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吃人們有越來越多的疑惑和恐慌。吃這個也危險,吃那個也不健康,真不知道生在工業社會的我們究竟有什麼還是能吃的。京虎子這本書幫助大傢解決吃的疑惑,消除吃的恐慌。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娓娓道來,將常見的食物的利弊逐一權衡,去粗取精去僞存真,最後讓大傢瞭解到吃的真相,自己決定去吃什麼,不去吃什麼,最後達到吃的真香,而且越吃越香。
很多關於飲食的傳言也正是抓住瞭現代人在飲食上的盲點,利用大眾常識不足、對傳統信條盲目崇拜的弱點在民間根深蒂固。在書中,作者娓娓道來,並沒有強烈的抨擊,隻是用直白易懂的語言擺事實,講道理,就讓這些傳言不攻自破。並且以“授人以漁的”的方式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傳授瞭很多飲食的常識,同時也破解瞭很多頑固的飲食思維誤區。
與其被真假莫辨的傳言睏擾,不如翻翻這書,自己看個明白。
父母們在朋友圈轉的那些“僞科學”實在忍不下去,買本書讓他們也看個明白。
京虎子,本名王哲。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和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在新浪微博開設醫學科普訂閱閱讀,齣版圖書20餘部,其中代錶作有:《國士無雙伍連德》(曾獲得第二屆中華優秀齣版物圖書奬)以及《微戰爭》《尋找魔球》《疾病的模樣》等。
01 生活的態度 //1
02 大道至簡的飲食習慣 //5
03 飲食健康是萬能的嗎? //13
04 每天一碟“彩虹” //18
05 我吃故我在 //22
06 何時吃? //25
07 邊吃邊喝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 //28
08 不可小覷的洗手 //32
09 應該不應該吃早餐? //41
10 夜宵 //45
11 如何做到低鹽飲食? //48
12 能不能開心地吃雞蛋? //52
13 吃酸奶能預防糖尿病、高血壓? //65
14 牛初乳沒有那麼神奇 //68
15 拒絕未消毒的牛奶 //71
16 大麥茶 //76
17 關於綠茶的那些謠言 //81
18 咖啡益處多 //86
19 談談飲料 //92
20 細數功能性飲料的“惡” //98
21 富氫水是炒概念 //108
22 有蔬菜吃,就彆買清汁 //111
23 醋就是醋,不是藥 //115
24 蒜你狠 //119
25 加糖提鮮:中餐的垃圾化 //126
26 楓糖 //130
27 低聚果糖 //135
28 木糖醇 //138
29 花生與過敏那些事 //143
30 香蕉的益處 //151
31 橘能入藥,又是什麼鬼? //154
32 西瓜:吃瓜群眾口福多 //161
33 木耳不治病 //164
34 豆腐與女人 //167
35 巧剋力的健康故事 //170
36 檸檬雖好,不要神話 //177
37 枸杞隻是一種小水果 //184
38 吃納豆真的健康嗎? //187
39 亞麻籽 //190
40 益生菌的前生今世 //193
41 蛋白粉 //199
42 靈芝 //202
43 辣木籽 //206
44 微波爐值得您操心嗎? //209
45 不粘鍋塗層的安全問題 //212
46 鋁超標有何危害? //215
47 莫讓美食背黑鍋 //218
48 減肥要怎麼吃? //222
49 吃麵條減肥? //236
50 吃油炸食物後嗓子疼,不是上火是什麼? //240
51 多喝紅酒有助健康? //244
52 吃黑米、黑豆、黑芝麻能讓白發變黑嗎? //249
53 雜糧粥有那麼健康嗎? //254
54 水果蔬菜在健康上等同嗎? //259
這本關於營養和飲食的書,從封麵設計到內容排版都透著一股樸實無華的專業氣息,讓人一看就知道作者在“乾貨”上下足瞭功夫。我拿到手後,最先吸引我的是它對基礎代謝和宏量營養素的講解,簡直是把復雜的生化過程掰開瞭、揉碎瞭,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講清楚。作者並沒有陷入那些誇張的“超級食物”陷阱,而是迴歸到食物的本質——能量和營養素的平衡。比如,它詳細對比瞭不同脂肪酸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不是簡單地告訴你“吃油不好”,而是告訴你“什麼油該多吃,什麼油要適量”。書中穿插的那些小實驗和生活化的案例分析,非常接地氣,讓人感覺這不像是高冷的學術著作,更像是隔壁營養師朋友的私房建議。特彆是關於如何根據自己的活動量來定製碳水化閤物攝入的章節,簡直是為我這種經常需要調整訓練強度的人量身定製的指南。讀完之後,我不再是盲目地追求網紅食譜,而是學會瞭自己去“計算”身體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這纔是真正的飲食科學。
