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畜规模化规范化养殖丛书--健康高效养羊实用技术大全

小家畜规模化规范化养殖丛书--健康高效养羊实用技术大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郎跃深,王天学 编
图书标签:
  • 养羊
  • 小家畜
  • 规模化养殖
  • 规范化养殖
  • 健康养殖
  • 高效养殖
  • 实用技术
  • 羊业技术
  • 畜牧养殖
  • 养殖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88189
版次:1
商品编码:1215234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小家畜规模化规范化养殖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1
字数:2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供养羊专业户、羊场以及基层养殖人员使用,也可供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这是一本物超所值的养羊技术集大成者。作者实战经验丰富,书中对于养羊难点予以了关键注意事项的清晰解读,疾病防控结合症状彩图说明,易学易用,书后附有养羊经验谚语解读,实为难得。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为农业养殖培训单位的专家,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吸收了养羊的新成果,融入了养羊户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养羊生产条件和特点,详细介绍了羊的优秀品种、营养与饲料、羊舍建造等方面关键技术。尤其是对于难度较大的各类羊的繁育技术、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关键点与难点细节,图文结合做了清晰解读,对提高养殖效益极为重要。书后附有50条羊只饲养与放牧的谚语要领详解。
本书可供养羊专业户、羊场以及基层养殖人员使用,也可供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郎跃深, 农业培训办公室,高级讲师 执业兽医师,自1990年从农业技术师范学院牧医系毕业至今,26年来一直从事教学和生产实践工作,一直奋斗在一线。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我国养羊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1
第一节我国山羊业发展现状和对策1
第二节我国绵羊业发展现状和对策4
第二章 羊的品种7
第一节山羊品种7
一、自国外引进的优良山羊品种7
二、我国国内的优良山羊品种15
第二节绵羊品种24
一、自国外引进的肉用绵羊品种24
二、我国地方优良绵羊品种30
第三节引进种羊时的注意事项34
第三章 羊的繁殖技术38
第一节影响羊繁殖的因素38
第二节提高羊繁殖力的技术措施及途径41
第三节羊的选育和繁殖48
一、羊的选育48
二、羊繁殖技术52
第四节羊工厂化繁殖技术67
一、高效繁殖技术67
二、母羊多胎技术70
第五节接羔和育羔72
一、接羔前的准备72
二、接羔73
三、羔羊培育78
四、哺乳期母仔羊的管理83
第四章 羊的营养和饲料86
第一节羊的消化机能特点86
第二节羊的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87
一、羊的营养需要88
二、羊饲养标准93
第三节羊的饲料99
一、青绿饲料100
二、青贮饲料100
三、粗饲料107
四、多汁饲料111
五、精料111
六、机盐饲料112
七、动物性蛋白饲料113
八、特种饲料113
第五章 羊的饲养管理技术117
第一节羊场建设117
一、羊舍场地的选择117
二、羊场和羊舍的规划与布局119
三、羊舍的形式122
四、圈舍的设备以及附属设施126
第二节购买运输羊只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31
