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维修核心教程

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维修核心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田佰涛 著
图书标签:
  • 液晶显示器
  • 液晶电视
  • 维修
  • 电子维修
  • 家电维修
  • 电路分析
  • 故障诊断
  • 实操教程
  • 核心技术
  • 数码维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52863
版次:01
商品编码:12097345
品牌:异步图书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页数:28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内容全面:从液晶显示器到液晶电视机,从LCD到LED,尺寸从12英寸到100英寸,内容从电子基础到电路板及液晶屏的芯片级维修等均有详细介绍。

·技术先进:全面介绍了新机型的维修方法,包含LED液晶显示器维修,液晶电视方面包含LED液晶电视、3D电视、网络电视、智能电视等维修技术。

·通俗易懂:书中所有图片是作者一线维修中拍摄,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即使没有电子专业基础的人也能轻松学会这门技术。

·实例丰富:包含30个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的典型故障实例分析,这些故障均是作者从一线维修中收集,通过详细地分析其维修过程,让读者能尽快上手维修。

·全视频讲解:让读者轻松熟悉复杂的维修过程,更有成就感。

内容简介

内 容 提 要
本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系统地讲解了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的工作原理及维修方法,内容包括液晶发展历史、电子基础、LED液晶显示器、LED液晶电视、3D液晶电视、智能网络电视、LED液晶屏新技术、液晶逻辑板维修、点屏配板、程序烧录技术等。书中还详细介绍了zui新款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配件的种类、接口定义、使用方法、维修技巧及30个典型故障实例分析。
本书语言简练,内容通俗易懂,所有照片均为作者在实际维修中拍摄,适合具有一定液晶显示设备维修基础的维修人员和液晶显示设备维修初学者阅读,也可作为相关院校电子硬件维修类专业教材使用。

作者简介

田佰涛,山东大学电子工程系,国内知名的电脑硬件芯片级维修图书主编,在一线从事维修工作10多年,具有丰富的维修理论知识和过硬的维修实战经验,现为行家数码维修连锁机构总工程师。

