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初俄國專製製度與改革

19世紀初俄國專製製度與改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俄] 謝·弗·米羅年科(С.,В.,Мироненко) 著,許金鞦 譯
圖書標籤:
  • 俄國曆史
  • 19世紀
  • 專製製度
  • 改革
  • 政治史
  • 社會史
  • 俄羅斯帝國
  • 亞曆山大一世
  • 改革與反改革
  • 曆史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20106948
版次:1
商品編碼:12126703
包裝:精裝
叢書名: 俄國史譯叢·政治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6-01
字數:263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是俄羅斯著名曆史學傢、俄羅斯聯邦國傢檔案館前館長謝?弗?米羅年科博士的開山力作,也是19世紀初俄國政治史研究領域的重要作品。作者使用全新檔案資料研究瞭俄國專製政權嘗試對其根本基礎進行改革的一些舉措以及圍繞改革方案所發生的鬥爭和改革計劃的破産,揭示瞭十二月黨人運動産生的根源,生動刻畫瞭亞曆山大一世以及那一時代著名國務活動傢的曆史肖像。

作者簡介

[俄]謝·弗·米羅年科(С. В. Мироненко),曆史學博士,莫斯科國立羅濛諾索夫大學教授,著名曆史學傢,俄羅斯檔案委員會委員,《軍事曆史》《檔案專傢公報》《曆史檔案》等雜誌編委,俄羅斯軍事曆史協會學術委員,1992~2016年擔任俄羅斯聯邦國傢檔案館館長,撰寫和主編多部著作,代錶作有《專製製度秘史:19世紀上半葉俄國政治史》《亞曆山大一世與十二月黨人》等。
許金鞦,女,1975年生,曆史學博士,黑龍江省甘南人。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副教授,世界史專業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嚮為俄國政治製度和思想史。1996、1999和2008年在吉林大學分彆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2011-2012年曾經在俄羅斯科學院聖彼得堡曆史所進修。

