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运动心理学专家融合45年执教实践及研究成果
以前沿理论结合真实案例,阐释心理训练的引导和实践方式
美国运动教育项目组(ASEP)银牌级别面向教练的运动心理学课程教材
以简单清晰的逻辑路线图,结合真实案例,详解
●如何利用竞争激励运动员提高运动水平并促进团队合作;
●如何有效地发送和接收信息,保持与运动员的良好沟通并给予反馈;
●如何帮助运动员掌握包括目标设定、意象、放松和激励以及自我对话在内的心理训练工具,培养包括动机、能量管理、注意、压力管理、自信在内的心理技能;
●如何利用多种心理训练工具和技能制定个性化心理计划和训练课程,帮助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保持达到zui佳运动表现的流畅心理状态。
帮助教练员通过心理训练提升运动员个人实力、强化团队协作能力和培养具有强大心理坚韧性的“超级强队”!
随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意识到:比起身体素质和运动技
能的训练,心理训练对于提升运动表现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本书以作者45年的学、科研和咨询经验及成果为基础,结合大量真实案例,阐述了心理训练的执教和实施方式。本书不仅讲述了教练应该如何培养和健全执教哲学,与运动员进行有效沟通,还详解了帮助运动员掌握心理训练工具,培养必要心理技能的方法和过程。同时,本书介绍了关于制定科学心理计划与训练课程的内容,旨在帮助教练员通过科学的心理训练有效增强运动员心理坚韧性,实现zui佳运动表现。
戴蒙·伯顿(Damon Burton)
博士,爱达荷大学运动心理学教授,美国应用运动心理学会(AASP)认证咨询师和认证委员会前任主席,美国健康、体育、休闲与舞蹈协会(AAHPERD)体育心理学研究院前任主席,北美运动与身体活动心理学协会(NASPSPA) 终身会员。
伯顿从1983 年开始教授大学生和研究生应用运动心理学课程,并且是一位具有30 年执教经验的教练。他撰写或与他人合著了大量关于评价心理技能训练课程有效性的研究报告,并合著了《运动焦虑》(Compettive Anxiety Sport)一书。
托马斯·D. 雷德克(Thomas D. Raedeke)
博士,东卡罗来纳大学的运动和锻炼心理学副教授,美国应用运动心理学协(AASP)认证咨询师,健康和锻炼心理学协会主席,美国健康、体育、休闲与舞蹈协会(AAHPERD)成员,美国运动和体育教育协会(NASPE)运动和锻炼心理学学院前任主席。
他从1983 年开始在俄勒冈大学、科罗拉多大学和东卡罗来纳大学教授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应用运动心理学课程,并且是美国运动教育项目组(ASEP)执教类课程的讲师。
ASEP 银牌级别系列课程前言 …………………………………………………ix
前言 ………………………………………………………………………………xi
致谢 …………………………………………………………………………… xiii
第1 部分 基础概念 ………………………………………………………… 1
第1 章 执教哲学 …………………………………………… ………………3
培养积极的执教哲学 4
理解竞争并建设性地利用 11
第2 章 沟通 ………………………………………………………………… 17
什么是沟通 18
表达有效信息 19
细心倾听 30
冲突与对抗 33
第3 章 心理技能训练简介 ………………………………………………… 39
心理因素和卓越表现 40
MST 有用吗 43
MST 方法 45
与MST 相关的障碍和谬见 48
培养MST 50
第2 部分 开发心理训练工具 ……………………………………………… 57
第4 章 目标设定 …………………………………………………………… 59
什么是目标以及为何利用目标 60
有效目标的特征 62
发挥目标作用:目标的实施过程 69
培养运动员目标设定技能 73
第5 章 意象 ………………………………………………………………… 79
什么是意象 80
影响意象有效性的因素 82
有效使用意象 83
制订意象训练计划 94
第6 章 放松和激励 ………………………………………………………… 99
什么是放松 100
放松策略 104
什么是激励 109
激励策略 109
培养运动员放松和激励技能 113
第7 章 自我对话 ……………………………………………………………121
自我对话的概念 122
运用自我对话的方式 123
积极和消极思维 125
优化自我对话 130
培养运动员聪明的对话技能 139
第3 部分 提高心理技能 ………………………………………………… 145
第8 章 动机 ……………………………………………………………… 147
什么是动机 148
运动员的需求和内部动机 149
奖励的影响 153
应对成功和失败 155
创造掌握导向型动机气氛 160
第9 章 能量管理 ………………………………………………………… 167
理解能量管理 168
唤醒是如何影响能力表现的 169
为何唤醒不足和过度唤醒都会影响能力表现 170
确定最佳能量区域 172
心理层面的唤醒 177
培养运动员的能量管理技能 182
第10 章 注意 ……………………………………………………………… 187
理解注意 188
注意容量 191
选择性注意 193
持续性注意:专注力 196
实施注意技能计划 201
第11 章 压力管理 ………………………………………………………… 205
理解压力 206
压力管理 210
培养运动员的压力管理技能 217
第12 章 自信 ……………………………………………………………… 227
理解自信 228
自信的概念 229
提升自信 234
培养团队信心 240
在比赛中培养和保持自信 241
自我实现预言:自信水平提升或降低 242
培养运动员的自信 243
最后的思考:培养最后的自信 245
第4 部分 融合心理训练工具和技能 ……………………………………… 247
第13 章 心理计划 ………………………………………………………… 249
认识心理计划 250
心理计划类型 253
启动、释放和提示词的作用 254
开发心理计划 255
开发运动员的心理坚韧性技能 271
第14 章 心理技能训练计划 ……………………………………………… 275
开始 276
有效MST 计划的组成要素 276
实施一个基础MST 计划 284
附录A 复习题答案 ………………………………………………………… 291
第1 章:执教哲学 291
第2 章:沟通 292
第3 章:心理技能训练简介 292
第4 章:目标设定 293
第5 章:意象 293
第6 章:放松和激励 294
第7 章:自我对话 295
第8 章:动机 296
第9 章:能量管理 297
第10 章:注意 298
第11 章:压力管理 299
第12 章:自信 300
第13 章:心理计划 301
第14 章:心理技能训练计划 302
附录B 放松和激励演示 …………………………………………………… 305
渐进式肌肉放松演示示例 305
自我导向放松演示示例 307
能量机示例 309
治愈白光示例 310
附录C 表现策略测试 …………………………… ……………………… 313
术语表 ……………………………………………………………………… 317
