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络穴位家用大图册》主要介绍了成人经络穴位、儿童经络穴位、常见反射区,包括近560个穴位及反射区。
《人体经络穴位家用大图册》介绍了每条经络的歌诀速记、保养方法,穴位的主治、定位、简易取穴、临床应用等,一一呈现。
《人体经络穴位家用大图册》里面的二维码视频、多个索引,方便读者快速精准取穴。
刘立安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常务理事,山东针灸学会副会长。
山东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青岛大学教授,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针灸推拿康复科( 重点专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中医药师承指导教师。
赵克勤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针灸推拿康复科( 重点专科)主治医师。
青岛康泰职业培训学校讲师,临床擅用针、灸、推、药结合中医情志疗法调理诸疾。
常用奇穴Top5
常用五输穴Top10
成人保健特效穴
儿童保健特效穴
专家讲堂:取穴必知入门技法概述
第一章 成人经络穴位速查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
第六节 手太阳小肠经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
第八节 足少阴肾经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
第十节 手少阳三焦经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第十二节 足厥阴肝经
第十三节 任脉
第十四节 督脉
第十五节 经外奇穴
第二章 儿童常用穴位速查
第一节 头面颈部穴位
第二节 胸腹部穴位
第三节 项背部穴位
第四节 上肢部穴位
第五节 下肢部穴位
第三章 足常用反射区速查
第一节 足底反射区
第二节 足侧反射区
第三节 足背反射区
腧穴速取
中府
[主治]咳嗽,气喘,胸部胀痛,肩背痛等。
[定位]在胸部,平第一肋间隙处,正中线旁开6寸,左右各1穴。
[简易取穴]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端下方有一明显三角窝,该处垂直向下1横指处。
[临床应用]①治外感、内伤咳嗽:配天突、肺腧。②治肩痛:配肩髎。
云门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等。
[定位]在胸部,锁骨下窝凹陷处,肩胛骨喙突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左右各1穴。
[简易取穴]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端下方三角窝正中处。
[临床应用]治肩痛不能举:配秉风。
天府
[主治]气喘,咳嗽,胸闷,上臂内侧痛等。
[定位]在上臂内侧面,腋前纹头下3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左右各1穴。
[简易取穴]臂向前平举,俯头,鼻尖接触上臂内侧处。
[临床应用]①治咽喉肿痛:配侠白、尺泽。②治鼻出血:配合谷。
侠白
[主治] 咽痛,气短气喘,上臂痛等。
[定位]在上臂内侧面,腋前纹头下4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左右各1穴。
[简易取穴]天府穴向下1横指处。
[临床应用]治咽喉肿痛:配尺泽、天府。
尺泽
[主治]咳嗽,咽痛,肘臂痛,吐泻等。
[定位]在肘部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桡侧缘凹陷中,左右各1穴。
[简易取穴]手掌朝上微屈肘,用一手食指沿肘横纹从外侧向内侧触摸,在肘弯正中可摸到一粗腱,粗腱外侧凹陷处。
[临床应用]①常按尺泽可缓解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疼痛。②治急性咽喉肿痛:独取尺泽,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孔最
[主治]咳嗽,气喘,咯血,咽痛,肘臂痛等。
[定位]在小臂内侧,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方7寸,左右各1穴。
[简易取穴]伸臂仰掌,尺泽与太渊连线的中点处向上量1横指,桡骨内侧缘处。
[临床应用]戒烟人士可经常按揉孔最,能改善心肺功能。
列缺
[主治]头痛,咳嗽,咽痛,口眼歪斜,颈项僵硬等。
[定位]在小臂内侧,腕横纹上1.5寸,腕横纹桡侧端,桡骨茎突上方,左右各1穴。
[简易取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食指尖下凹陷处,触摸时可感有一裂隙。
[临床应用]常按列缺可辅治小便过多、咽喉不适。
经渠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气短,咽痛等。
[定位]在小臂内侧,腕横纹上1寸,桡动脉桡侧凹陷中,左右各1穴。
[简易取穴]伸臂立掌,从腕横纹上1横指,桡骨茎突的高点向内侧推至骨边处,可感觉其与桡动脉之间有一凹陷即是。
[临床应用]①按揉此穴可缓解手腕疼痛。②治咳喘:配天府。
太渊
[主治]咳嗽,肺炎,心动过速,胃痛等。
[定位]在掌后腕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左右各1穴。
[简易取穴]掌面腕横纹桡侧可触摸到桡动脉,从其感觉到搏动处稍往桡侧移动至凹陷处。
[临床应用]常按揉太渊可预防心肺疾病。
鱼际
[主治]咳喘,咽喉肿痛,失音等。
[定位]在拇指下方,第一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左右各1穴。
[简易取穴]掌心朝上,第一掌指关节后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临床应用]治急性咽喉炎及哮喘等症:可掐揉该穴。
少商
[主治]咽喉肿痛,咳喘,中暑呕吐,发热等。
[定位]在拇指桡侧,距指甲角0.1寸处,左右手各1穴。
[简易取穴]伸指俯掌,拇指外侧,由指甲外侧缘和下缘各做一垂线,两垂线交点处。