第三节管理的原则及注意事项136
一、管理原则136
二、管理的注意事项138
第四节羊的日常管理技术140
一、药浴和驱虫140
二、编号与去势143
三、修蹄技术148
四、捉羊149
五、导羊149
六、断尾149
七、去角150
八、剪毛151
九、运动153
十、称重154
十一、整群和羊群结构154
第五节羊的放牧技术155
一、放牧羊群的组织和牧场要求155
二、放牧的基本要求156
三、放牧队形159
四、放牧地点的选择161
五、四季放牧管理的技术要点161
六、放牧注意事项170
七、处理好林牧关系171
第六节不同类型羊的放牧饲养管理技术171
一、种公羊的饲养管理171
二、繁殖母羊的饲养管理174
三、哺乳期母羊的饲养管理176
四、羔羊的饲养管理177
五、肥羔的饲养管理180
六、育成公、母羊(青年羊)的饲养管理182
七、后备公、母羊的饲养管理185
八、奶山羊的饲养管理185
九、绒山羊的饲养管理和梳绒技术191
第七节舍饲的饲养管理技术197
一、种公羊的舍饲饲养管理197
二、繁殖母羊的舍饲饲养管理199
三、舍饲养殖羔羊的饲养管理202
四、舍饲养殖育成公、母羊的饲养管理205
五、舍饲养殖后备公、母羊的饲养管理205
六、羯羊的育肥206
七、舍饲管理要点208
第六章 羊的产品210
一、羊肉210
二、羊绒和羊毛212
三、羊皮212
四、羊内脏的利用216
五、羊粪尿217
第七章 羊病的预防、诊疗、检验及用药方法218
第一节羊病预防的总体措施218
一、加强饲养管理219
二、搞好环境卫生220
三、严格检疫制度220
四、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220
五、做好消毒工作223
六、实施药物预防225
七、定期组织驱虫225
八、预防毒物中毒226
九、发生传染病时采取的紧急措施227
第二节羊病的诊断及用药方法228
一、临床诊断技术229
二、羊的用药方法234
第八章 羊的传染病238
第一节羊传染病防治的综合措施238
一、传染病防疫的基本原则和内容238
二、疫情报告和诊断239
三、隔离和封锁239
四、对于病羊进行治疗240
五、消毒240
第二节羊常见的传染病240
一、口蹄疫240
二、羊布氏杆菌病(布鲁杆菌病)243
三、羊巴氏杆菌病247
四、羊大肠杆菌病249
五、羊链球菌病251
六、羊痘253
七、羊传染性脓疱(羊口疮)255
八、羊快疫259
九、羊肠毒血症(软肾病)261
十、羊猝疽263
十一、羊黑疫264
十二、羔羊梭菌性痢疾265
十三、羊传染性胸膜肺炎267
十四、羔羊痢疾269
十五、羊副结核病272
十六、羊破伤风273
十七、羊肉毒梭菌中毒症274
十八、羊沙门菌病275
十九、狂犬病276
二十、羊衣原体病277
二十一、痒病280
第九章 羊的寄生虫病282
第一节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282
第二节羊常见的寄生虫病284
一、肝片形吸虫病284
二、脑多头蚴病(脑包虫病)286
三、羊绦虫病288
四、肺线虫病(肺丝虫病)290
五、羊鼻蝇蛆病292
六、疥癣(螨病)295
七、蜱297
八、双腔吸虫病299
九、羊消化道线虫病(捻转胃虫病)301
十、羊伤蛆病302
第十章 内科病304
一、食管阻塞305
二、瘤胃臌胀306
三、胃肠炎308
四、羔羊便秘310
五、羔羊真胃毛球阻塞311
六、感冒313
七、肺炎314
八、白肌病316
九、羊妊娠毒血症318
十、骨软症319
十一、青草搐搦321
十二、铜缺乏症322
十三、维生素A缺乏症324
十四、羔羊消化不良325
十五、山羊“青草胀”326
十六、瘤胃积食(宿草不转)327
十七、羔羊口炎328
十八、肠套叠330
十九、肠痉挛331
第十一章 外科病和产科病332
一、腐蹄病332
二、流产334
三、难产335
四、胎衣不下336
五、子宫内膜炎337
六、乳腺发炎338
七、角膜翳(鼓眼)340
八、佝偻病341
九、风湿病342
十、母羊妊娠病343
十一、外伤344
第十二章 羊的中毒性疾病345
第一节中毒的原因、预防措施及简单解救方法345
一、中毒的一般原因345
二、中毒的预防措施346
三、中毒的简单解救方法347
第二节羊常见的中毒病347
一、毒草中毒347
二、氟中毒348
三、有机磷农药中毒349
四、尿素中毒351
五、氢氰酸中毒352
附 养羊谚语及养羊术语354
参考文献361