参考文献 …………………………………………………………………… 327
关于作者 …………………………………………………………………… 339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位新手教练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激励我的队员感到困惑,尤其是当他们面临比赛压力、遭遇挫折或者状态起伏不定的时候。市面上虽然有不少关于运动训练的理论书籍,但大多过于学术化,或者只是泛泛而谈,真正能够落地执行、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却少之又少。这本书的标题就直击痛点——“实践指南”,这让我看到了希望。 我尤其看重书中的案例分析部分,如果它能详细剖析教练在不同情境下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来处理问题,例如如何识别运动员的焦虑信号并给予恰当的支持,如何通过心理训练提升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又或者如何建立积极的团队氛围,减少内部冲突。我很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话术、训练方法和评估工具,让我能够立刻学以致用。 比如,在处理队员的“临场发挥失常”问题时,很多教练可能只会简单地告诉他们“别紧张”,但这往往收效甚微。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更深层次的解释,比如从认知失调、注意力转移、情绪调节等方面给出具体的策略,让教练能够从根本上帮助运动员克服心理障碍。 另外,对于如何与不同性格、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沟通,以及如何处理运动员之间的关系,我也希望书中能有详细的指导。毕竟,运动队伍不仅仅是技术的集合,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体现。一个优秀的教练,不仅要懂技术,更要懂人心。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那它就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宝藏。 总而言之,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获得一套实用、系统、能够直接指导我日常执教工作的工具和方法。我期待它能帮助我成为一名更具智慧、更懂得如何激发运动员潜能的教练,让我的队伍在竞技成绩和队员的成长上都能取得更大的突破。
评分从一名基层教练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在迷雾中找到了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长期以来,我们教练在实践中更多地依赖经验积累,对于运动心理学这样专业的领域,虽然知道其重要性,但往往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和有效的应用指导。市面上的一些运动心理学书籍,虽然理论深刻,但对于我们这些基层教练来说,往往过于抽象,难以转化为实际的教练行为。 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能够提供一套关于“赛前心理准备”的详细流程。比赛前的紧张、焦虑、甚至是自我怀疑,都是影响运动员发挥的重要因素。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具体的步骤,例如如何进行放松训练、如何进行积极的意象训练、如何帮助运动员建立比赛信心、以及如何在赛前排除干扰、保持专注。这些具体的指导,能够让我们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更有底气地去指导队员。 另外,书中对于“运动员动机管理”的探讨也让我非常感兴趣。如何让队员们在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中保持高昂的斗志?如何激发他们的内在驱动力,让他们不仅仅是为了教练、为了比赛、更是为了自我超越而努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比如如何设定SMART目标,如何运用奖励机制,以及如何通过营造积极的训练氛围来激发队员的长期动力。 我还对书中关于“如何处理运动员的负面情绪”的内容充满期待。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难免会遇到失败、挫折、甚至伤病,这些都会引发负面情绪。如何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走出低谷,而不是被情绪所困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心理疏导的技巧,例如如何进行情绪识别、如何进行情绪调节、以及如何帮助他们重新找回积极的心态。 总而言之,我最看重的是这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我需要的是一本能够帮助我直接解决教练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工具箱”,而不是一本摆在书架上供人欣赏的“理论宝典”。这本书如果能够真正做到将运动心理学的精髓转化为教练员可掌握、可运用的实践技巧,那它无疑将成为我们基层教练员案头的必备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问世,无疑是给无数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也同样在教练席上殚精竭虑的教练们送来了一份厚礼。我一直深知,优秀的运动成绩背后,除了科学的训练体系和运动员的拼搏精神,更离不开教练对运动员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有效引导。然而,理论知识的门槛和实践应用的鸿沟,常常让许多教练望而却步,或者在实际操作中感到力不从心。 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如何识别和应对运动员的“高原期”现象。我注意到,很多优秀的运动员在达到一定水平后,会经历一个训练进展缓慢甚至停滞的阶段,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瓶颈,很多时候也是心理上的挑战。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帮助教练们理解造成高原期的心理因素,并给出打破僵局的策略,比如调整训练目标、引入新的训练刺激、或者通过心理干预来重塑运动员的动机和信心,那将是巨大的贡献。 同时,对于如何培养运动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力”方面,我也希望能有深入的解析。