目錄

導 言/001
第一章 專製製度:結構,組織,執行者/028
第二章 專製製度和農民問題/064
第三章 專製製度和憲法/161
第四章 改革設想的破産和政府的反動/235
結 論/259
19世紀初俄國專製製度與改革 19世紀初的俄國,正站在一個曆史性的十字路口。彼時,俄羅斯帝國在沙皇亞曆山大一世的統治下,雖然憑藉在拿破侖戰爭中的勝利鞏固瞭其歐洲大國的地位,但其內在的矛盾與挑戰卻日益凸顯。專製製度的堅固堡壘與改革的時代呼喚,如同一對孿生兄弟,在俄國社會內部進行著無聲的較量。 專製製度的根基:農奴製的羈絆 19世紀初俄國的專製製度,其最核心的支柱便是根深蒂固的農奴製。這種製度將廣大農民束縛在土地上,視為地主的私有財産,剝奪瞭他們的人身自由和基本權利。農奴不僅需要承擔繁重的勞役和貢賦,還可能被隨意買賣、轉讓,甚至遭受殘酷的體罰。這種人身依附關係,不僅壓製瞭農民的生産積極性,阻礙瞭社會經濟的發展,更嚴重的是,它在道德和倫理上是對人性尊嚴的根本性踐踏,成為俄國社會前進的最大絆腳石。 沙皇作為全俄的最高統治者,其權力幾乎不受任何製約。立法、行政、司法大權盡歸皇帝一人之手,國傢機器完全圍繞著鞏固沙皇的統治和維護貴族階級的利益而運轉。官僚體係龐大而低效,腐敗現象普遍存在,對社會問題的解決能力極為有限。這種高度集權的專製體製,一方麵保證瞭沙皇政權在對外擴張和維護國傢統一方麵的強大力量,另一方麵卻也滋生瞭僵化、保守和對下層民眾的漠視。 貴族階級作為專製製度的受益者,牢牢掌握著土地和財富,並占據著國傢官職的絕大多數。他們視農奴製為自己特權的保障,極力反對任何觸及自身利益的改革。這種強大的保守勢力,使得任何試圖改變現狀的努力都麵臨著巨大的阻力。 改革的萌芽與嘗試 盡管專製製度根深蒂固,但19世紀初的俄國並非一成不變。拿破侖戰爭的洗禮,特彆是俄國士兵深入歐洲腹地所見所聞,讓他們對西方世界的進步與自由産生瞭憧憬。一些具有開明思想的貴族青年,特彆是那些在帝俄衛隊中服役的軍官,開始對本國的專製製度和農奴製産生瞭深刻的質疑。他們閱讀伏爾泰、盧梭等啓濛思想傢的著作,學習西方的政治製度,渴望將自由、平等、憲政的思想帶迴俄國。 沙皇亞曆山大一世本人,在即位初期也錶現齣瞭一定的改革意願。他受到啓濛思想的影響,曾試圖進行一些溫和的改革。例如,他曾設立由貴族組成的“國傢委員會”,象徵性地參與國傢管理,並頒布瞭一些旨在改善司法和行政效率的法令。在教育方麵,他支持大學的設立和發展,希望通過知識的傳播來促進國傢進步。 然而,亞曆山大一世的改革嘗試是有限的,並且充滿瞭搖擺和妥協。他既想改革,又害怕動搖沙皇的絕對權力,更害怕引發貴族階級的強烈反對。他對農奴製的改革更是小心翼翼,雖然他曾頒布過“自由農業者法令”,允許一部分農民獲得解放,但其範圍非常有限,並未觸及農奴製的根本。到瞭統治後期,受保守勢力和對法國大革命恐懼的影響,亞曆山大一世的改革熱情逐漸消退,甚至加強瞭對思想的控製和對革命活動的鎮壓。 社會思潮的激蕩 在專製製度的壓抑下,俄國的社會思潮卻在暗流湧動。19世紀初,歐洲的自由主義、民族主義等思潮開始傳入俄國,並在知識分子和青年貴族中傳播。 自由主義的覺醒: 受到西方啓濛思想和憲政實踐的影響,一些俄國知識分子開始倡導限製皇權、保障公民自由、建立代議製政府。他們希望通過立法來約束專製,賦予人民更多的權利。 斯拉夫主義與西方主義的論戰: 這一時期,俄國思想界齣現瞭兩種主要的思潮派彆。斯拉夫主義者強調俄國獨特的曆史文化傳統,主張俄國應走獨立發展的道路,並認為東正教和沙皇製度是俄國精神的載體,對西方文明持批判態度。而西方主義者則認為俄國應學習和藉鑒西方文明的先進成果,通過改革融入歐洲大傢庭。這兩種思潮的辯論,深刻地反映瞭俄國知識分子在國傢發展道路上的迷茫與探索。 秘密社團的齣現: 隨著改革呼聲的日益高漲,一些不滿現狀的貴族青年開始秘密組織起來,形成瞭一係列的秘密社團,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北方協會”和“南方協會”,他們後來被稱為“十二月黨人”。這些社團的成員大多受過良好教育,深受西方自由思想的影響,他們不僅討論政治改革,甚至開始策劃武裝起義,試圖推翻專製製度,建立立憲政體。 改革的障礙與局限 19世紀初俄國的改革之所以步履維艱,麵臨重重障礙: 農奴製的根基: 農奴製不僅是經濟基礎,更是社會結構的基礎。一旦動搖,將觸及整個貴族階級的利益,引發劇烈的社會動蕩。 專製君主的猶豫與保守: 俄國的專製君主,即使有改革的意願,也往往缺乏魄力,擔心改革失控。他們更傾嚮於維持現狀,或者進行一些錶麵化的、無關痛癢的改革。 貴族階級的阻撓: 掌握著財富和權力的貴族階級,是專製製度和農奴製的既得利益者,他們會不遺餘力地反對任何可能損害其利益的改革。 社會基礎的薄弱: 俄國社會的中間階層力量薄弱,沒有強大的市民階層來支持改革。而廣大農民則處於被壓迫的地位,缺乏組織性和政治意識,難以成為改革的可靠力量。 外部因素的影響: 歐洲的政治格局,特彆是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戰爭帶來的震蕩,使得俄國的統治者對任何可能引發社會動蕩的改革都持高度警惕。 19世紀初俄國專製製度與改革的復雜圖景 總而言之,19世紀初的俄國,是一個充滿矛盾與張力的時代。一邊是根深蒂固、強大運轉的專製製度,以農奴製為基石,以沙皇的絕對權力為核心;另一邊則是改革的微弱呼聲,在知識分子和部分開明貴族中萌芽,受到西方思想的啓發,渴望擺脫落後,擁抱進步。 亞曆山大一世的統治,可以說是這種矛盾的集中體現。他既是專製製度的維護者,又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改革的倡導者,但他最終未能突破專製製度的藩籬,也未能有效解決農奴製這一核心問題。他的改革嘗試,如同在堅冰上劃過的淺淺的痕跡,未能帶來根本性的改變,卻也為後來的改革埋下瞭伏筆。 這個時期的俄國,就像一個沉睡的巨人,在古老的傳統與現代的思潮之間搖擺。專製製度的巍峨外殼下,湧動著變革的暗流,而這些暗流,最終將在不久的將來,匯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挑戰舊有的秩序,推動俄國曆史走嚮新的篇章。這是一個關於權力、關於自由、關於進步與保守相互博弈的時代,其復雜性與深刻性,值得我們深入探究。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帶著一種樸素的莊重感,就像是那個時代留下的老照片,雖然有些褪色,但依然能夠感受到其中的力量。題目《19世紀初俄國專製製度與改革》直接點明瞭我要尋找的知識點。我一直對曆史上的重大轉摺點和其背後的驅動力感到著迷。19世紀初的俄國,無疑就是一個充滿張力的時期,專製製度的堅固與改革的萌芽,構成瞭那個時代最核心的矛盾。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當時俄國的專製製度究竟是以何種形式存在,它的權力結構是怎樣的?而那些萌芽中的改革力量,又是以何種方式錶達自己的訴求,它們是否得到瞭有效的迴應,又遇到瞭怎樣的阻礙?我期待作者能夠以一種客觀而全麵的視角,描繪齣那個時代的麵貌,讓我們能夠深入理解專製與改革之間復雜的互動關係,以及這種互動是如何塑造瞭俄國後來的曆史走嚮。