目录

目 录

第1章 液晶显示器维修概要 1
1.1 液晶显示器的基本知识 1
1.1.1 液晶显示器的基本常识 1
1.1.2 液晶显示器品牌和型号的识别 2
1.1.3 液晶显示器的优点 3
1.1.4 液晶显示器的缺点 4
1.1.5 液晶显示器与CRT显示器综合对比 4
1.2 液晶的发展历史 4
1.2.1 液晶的来源 4
1.2.2 液晶的特点 5
1.2.3 液晶的显示原理 5
1.3 液晶屏的最初应用 6
1.4 液晶显示器的框架结构 7
1.4.1 采用外置电源适配器式的液晶显示器框架 7
1.4.2 采用内置电源高压二合一板的液晶显示器框架 8
1.5 液晶显示器的拆装技巧 9
第2章 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 15
2.1 电阻类 15
2.1.1 基础知识 16
2.1.2 电阻的串并联 20
2.1.3 电阻好坏的检测方法与经验 22
2.1.4 电阻的代换原则 23
2.2 电容类 24
2.2.1 电容的识别 24
2.2.2 电容的分类 25
2.2.3 电容的参数 27
2.2.4 电容参数的标识方法 28
2.2.5 电容的作用 29
2.2.6 电容的测量及好坏判断 31
2.2.7 电容的代换原则 33
2.3 二极管类 33
2.3.1 概述 33
2.3.2 晶体二极管的分类 34
2.3.3 二极管的测量 36
2.4 三极管类 38
2.4.1 概述 38
2.4.2 三极管的3种工作状态 39
2.4.3 三极管的好坏及极性的测量 40
2.4.4 三极管放大倍数的测量 41
2.4.5 三极管的代换技巧 42
2.5 场效应管类 43
2.5.1 场效应管的分类 43
2.5.2 场效应管的命名方法 44
2.5.3 场效应管的参数 44
2.5.4 场效应管的作用 45
2.5.5 场效应管的好坏判断 45
2.6 三端稳压器 45
2.7 光电耦合器 46
2.8 晶体振荡器 47
第3章 液晶显示器的各部分组成 49
3.1 液晶屏的基本知识 49
3.1.1 液晶显示器的型号 49
3.1.2 如何识别液晶屏的型号 50
3.1.3 液晶屏的物理构造 53
3.1.4 液晶屏的常见接口类型 56
3.1.5 液晶屏位数的判断 59
3.1.6 无液晶屏定义书的情况下判断其位数 66
3.2 高压板 67
3.2.1 高压板的作用介绍 68
3.2.2 高压板的工作原理分析 69
3.2.3 高压板的维修 71
3.2.4 认识常见的通用高压板 72
3.2.5 如何迅速识别高压板的接口定义 75
3.2.6 高压板的代换 75
3.3 灯管 78
3.3.1 液晶灯管的作用 79
3.3.2 灯管的工作原理 79
3.3.3 常见灯管的接口方式 79
3.3.4 灯管的故障及代换注意事项 80
3.4 驱动板 81
3.4.1 驱动板的基本知识 81
3.4.2 驱动板的主要电路组成 81
3.4.3 驱动板的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83
3.4.4 驱动板的代换方法 83
3.5 液晶显示器的电源 83
3.5.1 液晶电源的作用 84
3.5.2 液晶电源的工作原理 84
3.5.3 液晶电源的维修思路 92
3.5.4 电源、高压二合一板的维修 92
3.6 巧用“电灯泡”快速安全修
电源 92
3.7 巧改“电源线”制作电源维修新工具 94
3.8 屏线 95
3.8.1 屏线的作用 95
3.8.2 常见屏线的图例和类型 95
3.8.3 屏线的测量 98
3.8.4 屏线的代换 98
3.9 控制菜单 98
3.9.1 控制菜单的作用 98
3.9.2 控制菜单的原理 99
3.9.3 控制菜单的维修 99
3.10 数据线 99
3.10.1 数据线的作用 100
3.10.2 数据线的常见类型 100
3.10.3 数据线的代换 101
第4章 LED液晶显示器介绍 102
4.1 LED的基本知识 102
4.1.1 认识LED 102
4.1.2 LED液晶显示器的
优点 103
4.1.3 LED液晶显示屏专用高压板 103
4.2 LCD与LED液晶显示器内部对比 106
4.3 新型LED液晶显示器的内部
结构 107
4.4 LED液晶屏大拆解 109
第5章 通用驱动板的接口定义 114
5.1 2025L驱动板 114
5.1.1 功能简介 114
5.1.2 支持模式 115
5.1.3 2025L驱动板外观 115
5.1.4 驱动板各接口及定义
说明 115
5.2 2270驱动板 118
5.2.1 功能简介 118
5.2.2 支持模式 118
5.2.3 2270驱动板外观 119
5.2.4 驱动板各接口及定义
说明 119
5.3 超小体积驱动板 119
5.4 MC7B驱动板 120
5.4.1 MC7B驱动板规格书 121
5.4.2 MC7B驱动板的外观图及接口定义 121
5.5 2033V驱动板 124
5.5.1 功能简介 124
5.5.2 外观图片及各接口定义说明 125
5.6 免写程序驱动板 127
第6章 编程器使用、程序烧录与
点屏配板 129
6.1 液晶维修专用编程器介绍 129
6.1.1 产品图片 129
6.1.2 产品主要功能 130
6.2 2025L驱动板的烧录方法 130
6.2.1 程序烧录前的软件
