得关注的食材3 乳制品(乳酸菌、多糖)…… 94
●值得关注的食材4 茶(儿茶素、GABA)…… 95
●值得关注的食材5 芝麻(芝麻木酚素)…… 96
●值得关注的食材6 坚果类(油酸、钾)…… 97
●值得关注的食材7 根茎类(钾)…… 98
●值得关注的食材8 豆类(钾、食物纤维)…… 99
●值得关注的食材9 菇类(食物纤维、B族维生素)…… 100
●值得关注的食材10 番茄(β-胡萝卜素、茄红素)…… 101
●值得关注的食材11 洋葱(硫化合物、槲皮黄酮)…… 102
●值得关注的食材12 大蒜(蒜素)…… 103
●值得关注的食材13 南瓜(钾、维生素E)…… 104
●值得关注的食材14 酪梨(油酸、钾)…… 105
●值得关注的食材15 香蕉(钾、镁)…… 106
●值得关注的食材16 苹果(果胶、钾)…… 107
●值得关注的食材17 纳豆(钾、纳豆激酶)…… 108
●值得关注的食材18 海藻类(藻酸、钾)…… 109
●值得关注的食材19 鱿鱼、章鱼、虾子(牛磺酸)…… 110
●值得关注的食材20 鱼(EPA、DHA)…… 111
防止高血压食谱 …… 112
◎黑糖黄豆粉牛奶…… 112
◎黑芝麻豆浆可可…… 113
◎抹茶牛奶…… 114
◎猕猴桃香蕉酸奶奶昔…… 115
◎香蕉黑糖沙瓦…… 116
◎苹果汁…… 117
◎芒果酸奶饮料…… 118
◎番茄黑醋汁…… 119
◎苦瓜酸奶奶昔…… 120
◎酪梨冰沙…… 121
◎山药薄片与芝麻、紫苏、洋葱片…… 122
◎杏鲍菇生鱼片洋葱片…… 123
◎萝卜柑橘沙拉…… 124
◎醋腌清爽番茄小黄瓜…… 125
◎莴苣辣炒香蒜…… 126
◎南瓜苹果沙拉…… 127
◎马铃薯炖番茄…… 128
◎芝麻莲藕…… 129
◎综合辛香料调味冷豆腐…… 130
◎豆类罐头拌奶酪沙拉…… 131
◎菠菜豆腐煎蛋…… 132
◎白肉鱼蒸海藻…… 133
◎芜菁佐虾子炒香菜…… 134
◎乌贼卷…… 135
◎黏浆鲔鱼…… 136
◎蒸鸡肉搭爽口紫苏酱…… 137
◎豆子咖喱…… 138
◎南瓜咖喱…… 139
◎马铃薯辣炒豌豆…… 140
◎番茄汤…… 141
◎让信手拈来的食材轻松变成美食…… 142
专栏2● 对食盐的敏感性…… 144
第 3 章预防高血压② 运动145
●运动的效用…… 146
●适合高血压病患的运动 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 148
●有氧运动该做到哪个程度?…… 152
●运动时不要太勉强…… 154
●步行① 步行的基础知识…… 156
●步行② 步行时的注意事项…… 158
●其他有氧运动…… 160
专栏3● 如何挑选步行鞋…… 162
第 4 章 预防高血压③ 其他生活习惯 163
●戒烟…… 164
●经常补充水分…… 166
●午睡…… 168
●深呼吸降血压…… 170
●森林浴与日光浴…… 172
●注意排便的顺畅…… 174
●冬天照顾血压的重点在颈部…… 176
●活用芳香疗法…… 178
●利用色彩的刺激稳定血压…… 180
●挑战自律训练法…… 182
●学习腹式呼吸…… 186
●觉得自己太胖,就改为侧睡…… 188
●充足的睡眠…… 190
●巧妙地正确运用特定保健食品…… 192
●如何泡澡…… 194
●摇手晃脚 ……… 198
●利用做家事一石“三”鸟…… 200
●音乐的效用…… 202
●穴道按摩降血压…… 204
什么是高血压?