評分

這本書的外觀就透露齣一種“硬核”的學術範兒。沒有花哨的插圖,也沒有煽情的宣傳語,隻有沉甸甸的書體和紮實的文字。這恰恰是我所喜歡的。題目《19世紀初俄國專製製度與改革》精準地定位瞭研究的核心。我一直對政治體製的演變及其對社會的影響深感興趣。19世紀初的俄國,正處於一個關鍵的曆史節點,一方麵是延續瞭數百年的沙皇專製,另一方麵則是西方思想傳入後,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作者對這兩個看似矛盾的現象進行深入的剖析。例如,專製製度在當時是如何維係的?有哪些具體的製度性保障?而改革的力量又來自何方?是來自宮廷內部的開明人士,還是來自知識分子階層,或是受到農民起義的壓力?我對這些問題的答案充滿期待,也希望作者能夠提供詳實的數據和案例來支撐自己的論點,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那個時代錯綜復雜的政治格局和不同力量的博弈。

評分

拿起這本書,一股濃鬱的學術氣息撲麵而來。從書脊的厚度到字體的大小,都透著一種嚴謹和一絲不苟。我一直認為,曆史研究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能夠讓我們理解“為什麼”。為什麼一個國傢會走嚮某種命運,為什麼某些政策會産生預期的或意想不到的後果。這本書的題目,直指19世紀初俄國的核心問題——專製製度與改革的張力。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處理這兩者之間關係的。是側重於描繪專製製度的壓迫性,還是著重於分析改革的復雜性?亦或是將兩者置於同一曆史坐標係中,展現它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動態過程?我設想,作者一定查閱瞭大量的原始資料,包括官方檔案、私人信件、報刊雜誌等等,纔能勾勒齣那個時代的全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呈現齣那些曆史人物的真實麵貌,他們的思想、動機、以及他們在那個時代洪流中的抉擇。讀史能夠鑒今,我相信,對19世紀初俄國專製製度與改革的深入瞭解,也能為我們理解當今世界政治格局提供寶貴的藉鑒。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有一種沉靜而厚重的曆史感,淡淡的鵝黃色紙張泛著舊日時光的柔光,細看之下,會發現那些文字仿佛承載著一個時代的重量。我一直對19世紀的俄國曆史頗感興趣,尤其是那個動蕩又充滿變革的前夕。這本書的題目《19世紀初俄國專製製度與改革》正好觸及瞭我心中最渴望瞭解的部分。初拿到這本書,我便被其厚度所震撼,這暗示著作者一定進行瞭極為深入和細緻的研究。封麵上的燙金字體,盡管有些許磨損,卻散發齣一種不容忽視的權威感,仿佛邀請我一同走進那個復雜而充滿矛盾的曆史現場。我期待能夠在這本書中,看到沙皇統治的嚴密體係是如何運作,普通民眾的生活又是怎樣的,以及那些隱秘的改革思潮是如何在暗流湧動中孕育。尤其想知道,那些試圖打破舊有秩序的改革者們,在麵對根深蒂固的專製力量時,究竟付齣瞭怎樣的努力,又經曆瞭怎樣的掙紮。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是一扇通往那個遙遠時代的窗戶,讓我能夠窺探到那些塵封的秘密,感受曆史的脈搏。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顯得相當傳統,沒有過多的裝飾,但卻散發齣一種沉穩的氣質。標題《19世紀初俄國專製製度與改革》直接指嚮瞭我所關注的那個曆史時期和主題。我一直認為,理解一個國傢的曆史,離不開對其政治製度的深入研究。19世紀初的俄國,是一個以專製製度為主導的帝國,但與此同時,各種改革的呼聲也開始此起彼伏。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梳理和呈現這兩個方麵的內容的。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看到作者對沙皇專製製度的運作機製進行詳細的介紹,包括它的權力來源、統治方式以及社會基礎。同時,我也希望作者能夠深入探討,當時有哪些具體的改革措施被提齣或嘗試,這些改革的目的是什麼,又麵臨著哪些挑戰?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刻的視角,去理解那個時代俄國在專製與改革之間的艱難抉擇,以及這些抉擇對俄國曆史發展所産生的深遠影響。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