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宏印,一位熱衷新詩的學者,慕穆旦詩名,來到詩人曾經工作過的南開大學任教,追尋他過往的足跡,拜訪他的傢人和同事,搜尋他的資料和作品,前後曆經十數載,終於寫齣瞭這部兼有文學性與學術性的傳記著作。這部作品不同於以往的穆旦傳記之處在於它不僅再現瞭穆旦麯摺而苦難的生平故事,而且在此基礎之上,兼顧瞭詩人穆旦和翻譯傢查良錚的雙重身份,探討瞭傳主詩歌創作和詩歌翻譯的情況。或許隻有將二者聯係起來,讀者纔能更瞭解他的為人、他的遭遇、他的詩歌和他生命的意義。書中分析瞭詩人在人生不同時期創作的不同類彆的詩歌的結構與特點,努力去剖析穆旦詩歌創作的主題和動因,讓讀者對詩人和他的詩有深入靈魂深處的理解。書中還罕見地花大篇幅詳細介紹瞭詩人譯介俄羅斯和英國浪漫派詩歌以及現代派詩歌的情況。作詩和譯詩是相輔相成的:詩人譯詩,不僅是詩歌創作的延續;詩人譯詩,以其詩人氣質、藝術素養和語言天賦,讓俄英詩歌在漢語的精彩體現中獲得瞭第二次生命,在中國翻譯文學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希望這部兼具大眾性與學術性的評傳,能讓讀者更深入和全麵地認識詩人穆旦和翻譯傢查良錚。
《詩人翻譯傢穆旦(查良錚)評傳》是一部傳記作品,藉鑒詩史互證的方式,藉助大量的原始信件、迴憶文獻和創作詩歌,以宏闊的學術視野和深厚的曆史背景,真實地再現瞭以“九葉派”現代詩歌創作而著名的中國二十世紀桂冠詩人穆旦,也是以英語和俄語詩歌翻譯而聞名遐邇的翻譯傢查良錚的麯摺、苦難而豐富的一生,客觀地評價瞭他在新詩創作上的巨大成就,肯定瞭他在譯介俄羅斯和英國浪漫派詩歌以及現代派詩歌方麵的卓越貢獻。另外,本書還以補遺和附錄的形式,提供瞭穆旦的生平、譯著以及紀念性詩歌等資料,特彆是編寫瞭《穆旦新詩意象小辭典》,補充瞭穆旦詩的自譯與他譯等研究成果,有助於廣大讀者對穆旦現代詩的解讀,對穆旦詩創作與翻譯的全麵認識。
王宏印(筆名硃墨),陝西華陰人。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係教授,英語語言文學學位點博士生導師,博士後流動站站長。曾任教育部高校英語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全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教育指導員委員會委員,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副會長。現任中國文化典籍翻譯研究會會長,中國跨文化交際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天津)翻譯工作者協會理事,天津市政府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際漢語詩壇》(四川)藝術顧問,《中華人文》(英文版)編委(南京)等。教學之外,著書立說,緻力於中西學術傳承與翻譯研究,側重於中英詩歌翻譯和現代詩創作,涉足莎劇翻譯與評論,《紅樓夢》翻譯研究,中國傳統譯論研究,文學翻譯批評等領域,共齣版論譯著六十餘部,發錶學術論文序文逾百篇。
讀完《詩人翻譯傢穆旦(查良錚)評傳》,我腦海中浮現的,不是一個孤立的文學人物,而是一個時代精神的縮影。作者在梳理查良錚先生一生軌跡的同時,也巧妙地勾勒齣瞭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群像。那些曾經的輝煌,曾經的失落,曾經的彷徨,都融匯在穆旦的一生之中,也融匯在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之中。書中對於穆旦晚年心境的描繪,讓我看到瞭一個知識分子在曆史變遷中的堅守與不易。他雖然身處逆境,但對文學的熱愛、對真理的追求,卻從未停止。這種精神上的頑強,讓我深受感動。而且,作者在處理敏感曆史時期時,展現齣的客觀與人文關懷,讓這本書具有瞭超越時空的價值。它不僅是對穆旦個人生平的紀念,更是一次對曆史的溫情迴望,一次對人格力量的深情禮贊。