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音阶 和弦 琶音

钢琴音阶 和弦 琶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雪梅,尹玥 编
图书标签:
  • 钢琴
  • 音阶
  • 和弦
  • 琶音
  • 乐理
  • 钢琴教程
  • 音乐基础
  • 指法
  • 练习
  • 键盘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ISBN:9787536081499
版次:1
商品编码:1213641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钢琴必练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0
字数:15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音阶、和弦和琶音练习是钢琴技巧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通过对二十四个调的音阶、和弦和琶音及各种变形练习,学生能从中熟悉各种指法,更好地完善自己的钢琴技巧,提高演奏水平。本书分为初级练习和中高级练习。其中初级练习又分为单手练习和双手练习两部分,单手练习适合刚入门的学生,双手练习适合已经掌握了双手合奏能力的学生。初级练习为两个八度的练习,包含有自然大调、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的音阶练习,以及主三和弦、琶音和分解和弦的练习。中高级练习适合有一定程度的学生根据自身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练习。由于版面限制,谱面只编写了两个八度,有余力的学生可自行增加至四个八度进行练习,能获得更好的练习效果。在中高级练习中,包含有八度音阶、三度和六度音阶、三度和六度双音音阶等音阶练习,还有主三和弦、属七和弦(大调)和减七和弦(小调)的和弦、分解和弦和琶音的练习。此外,初级练习附有简单的半音音阶练习,中高级练习附有较为复杂的半音音阶、全音音阶的练习。


作者简介

  雪梅,广东花城出版社有限公司音乐编辑室主任,副编审,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担任《雷锋之歌·歌曲卷》副主编,发表论文及歌曲《浅谈西北民歌及其影响》《试析20世纪舞剧音乐及其发展》《荔枝颂》《走进春天的图画》《出版工作者之歌》等。担任《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视唱练耳基础教程》《实用乐理》《老歌》等音乐图书编辑。


  尹玥,广东花城出版社有限公司编辑室编辑,担任《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视唱练耳高考必备》等音乐图书编辑。

内页插图

目录

初级练习

第一部分(单手练习)

C大调音阶、和弦、琶音…………………………………………………………………………1

a小调音阶、和弦、琶音…………………………………………………………………………2

G大调音阶、和弦、琶音…………………………………………………………………………3

e小调音阶、和弦、琶音…………………………………………………………………………4

F大调音阶、和弦、琶音…………………………………………………………………………5

d小调音阶、和弦、琶音…………………………………………………………………………6

D大调音阶、和弦、琶音…………………………………………………………………………7

b小调音阶、和弦、琶音…………………………………………………………………………8

bB大调音阶、和弦、琶音……………………………………………………………………… 9

g小调音阶、和弦、琶音…………………………………………………………………………10

A大调音阶、和弦、琶音…………………………………………………………………………11

#f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12

bE大调音阶、和弦、琶音……………………………………………………………………… 13

c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14

E大调音阶、和弦、琶音……………………………………………………………………… 15

#c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16

bA大调音阶、和弦、琶音……………………………………………………………………… 17

f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18

B大调音阶、和弦、琶音……………………………………………………………………… 19

#g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20

bD大调音阶、和弦、琶音……………………………………………………………………… 21

bb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22

bG大调音阶、和弦、琶音……………………………………………………………………… 23

be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24

第二部分(双手练习)