安装 130
6.2.2 程序烧录前的硬件
安装 131
6.2.3 程序烧录具体步骤 133
6.3 2270驱动板的烧录方法 136
6.4 MC7B和2033V驱动板的烧录方法 141
6.5 CRT显示器与电视机程序烧录方法 141
6.6 原装驱动板的烧录方法 144
6.7 液晶显示器点屏配板操作 145
6.7.1 点屏的作用 145
6.7.2 点屏的常用配件 145
6.7.3 LCD液晶屏点屏实际
操作 148
6.7.4 LED液晶屏点屏实际
操作 153
6.8 液晶显示器的组装 156
第7章 液晶电视机维修技术 157
7.1 了解电视机的发展历史及种类 157
7.1.1 电视机的发展历史 157
7.1.2 CRT电视机简介 157
7.1.3 背投电视机简介 158
7.1.4 等离子电视机简介 159
7.1.5 LCD液晶电视机简介 160
7.1.6 LED液晶电视机简介 161
7.1.7 3D液晶电视机 161
7.1.8 智能网络液晶电视机 163
7.1.9 4K液晶电视机 163
7.2 液晶电视机各部分组成及维修方法 164
7.2.1 整机组成概要 164
7.2.2 电源板 165
7.2.3 液晶电视电源板的
维修 167
7.2.4 灯管 167
7.2.5 液晶电视灯管的维修 168
7.2.6 LCD高压板 168
7.2.7 LED恒流板 170
7.2.8 LCD高压板与LED恒流板的维修 170
7.2.9 逻辑板 171
7.2.10 逻辑板接口电路
总结 177
7.2.11 液晶电视屏线 177
7.2.12 液晶电视驱动板 181
7.2.13 液晶电视驱动板的
维修 182
7.3 液晶电视机点屏技术 183
7.3.1 点屏所需配件 183
7.3.2 液晶电视点屏的具体
步骤 184
7.4 液晶电视的组装 184
第8章 液晶电视程序烧录方法 185
8.1 通过VGA数据线接口进行
刷新 185
8.1.1 产品图片 185
8.1.2 液晶电视程序烧录软件的安装 185
8.1.3 程序烧录具体操作 188
8.2 通过把存储芯片取下来进行
刷新 191
8.2.1 认识通用型编程器 191
8.2.2 刷新程序时常用的转
接座 192
8.2.3 程序刷新的具体操作
步骤 192
8.3 通过U盘进行程序刷新 199
8.3.1 工具准备 199
8.3.2 使用U盘刷新程序的具体操作 200
8.3.3 如何判断液晶电视主板的程序刷新方式 202
第9章 液晶电视的维修思路 203
9.1 液晶电视维修思路总体概要 203
9.2 万能点屏套板 204
9.2.1 万能点屏套板的作用 204
9.2.2 万能点屏套板中的
电源板 204
9.2.3 万能点屏套板中的
高压板 205
9.2.4 万能点屏套板中的
屏线 206
9.2.5 万能点屏套板中的
驱动板 207
9.2.6 万能点屏套板中的控制菜单 207
9.2.7 万能点屏套板测试LED液晶屏 208
9.2.8 液晶电视维修思路
总结 208
第10章 液晶屏维修 209
10.1 液晶屏维修项目及维修
设备 209
10.1.1 液晶屏维修项目 209
10.1.2 液晶屏维修设备 210
10.2 液晶面板组成结构及面板PCB
结构分析 210
10.2.1 液晶面板组成 211
10.2.2 液晶面板的接口
分类 212
10.2.3 液晶面板PCB控制板
显示方案 216
10.2.4 液晶面板PCB的组
成和工作原理 217
10.3 PCB屏显电路电压 220
10.4 液晶面板PCB控制板常见
故障 221
第11章 液晶屏维修中的常用
工具 224
11.1 液晶屏维修工具简介 224
11.2 热风枪的使用技巧 224
11.2.1 认识热风枪 224
11.2.2 热风枪的内部结构及
工作原理 225
11.2.3 热风枪使用时的注意
事项 226
11.2.4 如何设置热风枪的温度
与风量 227
11.2.5 使用热风枪焊接简单元
件的技巧 227
11.2.6 使用热风枪焊接中规模
集成芯片的技巧 229
11.2.7 用热风枪焊接大规模芯
片的焊接技巧 231
11.2.8 用热风枪焊接无引脚芯
片的技巧 234
第12章 液晶维修故障实例分析 238
[实例1] 长城L2281液晶显示器开机无任何反应 238
[实例2] 宏基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开机亮一下即灭 240
[实例3] HKC S988A液晶显示器开机不显示 240
[实例4] 三星2243 LED液晶显示器颜色不正 241
[实例5] 长城22英寸液晶显示器不能开机故障 242
[实例6] LG 17英寸液晶显示器电源灯闪 243
[实例7] 三星710NZ12开机几分钟后黑屏 243
[实例8] 戴尔E176FPb液晶显示器不开机 244
[实例9] 联想17英寸液晶显示器工作半小时后白屏 245
[实例10] 明基FP71G液晶显示器亮一下就灭 245
[实例11] 联想20英寸液晶显示器不开机 246
[实例12] 优派VG 910S按键失灵
故障 247
[实例13] 大宇22英寸液晶显示器花屏故障 247
[实例14] 三星19英寸液晶显示器花屏故障 248
[实例15] EMC 19英寸液晶显示器
开机白屏故障 249
[实例16] 一杂牌液晶显示器开机无显示 249

