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逝世20周年 精装纪念散文集。
★完整收录《五味》《昆明的雨》《人间草木》《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等经典名篇,同时新增《猫》《一技》《名优逸事》《和尚》《一辈古人》等罕见篇目,内容涵盖花鸟虫鱼、乡情民俗、凡人小事、旅途见闻。
★全新修订,环保护眼纸,完美精装,适合珍藏。
★特别收录汪曾祺本人的书画作品,四色印刷,妙趣横生。
★汪曾祺留给世间的不仅是文字,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兴致盎然地生活。
★“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
★献给繁忙都市中渴望诗意栖居的你。
怀念汪曾祺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他的文字。
本书为汪曾祺的散文精选集。
完整收录《五味》《昆明的雨》《人间草木》《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等经典名篇。
同时新增《猫》《一技》《名优逸事》《和尚》《一辈古人》等罕见篇目。
从花鸟虫鱼、乡情民俗、凡人小事、旅途见闻等多主题出发。
详尽展现了一代“生活家”汪曾祺的精神世界与生活志趣。
“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儿,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读一点我的作品。”
——汪曾祺
汪曾祺(1920-1997)
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这就是汪曾祺。
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师从沈从文。
“我曾戏称自己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人道主义者’,大致差不离。”
这世间可爱的老头儿很多,但可爱成汪曾祺这样的,却不常见。
——鹦鹉史航
有个汪曾祺,将来必有大成就。
——沈从文
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贾平凹
就像一碗白粥,熬得刚刚好。
——梁文道
汪曾祺的腔调就是业已灭绝的文人气,就是业已灭绝的士大夫气,这种气息在当今的中国极为稀有。
——毕飞宇
他带给文坛温暖、快乐和不凡的趣味。
——铁凝
明末小品式的文字,阅读时开窗就能闻见江南的荷香。
——冯唐
他的一切,都是诗。
——黄裳
呈现出大家的风范,其风格似九曲流水,空谷清音,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一块闪亮的瑰宝。
——苏童
第一章 一花一叶皆有情
这些白茶花有时整天没有一个人来看它,就只是安安静静地欣然地开着。
人间草木
葡萄月令
夏天
草木春秋
冬天的树
北京的秋花
腊梅花
第二章 一茶一饭过一生
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五味
豆汁儿
故乡的食物
肉食者不鄙
四方食事
家常酒菜
萝卜
第三章 生活,是很好玩的
人活着,就得有点兴致。我不会下棋,不爱打扑克、打麻将,偶乐喝了两杯酒,一时兴起,便裁出一张宣纸,随意画两笔。所画多是“芳春”——对生活的喜悦。
跑警报
草木虫鱼鸟兽
夏天的昆虫
泡茶馆
自得其乐
北京人的遛鸟
无事此静坐
猫
第四章 万水千山走遍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七载云烟
我的家
旧病杂忆
多年父子成兄弟
昆明的雨
新校舍
第五章 花枝一束故人香
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
闹市闲民
一辈古人
名优逸事
金岳霖先生
大妈们
林斤澜!哈哈哈哈
和尚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老舍先生
一技
1.
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2.
我们县北门的城门口有一家穿珠花的铺子,我放学回家路过,总要钻进去看几个女工怎样穿珠花,我就用她们的办法穿成各式各样的腊梅珠花。我在这些腊梅珠子花当中嵌了几粒天竹果——我家后园的一角有一棵天竹。黄腊梅、红天竹,我到现在还很得意:那是真很好看的。我把这些腊梅珠花送给我的祖母,送给大伯母,送给我的继母。她们梳了头,就插戴起来。然后,互相拜年。我应该当一个工艺美术师的,写什么屁小说!
3.
跑警报,大都要把一点值钱的东西带在身边。最方便的是金子,——金戒指。有一位哲学系的研究生曾经作了这样的逻辑推理:有人带金子,必有人会丢掉金子,有人丢金子,就会有人捡到金子,我是人,故我可以捡到金子。因此,他跑警报时,特别是解除警报以后,他每次都很留心地巡视路面。他当真两次捡到过金戒指!逻辑推理有此妙用,大概是教逻辑学的金岳霖先生所未料到的。
4.
闻一多先生上课时,学生是可以抽烟的。我上过他的“楚辞”。上第一课时,他打开高一尺又半的很大的毛边纸笔记本,抽上一口烟,用顿挫鲜明的语调说:“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他讲唐诗,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这样讲唐诗,别的大学里大概没有。闻先生的课都不考试,学期终了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
唐兰先生教词选,基本上不讲。打起无锡腔调,把词“吟”一遍:“‘双鬓隔香红啊——玉钗头上风……’好!真好!”这首词就算讲过了。
5.
金先生是个单身汉(联大教授里不少光棍,杨振声先生曾写过一篇游戏文章《释鳏》,在教授间传阅),无儿无女,但是过得自得其乐。他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云南出斗鸡)。这只斗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金先生一个桌子吃饭。他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比输了,就把梨或石榴送给他的小朋友,他再去买。
6.
只有一次,在昆明,我看见过一只非常好看的小猫。
这家姓陈,是广东人。我有个同乡,姓朱,在轮船上结识了她们,母亲和女儿,攀谈起来。我这同乡爱和漂亮女人来往。她的女儿上小学了。女儿很喜欢我,爱跟我玩。母亲有一次在金碧路遇见我们,邀我们上她家喝咖啡。我们去了。这位母亲已经过了三十岁了,人很漂亮,身材高高的,腿很长。她看人眼睛眯眯的,有一种惶惶忽忽的成熟的美。她斜靠在长沙发的靠枕上,神态有点慵懒。在她脚边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绣墩,绣墩上一个墨绿色软缎圆垫上卧着一只小白猫。这猫真小,连头带尾只有五寸,雪白的白得像一团新雪。这猫也是懒懒的,不时睁开蓝眼睛顾盼一下,就又闭上了。屋里有一盆很大的素心兰,开得正好。好看的女人、小白猫、兰花的香味,这一切是一个梦境。
7.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
8.