C大调音阶、和弦、琶音……………………………………………………………………… 25

c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26

G大调音阶、和弦、琶音……………………………………………………………………… 27

g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28

D大调音阶、和弦、琶音……………………………………………………………………… 29

d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30

A大调音阶、和弦、琶音……………………………………………………………………… 31

a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32

E大调音阶、和弦、琶音……………………………………………………………………… 33

e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34

B大调音阶、和弦、琶音……………………………………………………………………… 35

b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36

F大调音阶、和弦、琶音……………………………………………………………………… 37

f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38

bB大调音阶、和弦、琶音………………………………………………………………………39

bb小调音阶、和弦、琶音………………………………………………………………………40

bE大调音阶、和弦、琶音………………………………………………………………………41

be小调音阶、和弦、琶音………………………………………………………………………42

bA大调音阶、和弦、琶音………………………………………………………………………43

#g(ba)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44

bD大调音阶、和弦、琶音………………………………………………………………………45

#c(bd)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46

bG大调音阶、和弦、琶音…………………………………………………………………… 47

#f(bg)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48

半音音阶……………………………………………………………………………………… 49

中高级练习

C大调音阶、和弦、琶音……………………………………………………………………… 50

a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52

G大调音阶、和弦、琶音……………………………………………………………………… 55

e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57

D大调音阶、和弦、琶音……………………………………………………………………… 60

b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62

A大调音阶、和弦、琶音……………………………………………………………………… 65

#f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67

E大调音阶、和弦、琶音……………………………………………………………………… 70

#c小调音阶、和弦、琶音………………………………………………………………………72

B大调音阶、和弦、琶音……………………………………………………………………… 75

#g小调音阶、和弦、琶音………………………………………………………………………77

#F大调音阶、和弦、琶音………………………………………………………………………80

#d小调音阶、和弦、琶音………………………………………………………………………82

bD大调音阶、和弦、琶音………………………………………………………………………85

bb小调音阶、和弦、琶音………………………………………………………………………87

bA大调音阶、和弦、琶音………………………………………………………………………90

f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92

bE大调音阶、和弦、琶音…………………………………………………………………… 95

c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97

bB大调音阶、和弦、琶音………………………………………………………………………100

g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102

F大调音阶、和弦、琶音……………………………………………………………………… 105

d小调音阶、和弦、琶音……………………………………………………………………… 107

半音音阶……………………………………………………………………… …………………110

全音音阶……………………………………………………………………… …………………112


前言/序言

  音阶、和弦和琶音练习是钢琴技巧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通过对二十四个调的音阶、和弦和琶音及各种变形练习,学生能从中熟悉各种指法,更好地完善自己的钢琴技巧,提高演奏水平。

  本书在编写上为适应不同学生的演奏水平和练习需要,分为初级练习和中高级练习。其中初级练习又分为单手练习和双手练习两部分,单手练习适合刚入门的学生,双手练习适合已经掌握了双手合奏能力的学生。初级练习为两个八度的练习,包含有自然大调、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的音阶练习,以及主三和弦、琶音和分解和弦的练习。中高级练习适合有一定程度的学生根据自身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练习。由于版面限制,谱面只编写了两个八度,有余力的学生可自行增加至四个八度进行练习,能获得更好的练习效果。在中高级练习中,包含有八度音阶、三度和六度音阶、三度和六度双音音阶等音阶练习,还有主三和弦、属七和弦(大调)和减七和弦(小调)的和弦、分解和弦和琶音的练习。此外,初级练习附有简单的半音音阶练习,中高级练习附有较为复杂的半音音阶、全音音阶的练习。