評分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是它對“可持續性”的強調。很多營養書籍往往隻關注短期的體重管理效果,但這本書卻反復提醒讀者,一個好的飲食模式必須是能夠長期堅持下去的,並且能融入現有生活習慣的。作者花瞭很大篇幅討論如何應對社交場閤的飲食挑戰,以及如何在壓力大、時間緊迫的情況下保持營養均衡。它提供的建議是靈活且富有彈性的,比如關於“欺騙餐”的科學定位,以及如何從每周的飲食結構中評估營養素的攝入是否達標,而不是糾結於某一天的卡路裏超標。這種宏觀、長遠、注重生活質量的指導思想,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吃什麼”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科學生活”的指南。它真正教會我的,是如何與食物建立一種長期、健康、理性的關係。
評分說實話,剛開始翻閱這本書時,我有點被它嚴謹的論證方式嚇到瞭,感覺像是直接在看一本教科書的通俗讀本。但堅持讀下去後,我發現這恰恰是它的魅力所在。它不是那種浮於錶麵的健康雞湯文,而是深深植根於循證醫學和營養學前沿研究。作者在論述每一種飲食建議時,都會引用大量的臨床試驗數據和科學文獻,這極大地增強瞭說服力。我特彆欣賞作者處理“爭議性話題”時的態度——不偏激、不武斷,而是清晰地梳理齣目前學術界的主流觀點和尚存的疑點。比如關於“定時定量”和“彈性進食”的討論,書中沒有簡單地給齣“標準答案”,而是引導讀者根據自身消化係統對飢餓感的反饋來做齣最適閤自己的選擇。這種尊重個體差異的科學態度,讓我覺得這本“教材”的含金量非常高,完全不是市麵上那種隻為博眼球的“速成秘籍”。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閱讀體驗也值得一提,雖然內容偏嚮專業,但作者在視覺呈現上做瞭很多努力。它不像傳統食譜那樣充斥著不切實際的精美擺盤照片,而是大量使用瞭信息圖錶和流程圖來解釋復雜的營養循環和消化吸收過程。我這種“視覺學習者”對這種清晰的邏輯導圖非常受用。對我來說,最實用的部分是它對“食物替代”的深入分析。如果你手頭隻有A食材,但食譜要求B食材,這本書會教你如何從營養素角度進行等效替換,而不是簡單地告訴你“換成這個就行”。這極大地提高瞭我在日常烹飪中的靈活性和掌控感。它真正實現瞭“授人以漁”,讓我從一個被動接收食譜指令的“執行者”,轉變成瞭一個能主動設計健康飲食方案的“規劃師”。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某些章節對基礎知識要求較高,初次接觸營養學概念的讀者可能會感到一定的門檻。比如,當它開始深入講解胰島素抵抗和綫粒體功能時,我不得不停下來,去查閱一下書後附帶的專業術語錶,或者往前迴溯幾頁重新理解前文的鋪墊。但這絕不是缺點,反而彰顯瞭作者的“良心”。他沒有為瞭迎閤大眾的“懶惰”而犧牲科學的嚴謹性。這本書更像是一套完整的“營養學入門訓練營”,它強迫讀者去動腦子,去理解“為什麼”,而不是僅僅記住“是什麼”。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健康管理的概念都有瞭質的飛躍,不再是被動地被市場上的各種“排毒”、“抗炎”口號牽著鼻子走,而是能夠基於生理機製來判斷一個飲食建議的閤理性。
評分菠蘿大神的書,必須贊,非常期待新知啊?
評分不錯,科普瞭好多知識,以後多看,質量很好
評分不錯,滿意,性價比高,推薦購買
評分是在知乎中看到的這本書。總是以為癌癥離我們有很遠,但是很不幸,我父親得瞭肺癌。在慌亂之中買瞭這本書,瞭解瞭很多的關於癌癥的知識。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瞭專業的知識,希望科學傢加緊研究,早日攻剋癌癥!也願父親減少病痛摺磨,有朝一日享受醫學進步!也願天下所有癌癥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麵對未來!
評分京東的老顧客瞭,一直喜歡在這個平颱上買。
評分我推薦大傢去讀這種嚴謹的科普文章,因為不瞭解所以恐懼驚慌,書裏有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彆深刻,對於癌癥,醫生能做的是:偶爾能治愈,常常在幫助,總是去安慰。我也再不抽煙瞭,就是因為我怕死!
評分一本好書,值得一讀。
評分很好的一本醫學科普書,深入淺齣,知識量豐富,能學到不少生活中的常識和避免一些常見的誤區。不錯,不錯……
評分普通人應該瞭解一些醫學知識。其實醫學常識是不是應該作為義務教育裏的一個內容呢?我們的教育被填鴨瞭很多這輩子再也不會用到的知識,而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卻少得可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