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以通俗易懂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人体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解剖、生理与异常状态下的相关改变,以及相关疾病的关键知识,垂体和下丘脑、甲状腺、肾上腺、生殖、胰腺、骨骼和钙、脂质和营养、遗传学和内分泌肿瘤等,并配以形象逼真、高度概括的绘图,将深奥的基础科学与临床医学融会贯通,瞬间使人领悟奇妙的人体结构和机体功能,以及疾病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的原由。《奈特绘图版医学全集(第2卷):内分泌系统(原书第2版)》实现了“医学与艺术”“理论与临床”“专业与科普”的三大完美结合,是一部具有50多年沉淀和辉煌的经典著作,既可作为医学院校学生和中青年医务人员的教科书,亦可作为医学爱好者、患者及青少年的医学科普教育读物。
作者简介
[美]扬(William F.Young,Jr.医师是Mayo临床医学院的医学教授,也是Tyson内分泌临床教授。他在密歇根州立大学(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获得了本科和医学学位,并在明尼苏达大学( University of Minnesota)获得了科学硕士学位。Young博士受训于位于密歇根皇家橡树( Royaloak, Michigan)的William Beaumont医院,并在位于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 Rochester,Minnesota)的Mayo诊所完成了内分泌和代谢学的专业学习( fellowship)。他从1984年在Mayo诊所供职,因为他教学中的突出贡献使得他获得了包括Mayo Fellow协会年度优秀内科教师、Mayo诊所内分泌年度教师、Mayo医学院继续教育优秀教职员奖、美国临床内分泌学学会H.Jack Baskin内分泌教学奖等诸多医学教育方面的奖项。在医学专业方面的造诣使Young医师获得了包括Mayo杰出医师奖、美国内分泌学会临床内分泌学优秀奖以及内分泌学会杰出医师奖等荣誉。Young博士的临床研究方向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嗜铬细胞瘤。他曾经在内分泌性高血压和肾上腺、垂体疾病方面发表过200余篇文章,出席过300余场国内和国际会议,在100余所医学机构中担任客座教授。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垂体和下丘脑
一、垂体的发育
二、垂体的组成及与下丘脑的关系
三、垂体的血液供应
四、垂体的解剖和毗邻
五、垂体与海绵窦的毗邻关系
六、蝶鞍的毗邻
七、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和负反馈调节
八、垂体后叶
九、鞍上疾病的表现
十、颅咽管瘤
十一、垂体肿瘤对视器的影响
十二、垂体和垂体柄的非肿瘤损伤
十三、男性儿童和青少年的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十四、成年人垂体前叶激素缺乏
十五、选择性和部分性垂体功能减退
十六、严重的垂体前叶功能缺乏或全垂体功能减退
十七、产后垂体坏死(席汉综合征Sheehan syndrome)
十八、垂体卒中
十九、垂体性巨人症
二十、肢端肥大症
二十一、分泌泌乳素的垂体肿瘤
二十二、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肿瘤
二十三、纳尔逊综合征( Nelson syndrome)
二十四、临床无功能的垂体肿瘤
二十五、催产素的分泌和功能
二十六、血管加压素的分泌和功能
二十七、中枢性尿崩症
二十八、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
二十九、成年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
三十、垂体转移瘤
三十一、垂体的手术方式
第2章 甲状腺
一、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解剖
二、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发育
三、甲状腺先天畸形
四、促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的作用
五、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
六、格雷夫斯病( Graves disease)
七、格雷夫斯眼病( Graves ophthalmopathy)
八、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甲状腺的病理改变
九、毒性甲状腺腺瘤和毒性多结节甲状腺肿的临床表现
十、毒性甲状腺腺瘤和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理生理学
十一、成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
十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十三、非毒性甲状腺肿
十四、甲状腺肿的大体病理
十五、非毒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学
十六、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纤维性甲状腺炎
十七、亚急性甲状腺炎
十八、甲状腺乳头状癌
十九、甲状腺滤泡状癌
二十、甲状腺髓样癌
二十一、甲状腺许特尔细胞癌(H ǖ rthle cellcarcinomna)
二十二、甲状腺未分化癌
二十三、甲状腺转移癌
第3章 肾上腺
一、肾上腺的发育
二、肾上腺的解剖和血液供应
三、肾上腺的神经支配
四、肾上腺的组织学
五、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物合成与代谢
六、皮质醇的生物学作用
七、库欣综合征——临床表现
八、诊断库欣综合征的试验方法
九、库欣综合征:病理生理学
十、原发性色素结节性肾上腺皮质病引起的库欣综合征
十一、类固醇生成障碍中的主要异常
十二、经典的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十三、肾上腺雄激素的生物活性
十四、成年人激素过多综合征
十五、醛固酮的生理作用
十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十七、肾上腺静脉取血
十八、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和肾血管性高血压
十九、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肾上腺危象
二十、慢性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艾迪生病(Addison disease)
二十一、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实验室检查和治疗
二十二、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实验室检查和治疗
二十三、肾上腺髓质和儿茶酚胺
二十四、儿茶酚胺的合成、储存、分泌、代谢和灭活
二十五、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
二十六、肾上腺的转移瘤
