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包含《曾国藩家书精粹》《曾国藩文集精粹》《挺经》《冰鉴》四本书。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展现出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的传奇的一生。本套书力图以独特的视角,从曾国藩识人、为人、处世等多方面入手,剖析和展示曾国藩的内心世界,系统地阐述曾国藩的思想和智慧,让读者得以全面地了解和走进曾国藩,从而学习曾国藩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智慧,并对自己的人生加以指导。
《曾国藩家书精粹》以清光绪三年的《曾文正公全集》为底本,从“全集”中选取了对后世影响深远、体现曾国藩思想精髓的“家书”,按时间顺序分为:养心之道、自勉之道、成事之道、为学之道、交往之道、理财之道、为政之道、养生之道,共八个方面。
《曾国藩文集精粹》收录了曾国藩死后留下的奏搞、批犊、治兵语录、诗联、日记等,计约1500万言。本书是曾国藩死后,其晚辈同僚湖广总督李瀚章(李鸿章之兄)将其遗作汇编成册,定名为《曾文正公文集》,于1876年刊行于世。后几经翻刻,便成为我们今天所见的版本。
《挺经》一书是曾国藩总结自身人生经验和成功心得而编著的一部传世奇书,它是曾国藩修身处世、居官治平的法则。具体来说,“挺”就是指刚烈强硬、坚韧挺拔这样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即势不可用尽,功不可独享,也就是大名要推让几分,盛时要做衰时想,刚柔相济,无为而无不为。
《冰鉴》是一部教人如何识人、用人的经典著作,它融易学、骨相学、心理学、人才学、谋略学为一体。指导领导者通过对属下外在的情态、精神、须眉、骨骼、气色、刚柔、声音等全面观察总结,进而深层次探讨其内在的思想、信念、意志、行动力、人际关系、气质、能力、性格特点和处世风格,然后量才录用,使人尽其才。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生于1811年,卒于1872年。曾国藩6岁读书,28岁中进士。初授翰林院检讨,后升礼部右侍郎、署理兵部左侍郎。咸丰帝即位后,他先后兼任过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一生官运亨通,曾经十年之中连升十级,一度被当时的士大夫视为从政之楷模。他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封建士大夫一生追求“立功、立言、立德”的至高追求,因而也被后世许多人誉为“圣人”。
此外,曾国藩也是我国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第yi名臣”的美誉,又有“屠夫”、“国贼”的骂名。他在清政府大厦将倾之时受命创立湘军,进而成功镇压了“太平天国”,因而被清政府誉为“中兴第yi功臣”,同时也被民间唾为“屠夫”。而在他晚年,处理“天津教案”之时,因慑于法国人的威风,甘愿杀人赔款,因此也被民间唾为“国贼”。
坦白说,在读这套书之前,我对曾国藩的“政治生涯”总有一种模糊的印象,总觉得他是在晚清的政治漩涡中“被动”卷入。然而,这套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以一种更为宏观的视角,解读了曾国藩在晚清政治格局中的角色与影响。作者并没有将曾国藩塑造成一个完美的政治家,而是呈现了一个在复杂政治斗争中,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凭借其智慧、毅力和原则,不断求生存、求发展的“政治生存者”。他对曾国藩如何处理与咸丰、同治两代皇帝的关系,如何在满汉矛盾、党派倾轧中周旋,以及他为何最终选择“功成身退”,都进行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曾国藩“中兴名臣”定位的解读,以及他如何看待曾国藩在维护清朝统治方面的作用。书中对晚清政治体制的背景介绍也非常到位,帮助我理解了曾国藩政治决策的时代局限性。插图部分,那些描绘清朝宫廷场景、朝堂辩论的绘画,以及曾国藩与重要政治人物的肖像,都为理解其政治生涯增添了重要的历史维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曾国藩。