前言/序言

我国的养羊业历史悠久,绵羊、山羊品种资源丰富,养羊的数量和羊产品的产量都居世界前列。再加上羊是草食动物,而我国的草原辽阔、山场面积广大,秸秆等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在广大山区、农区和牧区发展养羊业有着巨大的潜力,不仅能满足人们对羊产品的消费需求,而且有利于养殖户增收和创业,还有利于秸秆等农副产品的利用。
目前,国内外市场对羊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羊以食草为主,饲养成本低、饲料来源广阔、容易饲养、好管理,产品销路好、效益稳定,养殖风险小,见效快,养羊业已经成为一些有识之士的投资热点和增收途径。为了适应我国的国情,普及科学养羊知识,改变传统落后的养羊方式,提高养羊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我们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参考一些专家学者的科技文献,编写了此书。
本书遵循内容全面翔实、语言通俗易懂、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吸收了养羊的新成果,融入了养羊户的成功经验,详细介绍了养羊的相关知识,力求使养羊户读得懂、用得上,同时还可以供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仁的关心和支持,并且参考了一些专家、学者的相关文献及养殖户的实际经验,在此深表感谢。同时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

编者
2017年1月
《中国传统畜牧文化与现代养殖模式的融合发展研究》 本书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畜牧文化,追溯了其在农耕文明中的核心地位、独特的饲养智慧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此基础上,本书系统性地探讨了如何将这些宝贵的传统经验与当今世界领先的现代养殖科学技术相结合,旨在为中国畜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一套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的发展思路。 第一部分:中国传统畜牧文化的传承与价值 1. 悠久的历史渊源与社会功能: 追溯中国畜牧业的起源,从新石器时代的家畜驯化讲起,详细阐述畜牧在早期农业社会中的经济、社会、文化功能。 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畜牧业的发展脉络,包括古代王朝的畜牧政策、民间养殖习俗的演变。 重点探讨畜牧在古代中国农业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如提供劳动力(牛耕)、食物(肉、奶、蛋)、皮毛、肥料等。 深入研究畜牧在古代中国社会结构、家庭生产、祭祀礼仪、军事活动中的多重角色。 2. 传统养殖智慧的精髓: 就地取材与生态循环:详述古人如何利用当地的饲草资源,通过自然放牧、圈养结合等方式,实现饲料的就地取材和养殖废弃物的生态循环利用(如粪便堆肥还田)。 顺应天时与自然规律:解析传统养殖中“因时而动”、“顺应四时”的理念,包括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饲养管理、繁殖计划、疾病预防等。 动物福利的萌芽: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动物福利概念,但探讨古代养殖中对动物的“爱惜”、“不滥用”、“人畜共处”等朴素情感和实践,以及在某些特定文化(如佛教)影响下的保护动物的观念。 经验传承与口传心授:分析传统养殖知识在家族、村落间的传承方式,以及口诀、谚语等形式在知识传播中的作用。 品种资源的本土化与适应性:研究中国各地形成的适应不同自然环境和生产需求的优良地方畜禽品种,分析其形成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机制。 3. 传统畜牧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与和谐共生:探讨传统畜牧观中“顺应自然”、“与天地同生”的哲学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如何指导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 “五谷六畜”的观念:分析“六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这种观念如何体现了畜牧在古代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 人畜关系的伦理考量:研究古代关于对待动物的伦理规范和价值判断,如“不虐待”、“不无故杀戮”等。 第二部分:现代畜牧科学技术的体系与创新 1. 现代畜牧业的科学支撑: 遗传育种学:介绍现代遗传学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包括基因组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杂交优势利用等,以提高生产性能、抗病能力和产品品质。 饲料营养学:深入阐述现代营养学的理论,包括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日粮配方设计、微量元素、维生素、益生菌等在精准营养中的作用,以及全价饲料、浓缩饲料、预混料的研发与应用。 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分析动物的消化吸收、代谢途径、免疫系统等生理生化过程,为疾病防治、生产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动物疫病学与兽医学:系统介绍主要畜禽传染病、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技术(PCR、ELISA等)、治疗方案和免疫预防策略。 环境工程与废弃物处理:阐述畜禽舍的通风、温湿度控制、采光、粪污处理(沼气工程、发酵床、固液分离、资源化利用)等环境控制技术,以改善养殖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养殖工程学与自动化:介绍现代养殖设备(自动饲喂、饮水、集蛋、清粪设备),以及智能化、自动化养殖管理系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养殖中的应用)。 动物行为学与福利:探讨现代动物福利的科学定义、评估标准、行为学研究在改善养殖条件、减少应激、提高动物健康和生产效率中的作用。 2. 现代养殖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规模化与集约化养殖:分析其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标准化生产方面的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环境污染、疫病风险、动物福利等)。 