[实例17] KTC 17英寸液晶显示器颜色发青 251
[实例18] 一台海尔19英寸液晶显示器白屏,经别人修过 251
[实例19] AOC 17英寸液晶显示器通电后电源灯闪 253
[实例20] 联想LXM-L17AB液晶显示器不开机 253
[实例21] 海信TLM47E29液晶电视出现花屏现象 254
[实例22] 海信TLM47P69GP液晶电视不开机 255
[实例23] 海信LTM4229G液晶电视“鬼脸”故障 256
[实例24] 创维42L05HF液晶电视开机图像亮一下就灭 256
[实例25] 康佳LC46DS80开机
无显示 257
[实例26] 创维42L01HF液晶电视有时花屏有时正常 258
[实例27] TCL王牌L40P10FBEG图像倒立 259
[实例28] 进口原装Sony液晶电视遥控失灵 260
[实例29] TCL王牌L46E5000-3D液晶电视无声音 260
[实例30] 长虹LED32760液晶电视无背光 260
附录 262
屏幕的璀璨人生:从显像管到OLED,探寻显示技术的演进与奥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赖以获取资讯、娱乐休闲、乃至工作学习的载体,无一不与“屏幕”息息相关。从昔日占据半壁江山的笨重显像管电视,到如今轻薄如纸、色彩绚丽的液晶与OLED显示屏,技术的飞跃不仅仅是外观上的改变,更是底层原理的颠覆与革新。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特定品类(如液晶显示器与液晶电视)的维修细节,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显示技术领域,带您领略从古至今,屏幕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演进历程,深入剖析各种显示技术的原理、特点、优劣,以及它们如何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第一章:回顾与展望:显示技术的黄金时代 在数字信息席卷全球之前,显像管(CRT)电视曾是家庭客厅的绝对主角。本章将带领我们穿越回那个时代,细致地描绘CRT电视的工作原理。我们将探讨电子枪如何发射电子束,偏转线圈如何控制电子束的轨迹,以及屏幕上的荧光粉如何被激发而发出光芒,最终构成我们看到的画面。我们还会分析CRT技术的物理极限,例如其笨重的体积、高能耗、以及色彩表现力的相对不足,这些局限性为后续新技术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同时,本章也将为我们点亮未来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从概念的萌芽到实验室的探索,我们将简要回顾那些曾经被设想过,却未能大规模普及的显示技术,例如等离子显示技术(PDP)。虽然PDP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CRT的某些缺点,但其高成本和烧屏等问题最终未能使其成为主流。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新技术诞生的驱动力,以及市场选择的逻辑。 第二章:流光溢彩的转变:液晶显示技术的崛起 液晶显示技术(LCD)的出现,标志着显示领域的革命。本章将深入剖析LCD的核心原理。我们将首先介绍液晶分子的基本性质,它们如何在电场的作用下改变排列方向,从而控制光的通过与阻碍。接着,我们将详细解析LCD面板的结构,包括TFT(薄膜晶体管)阵列、彩色滤光片、偏光片、背光源等关键组成部分。 TFT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就像一个个微小的开关,精确控制着每一个像素点液晶的电场强度,进而实现对亮度和色彩的精细调节。彩色滤光片则通过红、绿、蓝三原色的组合,为每个像素赋予丰富的色彩。我们将详细讲解不同类型的背光源,从早期的CCFL(冷阴极荧光灯)到如今主流的LED(发光二极管),以及LED背光在亮度、能效、色彩饱和度等方面的显著优势。 本章还会探讨LCD技术衍生出的各种不同类型,例如TN(Twisted Nematic)、IPS(In-Plane Switching)和VA(Vertical Alignment)面板。我们将分析它们在响应时间、视角、色彩还原、对比度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各自适用的场景。例如,IPS面板以其出色的视角和色彩准确性,广泛应用于对画质要求较高的显示器和专业级电视;而TN面板则以其极快的响应速度,在电竞领域占有一席图。 第三章:超越视界:OLED技术的革命性突破 如果说LCD开启了平面显示的新纪元,那么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技术则将显示效果推向了新的高度。本章将聚焦OLED技术,揭示其为何被誉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代表。我们将从有机发光材料的特性讲起,解释这些材料在通电后能够自发光,而无需背光源。这种“自发光”的特性是OLED与LCD最根本的区别,也是其带来诸多优势的关键。 本章将详细阐述OLED的像素级控光能力。每一个OLED像素都可以独立控制亮度和开关,这意味着当显示黑色时,该像素完全不发光,从而实现真正的“纯黑”。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对比度,使得画面层次分明,细节纤毫毕现。我们还将讨论OLED在响应时间、视角、色彩表现力等方面的卓越性能。OLED的响应时间以微秒计,几乎消除了拖影和残影,为动态画面带来了极致的流畅感。其色彩还原也更加精准,能够呈现出更广阔的色域和更饱满的色彩。 然而,OLED技术并非完美无缺。本章也将客观地分析OLED面临的挑战,例如“烧屏”(画面残留)现象的潜在风险,以及其成本相对较高的问题。