第4章 生殖
一、性腺的分化
二、生殖道的分化
三、外生殖器的分化
四、睾酮及雌激素的合成
五、正常青春期
六、性早熟
七、性发育异常
八、性染色体异常
九、克兰费尔特综合征( Kline-felter syndrome)
十、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性腺发育不全)
十一、多毛症及男性化
十二、性激素对女性生殖周期从出生到年老的影响
十三、功能性及病理性子官出血
十四、男性乳房发育
十五、溢乳
第5章 胰腺
一、胰腺的解剖与组织学
二、胰腺的外分泌功能
三、胰腺胰岛的组织学
四、胰岛素分泌
五、胰岛素的作用
六、糖酵解
七、三羧酸循环
八、糖原代谢
九、胰岛素缺乏的后果
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十一、1型糖尿病
十二、2型糖尿病
十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十四、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变性的并发症
十五、糖尿病肾病
十六、糖尿病神经病变
十七、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
十八、糖尿病患者血供不足:糖尿病足
十九、妊娠期糖尿病
二十、2型糖尿病的治疗
二十一、l型糖尿病的治疗
二十二、胰岛素瘤
二十三、原发性胰岛D细胞增生
第6章 骨骼和钙
一、正常甲状旁腺组织学
二、甲状旁腺生理学
三、骨重建单位
四、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病理生理
五、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病理和i临床表现
六、高钙血症病因鉴别诊断相关检查
七、肾性骨营养不良
八、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甲状旁腺组织学
九、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病理
十、急性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
十一、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病理生理
十二、la型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十三、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
十四、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
十五、男性骨质疏松
十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表现
十七、营养缺乏性佝偻病和骨软化症
十八、假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和骨软化症
十九、低磷血症性佝偻病
二十、儿童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二十一、成年人骨软化症的临床表现
二十二、佩吉特骨病(Paget disease)
二十三、佩吉特骨病(Paget disease)的发病机制、治疗
二十四、成骨不全
二十五、低碱性磷酸酶症
第7章 脂质和营养
一、胆固醇的合成和代谢
二、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吸收
三、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及胆固醇水平的调节
四、高密度脂蛋白的代谢和胆固醇的逆运输
五、高胆固醇血症
六、高胆固醇血症性黄瘤病
七、无β脂蛋白症和丹吉尔病
(Tangier disease)
八、高三酰甘油血症
九、高三酰甘油血症的临床表现
十、动脉粥样硬化
十一、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十二、代谢综合征
十三、降脂药物的机制
十四、高脂血症的治疗
十五、必需维生素的吸收
十六、维生素B1缺乏:脚气病
十七、维生素B3缺乏:糙皮病
十八、维生素C缺乏:坏血病
十九、维生素A缺乏
二十、乳糜泻和吸收不良
二十一、溶酶体贮积症:神经鞘脂贮积病
二十二、神经性厌食症
二十三、肥胖
二十四、肥胖的外科治疗遗传学和内分泌肿瘤
第8章 遗传学和内分泌肿瘤
一、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
二、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
三、希佩尔一林道综合征(von Hippel-Lindau syndrome)
四、1型神经纤维瘤(von Recklinghausen disease)
五、1型自身免疫多腺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六、类癌综合征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序言
Netter内分泌系统分册(第2版)的设计旨在向不同年资的医师和医学生们提供不同内分泌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知识。第1版Netter内分泌分册的出版可追溯至1965年,在其后的半个世纪中,人们对内分泌疾病的认识有了迅猛的发展,使得本书的文字部分得到了全面的改写,但是Frank H.Netter医师的临床解剖插图却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随着在过去50年中新的内分泌疾病和治疗方案的出现,相应地,本版图谱的每一章都增加了新的插图,包括当前摘除垂体瘤的外科技术、诊断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的试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静脉激素水平测定、原发性色素结节性肾上腺病引起的库欣综合征、l型及2型糖尿病的治疗、多发性内分泌瘤病1和2,以及希佩尔一林道综合征( Hippel-Lindau syndrome)o Carlos Machado医师、科学和艺术双硕士学位获得者James A.Perkins和Kristen WienandtMarzej on,以及John Craig医师都为这些精美的新插图的创作及现有插图的改编、更新付出了大量心血。与之相配的文字部分则有助于拓展说明插图涵盖的概念和内容。
本书分为8章,分别对应了不同的内分泌系统的腺体和组分:垂体和下丘脑、甲状腺、肾上腺、生殖、胰腺、骨骼和钙、脂质和营养及遗传学和内分泌肿瘤。必要时还将Netter插图佐以现代的诊断图像(如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磁共振图像)。最初的Netter版本以及新插图都着重于介绍疾病的胚胎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手段、手术等治疗技术。
新版本不仅迎接了改写过去半个世纪内分泌进展的艰巨挑战,也保留了原版Netter插图使之为今所用。这本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内分泌教科书,却能将本学科重点内容以轻松愉快的视觉方式呈献给读者。希望读者能在内分泌学科的海洋中遨游时可以发现本书插图和文字的意义所在。