  希望本书能对钢琴学习者的技巧提高有所帮助,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编 者

  2016月12月



书名:交响诗篇的奥秘:管弦乐配器与织体构建 内容简介 《交响诗篇的奥秘:管弦乐配器与织体构建》是一部深入剖析管弦乐队艺术的权威性专著。本书旨在为音乐专业人士、作曲家、指挥家以及所有对宏大管弦乐织体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提供一套系统、详尽且富有洞察力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指导。全书以清晰的逻辑结构,层层递进地揭示了古典时期至二十世纪交响乐配器艺术的演变、核心原则及其精妙之处。 本书摒弃了枯燥的乐器罗列,转而聚焦于“声音的魔术”——如何将不同音色、不同性能的乐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丰富多层次的听觉画面。 第一部分:管弦乐队的解剖学——乐器家族的特性与潜能 本部分是理解管弦乐配器的基石。我们首先对四个核心家族——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组——进行细致入微的考察。 弦乐组的深度透视: 弦乐组是交响乐队的“血液”和“骨架”。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各自的音域特点、弓法(如分弓、断弓、颤弓、自然泛音与人工泛音)对音色、强度和情感表达的影响,更着重探讨了弦乐组内部的层次构建。例如,如何通过双指法、四部和五部和声的巧妙分布,在保持流畅性的同时,构建出饱满而透明的音响基底。对于“弱音器(mute)”的使用,我们分析了不同材质(骨质、金属、木质)对音色的微妙改变,以及它们在特定历史时期(如马勒和勋伯格)中的情感象征意义。 木管组的色彩调色板: 木管乐器以其独特的穿透力和色彩多样性著称。本书详细分析了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巴松的音色特性。我们深入探讨了木管乐器中音区转换时的“嘶哑”与“圆润”的矛盾统一。特别关注了它们的“特殊技巧”,如长笛的“空气音”(Air Sound)和单簧管的“纸片音”(Flutter-tonguing),以及这些技巧如何服务于特定的戏剧性效果。在配器实践中,我们阐述了木管组作为“独奏者”与作为“和声填充者”的角色转换,以及如何利用交替演奏(e.g., 双簧管与英国管的交替)来扩展音色边界。 铜管组的力量与光辉: 铜管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是交响乐力量的源泉。本书超越了简单的音量概念,聚焦于“金属质感”的控制。圆号的包容性、小号的锐利、长号的庄严,以及大号的深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光泽”。我们详细介绍了使用“弱音器”(Mutes)——直音、杯状、碟状等——对音色产生的剧烈变化,并结合瓦格纳和理查·施特劳斯的范例,展示了铜管组如何塑造宏伟的史诗场景。 打击乐组的节奏与氛围: 打击乐不再是简单的节奏点缀。本书将打击乐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两大类,详细介绍了定音鼓的音高控制、马林巴和颤音琴(Vibraphone)的音色融合,以及军鼓、大鼓在制造戏剧性张力中的作用。我们探讨了如何将打击乐融入整体织体,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层节奏的堆砌上。 第二部分:织体构建的工程学——层次、透明度与音响平衡 配器并非简单地将所有乐器堆叠在一起,而是关于“空间管理”。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侧重于织体(Texture)的构建原理。 层次的立体投影: 我们运用“三维空间模型”来分析配器:前景(旋律与强调)、中景(和声支撑与对位)和背景(低音支撑与氛围营造)。书中详尽分析了如何使用不同乐器组来明确界定这些层次,例如,用木管组的对位线条勾勒中景,而用弦乐的低音线固定前景的稳定感。我们重点讨论了亨德尔和莫扎特对清晰层次的追求,以及后浪漫主义作曲家如何通过“层层叠加”来追求厚重的音响。 透明度与密度控制: 透明度是衡量配器质量的关键指标。本书提出了“有效配器密度”的概念,即在不牺牲清晰度的情况下,如何增加乐器数量。我们分析了如何通过音区的分隔(Register Spacing)——例如,将和声分解到跨越两个八度以上的乐器中——来维持音响的“开放性”,避免音色的“泥泞”。对比分析了德彪西(追求水晶般透明)和勃拉姆斯(追求温暖的密度)在处理织体上的哲学差异。 音响平衡的动态艺术: 音响平衡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调整的过程。本书提供了精确的工具,用以预测不同乐器组合的相对响度。例如,在全乐队齐奏时,双簧管的穿透力远超中提琴,而圆号在中低音区的融合力极强。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读者将学会如何精确地“减弱”高音区的乐器,或“增强”被掩盖的低音线条,以实现指挥家意图中的完美融合。 第三部分:风格的演变——从古典主义到现代的声音探索 本部分追溯了配器技法的历史发展脉络,展示了不同时代对乐队声音的独特理解。 古典主义的清晰结构: 以海顿和莫扎特为例,分析了早期的“普适性配器”,即配器更多地服务于清晰的对位结构和旋律的突出,铜管和打击乐往往仅在强奏时出现。这种配器追求的是“平衡的对话”。 浪漫主义的色彩革命: 贝多芬将配器提升到戏剧表达的高度,而柏辽兹和瓦格纳则彻底解放了配器的表现力。本书细致考察了柏辽兹在《幻想交响曲》中对新乐器的引入和对特定音色的“主题化”,以及瓦格纳如何使用“导机动机”与特定的乐器组合(如瓦格纳低音大号)来深化叙事。 二十世纪的声音实验: 探索了印象派(德彪西、拉威尔)如何利用弦乐的泛音和木管的柔和色彩,创造“水彩画”般的音响;以及斯特拉文斯基和新古典主义对乐队“去浪漫化”的尝试,回归到对位和节奏的清晰结构。最后,本书触及了电子乐器与传统乐队结合的现代趋势,为未来的配器创作提供了前瞻性的视角。 结论:配器的语汇 《交响诗篇的奥秘》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关于声音哲学的探寻之旅。它引导读者理解,每一个音符的选择、每一个乐器的搭配,都是在进行一场精心策划的“声音对话”。掌握这些技巧,意味着能够将抽象的音乐理念转化为具有震撼人心的、可感知的听觉实体。本书旨在培养读者一种“听觉直觉”,使他们能够预见并实现最理想的管弦乐织体。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对音乐有浓厚兴趣但又缺乏系统性指导的初学者,《钢琴音阶 和弦 琶音》这本书无疑是一盏明灯。我之前尝试过一些其他的钢琴教材,但很多都过于理论化,难以将理论与实际演奏相结合。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学习方式。它不仅详细地介绍了音阶、和弦、琶音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将这些知识与实际的钢琴弹奏紧密地结合起来。书中提供的练习方法非常有针对性,能够帮助我有效地提升手指的灵活性、准确性以及对节奏的把握。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构建不同情绪的和弦以及如何运用琶音来丰富旋律的讲解,这让我能够更有创造性地理解和弹奏音乐。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让我能够一步步地打下坚实的钢琴基础,并且对音乐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评分