我们将探讨目前行业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所做的努力,例如像素位移技术、动态刷新率以及更耐用的有机材料的研发。 第四章:多元探索:其他新兴显示技术与未来趋势 除了LCD和OLED,显示技术的舞台上还有众多值得关注的参与者。本章将带您领略其他新兴显示技术的魅力,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将介绍Micro-LED技术。Micro-LED是将LED芯片做到微米级别,实现像素级的独立发光,结合了OLED的自发光特性与LED的高亮度、长寿命和高效率。我们还将讨论其在显示尺寸、亮度、色彩表现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以及当前在成本控制和制造工艺上面临的挑战。 量子点(QD)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量子点是一种纳米材料,能够根据自身的大小发出特定颜色的光。本章将阐述量子点如何与LCD和OLED技术结合,提升色彩表现力,例如QLED(Quantum Dot LED)技术,它在LCD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量子点薄膜,极大地增强了色彩的饱和度和亮度。 此外,我们还将简要介绍一些更具前瞻性的显示技术,例如微透镜阵列(MLA)技术,它如何通过微小的透镜阵列来提升OLED的光效和亮度。我们还会探讨柔性显示、透明显示等创新应用,以及它们如何为未来的电子产品和人机交互带来无限可能。 第五章:屏幕背后的艺术:色彩科学与人眼感知 显示技术的进步,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呈现影像,更真实地触动我们的感官。本章将从色彩科学的角度,深入探讨屏幕色彩的表现力。我们将介绍色度学基础,例如色温、色域、色准等概念,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对画面颜色的感知。 我们将分析不同显示技术在色域覆盖和色彩准确性方面的差异。例如,DCI-P3、Adobe RGB等专业色域标准,以及它们在影视制作、图像设计等领域的应用。本章还将介绍HDR(High Dynamic Range)技术,解释它如何通过提升画面的亮度范围和对比度,带来更逼真、更具沉浸感的视觉体验。 同时,我们也将关注人眼感知的生理学原理。色彩的感知不仅仅是物理量的传递,还受到光线强度、环境因素以及个体差异的影响。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显示技术在呈现真实世界色彩方面的挑战和成就。 结语:绘制未来的视觉蓝图 从显像管时代的温暖怀旧,到液晶时代的普及便捷,再到OLED时代的极致绚丽,显示技术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超越自我的壮丽篇章。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了解显示技术的演进脉络、核心原理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并非提供操作手册式的维修指南,而是希望通过对显示技术原理的深入剖析,激发您对这项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科技的兴趣与思考。 屏幕,早已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它更是艺术的载体、情感的连接、以及我们探索世界的窗口。通过了解这些技术背后的故事,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欣赏屏幕上的每一帧画面,更能对未来的科技发展趋势拥有更敏锐的洞察力。让我们一同期待,下一块屏幕,将带给我们怎样的视觉震撼与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电视维修行业的初学者,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关于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维修的教程,虽然书名听起来非常专业,但实际阅读下来,我发现它在一些基础概念的讲解上,确实做得非常到位。比如,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解释液晶面板的基本工作原理,从背光源的种类(LED、CCFL),到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偏转,再到彩色滤光片和偏振片的配合,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十分细致,甚至连一些物理学上的基础概念,比如电场、磁场、光线的折射和偏振,也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阐述。这让我这种完全没有电子技术背景的读者,也能慢慢理解液晶显示技术是如何实现的。我特别欣赏书中举出的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将液晶分子的排列比作细小的竹竿,在电场作用下会整齐地转动,这种生动的比喻,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而且,书中还配有大量的图示,每一个电路原理图、每一个结构示意图,都标注得非常清晰,甚至对一些关键的电子元器件,比如TFT、IPS、VA面板的区别,也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了对比,让我一下子就能区分它们的特性。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让我不再对那些复杂的电子名词感到畏惧,而是能够带着好奇心去探索。