[临床应用]治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可在此处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我对这本书的整体感受可以用“直观而实用”来概括。我本身对中医的经络穴位有点兴趣,但之前看的书要么太理论化,要么图太小,学习起来总是事倍功半。这本“家用大图册”恰恰满足了我对“看得清、找得准”的需求。它的版式设计非常慷慨,每一页的穴位图都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而且色彩运用得恰到好处,经络和穴位的标注清晰可见,不会被其他元素干扰。我尤其喜欢它在标注穴位时,会给出一些解剖学上的参考,比如骨骼突起、肌肉缝隙等,这让我能够更精确地定位到穴位。虽然书里没有深入讲解每个穴位的药理作用或者复杂的手法,但它提供的信息已经足够我这个初学者进行基础的自我按摩和保健了。我尝试着按照图册上的指示,找到了几个我一直想了解的穴位,比如足三里,然后轻轻按压。虽然我无法百分之百确定自己按得是否到位,但这种“跟着图走”的过程,让我在保健方面更有信心了。它就像一个贴心的“私人教练”,告诉你“在哪里”可以做些什么,而不需要你去消化太多晦涩的理论。
评分我一直对手头的这个穴位图册挺好奇的,因为包装上写着“家用大图册”,而且封面也确实是大开本,图片给人的感觉很清晰,色彩也比较鲜明。我平时不太懂中医,但偶尔会感觉身体某些部位酸痛不适,比如颈椎、腰部,还有就是容易疲劳,总觉得气血不够足。书里虽然没明说,但从图片和一些标注来看,它似乎涵盖了人体的不少主要经络和穴位,而且给的图确实够大,细节也比较容易看得清楚,不像有些小册子,印得密密麻麻,连穴位在哪个具体位置都看不真切。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穴位的描述,虽然没有长篇大论地解释什么医学原理,但能让你大概知道这个穴位在什么地方,以及大概有什么作用。我尝试着按照书里的指示,自己摸索着按压了几个感觉比较常用的穴位,比如合谷穴,按下去之后发现确实能缓解手部的酸胀感,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但至少给了我一种尝试和自我调理的可能。而且,书的纸质也还可以,摸起来挺舒服的,不是那种很粗糙的纸,所以翻阅起来体验也比较好。总的来说,对于像我这样对穴位知识知之甚少,但又想在家尝试一些简单自我保健的人来说,这本书的直观性还是很吸引人的。
评分我一直对传统中医的理论,尤其是经络和穴位,充满了好奇,总觉得它蕴含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智慧。虽然我不是医学专业人士,也没有系统学过中医,但平时对养生保健很有兴趣,总想着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来调理身体。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它的“大图册”定位,这一点真的做得非常到位。打开书,扑面而来的是一幅幅清晰、大尺寸的人体穴位图,色彩搭配也很和谐,不会显得过于刺眼。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它在标注穴位的时候,不仅仅给出了穴位名称,还用非常直观的图示来展现穴位所在的具体位置,甚至连周围的骨骼、肌肉轮廓都做了示意,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尝试着对比了书上的图和自己的身体,虽然无法百分之百确定,但至少给了我一个非常明确的参照。我甚至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个“视觉化”的中医入门工具,让你能够更直观地去理解那些抽象的经络理论。虽然书里没有太多的理论讲解,但这反而让它更具实用性,你可以直接从图上找到你想要的信息,然后尝试去实践。
评分这本穴位图册给我的整体感觉是比较“硬核”的,虽然是家用,但它呈现出来的专业度还是挺高的。我平时工作经常需要长时间对着电脑,脖子和肩膀总是僵硬得不行,有时候还会伴随头痛。之前也买过一些关于颈椎病的书,但大多是讲体态纠正或者运动方法的,这次看到这本书,就想着能不能找到一些穴位来辅助缓解。书里的图片非常精细,经络的走向和重要穴位的定位都标注得很清楚,甚至还有一些肌肉的层次感,感觉像是专业的解剖图谱一样,只是更侧重于穴位。我特意找了书中关于颈部和头部的穴位部分,那些标注出来的穴位,比如风池、天池、肩井等等,看着就很有针对性。虽然书里没有详细说明每个穴位的具体按摩手法或者禁忌,但凭借着清晰的图示,我能大概判断出按压的区域和力度。我试着去寻找书上标注的几个穴位,然后用手指轻轻按压,确实能找到一些比较敏感的点。有时候按下去会觉得酸胀,有时候又会觉得像触电一样,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找到了正确的穴位,但这种探索的过程本身就挺有趣的。而且,它给的图片是真的很大,细节纹理都看得很清楚,这对于新手来说太友好了,不会因为看不清图而产生挫败感。
评分老实说,我买这本书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备而不用”的心态。我平时身体还算健康,但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小毛病,比如感冒初起、消化不良,或者就是单纯的肌肉酸痛。我听说很多穴位按摩对于这些常见症状有缓解作用,但苦于没有专业的图谱指导,每次都是凭感觉乱按,效果也参差不齐。这本书的出现,正好解决了我的困境。它的“大图册”设计,让我在翻阅时几乎不会感到费力,无论是整体的经络走向图,还是局部的穴位特写,都非常清晰,就像是在对着一张详细的地图一样。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对一些常见病症相关的穴位区域的标注,比如腹部的一些穴位,以及手腕和手臂上的穴位。我尝试着根据图示找到了几个穴位,然后用手指轻轻地进行按压,虽然我无法准确衡量力道,但至少能够感受到一些微妙的变化。有时候会觉得有些麻麻的,有时候又会觉得有种热热的感觉,这些都让我觉得,这本书确实提供了一种有别于药物的、更自然的自我调理途径。它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参照物”,让你知道“应该在哪里”去寻找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