这本书,哦,我简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我一直对钢琴有些兴趣,但总觉得基础的东西不够扎实,尤其是那些听起来很“专业”的音阶、和弦和琶音,对我来说简直是天书。抱着一丝希望,我翻开了《钢琴音阶 和弦 琶音》。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教科书,充斥着密密麻麻的乐谱和术语,但事实让我大吃一惊。首先,这本书的排版就非常友好,文字清晰,图示直观。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理论,而是循序渐进地讲解,从最基础的音阶概念入手,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例子,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大致理解。当我看到书中对和弦的解释时,我简直茅塞顿开!之前我总觉得和弦就是几个音的组合,但书中详细解释了不同和弦的构成原理,以及它们在音乐中扮演的角色,这让我对音乐的理解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而琶音部分,更是让我找到了练习的“窍门”,不再是机械地弹奏,而是理解了其中的流动性和音乐性。这本书真的让我对钢琴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望而却步,而是充满了期待。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像我这样的“乐盲”量身定做的!我之前对音乐一窍不通,看到乐谱就头疼,更别说那些听起来高大上的音阶、和弦、琶音了。但《钢琴音阶 和弦 琶音》这本书,用一种极其易懂和有趣的方式,将这些复杂的概念呈现在我面前。我从来没想过,原来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可以这么“好玩”。书中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让我能轻松理解每个音符在音乐中的位置和作用。比如,书中将音阶比作“数字”,和弦比作“颜色”,琶音比作“流动的水”,这些简单的类比,却让我豁然开朗。我不再是被动地记忆,而是真正地理解了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创造出美妙的音乐。而且,这本书的练习方法也非常实用,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重复,而是带着音乐性的引导,让我觉得练习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自从看了这本书,我对待钢琴的态度都有了180度的转变,不再觉得它遥不可及。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抱太大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钢琴学习的书籍琳琅满目,很多都大同小异。但《钢琴音阶 和弦 琶音》给我的惊喜绝对是出乎意料的。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独特,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音阶、和弦、琶音之间的内在联系。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用了很多类比,比如将音阶比作音乐的“骨架”,将和弦比作音乐的“色彩”,将琶音比作音乐的“旋律线条”。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概念,理解起来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它还提供了大量的练习方法和技巧。我按照书中的指导进行练习,感觉自己的手指灵活度、音准和节奏感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特别是对于一些我之前觉得很难掌握的和弦转换,现在也变得轻松了不少。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耐心地引导着我,让我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好钢琴基础。

评分

我是一名已经学习钢琴一段时间的学生,一直以来,我对音阶、和弦和琶音的练习感到有些瓶颈。感觉自己进步缓慢,缺乏系统性的指导。偶然的机会,我听说了《钢琴音阶 和弦 琶音》这本书,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这本书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它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又非常注重实践性。作者不仅详细讲解了各种音阶、和弦、琶音的构成和指法,还针对不同程度的学习者提供了相应的练习计划和建议。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如何运用音阶、和弦、琶音来分析乐曲的章节,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结构和情感表达。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对自己的演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乐曲的风格和情绪。那些曾经困扰我的技术难题,现在也逐渐迎刃而解。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想要提升钢琴演奏水平,尤其是希望深入理解音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