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析了2016年度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的实践与成效;概述了河北、山西、甘肃、贵州、浙江5个省(自治区)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的有益探索;分析了社会组织领域中的腐败特点及其治理,总结梳理了十八大以来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进展及未来发展;研究了“扩权背景下四川镇乡干部预防腐败”“佳木斯市基层腐败治理”“广元市‘三同’监督机制建设”“永州市基层党的建设”“巴中县精准扶贫中的廉政建设”等地方实践。
英伟,男,内蒙古突泉县人。中央纪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197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8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1982年2月至1988年3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学院(现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任教(讲师)。1988年4月至2003年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工作,任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办公室副主任,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等职。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任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专职副秘书长;2004年7月至2009年9月,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任未成年组副组长、秘书组组长、未成年组组长。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副主任兼机关服务中心主任,副秘书长兼全国宣传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2013年10月9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任中央纪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理论。
Ⅰ 总报告
1 2016年正风反腐向纵深发展/001
一 惩处腐败力度不减、节奏不变/002
二 监督力量得到进一步发挥/008
三 深化改革强化对公共权力的约束/020
四 规范公共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030
五 深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与道德诚信管理/039
六 廉洁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百花竞放/047
七 社会认同和期待/052
八 思考与建议/061
Ⅱ 地区报告
2 河北建立完善巡视责任体系的实践与创新/066
3 山西治理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实践与启示/080
4 甘肃突出问题导向 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095
5 贵州探索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实现路径及理论思考/117
6 浙江改革公款存放制度 遏止领导干部“以权揽储”问题/137
Ⅲ 分项报告
7 黄海勇引渡案中的国际人权法问题——美洲人权法院引渡第一案评析/148
8 社会组织的腐败问题及其治理/169
9 高校党风廉洁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的现状、进展及对策/191
Ⅳ 专题报告
10 扩权背景下四川乡镇干部预防腐败的实践探索/206
11 黑龙江佳木斯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实践与启示/223
12 四川广元市构建“三同”监督机制的探索与实践/240
13 湖南永州市坚持以党的建设引领营造良好政治生态/253
14 湖北巴东县精准扶贫中的廉政建设/265
Ⅴ 附录
15 附录1: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十件大事/280
16 附录2:创新集萃/286
Abstract/293
Contents/295
《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6》聚焦“建设”主题,从学术视角研究和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6年我国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部署、新进展和新成效。全书由总报告、地区报告、分项报告和专题报告四个部分组成。
总报告从“惩治腐败、完善监督格局、约束公共权力、监管公共资金资源资产、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与道德诚信管理、廉洁文化建设”等六个方面,分析了2016年度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的实践与成效。基于对东、中、西部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地调研以及全国范围内的问卷调查和舆情分析,分析当前社会公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同与期待,并从“强化反腐败立法、构建‘不需腐’的制度体系、统一‘四种形态’执行标准、重塑社会和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感”等方面提出课题组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地区报告概述了“河北完善巡视责任体系”“山西治理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甘肃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贵州探索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浙江改革公款存放制度”5个省(自治区)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的有益探索。分项报告研究了“黄海勇引渡案中的国际人权法问题”,分析了社会组织领域中的腐败特点及其治理,梳理了高校党风廉洁建设的实践进展及未来发展。专题报告研究了“扩权背景下四川乡镇干部预防腐败”“佳木斯市基层腐败治理”“广元市‘三同’监督机制建设”“永州市基层党的建设”“巴东县精准扶贫中的廉政建设”等地方基层实践。
这是一部极具前瞻性和战略性的著作,它不仅仅是对过去一年反腐倡廉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洞察。书中对于当前反腐倡廉建设所面临的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分析,以及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的预判,都显得十分准确和独到。作者们并没有停留在现状的描述,而是积极地思考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完善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科技在反腐倡廉中的应用以及国际合作的探讨,这些都是非常具有时代意义的议题,也预示着反腐倡廉工作将迈向更加智能化、国际化的新阶段。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国在反腐倡廉领域的雄心壮志和长远规划,也让我对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现代政治史的百科全书!作为一个对中国政治发展一直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发现《反腐倡廉蓝皮书: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6》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不仅仅是简单罗列一些数字和案例,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反腐倡廉建设的宏观背景、深层原因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作者们显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从历史的演变到当下的现实,再到对未来的展望,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每一章节都像是一个独立的专题研究,但又相互关联,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图景。我特别喜欢其中对一些关键性政策出台背景的解读,那些曾经模糊不清的决策过程,在书中得到了细致的梳理和阐释。读完之后,我对国家在反腐倡廉方面付出的努力有了更直观、更全面的认识,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深的思考。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著作,对于任何想要了解中国当代政治进程的读者来说,它都是不可或缺的指南。
评分初翻开这本书,我以为会是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但事实却截然相反。它以一种非常生动、甚至可以说有些“接地气”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在反腐倡廉领域所进行的艰巨而复杂的斗争。书中那些鲜活的案例,不仅仅是冰冷的统计数字,更是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腐败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以及与之斗争的意义所在。作者们并没有回避问题,而是直面挑战,用事实说话,展现了中国政府在推进这项事业中的决心和魄力。我尤其对书中对于制度建设的探讨印象深刻,它不仅仅关注“打老虎”,更着眼于“拍苍蝇”,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透明、更加负责任的政府形象,也让我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它不是一本空洞的政治宣传册,而是一部真实反映时代脉搏的力作,值得每一个关注中国发展的人认真阅读。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它打破了我过去对反腐倡廉的一些刻板印象。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充斥着官腔和套话的书籍,没想到它却如此的坦诚和深刻。作者们并没有遮遮掩掩,而是用一种非常务实的态度,去分析中国在反腐倡廉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书中对于一些具体措施的细节描述,以及对这些措施背后逻辑的推演,都让我受益匪浅。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们并非只是在报告成绩,更是在反思不足,寻求突破。它让我明白,反腐倡廉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续的努力和不断的创新。读完这本书,我不仅仅是对中国的政治体系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对那些为国家廉洁付出努力的人们充满了敬意。这是一本真正能够引发思考、启迪智慧的书籍。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中国反腐倡廉建设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和深度思考。它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更是一次深入的对话,与读者共同探讨这个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书中对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反腐倡廉工作的细致描绘,让我看到了这项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从高层决策到基层实践,从制度设计到文化塑造,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充分的关注。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公众参与和监督的论述,它让我认识到,反腐倡廉的成功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本书没有回避困难,而是勇于面对,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成熟、更加自信的中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