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偉大,往往是在寂靜中綻放,在曆史的塵埃中閃耀。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遠不止對詩人穆旦生平的瞭解,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那種對查良錚先生的敬意與理解,讓我仿佛穿越時空,與這位風度翩翩的翻譯傢進行瞭一場跨越數十年的對話。書中對穆旦後期境遇的描寫,筆觸剋製卻力量驚人,那種在時代洪流中的無奈與堅韌,讀來讓人心頭百感交集。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史料、考證細節時的嚴謹,但同時,他並沒有讓學術的冰冷束縛住文字的溫度。那些對於穆旦詩歌創作的解讀,角度新穎,見解獨到,讓我對《陰影》、《贊美詩》等作品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它不僅僅是一本傳記,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也映照齣個體在曆史麵前的渺小與偉大。讀完這本書,我閤上,久久不能平靜,心中湧起的是對文學的敬畏,對生命的感慨,以及對那位沉默而又偉大的靈魂的無限追思。
評分對於我這樣一個對中國現代詩歌史略知一二的讀者來說,《詩人翻譯傢穆旦(查良錚)評傳》無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作者在書中對穆旦詩歌藝術的研究,我隻能用“精闢”二字來形容。他不僅僅是在羅列詩歌,而是在解剖詩歌的肌理,探尋詩人靈魂的脈搏。他對穆旦詩歌中“孤獨”意象的分析,尤為深刻,將這種現代人在精神荒原上的個體掙紮,與他所處的時代背景緊密相連,讓我對“孤獨”這一主題有瞭全新的認識。同時,書中關於穆旦翻譯生涯的詳盡描繪,也讓我驚嘆於他驚人的語言天賦和深厚的文化功底。他如何能夠跨越語言的鴻溝,將西方文學的精髓淋灕盡緻地呈現在中文讀者麵前?作者通過大量的史料和細緻的分析,為我們揭示瞭其中艱辛的探索過程。這本書不僅是一部傳記,更是一本關於如何理解詩歌、如何進行高水平翻譯的實踐指南,它所傳達的藝術精神,足以影響一代又一代的文學愛好者。
評分初次翻開《詩人翻譯傢穆旦(查良錚)評傳》,我本以為會見到一本枯燥的學術研究,沒想到卻被深深地吸引。作者以一種近乎散文的筆觸,將穆旦這位被譽為“中國現代詩歌的巨匠”的一生娓娓道來。從他少年時期的聰穎過人,到抗戰烽火中的傢國情懷,再到翻譯外國詩歌的嘔心瀝血,每一個章節都仿佛在眼前徐徐展開一幅幅生動的畫麵。我尤其被書中關於他翻譯《唐璜》的細節所打動,那些文字之間跳躍著的,不僅僅是語言的轉換,更是兩種文化、兩種精神的碰撞與交融。查良錚先生如何在一個動蕩的年代,將拜倫那顆叛逆不羈的心靈,用中文如此精準而又富有詩意地呈現齣來?這背後付齣的努力、承受的壓力,讀來讓人肅然起敬。這本書不僅僅是對一位偉大詩人和翻譯傢的生平記錄,更是一次關於文學、關於翻譯、關於精神堅守的深刻探討。它讓我重新認識瞭“詩歌”的重量,也讓我看到瞭“翻譯”的靈魂。
評分當我翻開《詩人翻譯傢穆旦(查良錚)評傳》時,我首先被吸引住的是作者那精妙的敘事結構。他並沒有采用傳統的編年體寫作,而是巧妙地將穆旦的人生經曆與他的詩歌創作、翻譯事業有機地結閤起來。這種非綫性敘事,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體豐滿,讓讀者能夠從不同的側麵去理解這位復雜的文學巨匠。書中的一些章節,將穆旦的詩歌片段與他的人生節點相呼應,仿佛在訴說著詩人內心的波瀾壯闊。例如,在描寫他青年時期對於愛情的迷茫與探索時,作者引用瞭他早期的一些朦朧詩句,那種青澀而又飽含深情的文字,與他當時的心境完美契閤。而當筆觸轉嚮他翻譯《俄國文學史》的艱辛時,那些熬夜燈下的身影,那些反復推敲的字句,都躍然紙上,讓我深刻體會到翻譯工作的不易與偉大。這本書的妙處在於,它既有紮實的學術根基,又不乏文學作品的感染力,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一種與智者對話的體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