在很多团队项目中,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相互支持,以及关键时刻能够站出来的领袖人物,往往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团队建设活动,或者在日常训练中融入培养领导力的元素,让教练们能够系统性地塑造一支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队伍? 我非常看重书籍中关于“教练自我成长”的部分。作为一名教练,我们同样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如果书中能够探讨教练如何进行自我反思,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如何保持对运动的热情和对运动员的耐心,甚至是如何进行有效的教练员培训和继续教育,那将大大提升这本书的价值。 总的来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全能型”的教练助手,不仅仅关注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更能将心理学原理巧妙地融入到日常的训练和管理之中,帮助教练们在技术、体能、心理等各个层面都成为更出色的引导者。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运动心理学的一些刻板印象。我原以为这会是一本晦涩难懂、充满专业术语的理论著作,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在娓娓道来,将那些复杂的心理学概念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清楚,并且融入了大量的实际案例,让我能够感同身受,并且立刻就能联想到自己在教练生涯中遇到过的相似情境。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运动员心理韧性”的探讨。以往我总是关注运动员的技术和体能训练,却忽略了他们内心强大的重要性。这本书详细地阐述了如何培养运动员的逆商,如何在失败和挫折中学习成长,而不是被击垮。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具体的练习方法,比如如何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如何设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以及如何在比赛中保持专注和冷静。这些方法都非常具有操作性,让我能够立即在训练中尝试,并且已经看到了初步的效果。 此外,书中关于“教练与运动员的关系建立”的部分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认为,教练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授者,更是运动员的引路人。这本书强调了建立信任、理解和尊重的关系的重要性,并且提供了一些有效沟通的技巧,比如如何倾听、如何给予建设性的反馈、如何处理冲突等等。这些内容对于改善我与队员之间的互动非常有帮助,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我还会推荐这本书给我的同行们,尤其是那些和我一样,在实践中摸索前行的年轻教练。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随身的心理顾问,能够随时为我们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实用性,它能够真正帮助我们解决在教练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我们的执教水平,最终也为运动员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相信,拥有一本这样的“实践指南”,能够让我在未来的执教道路上更加自信,也更有方向。它让我明白,优秀的运动表现,不仅仅是身体的较量,更是心理的博弈。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简直是一场及时雨!作为一名初入教练行业的新手,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在面对队员们各种各样的心理困境时。我知道运动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状态,但具体该如何去引导、去帮助,我总是摸不着头脑。市面上关于运动训练的书籍不少,但大多侧重于技术和体能,对于如何“练心”,却往往语焉不详,或者只是泛泛而谈。 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运动员的动机类型”以及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动机去制定相应的激励策略。有的队员是为了追求荣誉,有的则更多的是享受过程,还有的可能只是迫于外界压力。如果教练能够准确识别并理解这些不同的动机,就能更有效地去激发他们的潜力,而不是用一种“一刀切”的方式去管理。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评估方法,帮助我们快速了解队员的动机类型,并提供具体的激励指导? 此外,对于“运动员的注意力管理”这一关键能力,我也充满期待。在激烈的比赛中,如何帮助运动员排除外界干扰,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最重要的事情上,是至关重要的。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比如如何进行注意力转移练习、如何进行视觉化训练、以及如何在比赛中运用口令或手势来帮助运动员重新聚焦。这些实操性的技巧,对于提升队员的临场表现有着直接的作用。 我也非常期待书中能有关于“如何建立积极的教练-运动员关系”的详细指导。我知道,良好的关系是教练有效指导的基础。然而,如何才能在保持教练权威的同时,又与运动员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些关于积极反馈、建设性批评、以及处理冲突的实用技巧,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与队员沟通,从而建立起更牢固的合作关系? 总而言之,我买这本书的核心诉求,就是希望它能够成为一本真正能够指导我“落地”的实践手册。我需要的是具体的方法、可操作的步骤,以及大量的实际案例,让我能够在日常的训练和比赛中,切实地运用运动心理学的知识,提升我的执教水平,也帮助我的队员们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全面的成长。
评分送货又快包装又好!京东购物有保障!
评分贵啊 但愿内容物有所值
评分感觉小了一些,虽然有些小贵,但是内容还算可以,值得一看
评分好
评分物流很快,书还没看呢
评分买书,也来京东,主要快。隔天就到
评分物流很快,书还没看呢
评分贵啊 但愿内容物有所值
评分物流很快,书还没看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