评分初次翻开这套书,就被它厚重的质感和雅致的装帧所吸引,仿佛能嗅到古籍特有的墨香。虽然我之前对曾国藩其人其事有所耳闻,但真正深入了解还是从这套书开始。第一册的开篇,作者并没有急于叙述曾国藩的生平事迹,而是花了大量篇幅来解读他的治学之道与修身之法。我尤其欣赏他对曾国藩早年读书心法的剖析,那种“日记千字”、“不看古书”的坚持,以及“学以致用”的 pragmatism,让我看到了一个与教科书上那个刻板印象完全不同的、鲜活的曾国藩。其中关于“读书法”的章节,作者结合史料,细致入微地解读了曾国藩在不同人生阶段的读书策略,比如他如何在困顿之时通过抄书来静心明志,又如何在功成名就之后不忘初心,继续以学习作为安身立命之本。这些方法论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插图的运用恰到好处,那些泛黄的古籍拓片、生动的历史场景还原,更是为阅读增添了无穷的趣味,让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起来。整套书在内容编排上逻辑清晰,行文流畅,不愧是经典之作的精良呈现。
评分相较于市面上许多泛泛而谈的曾国藩传记,这套书在“曾国藩的军事思想”这一块,给我带来了颠覆性的认知。我一直以为曾国藩的成功更多是凭借其政治手腕和个人毅力,但在这套书里,我看到了一个深谙兵法、精于谋略的军事家形象。作者不仅介绍了曾国藩如何从一个文弱书生蜕变为一代名将,更重要的是,他深入剖析了曾国藩在军事上的独到之处。比如,他如何看待“速胜”与“持久”的辩证关系,他对于“练兵”的耐心与严谨,以及他在制定战略时如何结合地形、气候、人心等多种因素。书中对湘军八旗化的瓦解、湘勇的军事组织创新,以及曾国藩如何通过“以文制武”、“赏罚分明”来维持军队的战斗力,都有非常详尽的论述。我尤其喜欢作者引用曾国藩的亲笔信件和奏折来佐证其军事思想,这种第一手资料的呈现,使得论证更加有力,也让曾国藩的军事智慧跃然纸上。插图方面,那些描绘古代战阵、攻城略地的精美画卷,更是将文字中的硝烟弥漫感具象化,让我在阅读时仿佛置身于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
评分最后,这套书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作者对曾国藩“人生哲学”的升华解读。读完前几册关于治学、用人、军事和政治的论述,你会发现,所有这些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曾国藩对自己人生的经营和对“道德”的终极追求。作者在最后一册中,将曾国藩晚年的思想,特别是他对“功名”、“利禄”的态度,以及他对“天命”、“人事”的理解,进行了深刻的梳理。我尤其被他关于“保持敬畏之心”的解读所打动。曾国藩一生功勋卓著,但他始终保持谦卑,不居功自傲,不为眼前的成就所迷惑。他对于“做人”的深刻体悟,例如“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的警示,以及他如何通过“反省”来不断完善自己,都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智者的人生境界。书中还引用了大量曾国藩的诗词和语录,这些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智慧与感悟,更是充满了哲理。插图方面,那些描绘曾国藩晚年生活场景的画作,以及他晚年居所的书房陈设,都为理解他的心境提供了意境上的烘托,让我能更深切地感受到这位伟人心中的宁静与智慧。
评分这套书给我的最大惊喜在于它对于曾国藩“用人观”的深度挖掘。我一直觉得,一个人的伟大,不仅在于其自身的才华,更在于他能够凝聚和发挥多少人的力量。曾国藩在这方面无疑是大师级的。书中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展现了他如何识人、用人、容人、驭人。特别是关于“知人之难,用人之智”的论点,我印象深刻。他并非一味地追求完美,而是能够容忍部下的缺点,并发挥他们的长处。例如,他如何对待那些个性乖张但有才干的将领,如何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持与同僚的微妙平衡。作者的解读非常到位,不仅仅是罗列史实,更是深入分析了曾国藩在用人时所遵循的原则和考量。他对于“恩威并施”、“权衡利弊”的精妙运用,以及在对待部下背叛或犯错时的“过往不究,当下论事”的态度,都让我受益匪浅。这不仅仅是历史人物的评价,更是一种宝贵的人生智慧。这套书的插图也颇具匠心,那些描绘古代官场人物的画像,以及描绘战役场景的工笔画,都为理解曾国藩的用人哲学提供了直观的视觉辅助,让阅读过程更加沉浸。
评分不错,?
评分书是好书,可惜页码乱装订了。
评分东西不错,是正品,质量好,东西实惠。
评分好看好看
评分看着玩
评分还行…………………………
评分速度相当快,昨晚下单,今天中午到达,很好,不错,手动点赞!
评分还行…………………………
评分书的包装很好,精致大方,共四本,可以看看,提升水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