标准化与规范化生产:强调从饲料、免疫、用药、管理到产品追溯的全过程标准化,以及GMP、HACCP等管理体系的应用。 绿色生态养殖模式:介绍循环农业、种养结合、有机养殖等模式,重点关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抗生素使用、保障产品安全。 智能化与信息化养殖:探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生产管理、疫病预警、精准饲喂、环境调控等方面的应用,提升养殖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品牌化与市场化运作:分析如何通过品牌建设、质量认证、市场营销等手段,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强调从源头到终端的全方位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包括人员、车辆、动物、器械的消毒,隔离制度,疾病监测等。 第三部分:中国传统畜牧文化与现代养殖模式的融合路径 1. 理念的融合:从“征服自然”到“和谐共生”: 将传统文化中“顺应自然”、“尊重生命”的哲学思想,与现代养殖中追求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结合。 强调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关注动物福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倡“敬畏生命”的养殖态度,反对过度追求利润而忽视动物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 2. 技术的融合:传统智慧的现代化转化: 饲料与营养:研究传统饲草的营养价值,结合现代营养学原理,开发更具针对性、更符合动物生理需求的饲料配方,例如利用植物提取物、中草药等提高免疫力。 疫病防治:发掘传统中草药在畜禽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通过现代科学方法验证其有效性,并研发成规范化、标准化的兽药产品,作为现代兽医药的补充。 环境管理:借鉴传统养殖中就地取材、就近处理的思路,结合现代环境工程技术,开发适合不同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案(如沼气、有机肥)。 品种选育:以地方优良品种为基础,运用现代遗传育种技术,定向改良,保留其抗逆性、适应性等优良性状,同时提高生产性能。 3. 模式的融合: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养殖范式: “生态农场”模式:将传统农耕文化中的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理念,与现代生态农业技术相结合,建立自给自足、环境友好的新型养殖模式。 “家庭牧场+科技服务”模式:在保留传统家庭养殖优势(如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引入现代科技、市场信息和专业技术服务,提升其竞争力。 “社区支持型畜牧业”模式:借鉴传统村落互助精神,建立农户之间的合作社,共享技术、资源、市场信息,形成协同效应。 “文化旅游+养殖”模式: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养殖文化融入旅游产品,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业态。 4. 管理的融合:人本关怀与科学决策: 强调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融入对养殖者的关怀和对动物的“匠心”养殖,提升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 运用大数据分析,但也要保留传统养殖者敏锐的观察力和经验判断,形成人机协同的决策机制。 第四部分:挑战与展望 1. 融合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观念上的冲突:传统思维与现代科学技术之间的认知差异和接受度问题。 技术转化困难:将传统经验转化为可操作、可推广的标准化技术存在瓶颈。 市场认可度:如何让消费者接受融合了传统理念和现代技术的畜产品。 政策与法规的引导: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法规规范来推动这种融合。 2. 融合发展的未来展望: 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畜牧业理论体系: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畜牧发展理论。 培育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养殖产业:打造高品质、安全、环保的畜产品供给体系。 提升中国畜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球畜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促进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以融合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本书旨在为畜牧业从业者、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农业发展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视角,共同探索中国畜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先前对规模化养殖一直心存顾虑,总觉得要达到“规模化”就得投入巨额资金上现代化设备,但这套书彻底打消了我的疑虑。它更侧重于“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的结合,而不是一味追求大而全。书中对于基础的饲养环境的优化部分,讲得非常深入细致,比如如何通过调整圈舍的通风角度来降低氨气浓度,这在很多其他资料里是不会提及的,但氨气对羊的呼吸道健康影响巨大,长期以往会严重影响增重率。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精准营养调控”的章节。它没有简单地推荐A羊种吃B草料,而是结合了不同生长阶段(保育期、育成期、繁殖期)对蛋白质和能量的具体需求比例,甚至还提到了如何根据本地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含量来微调日粮配方,最大限度地降低饲料成本的同时,保证羊只的生长潜力得以完全发挥。读完这部分,我才真正理解,高效养殖的核心是把每一分投入都用到刀刃上,而不是盲目地堆砌饲料。这本书提供的是一套可以量化的管理工具,而不是空泛的口号。