恰到好处的“血压”
血压也有所谓恰到好处的血压值。血压值太高固然不好,太低也不妙。血压值过低,代表血液无法被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这会造成脑部与肾脏等器官生病。
不会太高或太低,理想的血压值称作“血压”。血压的收缩压应该低于120mmHg,舒张压低于80mmHg。这个范围的血压值,是一般公认对血管造成的压力负荷小、也就是理想的血压值和血压。不过即使无法达到血压和理想血压,只要收缩压低于130mmHg,舒张压低于85mmHg,也算在正常的血压值范围内。
我“自称”是量血压的纪录保持人。我在身上装了一台自动血压计,每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不停地测量血压,这样的测量至今已经迈入第23年了。
从我亲身的经历,以及过去的见闻,我确定血压是不断变动的数值。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或是情绪的起伏,甚至是芝麻般的小事,都会影响到血压的变动。累积了这些经验后,我们已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状况会让血压上升,而如何做才能让血压下降。
这本著作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视角,探讨了如何通过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认知来重塑我们的生活。它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而是深入挖掘了导致不良生活习惯的深层原因。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解释了认知偏差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以及我们如何通过改变思维模式来克服惰性,培养积极的行为。我特别喜欢关于“克服拖延症”的章节,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策略,例如将大任务分解成小步骤,设定清晰的时间表,以及学会奖励自己等,这些方法都极具操作性,并且在我尝试后确实看到了效果。此外,作者还强调了“自我关怀”的重要性,鼓励读者在追求健康目标的同时,也要给予自己足够的耐心和善意,避免过度苛责。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温和且充满鼓励性,它不是在命令我们做什么,而是在引导我们发现自身的力量,从而主动去创造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
评分我最近读完了一本关于整体健康的书籍,它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将饮食、运动、睡眠、情绪管理以及人际关系等多个维度联系起来,展现了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作者并非简单地将这些元素孤立开来讲解,而是强调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运作的重要性。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精细加工食品的陷阱”这一章节,它用清晰易懂的语言揭示了现代食品工业如何通过各种手段,让我们不知不觉地摄入过多的不健康成分,并对此提出了极具操作性的替代方案。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制定个性化运动计划的指导,强调了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以及如何将其融入繁忙的日程,而不是将其视为一种负担。此外,作者还探讨了社交支持系统对健康的重要性,解释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能成为我们应对压力的强大后盾。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并意识到健康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需要我们在各个层面都做出积极的调整。
评分这本颇具洞察力的著作,以一种极其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将复杂的健康理念融入了生动的个人故事和科学研究之中。它并非提供一套刻板的“必须做什么”的清单,而是引导读者去探索“为什么”以及“如何”才能真正地实现长期的生活方式转变。作者深入剖析了我们行为背后的心理驱动力,例如,他解释了为何我们总是难以摆脱不良习惯,以及如何通过理解成瘾的机制来有效地对抗它们。书中对“延迟满足”的论述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作者通过多个案例说明,学会抵制即时诱惑,追求更长远的回报,是实现任何有意义改变的关键。此外,书中还探讨了睡眠的重要性,详细解释了高质量睡眠对我们身体和大脑功能的影响,并提供了一系列改善睡眠质量的实用建议,从调整睡前习惯到优化睡眠环境,都考虑得十分周全。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对自身生活习惯的深刻反思,它鼓励我们成为自己健康的主导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
评分最近偶然翻阅到一本关于生活方式改变的书,虽然书名并非直接指向某个特定健康领域,但它触及了许多我们日常可能忽略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往往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分享了许多简单易行的生活习惯养成技巧。比如,他提到了关于“微习惯”的理论,认为与其设定宏大的目标,不如专注于每天能够轻松完成的小步骤,日积月累便能看到显著的改变。这让我联想到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难以坚持,恰恰是因为目标过于遥远,让人望而却步。书里还深入探讨了心理暗示的力量,解释了积极心态如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以及环境的布置如何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模式。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感恩练习”的部分,作者鼓励读者每天记录几件让自己感到感激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积极的情绪,减少负面思维的滋扰。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健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优化生活方式的过程。它提供的工具和视角,可以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我们建立更健康、更充实的生活。
评分这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健康指南,它摒弃了许多常见的“一刀切”的健康建议,转而强调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方法的必要性。作者在书中分享了许多研究成果,但语言却十分通俗易懂,即便没有医学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肠道菌群与大脑连接”的部分,它揭示了我们消化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如何深刻影响我们的情绪、认知甚至整体健康,并提供了一些旨在改善肠道健康的饮食建议,如增加发酵食品的摄入等。书中还对“慢性压力”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解释了长期压力对身体造成的损害,并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放松技巧,包括正念冥想、深呼吸练习以及户外活动等。这本书让我明白,健康管理并非总是要追求极致,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并循序渐进地进行改进。它鼓励我们倾听身体的声音,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更持久的健康状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