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比如广东人吃蛇,吃龙虱;傣族人爱吃苦肠,即牛肠里没有完全消化的粪汁,蘸肉吃。这在广东人、傣族人,是没有什么奇怪的。他们爱吃,你管得着吗?不过有些东西,我也以为不吃为宜,比如炒肉芽——腐肉所生之蛆。
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9.
螃蟹为什么要横着走呢?
螃蟹的样子很凶恶,很奇怪,也很滑稽。
凶恶和滑稽往往近似。
10.
冬天的树,伸出细细的枝子,像一阵淡紫色的烟雾。
冬天的树,像一些铜板蚀刻。
冬天的树,简练,清楚。
冬天的树,现出了它的全身。
冬天的树,落尽了所有的叶子,为了不受风的摇撼。
冬天的树,轻轻地,轻轻地呼吸着,树梢隐隐地起伏。
冬天的树在静静地思索。
说实话,当我把这本书读完最后一页,盖上封皮的那一刻,心中涌起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类似于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深度清洁。它没有给我提供任何现成的答案或宏伟的启示,而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我梳理了那些长期以来被尘封的情绪和未曾表达的感受。这本书就像是心灵深处的一面镜子,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对生活应有的态度——那份对平凡的敬畏和对细节的热爱。它带来的不是一时的兴奋,而是一种更持久、更稳定的内在力量,一种可以支撑我在未来面对复杂世界时,依然能保持从容与优雅的力量源泉。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在生活中感到迷茫或疲惫的朋友们,它会是你们精神上的一个坚实依靠。
评分读完之后,我有一种很强烈的感受,那就是作者的文字简直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园丁,精心修剪着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最细微的感受和场景。他笔下的世界,没有宏大的叙事,全都是那些极其朴素、却又被他赋予了生命力的琐碎片段。比如那些关于食物的描写,不是简单的食材罗列,而是带着温度的记忆和对生活的细腻体察,让你仿佛能闻到灶台上升腾的烟火气,尝到食物在舌尖上散开的醇厚滋味。这种将寻常日子写得出神入化的功力,实在令人叹服。很多时候,我读着读着就停下来了,不是因为累了,而是因为那些句子太美,需要时间去细细回味,甚至忍不住要合上书本,望向窗外,对比一下自己眼前的景象是否也被他那双敏锐的眼睛重新定义过。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艺术品,那种带着岁月沉淀感的淡雅色调,配上简洁却意味深长的排版,立刻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拿到手的时候,那种精装书特有的扎实分量感,让人忍不住想珍惜地捧在手里细细摩挲。光是翻开扉页,那纸张的质地和油墨的细腻度,就足以体现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良苦。每次翻阅,都不像是在简单阅读文字,更像是在进行一场与过去时光的温柔对话。我特别喜欢它在装帧上那种不动声色的高级感,没有浮夸的装饰,却处处流露出一种内敛的品味,让人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读物,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纪念品。这种对物件本身的尊重,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阅读的仪式感,让我在喧嚣的日常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安静沉下来的小角落。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触动,很大程度上源于它所散发出的那种“慢”的哲学。在这个追求效率和速度的时代,我们似乎都在忙着向前冲,却忘记了回望。然而,作者的文字却像一股清凉的风,温柔地将你拉回到一个可以停下来喘息的空间。他处理时间的方式非常独特,总能从一个极小的瞬间里,挖掘出无穷的深度和广度。读他的文字,就像是跟着一位智者在慢慢散步,不着急到达任何终点,而是专注于路边每一朵花的开放、每一片叶子的脉络。这种节奏感,慢慢地渗透到我的日常生活中,让我开始有意识地放慢自己处理信息和感知周遭的步伐,去发现那些平日里被我忽略的、却又真实存在的微小美好。
评分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我能明显感受到这套作品在传承与创新上的微妙平衡。它有古典文学中那种韵味悠长、意境深远的底蕴,但叙事角度又极其现代和个人化,没有传统文人的那种疏离感。作者的叙事视角非常贴近生活,像一位老友在耳边娓娓道来,真诚得让人毫无防备地敞开心扉。这种亲切感,使得那些看似散落无章的篇章,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情感洪流,直抵人心最柔软的地方。它不是那种需要反复研读才能领悟的“硬核”作品,而是可以像老酒一样,每次开启都能品出新滋味,随着人生的阅历增长,对其中某些段落的理解也会随之深化。
评分挺好的,物流挺快的。
评分散文集,看着不错,生活的点点,细细的东西
评分618活动买的,物美价廉,一如既往的好,为京东点一个赞
评分赞赞赞,特别赞!一直很喜欢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乘着双十一买了精装版,物有所值,特别是那些漂亮的国画,很喜欢。
评分书可以,就是物流太慢,等了一周才到,阅读日买的,满一百减五十,划算,屯着慢慢看。
评分物流超快,第二天就到了,书也挺不错的~
评分最喜欢郝思嘉的一句话,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她狡猾,自私,无情,为了权益不择手段,只看结局不重过程,又从来不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和很多人的处事方式相悖,可我还是那么喜欢她,那种对生活的热情,不顾一切的努力,百折不挠,任何事都无法压垮的斗志,紧紧抓住你的目光。
评分书是正品,买书一直在京东,大品牌值得信赖
评分这册汪曾祺先生的散文精选集,是值得每个热爱生活的人在休闲时间随手取读的好书,如同一杯耐人寻味的香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