评分

这本书在介绍维修过程中一些“潜规则”和注意事项上,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我之前在维修时,总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拆卸时弄坏了卡扣,或者更换元件时不小心烧毁了旁边的电路。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多实用的建议。它强调了在维修前的重要性,比如仔细观察元件的标识,拍照记录拆卸过程,以及使用合适的工具和力道。书中还分享了一些经验性的技巧,比如如何识别虚焊和冷焊,如何判断主板上的电容是否鼓包或漏液,以及如何处理一些顽固的螺丝。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品牌机型”的维修特点,虽然没有具体列出所有机型,但它指出了不同品牌在电路设计和元件选择上的一些共性,以及一些常见品牌容易出现的故障类型。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讲解,而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实际维修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出来。这对于我这样还在摸索阶段的维修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能够帮助我少走弯路,提高维修效率。

评分

对于我这样的动手能力较弱的维修爱好者来说,这本书中的实践指导部分,无疑是雪中送炭。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非常注重实践操作的指导。书中详细讲解了拆卸液晶电视和显示器的基本步骤,包括如何安全地打开外壳,如何拆卸各个模块(如电源板、主板、T-CON板、背光板等),以及如何重新组装。更重要的是,它对每一个关键的拆卸和安装步骤,都配有高清晰度的实拍图片,甚至还有一些关键部位的特写,能够让你清楚地看到螺丝的位置、排线的插槽、以及连接方式。书中还介绍了维修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一些常用工具,比如螺丝刀套装、撬棒、防静电手套、镊子等,并解释了它们的使用方法。对于一些需要焊接或更换元件的操作,书中也进行了详细的图文讲解,比如如何识别元件型号、如何正确焊接、如何避免损坏电路板等。虽然我还没有机会亲自实践书中的一些高级维修技巧,但光是看这些详细的图文教程,就让我对维修过程充满了信心,感觉自己也能够一步步地操作起来。

评分

这本书在介绍常用电子元件和测量方法方面,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之前对各种电子元件,比如电容、电阻、电感、二极管、三极管、IC芯片等等,都只有模糊的概念,不知道它们具体的作用和在电路中的位置。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耐心地讲解了这些元件的识别方法、基本原理以及在液晶显示器和电视电路中的常见应用。它不仅提供了元件的符号和图片,还解释了它们的关键参数,比如电容的容值和耐压,电阻的阻值和功率,以及IC芯片的功能分类。更让我觉得有价值的是,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它不仅讲解了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方法,还针对不同的元件和电路节点,提供了具体的测量技巧和注意事项。比如,如何判断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如何测量电容的充放电特性,如何判断晶体管的导通状态等。这些基础的测量技能,对于任何想要进行电子维修的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感觉自己对电路的理解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不再是看到电路图就头大,而是能够慢慢地去分析和理解。

评分

这本书在故障排除的逻辑和步骤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之前在维修时,往往是凭着经验,或者是在网上搜索一些零散的维修案例,效果并不理想。但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性的故障诊断流程。它首先将常见的液晶电视故障进行了分类,比如图像异常(黑屏、白屏、偏色、雪花点)、声音异常(无声、有杂音)、按键失灵、遥控器失效等等。然后,针对每一种故障,都给出了详细的排查思路。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换这个元件”,而是让你一步一步去分析可能的原因。比如,对于黑屏故障,书中会让你先检查电源部分,然后是背光部分,再到驱动板和逻辑板。它会告诉你如何使用万用表去测量关键点的电压,如何判断某个元件是否损坏,甚至还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故障现象与对应损坏元件的关联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提供了一些“故障树”的图示,这种流程图式的分析方法,能够帮助我快速定位问题所在,避免在维修过程中走弯路。而且,书中还强调了安全操作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维修前一定要断开电源,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这一点对于新手来说尤为重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