评分

阅读这套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系统化的职业技能再培训。最让我赞叹的是它在“市场对接与产品附加值提升”方面的内容。养羊不光是养出来,更重要的是卖出去,卖个好价钱。这本书没有止步于生产环节,而是延伸到了屠宰、分割、品质控制乃至品牌建设的初步规划。它清晰地阐述了不同等级羊肉的市场需求特点,以及如何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手段(比如在出栏前进行特定的育肥调整)来提升胴体品质,从而获取更高的溢价。这在我过去只盯着出栏数量的粗放式管理中是完全缺失的一环。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产业链的思维模式,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将养殖的“绿色健康”标签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可以说,它不仅教会了我如何把羊养好,更重要的是,它启发了我如何把“养羊”这门手艺,升级为一门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意。

评分

老实说,我之前买过不少养殖方面的书籍,很多都是老一套的知识,或者内容陈旧,更新太慢。但《健康高效养羊实用技术大全》这套书,明显吸收了近几年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举个例子,关于羊的遗传选育和繁殖技术方面,它介绍的不仅是传统的冻精技术,还涉及到了如何利用现代分子标记技术来筛选高产、抗病性能更优良的种羊。对于我们普通养殖户来说,这可能听起来有点高深,但书中把它简化成了易于理解的选育指标,让我们知道哪些性状是值得我们花钱去引进或保留的。此外,对新型饲料添加剂和中兽药在提高消化率和免疫力方面的应用探讨,也体现了作者紧跟时代脉搏的严谨态度。它不是简单地推荐某个产品,而是深入分析了作用机理和应用条件,这使得我们能够带着批判性思维去评估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新技术和产品,真正做到“去伪存真”。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尤其体现在对“群体健康管理”这一宏观层面的梳理上。很多养殖户在散养或小规模阶段,可能更关注单只羊生病后的治疗,但一旦进入规模化,管理重心就必须转向如何构建一个低发病率的健康体系。作者在这套丛书里,对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简直可以作为行业标准来参考。从进出场人员的消毒流程、物料的分类存放,到隔离区的设置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都有详尽的操作规范。特别是它对“羊群健康监测的早期预警系统”的描述,非常具有前瞻性。它教会我们如何通过观察羊群的采食量变化、粪便性状的微小波动,甚至饮水量的异常增加或减少,来提前判断潜在的健康风险,比等羊明显发病了再救治要强太多了。这套系统的建立,让我的养殖工作从被动的“救火队员”转变为主动的“健康管理者”,大大减少了突发疫情带来的毁灭性打击。

评分

这本《健康高效养羊实用技术大全》简直是为我们这些想把养羊这事儿搞得更专业、更上个台阶的人量身定做的宝典。我手里拿着这本书的时候,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实操性”极强。它不像有些理论书那样,整一大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堆砌,而是从我们日常养殖中遇到的痛点出发,掰开了揉碎了讲。比如,关于羊群的疫病防控那一章,作者真是下了大功夫,把常见的口蹄疫、蓝耳病这些,不仅详细描述了临床症状,连什么时候该打疫苗、用多大剂量,甚至连不同季节的预防重点都清晰地列了出来。我记得我上次因为一个新引进的羊羔拉稀焦头烂额,翻开这本书,发现里面关于“仔畜消化道疾病的早期识别与非药物干预措施”那一节,给出的几个小窍门,比如调整饲喂量、使用特定的益生菌配方,操作起来非常简单,但效果立竿见影。这套书的排版也很有心思,关键信息都有醒目的图表辅助,让我在忙碌的羊圈里也能快速定位到需要的那部分知识。感觉作者就是我们身边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把式,把多年的心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少了客套,多了干货,让人读起来心里踏实。

评分

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可以啊亲!!

评分

还行

评分

闲来无事看看

评分

还没看

评分

还没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