在此,我非常感激我在Mayo诊所的同事和患者,他们赋予我内分泌广阔领域的临床经验、看法和见解。感谢Elsevier负责本书编辑出版的工作人员自始至终给予我大力的支持。感谢深得Netter画作精髓的第二代Netter艺术家们。同时我也想感谢我的女儿Abbie L.Abboud在医学编辑和厘清本书概念思路方面的宝贵援助。最后我将这本书献给我的家庭,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是我2年中创作本书的动力。
内分泌系统:生命活动的精密调控者 内分泌系统,作为人体内不可或缺的通讯网络,以其精巧的激素信号传递方式,主导着身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平衡、生殖功能以及情绪波动等至关重要的生理过程。它与神经系统共同协作,共同构筑起人体的精密调控体系,确保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 一、内分泌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内分泌系统由一系列内分泌腺体构成,这些腺体不具备导管,而是直接将分泌的激素释放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靶细胞,从而发挥其特定的生理效应。主要的内分泌腺体包括: 下丘脑与垂体: 下丘脑作为大脑的一部分,是连接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桥梁。它分泌释放激素和抑制激素,精确调控垂体前叶和后叶的活动。垂体则被称为“内分泌腺的总指挥”,其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催乳素等,影响着其他内分泌腺的功能。垂体后叶则储存和释放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分别参与水盐平衡和分娩、泌乳。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 甲状腺位于颈部,分泌甲状腺激素(T3和T4),它们是调节人体基础代谢率的关键,影响着生长发育、体温维持和神经系统的功能。甲状旁腺则分布在甲状腺周围,分泌甲状旁腺激素,主要负责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钙水平稳定。 肾上腺: 肾上腺位于肾脏上方,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具有抗炎和抗过敏作用;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调控水盐平衡;以及少量性激素。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参与应激反应,提高心率、血压和血糖。 胰腺: 胰腺既是外分泌腺,也是内分泌腺。其内分泌部分——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降低血糖,促进葡萄糖的储存和利用;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促进肝糖原分解。两者共同维持血糖的动态平衡。 性腺(睾丸与卵巢): 男性性腺睾丸分泌雄激素(如睾酮),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维持第二性征。女性性腺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维持第二性征,并参与月经周期和妊娠。 松果体: 松果体分泌褪黑素,调节人体的昼夜节律,影响睡眠和情绪。 胸腺: 胸腺是免疫系统的重要器官,在儿童时期分泌胸腺素,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育和成熟,参与细胞免疫。 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机制 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受到高度精密的调控,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机制实现: 反馈调节: 这是内分泌系统最主要的调控方式。通常情况下,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水平会受到其作用靶细胞的反馈信息的影响。当激素水平升高时,会抑制其分泌;当激素水平降低时,则会促进其分泌。这种负反馈机制能够有效地维持激素水平在稳定的范围内。例如,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神经调控: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例如,下丘脑接收来自大脑其他区域的神经信号,然后通过释放激素来调控垂体的活动。某些内分泌腺(如肾上腺髓质)直接受到神经系统的支配,在应激状态下,神经信号会迅速引起其激素的大量分泌。 三、内分泌失调及其影响 当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时,就会导致内分泌失调,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生长发育异常: 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分泌过多则可能引起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 代谢紊乱: 胰岛素分泌不足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表现为血糖升高,长期的血糖失控会损害全身多个器官。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加速新陈代谢,导致心悸、消瘦、多汗等症状;分泌过少(甲状腺功能减退)则会减缓新陈代谢,引起疲劳、体重增加、畏寒等。 生殖功能障碍: 性激素分泌异常会影响性发育、生育能力和月经周期。 应激反应异常: 肾上腺激素分泌异常会影响身体对压力的适应能力。 情绪与行为改变: 某些激素的变化,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和褪黑素,都可能对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 四、内分泌系统的研究与发展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对内分泌系统的认识不断深化。从对激素的发现和作用机制的阐明,到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改进,内分泌学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分支。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和影像学等现代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研究内分泌系统结构、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的有力工具。新的激素及其调控机制的不断发现,以及靶向性药物的研发,为治疗内分泌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 总之,内分泌系统是维持生命体正常运转的精密调控者。对其组成、功能、调控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的深入了解,对于维护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